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那个曾经叫板、扬言要在手机上超越小米的品牌吗?
不是现在的 realme iQOO ,不是 OPPO vivo ,更不是华为魅族。
而是那个曾经跟雷总有过 “ 5 年赌约 ” 豪赌 10 亿的
大家还记得那个曾经叫板、扬言要在手机上超越小米的品牌吗?
不是现在的 realme iQOO ,不是 OPPO vivo ,更不是华为魅族。
而是那个曾经跟雷总有过 “ 5 年赌约 ” 豪赌 10 亿的董明珠,所创立的:
格力手机!
格力手机我想用过的人不多,甚至在我们号中,现在在用格力手机看文章的,果子很自信的说:没有!
并不是说格力现在不做手机了,他们现在仍然在做手机,甚至现在有新机已经通过并入网了你敢信?
而且入网的这款机型,你们看过之后,我相信都不会觉得陌生。
正面白色面板,隐藏式听筒,中置挖孔,稍大的 R 角跟下巴......
不能说很像吧!只能说一模一样了!
如果看过魅族最近推出的 18X ,这款机型我想大家一眼就能认出来。
背面的闪光灯位置,也几乎一模一样。
只是格力的这款新机模组都 “ 做黑 ” 处理,然后 Logo 处的地方,目前也没有品牌标识。
除此之外,格力这款即将发布的新机,基本上就是 18X 同款 “ 模具 ” 了!
其实早在两机规划期间,就有消息指出 “ 魅族 ” 跟 “ 格力 ” 向闻泰(国内半导体公司)买了同一套设计方案。
从大体设计到生产厂 “ 海格科技 ” 就能推断其中......
抛开 “ 品牌 ” 跟 “ 系统 ” ,简单说就是同一款机型。
甚至细到两机配置上,也是几乎一样。
跟魅族 18X 同样搭载高通骁龙 870 芯片;配备 6.67 英寸 120Hz 高刷 OLED 屏幕;后置 6400 万主摄 800 万超广角 200 万凑数(微距)。
4200mAh 的电池(比魅族小100mAh),30W 的快充。
还有几乎一致的机身三围,8.25mm 厚,190g 重。
如果魅族 2599 元起步的话,参考格力此前一贯的定价作风,就算便宜也不会便宜很多,贵的话只会更贵......
不过果子感到欣慰的是:
这可能是格力最好看,也是最有特点的机型。
一大部分原因是白色面板,因为放眼今年来看的话,正面白色面板就 “ 魅族 ” 自家两款机型在用,有一款还是限量买不到的。
算上去年的 17 系列就两款,坚果可能还有库存的 R2 一款。
所以这,可能是国内你能买到的 “ 唯四 ” 正面白色面板全面屏的机型。
其次,这也有可能是一款后续会接入 “ 鸿蒙 ” 操作系统的机型。
考虑到目前格力家电智能化生态的接入以及董明珠此前也表示:“ 今后将引进鸿蒙操作系统 ” 。
对于格力手机来说,还是能算一个大卖点的。
主要是现在格力的机型的确没有可靠又好用的操作系统,UI 跟功能还处在非常基础的阶段。
如果硬要算的话,就是只能 “ 自定义功能键 ” 及给目前格力自家的智能设备进行 “ 配网 ” 以及 “ 控制 ” 等操作了!
其实回顾格力的 “ 造机 ” 历程,你会发现他们好像并没有掀起什么大风大浪,也很少进入到我们消费者的视野。
只知道格力手机一些比较有趣的事。
比如格力手机一代 “ 开机画面 ” 内置董明珠精修大头照以及亲笔信。
空调售后安装维修服务人员均需配备格力手机,才能登陆 “ 格力掌上通 ” 官方 App 进行售后接单。
其他手机品牌登录则不支持。
当时正在售卖的,就是格力二代 “ 色界 ” 系列手机,售价 3200 左右。
更离谱的是,到了格力手机第三代。
其格力官方商城月销量仅有可怜的 23 台。
3600 元的售价......
要知道这是一款 19 年的机型,论配置它只配备了过气到家的 “ 高通骁龙 821 ” 芯片。
虽然同样用上 18:9 的全面屏设计,但整个设计还是十分老气的,甚至那个时候还只配备后置实体指纹。
同年的 “ 小米 9 ” 已经用上了当时流行的 “ 水滴屏 ” ,芯片也是首发 “ 高通骁龙 855 ” 。
最重要的是这款机型也才卖 2999 元起......
直到现在在售的最新格力手机,它虽然已经更名叫 TOSOT(大松)!
但还是掩盖不了其低知名度、低销量以及低性价比的命运。
可以说,格力手机现在可能大家都不记得他们还在做手机了!
而且还是在坚持着做的内种。
格力手机业务发展成现在这样,跟当时入局太晚,且性能、价格、配置、优化等均被同级产品 “ 贴脸输出 ” 还不及时调整有很大关系。
像现在这样输了也不奇怪。
主要是,格力手机现在依旧不明确自己的定位,董明珠依旧认为自己的手机没问题,想着用品质好、质量好的 “ 空调思维 ” 做手机的天真想法。
当然!果子还是希望格力手机能注入新鲜血液,至少在产品上能给人看到这是一款花了心思且合理的产品。
不知 “ 王自如 ” 时期的格力,能否为格力手机带来好转呢?
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