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黄金店搞盲盒,盲盒为什么让年轻人上瘾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黄金店搞盲盒,盲盒为什么让年轻人上瘾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黄金店搞盲盒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5 20:15:41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黄金店搞盲盒,盲盒为什么让年轻人上瘾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黄金店搞盲盒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黄金店搞盲盒

为什么黄金店搞盲盒

最近资本市场热度最高的话题之一就是泡泡玛特上市了。截止到2020年12月16日收盘时泡泡玛特的总市值依然在990亿元以上,同一天中石油的总市值只有不到7960亿。也就是说单从市值的角度看,8个泡泡玛特就顶上的一个中石油了。

很多人搞不明白,是怎样的一个群体把这样一家只有100多家线下门店的公司买到了上市,又是怎样的热情支撑起了如此高位的市值?其实我也不明白,这些问题都是资本需要回答的问题,而我嘛,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叨叨一下年轻人为什么喜欢买盲盒,而且特别容易上瘾。

一、始于颜值,忠于情感。

雅亚说:刚刚开始买盲盒只是因为看到了朋友家里一排软萌可爱的娃娃。有一只嘟着嘴的表情像极了自己。看到雅亚对那只娃娃感兴趣,朋友大方的送了一只一模一样的给雅亚。并且说这不算什么,刚好抽到重复的了而已。就这样,雅亚也“入坑”了。

雅亚说娃娃是有情绪的。开心的时候会陪你笑,难过的时候会陪你哭。一个人孤独的时候看着一排娃娃的喜怒哀乐,也能觉得热闹一些。看娃娃有时候像是在照镜子,看着看着心情就能好上很多。

盲盒已经从一个好看的玩具,上升到了情感需求。

二、盲盒自带社交属性。

英子说:刚刚开始接触盲盒的时候真心没有发现它的这个属性。遇到不喜欢的怎么办,直接弃置不顾就好。遇到特别想要的怎么办?同一系列咬牙端箱呗。

直到有一次抽到了一只自己特别不喜欢的隐藏款,于是发了个朋友圈。现在想来那文案确实有一股凡尔赛文学的味道,大意是“抽到了自己不喜欢的隐藏款,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十分鸡肋。还不如换成某某款”。结果竟然真的有人联系了自己,要拿某某款和自己交换。同时还被热心地拉入了一个不小的交流群。

摆脱孤独、渴望归属感大概是现在很多独自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最需要的东西。而盲盒买多了之后,自然而然的就需要进行交换、买卖。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自发的娃娃交流群体。而这些群体一旦形成后不仅可以满足交换、买卖、改造娃娃的需求,同时也可以用来约吃饭、约逛街、约旅游。

盲盒帮大家找到了和自己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社交圈子。这些社交圈子也无意中增加了圈内人对盲盒的粘性。想要在这个圈子中保持活跃和话语权,就得跟的上盲盒发展的节奏。

三、可以赚钱。

小飒说:在这个圈子里,像他这个的专职商人很少,但也算是形成了一个职业。他们专门从事娃娃的二手买卖。一些稀有的隐藏款的获利还是非常丰厚的。

很多人为了满足收藏整套的念头,整箱整箱的端箱的不在少数。有的经济条件不予许那么奢侈,又想集齐,就只能在二手市场上碰运气了。小飒做的就是这样的生意,低价囤积一些隐藏款再高价卖出去。

而且不仅有小飒这样的中间商,也有的是靠或者打算靠拆盲盒赚钱的。甚至还有专门的教程,教人如何提高抽到隐藏款的概率。

不过,小飒对这些不感兴趣,他觉得这就有赌的成份了,不是很靠谱。

至于是不是智商税还不好说。毕竟作为这个行业元老级的存在的泡泡玛特也不过刚刚十年的时间。

黄金收藏火了成千上万年,于是把自己活成了硬通货;翡翠收藏从大清火到了现代,火了几百年了,于是成为了经典;各种什么什么籽的手串、文玩核桃火了不到20年,于是被当成了智商税。

盲盒是不是智商税还要取决于它能火多久。如果很久很久的话,那自然就不是智商税了。

不多了说了,去催河南博物馆挖土去了。我买的考古盲盒,都10天了,还没有发货呢。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黄金店搞盲盒,盲盒为什么让年轻人上瘾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为什么黄金店搞盲盒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