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号中午13点46分,有个响铃五秒的电话,我没接对方就挂了,一看手机来电标记为:骚扰(腾讯)。
回到中午我吃饭之前,11点左右,我正在看书,一本徐子沛老师写的《大数据》。看着看着,突
11月12号中午13点46分,有个响铃五秒的电话,我没接对方就挂了,一看手机来电标记为:骚扰(腾讯)。
回到中午我吃饭之前,11点左右,我正在看书,一本徐子沛老师写的《大数据》。看着看着,突然思维如脱缰的野马,跳跃性的飞到了游戏《王者荣耀》上面,想到昨天由于睡不着,就从十点下载游戏从而打到深更半夜的事。为什么要打到深更半夜,因为我连赢两把后离王者就差5颗星,想着今晚有可能就上王者了。而结果是我以赢一把输两把的方式掉到了差10颗星,之后就是卸载,睡觉。
本来打游戏已经打乱了我在大学里面的学习节奏,我已经很烦了,还有种罪恶感。所以想到这,我看着正在翻看的大数据和旁边的10本图书馆借来的书,想着不让自己付出不打这个游戏的代价,怕是还得像以前一样,忍不住会偷偷下载,然后又是脱离现实的节奏。拿起手机,一看昨天下载的安装包还在,我重新安上,登入我昨天玩的那个号,也是大号,我进行了一系列猛如狗的操作。
所以11点半左右,我的号就剩下了一个空壳,里面除了英雄和一些皮肤外,没有一个好友,没有金币,没有砖石,也没有最重要的铭文,一个都没有。从那刻起,我觉得,就算我冲了快400,浪费了我不知多少时间和青春,哪怕快要上王者了,我都认为我是对的。人们往往为过去的投入而迟迟不愿放弃,哪怕这东西从一开始就错了,经济学上,这叫沉没成本。很高兴,我弃坑了。不谈未来,就谈现在的自己可以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了。回到开头,我做出在王者系统里面很反常的行为,这种情况,一般就是号被盗了,所以打电话来问问?我想应该是的,嘿嘿!
上面就是发生的事实,而我为彻底拒绝打游戏的诱惑之前我做是怎么做的。
我打王者的原因是因为有段时间我比较消沉,学的比较压抑,加上天气很冷,王者呢,又开始了新的赛季。所以在10月份的某一天我重新下载王者荣耀打了几把,那时我段位是铂金二。打了一个下午,上了砖五,然后卸载。过了几天,又重下,又打了一下午,砖三,然后卸载。之后,又过了几天,又重下,也打了一下午,砖一。然后,又过了几天,心里十分惦记,也十分有负罪感,觉得自己自控力真的差,抵制不住诱惑。所以就给自己强行提个问题,并以知识的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个问题是:怎样拒绝游戏的诱惑?我找了上过TED的两同胞姐妹的书,简 麦格尼格尔的《游戏改变世界》和凯莉 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以及罗伊 鲍迈斯特的《意志力》来看,还有两本里面推荐的,总共5本。大量内容直接省略,就说三点.
1, 所有的游戏都有4个决定性特征:目标、规则、反馈系统和自愿参与。
目标(goal),指的是玩家努力达成的具体结果。它吸引了玩家的注意力,不断调整他们的参与度。目标为玩家提供了“目的性”(sense of purpose)。
规则(rules),为玩家如何实现目标做出限制。它消除或限制了达成目标最明显的方式,推动玩家去探索此前未知的可能空间。规则可以释放玩家的创造力,培养玩家的策略性思维。
反馈系统(feedback system),告诉玩家距离实现目标还有多远。它通过点数、级别、得分、进度条等形式来反映。反馈系统最基本也最简单的形式,就是让玩家认识到一个客观结果:“等……的时候,游戏就结束了。”对玩家而言,实时反馈是一种承诺:目标绝对是可以达到的,它给了人们继续玩下去的动力。
自愿参与(voluntary participation),要求所有玩游戏的人都了解并愿意接受目标、规则和反馈。了解是建立多人游戏的共同基础。任意参与和离去的自由,则是为了保证玩家把游戏中蓄意设计的高压挑战工作视为安全且愉快的活动。
2, 自控力和意志力成正比
所谓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不幸的是,意志力是有限的,拒绝诱惑是会消耗意志力的,这也是为什么提倡人在早起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其它,因为意志力有限。
3, 讽刺反弹效应
越是不想某种东西,就越是想。里面举例了白熊实验。叫人们在5分钟内除了不想白熊之外的任何事情。结果每个人越是不想白熊,大脑就越想到白熊。
看完书之后,我虽然理解了,不过越是压抑不想打,我就越想打,我没有学会用书里说的疏导来转移想法,导致过了一个星期,我对自己说,那就打吧,打个王者就不打了,然后就是花了3天,打到离王者差3颗星,然后就是掉到差7颗星,然后就是上面的事情了。所以要我说,我自控力真的不怎么样,所以我走了极端,把以前的沉没成本给直接一把火烧了,代价让我觉得肉痛,可总算心里平了,,,,那么,你呢?
我们都是普通人,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凡大收获必付出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