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黄金分割,你不知道的干货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有黄金分割,你不知道的干货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有黄金分割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目录一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0 19:28:35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有黄金分割,你不知道的干货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有黄金分割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有黄金分割

2、黄金分割点的由来,为什么?

3、黄金分割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有黄金分割

用你看的懂得波浪讲市场,大家好,我是庄会军。

我们继续讲黄金分割。

1、我计划到11日就结束"中秋·国庆特别奉献------黄金分割线的用法"的案例讲解,更多的知识请阅读我的《中国股市的走势及测算——黄金分割线的用法》一书。

2、之前六讲我给大家讲了利用个股的各个结构,用黄金分割线来测算上涨空间的方法,虽然粗糙,但却是足够完整。

从今天开始开始给大家系统讲测算上涨过程中调整结构的支撑位及下跌过程中推动浪的支撑位的测算方法,实际就是之前方法的逆行,无非之前是寻找阻力位确定卖点,现在是寻找支撑位确定买点。

如果你们真心想掌握黄金分割线的用法,还需要在平时的操作中按照我讲解的方法多多练习,开始时可以研究历史的走势,然后逐步开始研究现在,甚至未来!

当然,如果你怎么用就是感觉黄金分割线不准确,十之八九是因为你的波浪理论知识一塌糊涂!

3、今天来看一个个股连续三段走势支撑位的测算方法:

第一幅图里起点至终点的结构大家不要去记浪了,如果非要记,得用整个图形,且非高手不可为!

图-1

这段上涨回调至38.2%的最终的支撑位的位置后就上涨至61.8%,运行的很完美,但真正完美的地方却是:它把50%的位置做成了中轴,连均线都省了!很多时候这个现象被人们广泛地利用,也能就是所谓的"横多长,竖多高"。

此股整个阶段没有均线的中轴,只有一条2年线的压力位,在2019年12月10日被一个"群过"突破后,走出了翻倍的行情!

如果你们真要是有心的话,现在去看看上证指数2019年12月10日处在何种环境!

看完了是不是就开始怀念那种阳光灿烂的日子啦?一个"群过"就翻倍,骚年,你们还需更加用功地学习波浪理论!

第二图里,起点不变,终点变了,移至上图的50%的位置。

图-2

至于后期的两个翻倍的行情大家看看,过过眼瘾就好,爱思考就研究为什么都和0.618的比例有关系呢,不爱也就算了。最主要的是要思考为什么阶段支撑位会在23.6%的位置呢?

如果你们认为这个个股上的黄金分割线用法就到此为止了,那颗就大错特错了,看第三幅图!

图-3

其目的是用1浪+3浪的空间来测算4浪和5浪的位置的:4浪至38.2%,5浪至138.2%,这里都和0.382产生了关系,思考!

框框是验证这个黄金分割线的有效性的:38.2%、50%、61.8%的支撑和阻力。

最后,再送给你们一幅图,还是同一个个股的,我不言语,需要你们自己动手动脑,分析它所包含的意义!

黄金分割点的由来,为什么?

黄金分割律及其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 江南大学 彭心勤PENG Xinqin摘 要:本文通过对黄金分割律的系统分析和研究,探讨了黄金分割的美感原理及些许设计法则,揭示了黄金分割律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科学作用。 对黄金分割律在设计中的应用,多出现于建筑设计中,如米斯・凡・德洛(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的别墅,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的朗香教堂(La chapella de Ronchamp)等。在产品设计中,有米斯・凡・德洛的巴塞罗那椅(Barcelona Chair)、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设计的正圆锥壶等。而明确提出这一概念运用的是20世纪中期的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他发现黄金比具有数列的性质。并将其与人体尺寸相结合,提出黄金基准尺方案,并视之为现代建筑美的尺度。而下文主要就黄金分割及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做些许探究。一.黄金分割律的由来早在埃及人造金字塔时,就已潜在的应用了黄金分割律。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公元前580-500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一铁匠铺悦耳的打铁声所吸引,结果发现了铁砧和铁锤的大小比例近乎于1∶0.618。回家后,让其学生分割一木棒,结果分割出一玄妙的比例:即用C点分割木棒AB,整段AB与长段BC之比,等于长段BC与短段AC之比,接着又发现,把AC放在BC之上,也得出同样的比例。后来后人发现,这一比例可无穷的分割下去,而他们的比例竟都近乎于1∶0.618。这可能就是人类明确发现“黄金分割”最早的记载。二.黄金分割的比例和构成黄金分割是指一条直线(或矩形)被分割成两个不同的部分,分割点(或线)将较大的部分与较小的部分分割成一定的比例(如图1 )。具体的比例公式是:AC/BC=AB/AC(AC为长边,BC为短边),其比值约为1.618∶1或1∶0.618。这个比例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假设AB=1,AC的长度为a,BC的长度即为1-a。如此便可得到:a2+a-1=0,计算出a的确切数值为0.61803398875…它还有以下两种形式及变化: Èý£®黄金分割律的美感探究首先,表现在它的形式美感上。19世纪后期,德国的心理学家古斯塔夫・费希纳(Gustav fechner)做了一个实验,其实验测量各种矩形人造物,其结果,他发现大部分人更喜爱边长比例接近于黄金分割律的矩形,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黄金比例图形具有一符合人体标准的视觉愉悦性。其次,不乏生理与心理原因。1、生理原因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双眼视域是两个不同心的圆所围成的总区域,如若以一眼的正视时的中心作为一分割点去分割整个双眼视域的长,得出的正是一黄金分割的比例。所以,这个视域正是视觉感觉舒适的区域,这也可能正是黄金分割律美感的生理缘由。深层去追溯,可以用哲学家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去解释和溯源:因为黄金分割律可能暗合人类的一种先天视觉识别能力的积淀。就是说,在大自然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周围的环境,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的形式和式样,他们都蕴含了这一形式比例的生物规律,这一规律长期作用着人类的视觉系统,因而大自然在潜移默化中业已决定了人类的这种“黄金”视觉愉悦性(例如,花和叶的器官是由于其螺旋上升式生长,从而保证了叶与叶之间不会重合,下面的叶片正好在从上面叶片间漏下阳光的空隙地方,这是采光面积最大的排列方式。也因而,沿对数螺旋按圆的黄金分割盘旋而生,是叶片排列的最优良选择。辐射对称的花及螺旋排列的果,它们在数学上也符合黄金分割的规律。这应该是一种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吧。)。其实,人类其本身的大部分形体比例也是符合黄金分割律的比例分割的。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就隐含了人是自然界这种规律的造物。2、黄金比例美感的心理原因众所周知,平衡是大自然的一种规律和状态。在物理学中,据热力学推导出的一定律是:世间一切物理运动都可以被看作是趋向平衡的活动。同时,在心理学领域,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也得出:每一个心理活动领域都趋向于一种最简单、最平衡和最规则的组织形态①。所以,阿恩海姆推导弗洛伊德的观点,得出一结论:平衡是任何自我实现者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也是他所要完成一切任务、解决一切问题的最终归宿。而黄金分割这一比例恰恰是达到人类视觉平衡和心理平衡的一最佳比例。这可能就是其能获美感的深层心理原因。ËÄ£®黄金分割律与设计在设计中,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帕特农神殿、印度泰姬陵、法国巴黎圣母院还是中国故宫,中国的秦砖、汉瓦当都暗合黄金分割律。其实,现今我们周围的世界,小到火柴盒、信封、邮票,大到一些工业产品、建筑房屋,都有黄金分割在其中的应用和体现。在而今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已有很多设计门类巧妙的应用了黄金分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一些校徽类标志设计的模型: 标志整体造型为圆形,由内外两个圆组成,内外圆比例为0.68:1,接近黄金分割比例,符合美学效果。再如一些名片设计: 都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其中第二个名片还进行了二度分割,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同样,在包装设计中,也有体现: 在此牙膏盒包装的构图上,¡°黄金分割¡±线§和§¡¯把图案和¡°洁诺¡±字体一分为二;星形高光亮点正好处在§¡¯上;牙膏状的图案上的圆形犹如一个放大镜让你看透牙膏的原子结构¡°亮白粒子¡±;五分之一高度的灰色条放于底部,加强了图案整体的稳重。从视觉的舒适程度,黄金分割是其最佳位置。 在海报设计中,上述三个海报,分别是扬・奇科尔德的《构成主义》、《职业摄影》海报和马克思・比尔的《形式艺术》海报(较黑辅助线是后加上的黄金分割线)②。这两人都是平面设计的杰出作者,他们在海报作品中巧妙的运用黄金分割律,创造出了不同凡响的艺术风格。综上所述,正是由于黄金分割律有着深厚的哲理及生理、心理蕴意,且符合一种似乎天生的自然法则,所以得到了很多领域的应用。我们除挖掘出它意义的理论内涵外,更要不断开拓其应用领域。用它来指导设计,使其在视觉传达领域得到更为广阔的运用。当然,如若要确实的用好它,还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满则亏,水满自溢"的道理,从而灵活、巧妙地应用它。以便使我们的设计在符合人的视觉审美心理的同时,更好地发挥黄金分割律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0.618是一个充满无穷魔力的神秘数字,最早是由2 500年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后来被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故0.618最初是因其比例在造型艺术上的悦目而得名的。15世纪末期,法兰西教会的传教士路卡・巴乔里发现:金字塔之所以能屹立数千年不倒,主要与其高度和其基座长度的比例有关,这个比例就是5∶8,与0.618极其接近。有感于这个神秘比值的奥妙及价值,他将黄金分割又称为“黄金比律”,后人简称“黄金比”、“黄金律”和“中外比”。奇妙的黄金分割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书籍、国旗、桌面、电视屏幕等物品都很协调,其主要原因就是它们的长宽比例符合黄金分割。另外我们还发现,世界上的许多建筑都可以找到黄金分割的影子。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古希腊的帕特农神殿,不论是印度的泰姬陵还是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尽管这些建筑风格各异,但在总体构图的设计方面,却都有意无意地运用了黄金分割法则。在动物和昆虫中也是这样,像犬、马、狮、虎、蝴蝶等看上去形体都很优美,其原因也是它们的比例大体上接近黄金分割。在我们人类中也是一样,凡是看上去体态优美的人,其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也与黄金比率相近。古希腊人认为,健康的人体是最完美的,而健康的人体中一定存在着各种优美、和谐的比例关系。晚会上的报幕员,一般都不会站在舞台的正中间,而是站在舞台一侧的0.618处,这样看起来,才会显得更加和谐、悦目。黄金分割在人体及植物中的体现黄金分割不但在艺术和美学的表现形式上让人赏心悦目,在我们人体和其他许多生物上也处处体现。人体从头顶到肚脐部位与人体之比接近0.618;肚脐到咽喉与肚脐到头顶之比也接近0.618;从脑前向后延伸至下顶叶处,是大脑处理数学思维、三维形象和空间关系的关键部位,而此处也正好接近0.618;臀宽与躯干的长度之比、上肢与下肢的长度之比、下肢与全身的长度之比、肩关节与肘关节的长度之比、肘关节与腕关节的长度之比、膝关节与踝关节的长度之比以及心脏与胸腔之比、眼睛与脸部之比,也都奇妙地遵循着神秘的黄金比律。又有人发现,人体的很多重要穴位以及健康、疾病、生长发育等都与黄金分割有关,就连医学和养生也与0.618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人体头顶至后脑的0.618处是百会穴;下颌到头顶的0.618处是天目穴;手指到手腕的0.618处是劳宫穴;脚后跟到脚趾的0.618处是涌泉穴;从脚底到头顶的0.618处是丹田穴……又比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但在外界温度是23℃时会感到最舒适。在这个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生活节奏及新陈代谢水平也都处于最佳状态,而23与37的比率也接近0.618。组成人体最多的物质是水,它占成年人体重的60%~70%,其比值与黄金分割率十分相似。而最神秘的巧合是我们生命中的DNA了,它的每个双螺旋结构中都包含有黄金分割,因为每个螺旋结构都是由长34埃与宽21埃之比组成,而它们的比率为0.6190476,非常接近黄金分割比的0.6180339。在许多植物中,它们所生长的形状一般都接近黄金分割的比例。在植物的茎干上,两个相邻的叶片夹角一般都是137°30′,而这个角度恰好又是圆的黄金分割比。研究发现,这种夹角对植物的通风和采光效果最佳。另外在向日葵上,也包含有许多黄金比例的结构和原理。在向日葵花盘上的瓜籽布局通常为左21条和右13条的两种螺旋,而13与21的比值正好与黄金分割的比值0.618非常接近。通过计算得知,向日葵籽的螺旋排列可在最小的面积上得到最大的数量。

黄金分割是怎么一回事?

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概念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5-1)/2,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柔和,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我们以0.618来近似,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发现: 1÷0.618≈1.618

  这个数值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诸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有黄金分割,你不知道的干货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为什么有黄金分割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