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拟禁止第三方平台直接参与药品网售会引发医药电商行业再洗牌吗

近期,国家药监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规定提出: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得直接参与药品网络销售活动。此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5 19:49:46

近期,国家药监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规定提出: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得直接参与药品网络销售活动。此消息一出,引起多方关注。

网友:

以后在淘宝拼多多无法买药了吗?

法治网研究院注意到,《征求意见稿》第八十三条中明确规定: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得直接参与药品网络销售活动。

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有表示积极支持,呼吁加强药品监管的;也有因为网上买药便宜不赞成政策过于严苛的;还有表示疑惑的,“啥意思?以后在淘宝拼多多无法买药了吗”……

对此,《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汤建彬律师分析,《征求意见稿》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制定,是对进一步具体实施药品管理法进行规范。药品管理法第62条要求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要备案、依法经营,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可以进一步具体规定如何依法经营,其中就包括应当做的和不应做的。

“顾名思义,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仍然是属于提供网络平台进行交易的服务方,对卖方有监管等义务,与卖方有明显的区别,为了避免第三方即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进而要求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得直接参与药品网络销售活动。”汤建彬说。

《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风险与合规部负责人杨保全律师认为,国家出台这样的规定,主要基于两点考量:一是为了扎实“公平竞争之篱”,目前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平台即是销售平台的搭建者,也是医药销售的自营者,其在产品销售上具有先天优势,如此不利于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二是为了筑牢“药品安全之墙”,第三方平台作为入驻商家的审查者,需要承担更多的监管责任。通过明确平台界限、理清其主要职责,利于药品安全的保障。

医药电商平台会受到多大影响?

有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期间,我国网上药店的销售额分别为1002亿元、1593亿元、2234亿元,分别实现了51.60%、59.00%、40.20%的增速。

据了解,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是医药电商平台的两大龙头企业,其属于B2C平台,目前主要涉及非处方药的网上零售,该业务由“自营 平台”等业务模式构成。

有观点认为,一旦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得直接参与药品网络销售活动,会对相关医药电商平台产生极大影响。

对此,汤建彬认为,以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企业,医药电商销售模式主要是“平台 自营”。《征求意见稿》正式施行后,第三方平台企业不能再直接参与药品网络销售活动,所以“自营”模式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但汤建彬也指出,“平台”和“自营”完全可以剥离开,“平台”部分保持不变,“自营”部分可以谋求在其他网络平台进行交易。这也促使第三方平台企业由自我监督转变为第三方监督,更有利于打造健康网上医药市场。所以,新政的出台短期内会导致行业动荡,但从长期来看,还是有利于行业长远发展。

事实上,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的自营收入都占比颇大。据京东健康财报显示,2021财年,以京东大药房为主要载体的自营收入为262亿元,占比为85.34%;据阿里健康财报显示,2021财年,公司医药自营业务收入达132.16亿元,同比增长62.5%,占公司总营收比例达85.17%。

汤建彬说,事实上,对于一些大型医药电商来说,其自营业务通常采用的是自建药房并在线上进行销售的模式,这种在线下有依托的模式本质上是“自家药房”入驻“自家平台”销售药品,是否属于平台“直接”参与药品网络销售还需要看后续正式文件的表述,新政的出台对自营业务的影响预计十分有限。

律师:借监管打造健康医药市场环境,

是新政目的所在

智慧芽数据显示,随着数字医疗行业的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赋能,中国医药电商和在线问诊的市场规模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预计2030年医药电商和在线问诊分别达到1.2万亿元及4070亿元。

汤建彬认为,从本质而言,本次《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是为了逐渐规范而非打压,持续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通过监管打造健康的医药市场环境,才是新政实施的方向和目的所在。

从未来的合规性上,杨保全也提醒,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期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订,新法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制定和实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对于经营者不得滥用数据和算法、技术、资本优势以及平台规则等排除、限制竞争。国家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可见对于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秩序的恒心、决心与信心。

选题策划/法治网研究院

文/沈若水

声明/封面图片来自包图网,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监制/余瀛波

编辑/黄美玲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法治网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第三方平台拟被禁止直接参与药品网售,医药电商要凉了吗?

《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并不意味着医药电商要凉了,这是更好的规范平台,要求现在的医药电商平台纯粹进行自营药品销售业务,要么纯粹做一个第三方平台。

药监局拟禁止第三方平台直接参与药品网售,影响有限还是伤筋动骨?

药监局拟禁止第三方平台直接参与药品网售,其实对于许多公司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而且这还有利于线下连锁店比较多的药店的销量。

对于许多人来说,现在外卖平台和电商平台都是比较友善的,因为大家能够很轻易地从这些平台买到自己想要买的OTC类药物。然而在药监局的新规颁布之后,第三方平台将直接被禁止参与药品网络销售,这也就意味着消费者的购买渠道将会缩减。然而对于这些平台来说,影响真的不大,这并不会导致其伤筋动骨。

一、药监局拟禁止第三方平台直接参与药品网售:京东健康应声而跌

按照目前药监局的规定来说,药监局目前正在考虑出台相关文件禁止第三方平台直接参与药品网售,像京东健康这样比较大的平台一收到消息马上股价就下跌,这也算是市场的一些急剧反应。按照投资者的剧烈反应来说,其实这种政策的出台对于某些商家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影响的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和那么深,毕竟第三方平台禁止销售,然而第三方平台却可以剥离自己的业务部门进行销售。

二、其实影响还是有限的:限制的只是第三方平台

按照目前药监局发布的文件来看,我们仅仅可以看到第三方平台将会被禁止销售网络上的药品。按照这种解释来看,这也就意味着像淘宝和京东等平台不得直接参与药品的网络销售,但他们旗下的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却可以通过剥离的方式实现销售,最后对于这些大平台的销售其实没有什么影响。对于更多的连锁大药店来说,由于这些药店本身就不是第三方平台,所以他们完全可以继续自己的销售链,这并不影响他们的线上销售。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