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发达的国家越不流行移动支付,全世界只有中国有扫码支付吗

大家都已经认识到:发达国家不用扫码支付,是因为信用卡。
两者的区别在于,扫码支付帮商户省成本(只需要打印一张码),信用卡帮用户减负担(手机没电、没信号的场景下依然可以用实体卡)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8 10:01:49

大家都已经认识到:发达国家不用扫码支付,是因为信用卡。

两者的区别在于,扫码支付帮商户省成本(只需要打印一张码),信用卡帮用户减负担(手机没电、没信号的场景下依然可以用实体卡)

这里我就不讲 contactless payment 和扫码支付在交互上哪个更方便了。

因为那个区别,并不算很大,特别是养成习惯之后,扫码虽然略麻烦,但也不是什么要命的事。

所以两者分别在各自的市场彻底普及。Apple Pay 在北美的渗透率已经超过 90%,国内也几乎干掉了现金的使用场景。

-

信用卡是消费主义皇冠上的明珠。

而且发达国家的信用卡,已经把消费「游戏化」了。

信用卡组织向商家收取高额的抽点,然后将这些手续费以各种各样 cashback、积分、里程的方式,返还给持卡人。

以及很多商家,都会推出自己的联名卡,给到一个更高的返利。比如航空公司酒店集团有联名卡,给到最高的积分;去超市有 Costco 联名卡,买苹果设备有 Apple Card……美国的「玩卡」族,很多都有十几、甚至几十张信用卡。

这套系统,给持卡人营造一种,刷得越多,赚得越多的错觉。

但事实也确实如此,在美国,不用信用卡,你就亏了。因为商家收一样的钱,人家刷卡有实打实的返现、积分,还可以赚免息期的那个利息差,你付现金,当然亏麻了。

从刺激消费的角度来讲,信用卡无疑是资本主义的奇迹:美国的中产阶级不追求以 50-80% 的储蓄率攒首付、还月供,而是以周为单位透支信用卡,吃喝玩乐,最新的苹果设备当圣诞礼物送,一家买 3 辆车,MPV、Sedan、还可以整辆敞篷跑车。

最后薅出来的里程,一年换个免费的夏威夷度假,飞头等舱、住四季的套房。

-

那么,这是一个好现象吗?

我觉得还是要对比来看,美国也有人天天喷信用卡体系,说消费主义毁了美国。

我住在国内,比较关注国内,我们知道,扫码支付的交易成本是很低。

但这最终造成的结果,是我们的内需很强劲吗?是消费者都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商家的经营阻力很小,能赚到钱,进而创造稳定、高质量的就业,市场运转很润滑?

说白了,你生产的那点东西,最后不还是都运到美国,让美国人享受了……

说是内循环,贸易顺差一年比一年大。

而且怎么讲呢,你可以说华尔街黑心,JP Morgan Chase BoA Citi US Bank,利润加一块儿,2021 年,也就 2000 亿美元出头,没比四大行的 1700 多亿多多少。

算上 GDP 总量 30% 的差距,中国银行业的赚钱能力只强不弱。

-

所以这个事情,放在 2015 年,我会关注「扫码」和「贴手机」到底哪个更方便。

现在不了,我知道,花钱,怎么花都方便。

关键是要有钱花,花出去能买到好东西,花掉的钱能以经济循环的形式,再回到我的口袋里。

编辑于 2022-09-05 02:05

赞同 215​​5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John.L

误入理工科的文艺男

​ 关注

221 人赞同了该回答

第一,大多数国家,包括发达国家,网络建设真的垃圾,想走到哪都能扫码是不可能的。

第二,但凡去过欧洲国家都知道,银行卡盗刷太TM常见了。那些说pos机方便的,肯定不知道国外POS机不随便刷,除非你嫌自己钱多,被盗刷点无所谓。

所以,不是发达国家排斥扫码,是发达国家的互联网建设这块儿基本摆烂了,发达国家老百姓骂刷卡的各种问题也不是一两天了。

基础设施不同

在法国商业pos机的普及率几乎是100%,包括摆摊的

基本上西欧应该都有这个水准,在这个pos普及率下,移动支付是以作为信用卡外延,确切是非接触支付的外延形式出现的,二维码和这种支付方式既不兼容,也没有独特的突出优点。

非接触支付在欧洲2010年前后开始普及,我08年到法国的时候已经有相当多的pos机带上了非接触支付功能(机器上有一个闪付的标记),虽然彼时银行卡并没有正式开通这个功能,所以当年正式有这个功能的时候,非接触支付基本已经直接到处可用了,而后来的ApplePay等手机支付做得只是将这个功能继承到个人终端里面。

中国支付码能流行的两个原因:

前期支付宝因为网购而已经成为线上支付的准基础设施商用POS机存在覆盖盲点,银行卡的使用场景没有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当线上的支付宝向线下突破的时候,自然采用的是另外一套更适合自身的支付逻辑

补充回答

如果要细究,这个回答应该从电子商务的出现开始

我是国内从电子商务出现时就开始使用各种支付的,经历了前支付宝时代,支付宝时代和移动支付时代,并且在国外生活了十多年,我觉得我比大多人更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

我记得2000年我第一次在网上交易,是在个人网站上放了8848的点击付费广告内容,当时这个从这个业务里面我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当时我的收款方式是邮政支票,8848将费用结算后开了一张邮政支票邮寄给我,然后我去邮局取兑的。

2001年前后招商银行开通了信用卡在线支付业务,当时我用我家人的招商卡给自己的网站购买域名,步骤是在付款页面上输入银行卡号和相关信息,提交后等待对确认,从提交到确认中间有一个等待时间,具体多久我已经忘记了,反正不是实时的。

2005年淘宝上线,最初的淘宝是一个二手货交易平台,类似今天的咸鱼,当时为了解决买家卖家之间的信任问题,创造了支付宝平台,这也是现在淘宝购物后要确认收货这一步骤的起源。最早支付宝并不是作为支付手段出现的,而是作为信用中介出现的。同年我开了自己的淘宝和支付宝账户,把工商卡绑定到了我支付宝。当年工行和招行在线上支付方面算是走得非常领先的,或者说当时这有这两家银行的线上支付方案做得比较好,但是用的是各自的接口,工行还需要一个U盾,在IE上安装一个专门的控件才能进行支付,所以每次淘宝买东西,我得在结账前找出我的U盾,然后输入两次密码,一次是支付宝的,一次是U盾的密码,才能进行结算。

后来08年我就出国了,当时法国的已经有很多在线结算业务,银行也和国内一样线上化。但是不同的是,这边的网上银行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设备的用来登录,并且支付的时候用的是统一接口,不管你用的是什么什么银行的卡,都只要输入卡号、CVV号和过期日期就可以进行结算,所以从当时的情况来说,欧洲这边在线支付业务已经时直接基于信用卡的并且体验比国内用信用卡支付要好很多。当时国内因为淘宝已经发展起来,支付宝已经是在线支付的第一手段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手段。

注意到一点就是当时支付宝支付的时候还是要走各个银行自己的结算接口的,而且因为银行为了“安全”的原因,支付的时候步骤比较复杂。在当时这个情况下,移动支付是没法顺利实现的。转折发生在2013年支付宝搞出了快捷支付功能之后,把这些复杂的步骤全部都取消了,做到了靠绑定一张银行卡号就能直接进行支付之后,自此,有了统一的支付接口,国内移动支付最大技术障碍被扫除。另外同时支付宝还推出了余额宝。

快捷支付绕过银联通道了么?166 关注 · 11 回答问题

也就是2013到2015年之间,我的家乡杭州成了“支付宝之城”,当时移动支付在国内其他城市还没兴起,但是在杭州已经可以一个手机出门了,但是到外地的时候我还是默认用银行卡和现金进行买卖。(就好比我现在回国也默认用支付宝和微信,而不会优先选择闪付和ApplePay,因为我不知道对方是否支持)

我在原回答里面提到的“前期支付宝因为网购而已经成为线上支付的准基础设施”,实际上展开说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法国在08年的电子支付系统就已经是统一接口并且围绕信用卡展开的,这里就是很明显的路径依赖:线下刷信用卡-线上输信用卡号-移动支付用手机模拟信用卡。

而国内是:线上用支付宝-移动支付用支付宝(微信支付是后来的事情)

这也同时导致了国内国外电商模式的不同,在中国电商的主要形式是淘宝、京东,通过支付宝和微信进行支付,而欧洲这边电商的主要模式是商家自己开一个网站,然后接入信用卡的支付接口。

再次声明,该回答不涉及优劣讨论。如果想讨论,对我来说都是差不多。我在国外的时候可以只带一个苹果手表,在国内的时候我基本用支付宝。

很多人在评论中提到信用卡的手续费问题,这个不假,但是主要还是体系问题。中国是从现金社会一步跨到到了移动支付社会,然后反推人人在银行开户。支付宝最初十年间是没有手续费的,现在转账回银行超过额度要手续费。

而西欧则是在银行的威逼利诱下,已经先存建成了一个无孔不入的银行卡体系,而在法国,利诱就是跨行转账没有门槛和费用,取款机取包括跨行取款现也没有手续费,这样大家愿意把钱存入银行(法国的银行流水账户没有利息,要利息需要开专门的存款子账户)。而威逼就是:如果你有大量现金存入账户,不多,两三千欧,我银行默认你这钱就是脏钱,你得在我面前跟我说明这钱的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做生意的为了少麻烦所以比较愿意接受银行的结算通道。

为何扫码支付在中国流行,在欧美等国家却被排斥?

扫码支付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国人来讲真的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呢,下到三五岁的小孩子,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家都是会使用的,因为这真的非常的方便。以前我们会在路上经常捡到钱,但是现在在路上捡到钱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了,因为基本上很多人都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现金了。不管是发工资也好,还是怎么样也好,都是直接打到卡里面,然后我们支付的时候也是选择微信或者是支付宝,这样的话也能各方便一点。我们出门的时候只要带一个手机,真的是哪里都可以去,真的不要太方便。

可是为什么我们国家觉得扫码支付是这么的好,在欧美那些国家却那么的排斥呢?为什么他们不太能够接受这样的事情呢?其实我们会发现他们其实用现金也用的非常的少,绝大部分都是用信用卡的,对于他们来讲,信用卡是非常方便,非常实惠的一个东西。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不是这样的一个想法,因为他们觉得信用卡是需要手续费的,而且也算是一种透支消费,并不是特别的好,可外国人的想法还真的不是这样的。

在欧美那些国家,他们的信用卡集团出会向商家收取很高额的抽点,然后这些手续费他们也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返还给那些持卡人,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们觉得使用信用卡是非常的划算的,是可以赚不少钱的。因为对于他们国家来讲,比如说100块钱的东西,你付现金,那么你可能什么都得不到,但是如果你是刷信用卡,可能就会得到返现或者是积分。会算账的人肯定是会选择使用信用卡呀,这样能够节省不少钱,所以有很多人都有几十张信用卡。

为何扫码支付在中国流行,在发达国家被排斥?

网上支付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流支付方式。通过扫码支付,几乎可以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支付,这不仅方便了中国人的生活,也大大减少了携带现金的麻烦。然而,这种支付方式在中国推广得很好,但在发达国家并不普及。

在发达国家,信用卡是不扫描支付的原因。两者的区别在于,扫描支付可以帮助商家节省成本(只需要打印一个代码),而信用卡可以帮助用户减轻负担(当手机没电,没有信号时,他们仍然可以使用实体卡)。扫码支付的方式已经启动很长时间了,如果发达国家有向中国学习的意图,那么这种快速支付方式的推广应该早就能够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然而,外国似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其实与国外的国情、国外的支付环境有关。促销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进行。当中国开始使用扫码支付时,它得到了每家银行的支持。

中国人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很快,尤其是统一支付软件,再加上这样一种快捷的支付方式,网上支付迅速席卷全国。网上支付方式推出后,支付软件立即开始做一些优惠促销,以刺激人们继续使用网上支付。趁热打铁的行为使晋升更近一步。在体验了网络支付的便利性后,人们开始习惯携带钱包,商家也逐渐开始接受这种支付方式,网络支付得以生存。其实国外也有类似Apple Pay的支付方式,但这种支付方式不仅需要有iPhone,还需要有支持这种支付方式的商家。它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使用。在国外,信用卡支付仍然是一种比较主流的方式,人们仍然习惯于携带信用卡出门,它似乎在短时间内无法被取代。

无现金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出门不再需要随身携带现金,货币兑换更加清晰。然而,这种支付方式的缺点是,人们或多或少会渴望剁手去买东西,然而,企业可能会感到兴奋。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