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开屏弹窗信息骚扰用户、账号注销难......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侵害用户权益的手机APP进行了下架处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梳理2021年发布的《关于下架侵害
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开屏弹窗信息骚扰用户、账号注销难......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侵害用户权益的手机APP进行了下架处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梳理2021年发布的《关于下架侵害用户权益APP名单的通报》,发现有10个医药健康类APP曾被下架。
其中,涉及医疗美容的下架APP有3个,分别是美丽荟、塑美、一美助手。
涉及心理咨询类的APP,广州智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松果倾诉APP也曾被下架处理。据悉,该公司于2015年4月16日获得了600万天使轮融资;2015年7月15日,该App正式在各大应用商店上线;2016年6月1日,获得A轮融资,估值数亿美元;2016年10月5日,被互联网周刊评为中国“互联网 ”创新300强企业;2017年10月13日,荣获胡润百富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星企业榜单广州50强;2018年12月,完成第三轮(A 轮)融资,融资近1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曾被称为女性经期App创业样本的“大姨妈”APP也曾遭遇过下架处理,大姨妈是北京康智乐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开发,是一款以经期健康为核心,关爱女性健康的手机应用。2015年10月获得1.3亿人民币的E轮融资。
2017年8月,该公司董事长柴可宣布,“大姨吗”正式更名为“大姨妈”,并宣布盈利,三年内创业板上市。然而,当时公司顺势注册的“大姨妈”商标却未通过,被反对者认为这种行为具有明显的恶意,企图独占“大姨妈”商标,影响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而“三年内上市”的宣言至今未实现。
8月22日消息,据央视报道,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对地图导航、运动健身、短视频等十多种类型的手机应用程序进行了检测。其中,351款APP因违法收集个人信息被通报,25款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下架。
7月初,网信办发布公告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企业版”、“滴滴顺风车”、“Uber优步中国”等25款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根据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上述25款App。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89亿,互联网网站443万个,手机应用程序数量302万款。
相关法律规定:
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获表决通过,自 2021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
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向个人进行信息推送、商业营销,应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提供便捷的拒绝方式;
处理生物识别、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敏感个人信息,应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
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责令暂停或者终止提供服务。
以上内容参考 光明网-今年以来 25款手机APP因严重违法收集个人信息被下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的日渐发达,很多的App那个软件也层出不穷,这里面也不乏一些没有营养的软件毫无用处的软件。看到这些软件到底就能生活,有什么影响呢,接下来小编就要给您说一说,垃圾软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诱导未成年人。对于手机软件这件事情有很多未成年人也开始在使用手机了,而是先下载软件,并没有年龄限制有很多需要充值的游戏或者是软件,只需要支付密码就可以轻松充值,但是有一些未成年人只是想单纯地获得游戏里的那些装备或者是金币一类的,他不太懂金钱的概念,盲目充值。并且平台没有限度只管让未成年人充值。而且有一些软件都是一些有很多格斗场面血腥暴力的场面,如果未成年人。从此,喜欢上了一些比较暴力的场面,都会影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甚至严重的,还会导致未成年人犯罪。
获取个人信息推送垃圾短信。在使用一些软件的同时你会发现你会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信息。这就是你信息的泄露。而这些信息的泄露往往是你使用的一些并不特别严谨的软件,通过自己的通讯录盗取的,最可怕的是他还可以通过你的一些支付软件,可以看到你是否需要贷款,从而把你的信息卖给一些小额贷款的平台,这样想过贷款的平台就会看到你的信息联系你而这些小额贷款的平台并不是那么的正规通常会存在于很多的问题,比如利息很高,放款延迟等等。
随着现在网络的发达,这些软件的重出不穷国家也做了很多相应政策调整。比如现在未成年人打赏这件事情已经得到了解决了,但是还是依旧存在了很多问题,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在上网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信息,不要轻易的输入银行卡密码轻易的输入身份证号手机号,还有一些社交软件的密码一个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同时也不要去下载一些别人推荐的软件,因为这些软件其中都会有内购获取你权限的要求。而通常这些软件也会打给你你佣金的旗号让你去推给朋友。从而获得你朋友的信息。所以在面对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不要贪图小便宜,以防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