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开始姚某在淘宝出售宠物食品,2016年5月,淘宝与玛氏联合发现其销售的猫粮存在假货的嫌疑,于是在该店铺购买了一袋价格99元的宠物猫主粮,并将收到的猫粮交给品牌方进
2015年1月开始姚某在淘宝出售宠物食品,2016年5月,淘宝与玛氏联合发现其销售的猫粮存在假货的嫌疑,于是在该店铺购买了一袋价格99元的宠物猫主粮,并将收到的猫粮交给品牌方进行鉴定。经鉴定,虽然验证码、二维码、包装都与玛氏生产的正品相同,但包装底部有被划开又被高温融合的明显痕迹,颗料检测结果数据标准也与正品不符合,属于假货,于是淘宝将线索移送警方。
2016年10月12日,淘宝、玛氏和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联合行动,查处了姚某的经营及居住场所,并将其当场抓获。目前,警方已对涉嫌销售假货的姚某立案。
2017年,马云发微博称,要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假货,这时候的打假还处于初步的官方打假阶段,而我们作为消费者,有时候因为假货价格太低,不值得追究;有时候,因为假货虽假,但尚能用,也就将就过去了。而也有很多时候,“假货”给生活带来很大烦恼,消费者虽想打假,却苦于没有门路,也导致事情不了了之,造成了极差的消费体验。
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淘宝出现了一群“职业打假人”,而这群所谓“职业打假人”的目的并非是单纯为了净化网络市场,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讹钱。他们“知假买假”,然后向店家要求“退钱不退货”或者“假一赔十”。要么就举报店家销售假货,要求私了。这时候的店家只能就赔钱了事,忍气吞声!
打假人也分三六九等,有的有团队,有公司,专门针对一些大V,大公司漏洞出手,因为油水够足,2020年底时“职业打假人”鼻祖王海,大家网红辛巴假燕窝事件。就是极具代表案例。
然而还有些下九流的打假人,专门针对一些淘宝新手店主,利用他们对淘宝规则的不熟悉,套路店主,以打假之名,实施敲诈勒索之实!
职业打假人应该如何定位?社会学家夏学銮将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职业打假人”比做“不良商业生活孕育出来的寄生虫”。俗语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因为有假,他们才有存活的空间。客观上来讲,这些人对于市场的净化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的代表。当“打假者”以索赔为目的时,也要守住一定的底线。有时候合法与违法之间仅有一线之隔,职业打假就像在打擦边球,同样要面临风险。
也有人认为打假人应该得到鼓励,有假货就应该被打假,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都是在净化市场,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