幼儿绘画时为什么不宜提供范画?

在幼儿绘画这个领域,存在3种思想:
1、复制论。认为画画就是越像越好,评价一幅画好不好,也是看它“像不像”。
2、无限创新轮。针对复制论而起,认为孩子都是艺术天才,孩子都有无限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7 20:07:13

在幼儿绘画这个领域,存在3种思想:

1、复制论。认为画画就是越像越好,评价一幅画好不好,也是看它“像不像”。

2、无限创新轮。针对复制论而起,认为孩子都是艺术天才,孩子都有无限创新的潜力,大人不能干预。别说提供范画了,大人指导一下都是错的。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可取。孩子固然有自主探索、自我表达的天性,但表达方式方面也需要一定的引导,才能由低水平的建构进入到高水平的建构。否则最好的教育就是在农村了,大批留守儿童没人教,他们玩泥巴,个个都会是陶艺大师。

3、相对创新论。在创作意愿方面,尊重孩子。在主题表达方面,尊重孩子。同时在绘画技能方面,提供多种方式孩子去体验、练习。

在创作对象上,提供多种材料供孩子去了解。比如画花,让孩子看到有椭圆的花瓣,有三角形花瓣、细长形花瓣,有五瓣花、六瓣花,还有几十片花瓣的,颜色也是红黄蓝紫……先观世界,才有世界观。了解世界是多元的,能更好地激发创新。

所以,提供范画是没必要的,这里特指幼儿阶段。幼儿的绘画重在兴趣的培养、情绪的表达。范画对于已经进入稳定期,需要通过临摹、刻意练习来突破的青少年来说意义更大。

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丰富的真实材料。

范画是可以用来欣赏的。画得“像”的画,画得“不像”的,都可以成为孩子欣赏的对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