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为什么要上交黄金,工地挖出11斤黄金上交博物馆

网上有很多关于以前为什么要上交黄金,工地挖出11斤黄金上交博物馆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以前为什么要上交黄金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7 00:35:26

网上有很多关于以前为什么要上交黄金,工地挖出11斤黄金上交博物馆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以前为什么要上交黄金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以前为什么要上交黄金

以前为什么要上交黄金

导语:众所周知陕西作为十三朝古都,在这里埋葬着许多王亲贵族,同样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美的文物。1970年时,在陕西的一处工地上挖到重达十一斤的黄金箔片,之后这些黄金被存放在博物馆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黄金最终仅仅剩下八斤,这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1970年的一天,陕西抓住国家提出的“大力搞好基础性建设”的机会,开始在陕西省的各个地方大兴土木。为了尽快将工程完成,许多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工人都来到陕西务工,其中就包括一位名李喜军的山东人。

李喜军天生就长的虎背熊腰,干起活来也十分卖力,来到工地上之后,包工头任命李喜军为挖掘队长,专业负责工地上土壤的挖掘工作。在接到这一任务后,李喜军丝毫也不敢怠慢,整天带着工人们在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做工。

一天早上李喜军像往常一样来到工地上干活,当工人们开始干活时,突然有一位工人大声的喊道“快来啊,快来啊,快看我挖到了什么”。李喜军闻讯也来到现场,原来这位工人在挖土时突然感到像是碰到了一个坚硬的物品,出于好奇心这名工人挖开了下面的土,结果一个大型的罐子出现在工人的面前。

当工人把这个罐子打开之后,里面的景象令所有人感到震惊,原来罐子里装的不是别的,而是金灿灿的金箔。为了防止文物遭到破坏,李喜军立刻来到当地的文物部门,将这一情况告诉文物部门的值班人员,而值班人员则将这一重大发现告诉自己的直属领导。

领导得知情况后丝毫也不敢怠慢,立刻回到文物部门亲自成立一个抢救性发掘小组。随后便带领着成员们来到现场,局长说“既然在这里挖到一个瓷罐子,那就说明在附近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文物”,随后考古队员拿出探测仪器和洛阳铲等工具对周边的环境进行了一番探索。

结果在地下发现一座大型的古墓,这一消息令在场的所有人都异常兴奋。在文物部门领导的安排下所有人都开始进行挖掘工作,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开展,相继发现了许多文物,最让人感到开心的是考古队员在不远处又发现了一个罐子。

当考古队员打开罐子时,里面摆放着大量的金银首饰和一些古代的艺术品,其中最令人感到赏心悦目的就是那一盏兽首玛瑙杯,从它金碧辉煌的样子和精湛的做工就能看出来墓主人的身份一定十分高贵。

据当时的工作人员统计,一共出土将近一千件文物,其中金制品高达275件,银制品90件,各种货币有400多件,玛瑙、珍珠等等用品不计其数。仅仅是出土的货币种类就让在场的人感到眼花缭乱,甚至还有一些来自于罗马的金币,可见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和外界建立联系。

考古工作者将这些文物清理规整后全都存放在当地的博物馆中。在放入博物馆之前仅是黄金的数量就达到11斤,用特制的容器存放在博物馆的展台上,光是这一件物品就能够吸引众多人的眼光。

可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维护这些金箔时,发现它的重量正在慢慢减少。一开始是十一斤,后来变为十斤,再后来成为八斤,这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感到十分诧异。

有人说“博物馆不会是进贼了吧?“,还有人说“一定是博物馆内部的工作人员监守自盗”。对于这两种说法,博物馆内部工作人员反映“博物馆中存放的都是国家瑰宝,我们这里的防备系统十分严密,外人根本不可能进来”,为了证明博物馆的清白,馆长还将这一情况反映到公安部门。

经过公安部门的查证,并未发现任何人动过金箔的痕迹,而监控摄像头也显示维护的工作人员也只是简单的保养后就将其放回。为了彻底弄清楚真相,博物馆中的工作人员求助于当地的一位文物专家。

专家查看之后说道“金箔并不是被人偷走了,而是里面的水分蒸发了,所以导致金箔重量变少”。这时候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当年金箔放进去时候并没有将水分蒸发干净,这才导致发生了这一场闹剧,真是令人感到啼笑皆非。

以上就是关于以前为什么要上交黄金,工地挖出11斤黄金上交博物馆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以前为什么要上交黄金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