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王小波为什么要写黄金时代,更值得多读一遍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王小波为什么要写黄金时代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
网上有很多关于王小波为什么要写黄金时代,更值得多读一遍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王小波为什么要写黄金时代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1、王小波为什么要写黄金时代
一般来说,读杂文类的书,第一遍就能基本揣摩作者的意思,而第二遍就不想读了。小波的杂文,如《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就有很多人愿意去重读,我想原因有二:一是每一次读都能让人感到真实与快乐,这是作为人不可替代的养料,二是小波的书像萝卜,能让人肠胃畅通。而如果想要理解他的小说《黄金时代》的意义,就更需要多读一遍,第一遍你完全可以把它读成《王二风流史》,但读第二遍之后才能逐渐理解当时的王二在那种特殊年代下的态度。
在那个各种运动层出不穷的年代,有的人只顾苟活,宁愿放弃一切为人的原则;为了苟活,热心用社会的大原则去圈住别人的自由。书中的王二不一样,表面上看起来吊儿郎当,市井无赖般无视现实,但他有一套和别人不一样活法。其实,这样的别人一直存在,包括曾经的你我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了名和利尊严原则可以稍息,人格操守随时睡眠。所幸王小波的年代只是大时代中的一个小波折,不像鲁迅写《狂人日记》前的1918年,让他老人家曾长期的沉默和绝望,并自号“俟堂”,就是所谓“等死堂”的意思。那一段鲁迅天天在屋子里抄碑文。
《黄金时代》里面不乏王二和陈清扬的性描写。如果定力不够(我想大部分人都一样),我看还是多读几遍为好,免得把小波的意思弄偏了。
闲言少叙,还是欣赏一下其中的原文为宜,里面有关队长老是怀疑王二打瞎他家母狗左眼的事情。王二的理解就令人喷饭又喷粪:
“我想证明我自己的无辜,只有以下三个途径:
一、队长家不存在一只母狗;
二、该母狗天生没有左眼;
三、我是无手之人,不能持枪射击。”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终方法更令人笑崩:队长家母狗的右眼被王二打瞎,狗消失了,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打狗一事足以显露出人性的恶。就像我们平时伤害的人大都是我们身边的人,要不就是比我们弱小的人。这是因为:身边的人不会太去计较,伤害的成本很小;弱小的人力量太小,不足以还击我们,伤害的成本可以忽略为零。
王小波的作品里,句子一般不会太长。也许是我前段读的翻译过来的小说太多的缘故,这本小说让我感觉焕然一新。我一般喜欢在一个静静的房间里大声地把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读出来(描写性的部分就默读了),毕竟我还未修到小波老师的境界。
再看原文某句: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槌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槌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槌不了我。”
这话说的也真的没谁了。直白,真实得酣畅淋漓,深刻,沉甸甸地植入我们的心里。我们喜欢小波,就是因为他的生猛,他相信“什么也槌不了我。”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读者喜欢王小波。我想,因为王小波写出了我们心里的话。读一本书,其实就像在回味自己的人生。上学时,家人和老师对我们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要文文气气,不要招惹坏人,最后我们习惯在心里偷偷的自言自语。慢慢的,我们发现自己其实不喜欢这份成熟的阴暗。
写到这时我突然想起我在部队的时候。因为是警卫营,身高都是一米八五左右(和王二差不多),东北的小伙儿比较多。还记得他们一闹矛盾两人就约好直接上天台上去单挑一阵,奇怪的是其他人也不去观赏,他们在干完仗之后还是边说笑边下楼。我想这有颇有王小波的作风。不过,我一般没参加过这种事情,因为海拔不够,平时帮战友写写检查写写心得还行。
“照我的看法,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好吃懒做,好色贪淫,假如你克勤克俭,守身如玉,这就犯了矫饰之罪,比好吃懒做、好色贪淫更可恶。”
如果说王二很卑鄙、很无耻很无赖。那也最起码是诚实的卑鄙、彻底的无耻、纯净的无耻。比那些道貌岸然式的明哲保身要强出百倍。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更值得多读一遍。
以上就是关于王小波为什么要写黄金时代,更值得多读一遍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王小波为什么要写黄金时代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