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一台手机的利润「小米每卖一台手机平均毛利140元真不如互联网赚钱」

卖智能手机到底赚不赚钱?
苹果会告诉你,忒赚钱了,iPhone13系列的毛利率超过45%,每卖一台,一半差不多是利润,你说赚不赚钱?所以苹果市值达到了2.66亿美元。
而小米可能会告诉你,卖手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8 23:55:11

卖智能手机到底赚不赚钱?

苹果会告诉你,忒赚钱了,iPhone13系列的毛利率超过45%,每卖一台,一半差不多是利润,你说赚不赚钱?所以苹果市值达到了2.66亿美元。

而小米可能会告诉你,卖手机真不赚钱,每卖一台手机,毛利率也就在12%左右,扣掉其它营销、研发等等费用,纯利润不到5%,赚的都是辛苦钱,还是互联网业务更赚钱。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小米说得不靠谱,那么是真是假,从小米3季度的报表中就可以看出答案来。

小米3季度营收780.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51.756亿元,利润率约为6.6%,当然这个利润率是公司整体业务的利润率,包含了手机、AloT、互联网等等,看不出来。

我们只看看智能手机业务,2021年第三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4390万台。

而这4390万台销量中,定价在3000元人民币或以上、300欧元及以上的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近1800万台,在总出货量中占比超过12%,可见高端机出货量真不少了。

但智能手机业务的营收仅为478亿元,手机单价价格仅为1090.5元,而毛利率也仅为12.8%,算下来平均每台手机的毛利仅为140元左右。

这个还只是毛利,要是扣掉其它的研发、营销、还有渠道等等成本,真正到手的可能一半都不到,毕竟雷军承诺过,硬件综合利润不超过5%的。

我们可以看看小米的互联网业务,这一季收入达到73亿元,而互联网业务毛利率73.6%。虽然总体来看,互联网业务的营收与手机没有可比性,不到6分之1,但如果算利润,可能与卖4300多万台手机,都相差不远了。

难怪这么多厂商,都不太愿意搞实业制造业,而是愿意搞互联网业务,因为实体制造业累死累活的,但利润真不高,而互联网业务,利润真的太高了,参考国内几大互联网巨头的业绩,大家就懂的。

小米手机的利润率如何?每售出一台手机能赚多少钱?

其实个人感觉利润大概在30%左右,因为个人分析所有东西都是组装牌,去除运费、加工费、税金等固定费用,只是赚到一个组合的费用,这还是电器元件比较普及并且价格持续降低的情况下,如果有任意的组装原件上调那么小米的利刃可能更少。

小米一向按成本价卖手机,那他靠什么赚到几百亿的资产?

网友一:

雷军不单单卖手机,小米如今算得上是一个智能百货公司了,除了手机,还卖电脑、电视、充电宝、扫地的、平衡车等东西,如今又入手空调遥,未来好像还会做摩托车。

你买了小米手机,觉得好用,物美价廉,未来需要买电脑电视等小米有的东西,你会不会考虑购买的小米的呢?我一直用红米,虽然小毛病是有的,但是物美价廉绝对是,未来如果买东西,小米有的肯定会优先考虑小米。

小米的战略目标就是用低价手机吸引用户,靠其他产品赚钱,你去小米之家买手机,有时候可能还会看上其他的东西,这就是人家盈利的一个最关键的入口,再个慢慢的品牌影响力就出来了。

这都是小米低价手机带来的影响力,这比任何广告都好,广告打的好不如用户体验好,口碑的相传。

我是农村的,我现在给家里的亲戚基本都买了小米手机,毕竟真的性价比很低。

所以,小米现在能做出这么大的市值,是有道理的。所以,雷军还是很有才的。

网友二:

首先,你要知道,小米不是一家只做手机的公司。我以移动电源为例简单说一下。

当小米做移动电源时,发现有个生意叫“尾货生意”,可以大批量极其便宜的价格拿到质量优良的电芯,测算出来头30万只移动电源每只79元的成本,小米决定定价69元/只;而同类型同质量的产品在市面都要售价300-400元。

可想而知,会有多少人抢着买这个移动电源。但这个移动电源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当初小米官网之外是不销售的,只有在官网上每天中午放一批出来大家抢。

首批生产了30万只移动电源上线之后,吸引了200-300万人注册小米商城,相当于小米用30万元的代价实现了300万人的实名注册,很快成为全国第四大电商,多划算的一笔生意啊。

再者,小米移动电源50万只之后,成本就打平还略有盈余,整体来讲还是赚的。不仅如此,由于12点放抢,很多人11点就在官网上逛,不自觉会买一些耳机啊,手机壳啊;大多数人抢不到也会买一些其他的产品降降火,而这些周边配件是利润比较高的生意,所以小米的配件部门是所有部门人均收入比最高的部门。

手机的思路也是如此,通过低成本大量获客,打败对手,然后通过其他方面进行盈利。

一句话说就是:别人吃饭的家伙他免费(或成本价),通过第二个维度来获取利益,而没有更高维度的竞争者就是炮灰。

网友三:

我们不得不佩服,好在小米有雷军,他真诚,纯粹,小米手机没有在逐渐变成血海的手机市场中坏了口碑,失了形象,而是继续前行,不断探索新领域。这一点,不得不说,雷军是中国企业家中,极其值得尊敬的其中一人。

没有他,手机价格降不下来,互联网手机也不能兴起,中国本土手机也找不到价格点去跟苹果、三星斗。是小米,找到了更贴近客户的方式,才引领了国产手机的这一波潮流,形成如今的良性循环,这是要给小米记下的一大功劳。

随着小米在业务上的多年积累,创新研发,营销,人才市场储备,供应链管理等核心方面,相信小米现在已经成熟起来,整个流程运作应该更加流畅,富有竞争力。盈利,自然而然就来了。

只是国产手机品牌次第崛起,又多次洗革,如今已经到了白热化竞争的地步,高盈利,赚的盆满钵满是不能期待了,倒是要时刻如履薄冰,稍微懈怠就要落后被打,直至消失的。

还是祝福小米,祝福雷军。


网友四:

首先,你说小米按成本价卖手机?那你就太小看商人了,俗话说得好“无商不奸”,老实人是做不了大买卖的。

小米按照成本价卖手机只是他们自己的说辞,不是破坏米粉的信仰情节,但是这是事实。

小米只是按照较低的利润来卖手机,比如一部手机赚个百分之十或者百分之五,比起苹果百分之三四十的利润,在商人看来就相当于“成本价”卖手机了,因为一个手机才赚几十块嘛。但是如果乘以千万上亿级别的销量就比较可观了。

还有就是很多人一般会忽略的一个重要地方,也是小米发家的东西——MIUI。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小米一直在适配miui,并且免费给第三方热门机型适配,还有个人开发者给第三方机型适配,这看起来是一个纯支出的方面。

但是其实不是,从这两年大陆版miui投放的广告量来说,每年的广告营收至少都是上亿的,并且还有应用商店的下载收入。

小米最重要的资产增长是小米生态,小米从一开始就打算打造苹果一样的生态系统来提高用户的粘性,充分利用用户的价值。

如果你说的是小米赚了几百亿资产(个人理解你说的更偏向于这个方向,并不是想问雷军个人资产),这其实并不是实际上的资产,只是市场对小米这个公司价值的一个评估。

这两年小米资产一直增长主要是小米主要的手机业务增长强劲,小米生态也增长,市场自然对小米看好,所以当然有如今的几百亿资产。

网友五:

小米的野心是早打造一个生态圈,商业帝国,开始的切入点是屌丝买的起的高性价比,当有了绝对受众和粉丝基础,再有了良好的口碑的时候,就会陆续推出系列产品。

因为小米属于互联网公司,很多产品其实都是代加工,还有雷军的团队营销能量强,所以成本非常低,随便一个动作就会成为头条。

利润还是有的,毕竟他有销量,那些销量去和上游供货商谈价格很容易。

他的爆款总是被大家称道,也颠覆了很多行业,比如电池9.9九节谁看了都想买,以后还会有家装,贷款金融,家居等等。

任何一个爆品都能迅速通过口碑营销获得大量客户,动不动就几千万的销量当然挣钱。

他的商业帝国才刚刚开始,他不是买手机的,他是卖爆品的,什么东西只要有痛点都会被他挖掘。

这个帝国生态圈一旦建成,那才是真正不可限量的。

网友六:

首先,雷军并不是成本价卖手机,而是贴着成本价微利卖手机。

另外,成本价卖手机可行吗?可行。雷军最早的想法就是让小米模式最终演化成这样,完全成本价卖东西。

那怎么赚钱呢?靠各种互联网服务以及周边生态增值服务。

也就是说,手机可以成本价卖给你,但你买了我的手机,你或多或少会用到我内置于miui里面的互联网服务吧,比如广告、游戏、小米金融、云服务、视频、浏览器、米粉卡、桌面主题等等,这些都是互联网服务。

然后你买了我的手机,觉得货好,因此你想在我这买贴膜、手环、净水器等等周边生态产品吧,这些东西也会补贴手机的利润,也可以靠周边生态产品盈利。

因此小米模式是打算,未来,手机最终成本价卖给你,但各种互联网服务,以及周边生态产品才是我盈利的部分。

至于小米目前是怎么赚钱的,小米通过去除中间环节,比如自建渠道(小米网),自己做营销(互联网营销),而不是线下开几十万家店,也不是到处打广告,让硬件成本降下来,然后微利卖给你。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