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买货迟迟不发货「看了几条评论忍不住再说说网购订单迟迟不发货这件事儿」

最近,在某知名平台购物,发现很多订单超过承诺的发货时间,却迟迟不发货。联系商家,给出的解释是疫情原因无法发货,建议买家申请退款。但联系快递公司得知,到北京的快件收发正常,个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8 14:32:10

最近,在某知名平台购物,发现很多订单超过承诺的发货时间,却迟迟不发货。联系商家,给出的解释是疫情原因无法发货,建议买家申请退款。但联系快递公司得知,到北京的快件收发正常,个人和签约商户均可发货,正常揽收。

这几天,特意注意了一下小区门口的快递,看到有那些城市发过来的快件,也是商家使用的那家快递公司。询问了快递员,答复是那个城市收发正常,只是送达时间可能会延迟一两天。

我相信,有些订单不能按时发货,确实是因为疫情原因,而非商家本意。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相当数量的订单迟迟不发货,与疫情无关。至于为什么这么做?我也不知道确切的原因。

那么,既然商家无法保证48小时内发货,为什么还要做这样的承诺?有人解释称,这是平台的要求,即使商家达不到这个要求,平台也不允许商家修改承诺;而且商家也不能对特定地区的买家进行限制,才导致订单迟迟不发货。我只是普通的消费者,不是商家,不知道这个平台运作的真实情况,但我知道,在另一个知名平台上购物时,如果我所在的地区不能发货,就不能下单。

退一步说,就算这个拼某某平台有这些规定和限制,商家也可以在买家下单后第一时间通知买家无法按时发货,而不是等到超过承诺期,买家来催促发货时,才告诉买家不能发货,建议取消订单。对于商家来说,一个告知很难吗?虽然这个发货承诺是所谓的平台强加给商家的,似乎商家也很无辜,但对买家来说,这就是商家给出的承诺。如果商家做不到,至少对买家有告知义务,而不是理直气壮地狡辩,推脱自己的责任。诚信守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其实,从某个角度看,这件事确实不算大事,但所反应出来的问题也不能完全无视。有些事做多了,就习以为常了。好事是这样,坏事也是如此。做的人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反倒觉得很正常。其根源是某些商家对诚实信用原则和契约精神的漠视,长此以往,后果很严重,可能现在已经很严重了。

去年,海外某大型网购平台大量下架中国商户,也是事出有因吧。希望国内的网购平台也借鉴一下,把“诚实守信”落到实处,多一点厚道,少一些套路。

在淘宝买过东西后,如果卖家一直不发货怎么办?

作为一个有多年网购经验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太简单啦!分享2种方法:

一、催发货

催发货又有两种做法,一是自己直接在平台上点【催发货】,二是联系客服催促,联系客服这个大家都知道渠道,自行催促的方法如下:打开淘宝--我的淘宝--待发货--催发货,卖家的后台也有个催的标志。

方法二 申请退款

卖家一直拖拉不肯发货,无外乎是两种原因,一是发货量太大排单排不过来,二是缺货了所以没有办法发货,如果是急用的商品就不等了,选择退款,重新到其它店铺下单,退款流程如下:

1、在我的淘宝,待发货这里找出这个订单,点进去申请退款;

2、选择退款原因,不想要或者是缺货,然后提交,一般会秒退。

个人建议是先联系卖家客服问问是什么情况,说不定等了那么久隔天就发货了。

网购中付款了卖家迟迟不发货怎么办啊?

网购付款后,卖家超过72小时还未发货,就可以点”申请退款“。

如果卖家没有退款但是也没有发货,那么你可以“投诉”卖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被卖家拒绝的退款时限是14天。所以,在14天以内记得再次点击“申请退款”,防止系统自动打款给卖家。

一般说来,买家付款后卖家需在七十二小时内发货,即可认定为“卖家未在约定时间内发货”。在退款成功后,可以对卖家进行投诉,投诉成立后,卖家需向买家支付该商品实际成交金额的百分之五作为违约金,最高不超过30元,最低不少于5元,特定类目商品最低不少于1元(除特殊情形外)。

扩展资料:

1、网上购物,就是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支票帐号或信用卡的号码,厂商通过邮购的方式发货,或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中国国内的网上购物,一般付款方式是款到发货(直接银行转帐,在线汇款)和担保交易则是货到付款等。

2、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网购商品7天内可无理由退货。

3、2015年1月2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2014全国网购投诉量五年最高,主要集中在合同、售后服务、质量等方面,分别占投诉总量的28.4%、22.7%、21.7%。

4、2015年3月15日《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正式实施。《处罚办法》施行后,“由……享有最终解释权”、“概不退换”等诸如此类的霸王条款将一概视为违法行为。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