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果子在互联网冲浪,发现了一款神奇的手机。。
名字叫做鼎桥 / TD Tech M40。
这熟悉的星环、简洁的外观、玻璃机身。不能说华为Mate40系列一模一样,只能说完全相同。。
山
今天果子在互联网冲浪,发现了一款神奇的手机。。
名字叫做鼎桥 / TD Tech M40。
这熟悉的星环、简洁的外观、玻璃机身。不能说华为Mate40系列一模一样,只能说完全相同。。
山寨华为机?
果子先是查了一下配置:
屏幕 6.5 英寸 1080P OLED,显示效果感人, 60hz 刷新率,处理器为天玑 1000 Plus 处理器,没记错的话这个处理器两千元档的机器都有搭载过, 4200mAh,40W 快充, 8.8mm厚, 188g重,重量还算不错,仅支持到 IP53 防尘防水,有 3.5mm 耳机孔。
然后是后置参数,某东详情页没写具体 CMOS 型号,前置为 13MP 镜头,后置为64MP 主摄 16MP 超广角 8MP OIS 长焦。
如果你以为这套配置仅仅是作为中低端机那就大错特错了,8 128 3999,256 4499。4000 元买天玑 1000 Plus,这处理器性能也就和高通骁龙 855 Puls 差不多,你买吗?反正我不买。
它还有桌面小卡片、支持智慧互联、多屏协力、分窗翻译等功能也和鸿蒙 OS 几乎一模一样,可以说除了换个名字,基本上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但它搭载的不是鸿蒙 OS,而是基于安卓定制。
至于配色方面也是和华为一模一样,连名字都不带换。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明目张胆的“抄袭”华为,难道这家公司没有一点法律常识吗?难道他们不怕被华为告吗?
诶,还真不怕!
因为鼎桥和华为的关系千丝万缕。
比荣耀血统还正?
鼎桥最初是由华为和西门子联合成立的公司,华为占股 49%,后来西门子把股份卖给了诺基亚,诺基亚就持股了51%,同时这也意味着鼎桥不是华为完全控股的公司。
所以,你要说鼎桥 M40 是诺基亚推出的手机,好像问题也不大。。比起诺基亚近年来发布的奇奇怪怪的外形,长成华为样子反而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实际上,鼎桥不是第一次做手机,它最开始做的是行业定制终端,采用华为手机 TDOS 系统 自研应用软件的方式,主打双系统、安全和定制化,每年出货量在 10 万部级别。这种是专门面向商企类人士。
而在去年的时候,鼎桥发布了 N8Pro,在当时华为自己都不能用 5G 芯的情况下,它采用了 5G 网络的麒麟 985 芯片,并且华为还在京东官方旗舰店上架了该手机。
无论是前面的 N8 Pro 还是最近发布的 M40,这些都意味着鼎桥正式面向普通消费者领域,也可以看成华为维持国内手机存在度的一个探路之举。当然,价格要是在亲民点就更好了。
总的来说,鼎桥推出的手机虽然和华为高度相似,但没有华为 logo, 也没有鸿蒙 OS,界限划清的清晰明了~
这波可以看成华为的曲线突破,特殊时期,懂得都懂。
如果你以为鼎桥只是作为一个发布手机的渠道,那就大错特错了,鼎桥在无线通信领域早已声名远播。
早在 2005 年,鼎桥就以自主研发 3G TDS 标准开启了无线通信行业引领者之路,从 3G 到 4G、5G,鼎桥在每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方面都勇立潮头。
在 3G 时代,鼎桥以极具竞争力的技术解决方案赢得了市场;
在 4G 时代,鼎桥迈向以无线通信为基础的行业客户解决方案,为千行百业构筑起数字之桥;
在 5G 时代,鼎桥积极推动 5G 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落地,在行业无线领域,鼎桥依托自身多年的技术积累,已经实现行业专网解决方案国产化、自主化,打造了从芯片到终端到操作系统自主化、安全自主可控、运用 AI IoT 模式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
据了解,鼎桥专注于无线通信技术与产品的创新,鼎桥布局三大业务板块:行业无线、物联网 & 5G、行业定制终端。鼎桥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全面应用于中国移动 3G、4G 商用网络,稳居市场份额第一。
反正就是很厉害很厉害很厉害就对了。
从主要人员来看,除鼎桥现任 CEO、法定代表人邓飚曾是华为高管,历任华为多个二级、一级部门主管外,现任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的徐直军,也在鼎桥通信担任董事。另外,还有何海鹏、阎力大等多位华为相关人士。
因此无论是控股还是高管,鼎桥都可以说是华为的嫡系。
“鼎桥是特殊时期的联姻产物,从 17 年前出生那一刻就决定了。” 有熟悉鼎桥的业内人士评价。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鼎桥的血统可能比荣耀还正。
结语
行文至此,也就不得不再提回华为的处境了。
经过美国封杀后的华为手机业务,市场份额暴跌。为谋生路,华为力推 1 8 N 的鸿蒙,试图以万物互联的方式打造鸿蒙生态。鸿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据华为曾给过的答案:16% 的市场占有率,用户突破 3 亿人,才能真正在手机系统领域站稳脚跟。
“由于芯片,华为手机业务确实面临很大挑战,现在要想买华为的 5G 手机,基本上买不到。”
最早在全球推出 5G 基站、5G 旗舰手机的华为,最新发布的手机却完全不支持 5G 。。果子写到这都有点气抖冷。
不过,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明确表态,不会放弃手机业务,未来也会有新的 5G 手机。
如果不是处境艰难,华为应该也不会让原来作为 B 端的鼎桥出现在 C 端领域吧。
还是那句话,活下去,是最大的动力!
参考资料:
知乎:“套娃” 鼎桥手机:难以避免的炮灰命运?
企查查: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百度资讯:“老” 玩家新产品,能否搅动 5G 中高端市场?
编辑:辉仔
熟悉小米并且使用过MIUI系统 的人,相信都听过 “万物基于MIUI” 这句话。在早期安卓系统刚出来并开始火起来的时候,小米凭借着基于安卓系统深度优化的MIUI系统出色使用体验积累了很多用户,为小米手机发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有了这句话。
虽然后续这句话的含义变了,变成了嘲讽的意思,但是并不妨碍 MIUI系统一直以来都是小米核心竞争点之一的事实 ,特别是在品牌生态链发展起来之后,MIUI系统的作用变得越发重要起来, 通过MIUI系统就可以实现对小米相关生态链产品进行控制。 “万物基于MIUI”这句话对于小米来说更加恰当。而前段时间, 小米正式发布的MIUI 13系统中的一项新功能,则是对于这句话最好的呈现。
这款新功能的名称为 小米妙享中心 。安装MIUI13系统的小米手机,进入小米妙享中心界面后,可以看见你所拥有的所有小米设备都会以图标的方式显示在界面上,只要简单地拖动,就能够实现应用在设备之间的快速流转,无论是音乐、视频、图片还是应用本身。
通过MIUI系统直接将各个设备进行快速连接并使用,实现全局设备的互联互通,十分简单便捷。 看到这种操作方式和用途,可能会 有人感觉小米这项新功能“鸿里蒙气”的,这不就是华为鸿蒙系统的超级终端和多任务流转吗! 小米这不是在抄袭华为吗?
确实就功能上而言,两者可以说是十分相似的,或者说是一样的。但是在手机外观相同,手机系统功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软件功能上的相似,现在基本上已经不能说是抄袭了,毕竟你说我抄袭,我也完全可以拿出你抄袭我的证据出来。就像之前MIUI12推出隐私保护这项功能后,其他厂家像魅族的Flyme系统、 OPPO的ColorOS系统,甚至苹果的iOS系统都加入了这项功能,但是你能说是抄袭吗?显然不能。
并且万物互联也并不是近期才提出的,在华为、小米、OV等早期布局发展自家生态链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互联互通这一说法。 未来必然是万物互联的时代,手机系统作为中转站也成为了各大设备厂家之间的共识。像现在手机厂家都在积极造车和车企进行合作,车企要么开始造手机,要么就和众多手机厂家之间进行深度合作。
同时手机厂家相较于其他设备厂家有一个最大优势就是掌握主动权,可以选择自己发展相关生态链, 发展至一定程度后,对各自的生态链进行互联互通是必然趋势。 虽然目前只有小米在跟进互联互通功能,但是相信要不了多久其他厂家也会实现这一功能。
所以 当前各大软件功能相似是很正常的情况 ,说抄袭可以,但是当大家都在相互抄袭的时候还去纠结是否抄袭就没什么意思了。 对于咱们普通使用者来说,最该关心的是使用体验怎么样 ,现在无论是小米还是华为虽然都能够实现互联互通功能,但是在相关使用体验上都还要继续进行不断地优化,想要真正实现互联互通还有不小一段路要走。
华为基于自研的鸿蒙操作系统开发出互联互通功能,小米基于深度优化的安卓系统开发出互联互通功能,可以看出两者在软件应用开发上的强大,后续的优化上问题应该不大。 未来各大手机厂家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完善的互联互通系统,让各自手机用户享受到便捷方便的使用体验。
就华为和小米的互联互通使用体验而言,虽然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但是却存在一个巨大问题,那就是 其系统仅能支持自家生态链产品互联互通,设备之间的间隔打通了,但是厂家之间的间隔却加深了。 当一个厂家拥有自己的成熟系统之后,让其放弃自己的系统转而使用他人或者主动去兼容他人的系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各大系统之间的间隔,对于忠实的用户而言问题或许没什么影响,但是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却是件麻烦事,总不能换个手机品牌把相关产品也换了吧!
未来可以预见是一个互联互通的时代,除了手机外观会趋向于相同之外,手机系统的软件功能也必将会大致相同。互相抄袭?不,只是互相借鉴而已。
小米“抄袭”华为?话可不能这么说
与鸿蒙系统“相似”的小米妙享,是在“借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