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使用第三方输入法的人数已经突破7.8亿人,而使用五笔输入法的人数不足1%,大部分都是用拼音输入法,这和全民学五笔的巅峰时期相比,两者的落差不要太大,那么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使用第三方输入法的人数已经突破7.8亿人,而使用五笔输入法的人数不足1%,大部分都是用拼音输入法,这和全民学五笔的巅峰时期相比,两者的落差不要太大,那么为什么曾经风靡全国的五笔输入法却走想没落?
五笔输入法那曾经的辉煌QQ五笔、搜狗五笔、小狼毫、花儿五笔、小鸭五笔、极品五笔、极品五笔,当时的年代,五笔输入法软件简直是百花齐放,层出不穷,而它们的鼻祖“王码五笔”在当时有多辉煌呢?1983年8月28日,王永民的五笔字型输入法宣布研发成功,9月27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重点报道了这项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五笔字型输入法立刻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1984年秋,王永民自信地应邀走进联合国大楼,在当时号称世界第一的AT微机上插进五笔字型软件。操作员信手轻弹,眨眼间,一行又一行方块字飞快地跃上屏幕。击键停止,计算结果是每分钟112个汉字。这一数字如一石击浪,轰动了联合国。
2013年首届“全国汉字输入大赛”总决赛当中入围的57名绝顶高手当中,前29名都是用的五笔输入法,冠军得主是34岁的银行职员王士辉以每分钟175个字创造记录,而当时需要打出连续文本、离散文本、混合文本、古典文本,想想都知道有多么难。而这些都是五笔输入法所擅长的。五笔输入法那曾经的辉煌你还记得多少?
五笔输入法的坎坷之路五笔输入法的创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王永民,他出生在河南南阳的一个穷困家庭,那时候还未建国,在战火中成长的他终于在1962年参加了高考,并且以南阳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的王永民回到南阳,在当年的南阳地委科委担任办事员。当计算机时代到来,有人说“汉字行将灭亡”的时候,热爱汉字的王永民,立志要发明一款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汉字输入法。
说干就干,王永民跑遍了上海、苏州、杭州等地查阅资料,但都收获甚微。找不到现成的编码方案,王永民决定从零学起自己来做。“为了研究汉字架构,王永民自己动手,把字典中的12000多个汉字,逐一分解做成一张张卡片进行统计。当时这间3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经常被他密密麻麻铺满汉字卡片,旁边的角落里,还堆放着装满卡片的麻袋,整个办公室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符一欧说,在研究进入关键时期,王永民更是废寝忘食,虽然他家就在办公楼后边,但他一点时间都不愿意浪费,饿了就在办公室吃点方便面、馒头,困了就席地而睡,最长时间大概一个星期都没有下楼。
通过分解,王永民梳理出600个字根。但600个字根,就需要600个键。王永民又开始一一合并删减。每减少一个字根,王永民就得把7000多个常用汉字重新编码并多次检查。而每压缩一个键位,就要把之前排好的字根组合推倒重来。138键、90键、75键、62键……1982年隆冬,王永民带着优化了的36键方案开始上机试验。40多天后,经过一次次编写程序、调试,当王永民用键盘通过自己的编码把汉字敲进计算机的时候,眼泪哗地涌了出来。
不过,试验成功没两天,王永民就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36键,做25键。在同伴们看来,36键方案在国内已经是开天辟地头一个了,可王永民认为,36键方案因为字根占用了数字键,输入数字时需要切换,难以实现高速盲打。他又经过了没日没夜的反复试验,依靠新发明的“末笔字型识别码”,把36键方案成功升级为25键方案,实现了用原装键盘就能盲打汉字的梦想。这就是后来流行的五笔字型输入法。
王永民在随后的1987年成立了北京王码电脑有限公司,开始经营自己开发的汉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称五笔为王码五笔的由来。也正是他这种拼劲和头脑,仅用了不到五年时间,王永民的公司净利润达到1000万元。
如此辉煌却走向没落在PC逐步在国内普及,也就是最早接触Window 98的那代人,电脑不再是专业人士的工具,而是娱乐的主力军,当看到浏览器、QICQ、网上邻居、记事本……听到开机的音乐、报错的“Deng”声、PowerPoint动画音效……就感觉是从一个陈旧、无聊的世界,穿越到了一个虚拟的、先进的、专业的世界。也就是从专业、职业向娱乐、生活过度的过程中,五笔逐渐地被智能拼音所替代,其实,五笔的诞生完全是特殊时期的一个特殊产物。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计算机效率低下的时代。拼音的联想功能没有意义,大量的词库也不现实。在输入量不太大的反而逐字的输入方式反而高效。加上中国当时普通话没有完全普及,许多地区方言口音严重。以普通话为基础的拼音,在方言问题上严重水土不服。这个时候诞生了摆脱拼音以形码为基础的输入法就很适合当时的需求。其实除了五笔还有windows自带的郑码输入法都是纯形码输入法。
但无论是郑码输入法还是号称更好学更科学的五笔输入法,都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学习成本很高。要想流畅地输入汉字,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且需要持续不断地反复练习。这种模式仅仅适合专业的文字录入人员。而且,就算是专业的文字录入人员,也会偶尔碰到难以输入的汉字导致“卡壳”。
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效率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和超大词库的诞生,让拼音输入法有了质的飞跃。且几乎没有什么学习成本。有些输入法甚至可以做到整句输入,甚至还有语法检验的功能。真正做到学习低成本,输入高效率。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小君,我们下期再见!
五笔输入法这么方便,曾风靡一时,为何突然不流行了?
总归起来,五笔输入法彻底衰落,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五笔输入法学习门槛高
五笔输入法虽然用起来很方便快捷,但学习起来却不容易。这么多输入法类型,唯独五笔输入法曾出现过培训班的课程,因为实在是太繁琐了,不但要背熟和26个英文字母对齐的字根,还要熟悉各种字根组合,才能打出正确的字来。这样的学习难度,让不少人望而却步,最终选择了速度更慢的拼音输入法,因为很多人并不是从事打字为生的工作,所以对速度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包括笔者曾也学习五笔输入法,最终选择了放弃,现在用拼音输入法也非常好。因此,进入到新世纪后,95后和00后群体,基本上就不会去五笔输入法了,直接用上了搜狗、百度等输入法。
其次,拼音输入法越来越智能
最早的拼音输入法,确实非常难用,要输入所有的拼音字母,然后还要不停的翻页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文字,速度非常慢。如今,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拼音输入法变得越来越智能。不需要输入全部的拼音,就可以出来自己想要的文字。而且还有记忆功能,当你经常使用这个文字,它就会不断的优先推荐在最前面。非常智能化,满足你的打字需求。
再次,人们对打字没有了那么高的要求
过去,人们追求打字速度快,很多是因为工作的需要。比如打字员,翻译等等,如今,有些工作已经被淘汰,有些已经有了取代的工具。对于普通人来说,用拼音输入法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费时间去学习五笔输入法。所以,对打字速度的需求已经是大幅下滑了。
最后,输入法被其他工具所取代
当下的年轻人,怎么简单方便怎么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速不断提升,更多的聊天工具出现,如语音、视频等等,直接取代了输入法。这些工具代替了大量的文字输入需求,从另一方面减少了输入法的使用频率。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特定产物,如果不继续创新,那就只有被淘汰这一条路。不过,五笔输入法在中国电脑发展历史上,是做出过巨大贡献,并且有着浓墨重彩的一个好产品。
已经所剩不多了,因为现在使用五笔输入法的人群也就是70后和80后,这两个时代的人基本上没有上过学,所以对于拼音都是不太了解的,只能通过五笔输入法来打字。而90后和00后大多数使用的是拼音输入法,不管是9键还是26键,都得到了部分人群的喜爱。更有甚者,很多老年人也会通过发语音的方式来说文字,足以证明每个年代的人有每个年代人的使用方式。
因为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不可能永远停止在五笔输入法,所以为了应和当代年轻朋友们的进度,才推出了各种各样的输入法来供大家使用非常的方便。五笔输入法相较现在的一些输入法比较老气一些,虽然在1990年五笔输入法风靡全国,甚至成为热门,但是五笔输入法的上手难度是非常高的。想要掌握这样的输入法,还是需要报班学习、背诵词根的。
这就和大家上学所接受的拼音以及其他认汉字的方式有着较大的不同,而且五笔输入法就是将字拆开,大家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还要了解相应的规则,因此花费的时间比较大。但是拼音就不同了,只需要将声母韵母认得清清楚楚,那么放在一起就能够打出自己想要的字。 五笔输入法总共有26个键,每个键都有9个字根,那么放在一起就是200多个,很容易让人出现混乱的现象。
而且现在的社会发展非常高速,大家也不想将时间浪费在学习上面,也可以说五笔输入法现在被社会所淘汰掉。不过还是有极少部分人使用五笔输入法,毕竟已经习惯了,而且也深知带来的好处。随着搜狗输入法的推出,让五笔输入法面临着相应的淘汰,根据相应的数据可以了解到,目前使用五笔输入法的人数仅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