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买东西为何强制给评价「淘宝买东西为何强制给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上购物成为了人们的一种习惯,洗发水快用完了,淘宝逛一逛;家里想换个冰箱,淘宝逛一逛……
小到生活用品,大到高档耐用品,似乎只要你能想到的,没有在淘宝搜不到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1 01:34:22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上购物成为了人们的一种习惯,洗发水快用完了,淘宝逛一逛;家里想换个冰箱,淘宝逛一逛……

小到生活用品,大到高档耐用品,似乎只要你能想到的,没有在淘宝搜不到的。无可否认,线上购物确实寄予了我们很多便利,但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困扰。

线上购物不像在店面一样,能实地地看到物品,感受物品,若收货后发现不满的地方,一来一去的退货换货反而让人更心烦。

但我今天想谈的另一个话题,有关于淘宝收货后的“评价”,百度词条中寄予这个词的解释是——“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评价”竟是“强制性的”,在过去的双十一,我所购的物品中,几乎都会附带着一张五星好评可领红包的小卡片,不可否认这种营销手段,店家需要更多的好评来提升店铺的销售额,但评不评价,应该由买家自由选择吧。诚然,有些人习惯收到商品后给商品评价,但我相信也有人不喜欢,亦或是说不习惯“评价”。

我就是买东西后不习惯给评价,但一段时间后,我就会收到无数淘宝客服的留言,催着我给评价,更有直接打电话来求好评的,我就不明白了,什么时候我买一件商品,我就好像有一种责任,一定得给这件商品一个“评价”,我若不给,好像就很对不起一直在拼业绩,一直天天加班的客服人员。

网上购物是我的选择,我的权利,但购物后要给评价好像就成了我的义务,我的责任。“评价”的本意是什么,如今又算什么?

也许很多人会说,不就是一个评价,你随手点了下不就好了,便人便己,也没多大事。是啊,没多大事,可为何这种本是自由性的事情,现在却是强制性的,而那些催着我们给评价的商家也觉得你就应该这样。

昨天接到了一个淘宝电话,让我给好评,语气很不耐烦,似乎是在说——你买了我们家的东西,你怎么就不给好评?

淘宝购物后必须要评价吗

在淘宝购物后,用户可以主动的确认和评价,也可以不用评价和确认。

淘宝网提倡诚信、活跃、快速的网络交易文化,坚持“宝可不淘,信不能弃。”在为淘宝会员打造更安全高效的网络交易平台的同时,淘宝网也全力营造和倡导互帮互助、轻松活泼的家庭式氛围。每位在淘宝网进行交易的人,不但交易更迅速高效,而且交到更多朋友。

2005年10月,淘宝网宣布:在未来5年,为社会创造100万工作的机会,帮助更多网民在淘宝网上就业,甚至于创业。直到了2007年,淘宝网已经为社会创造超过20万的直接就业的岗位。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下,通过淘宝网进行的消费,无论从数量还是金额却都在逆势而升。

扩展资料:

淘宝搭建了电子商务生态圈。阿里巴巴是中国较大的网络广告交易平台,2008年9月与淘宝合并。在中国,有超过一百万的中小网站创造着超过80%的互联网流量,阿里巴巴帮助这些中小网站销售和变现他们的网络广告资源。 

获得突破性增长 2004年前,互联网实验室电子商务网站CISI人气榜上,还没有淘宝网的位置;但从2004年2月开始,淘宝网以每月768.00%的速度上升到仅次于eBay易趣的第二位;在推出1年后,淘宝网排名已经超过eBay易趣,位居第一。

来自艾瑞市场咨询的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网上拍卖市场规模实现了217.8%的增长,全年成交金额从2003年的10.7亿元增至2004年的34亿元。 

超越竞争对手 2005年的8月,淘宝网的发展脉络再度跟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向产生了微妙的重合,从这一年开始,淘宝网开始把它的竞争对手们抛在身后,它的每一个产品的推出都足以令业界瞠目,而它的执行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使得它的每一个商业故事都变得可行而且耀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淘宝网

淘宝买完东西必须评价?怎么就没有《不参与评价》这个选项呢?我买你东西,还必须给评价?

淘宝买东西没有一定要评价,你只要不管就行了,你不用管的话,它也没有弹出让你一定要评价的提示,所以整一个不参与评价太多余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