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腾讯接连发布《天天德州》《欢乐斗棋牌》(之前叫《欢乐斗牛》)两款棋牌手游退市公告。
即使是腾讯,也过不了币商这一关?
对于《天天德州》,包括知乎、微博、贴吧在内的多
9月10日,腾讯接连发布《天天德州》《欢乐斗棋牌》(之前叫《欢乐斗牛》)两款棋牌手游退市公告。
即使是腾讯,也过不了币商这一关?
对于《天天德州》,包括知乎、微博、贴吧在内的多个社区交流平台都频繁提到了“发牌概率”这个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和电影里的赌场桥段一样,负责发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发出指定的牌组。而有意思的是,作为一款官方称之为“非赌博类”的棋牌游戏,《天天德州》还曾于2015年与香港赌片《澳门风云2》进行过一次跨界联动。
我还是腾讯《天天德州》常胜将军呢!
当然,“发牌概率”等问题都只是玩家们的直观感受,并未确凿证据。但《天天德州》这款游戏确实曾因“涉赌”问题而被央视点名曝光。
在这则报道中,央视详细介绍了《天天德州》的“币商”是如何帮助玩家将虚拟钱币转化为现实金钱的过程。玩家接受币商于微信上发起的好友局邀请,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线上“交易”。即如果玩家是想将金币兑换成现金,只需故意将自己手中的金币输给币商,然后币商再根据金额对玩家微信转账。反之同理,如果玩家要想从币商那里买金币,在转完钱之后,币商就会故意输给玩家他想要的金币数量。
交易中的金币买卖价位,币商从中赚差价
至于币商们的拉客户渠道,除了早期的某宝、社交群外,在游戏的相关排行榜中拿下最高的位置即可做到最精准的投放。具体方法和《王者荣耀》的代练、演员类似,打到全服前几,然后将自己的名字改成类似于“XX网客服”或者是一群类似于QQ群的数字,想要线下交易的玩家自然能一眼看到自己想找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被报道之后,腾讯方面于第一时间给出了加强整顿的声明,并强调道“打击寄生于游戏中的币商一直是游戏运营工作重心之一”。可因技术有限,用户基数庞大,直到正式退市,《天天德州》的币商依旧是游戏半透明的灰色产业。甚至连币商自己都表示去找他们的玩家根本不是为了玩游戏,就是赌博。
事实上,除了腾讯,同样被央视曝光有“赌博行为”的游戏公司还有联众,两家游戏的被曝光时间也是极为接近。只是在被曝光后,相比腾讯的积极做出回应与声明,联众却略显沉默。直到今年4月份被公安部侦破“联众公司棋牌事业部利用网游平台开设赌场”一案,抓获了包括联众执行副总裁在内的多位高管。
四月份被忽视的《欢乐斗棋牌》,亦未能幸免
至于另一款退市游戏《欢乐斗棋牌》,也就是以前的《欢乐斗牛》,与《天天德州》基本大同小异。除了币商之外,在今年4月19日网传的那场由腾讯、博雅互动、力港等15家企业参加的“棋牌类网络游戏管理”通气会中,牛牛与德州扑克都是“不得提供”的对象。
只是值得一提的是,在“棋牌类网络游戏管理”消息刚传出时,由于《天天德州》的树大招风(微信平台棋牌类游戏第2名,总榜30名),曾有不少媒体与行业人士认为此方案对于腾讯的影响,基本只会影响到《天天德州》这一款产品,对于当时已更名的《欢乐斗棋牌》并未投入太多的关注。
而在严打政策传出后,《欢乐斗棋牌》也曾发布过“游戏概率公示”、“非法买卖金币账号封禁公示”,也算是用最后的时间力证自己不是赌博游戏和在币商方面的打击力度吧。
从央视点名曝光到棋牌游戏大整顿,上半年的两个伏笔,终归还是实现了。
那么外界最关注的的斗地主与麻将呢?
其实从网传的那场“通气会”之后,外界就曾讨论过棋牌大地震是否会给斗地主、地方麻将等游戏带来影响。如今,《天天德州》与《欢乐斗棋牌》的退市公告再次对此问题给出了参考答案。
如上图所示,两款游戏的赔偿方案基本相同,其中的方案一也均为:游戏中剩余的钻石与符合要求的剩余虚拟道具(即金币),均可等比例兑换到《欢乐斗地主》与《欢乐麻将》中。加之“棋牌网络游戏管理”中,斗地主与麻将都没有被列到“主要以系统分配而决定结果”的类别中,所以短期之内,这两类棋牌游戏应该会是棋牌游戏整顿之中相对较为安全的。
主要原因应该还是因为鹅厂是互联网大厂,经过“多家”媒体一报道,信息就很容易发酵,可以迅速带动流量。我作为长期挂在网上的人,调侃鹅厂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不过呢,有时候具体问题还是要辩证对待。
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引起争议的两个点:
第一:薪酬回顾的时间点将从6月调整至7月启动。
我们先注意一下2020年这个敏感的时间标志,疫情爆发的一年。撇开腾讯这样的大厂不谈,试问有多少私人企业能够在疫情全面爆发的时候维持正常运转并且在稳定盈利的基础上给员工创造只涨薪不降薪的优厚待遇呢?
腾讯实际上早在2018年「930变革」,就开始针对中高级管理骨干薪酬机制的调整,后来在内部也正式发布了《腾讯管理干部能上能下管理办法》。
这说明,腾讯内部也发现了这个薪酬机制的弊端。一个人曾经很努力创造价值并不代表到达某一个位置以后仍然愿意持续的创造价值。人性就是好逸恶劳的,如果一个人能够躺平拿更多的钱,为什么还有人愿意继续创造价值呢?
腾讯调整晋升薪酬制度,也是一种公平公正的体现。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腾讯一开始是要整顿一下管理层,让领导起模范带头作用,只是在2020年的薪酬回顾才将这个强调绩效的设计扩大到了全体员工。这不也正意味着,腾讯的晋升制度对于每一个员工都敞开了晋升的大门,只要个人业绩好,就可以凭借实力坐上C位!
第二:不再单独针对职级晋升做即时的薪酬调整。
晋升和涨薪似乎向来都是绑定在一起的,腾讯也不例外。只是这次腾讯将晋升加薪不仅是延长了考核期,也附加了一些更具体的条件。首先是将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晋升机会整合为全年1次薪酬回顾,考核周期延长,全体员工晋升机会减少。说白了,也是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说实话,没有业绩指标吃大锅饭的企业是不可能有发展的,最后损害的是每一个人的利益。如果每个人无论业绩高低都拿着同样的工资,是不可能调动积极性的,换成是谁,都宁愿少做或不做。这种情况对于任何一家企业甚至员工个人都是致命伤。
腾讯这样的大厂,所有新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制造所谓网友口中的内卷,腾讯的格局没那么小。而内卷的机制太过于复杂,腾讯管理层没必要去研究如何制作内卷。腾讯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只是一家比较大的互联网公司。
2020年春节前夕,票房预售不佳,徐峥决定将《囧妈》提档到大年三十,引发网友热议,特别是遭到电影从业者的质疑,其中反映最激烈的当属同期竞争者《唐探3》的导演陈思诚。
陈思诚发文暗讽徐峥 “干了折损同行的事” ,只是恐怕他自己都没想到,对于电影人来说2020年是没有春节档的,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徐峥转手将《囧妈》从院线转到网络,顷刻间化解了24亿对赌协议危机的同时,豪赚6个亿,并且还给陈思诚留下“跟不跟”的问题。
面对徐峥的成功,陈思诚坦言:电影就是电影,这种片子你如果不在影院上映,那叫暴殄天物。疑似回应徐峥的操作,同时用 “电影院是水,电影人是鱼” 暗讽徐峥忘本。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陈思诚跟徐峥开启了“暗战”模式,只是谁也想不到一年之后, 陈思诚最终还是活成了徐峥的模样 。
2021年,陈思诚的《唐探3》在万人期盼中上映了,预售票房17亿,首日票房破10亿,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唐探3》很有可能打破《战狼2》的票房记录。
陈思诚跟徐峥之间的“暗战”
就在陈思诚沉浸在幻想中的时候,《唐探3》走上了徐峥“囧系列”的老路:口碑崩塌,江郎才尽成为大众的一致看法,《唐探》的口碑也是直线下降,从最初的6.8分降到现在的5.6分,《唐探3》的失利让陈思诚的 “唐探宇宙” 蒙上了阴影,毕竟作为前辈的徐峥也是从《港囧》开始走下坡路的。
陈思诚跟徐峥之间的“暗战”,并不仅仅是春节档之争,还有演员阵容之争,徐峥“囧系列”的成功离不开王宝强跟黄渤,尤其是《泰囧》的成功一度让三人形成了“喜剧铁三角”的称号,然而随后三人再也没有进行合作。
相反王宝强转身投入了陈思诚的唐探系列,而在《我和我的家乡》陈思诚的单元却让王宝强跟黄渤实现再聚首,毕竟在 娱乐 圈喜剧大咖就这么几个人,好演员也是这些导演竞相争取的对象,显然在这一方面陈思诚略胜一筹。
如果说《港囧》让徐峥走向没落,《囧妈》让“囧系列”走向完结,那么陈思诚的《唐探3》无疑就是唐探系列走向衰弱之作,毕竟口碑成为影响当下电影市场最重要的因素,或许陈思诚都没有想到,他最终会走上徐峥的老路,其实翻看两人的成长,就不难得出 其实两人本质上算是一种人 。
相似的童年经历,颇为波折的大学生活
徐峥1972年出生在上海,父母是文艺工作者,自小耳濡目染喜爱文艺,经常在一些话剧跟电视剧中客串角色,算是名副其实的童星,在高中的时候徐峥立志考入上戏成为一名专业演员,不料在去上戏看朋友的时候,被老师说: 娃娃脸,戏路窄,声音也没特色,不适合当演员。
徐峥备受打击,后来徐妈妈知道后,告诉他: 演员最重要的是演技,而不是外表,只要你有实力,你就可以做一名好演员 。这让徐峥备受鼓舞,并且顺利考入了上戏。
本以为进入上戏就能平步青云,然而命运跟徐峥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大一那年父亲不幸去世,还没有从父亲离世的打击中走出来的徐峥,突然开始掉头发,原本乌黑浓密的头发变成了秃头,这对演员特别是偶像演员来说是难以承受的痛楚。
在徐峥沉浸在童星的喜悦之中的时候,1978年在中国的北方,一个名叫陈卓的男孩出生了,因为家庭环境比较富裕,自小酷爱艺术的陈卓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好地发展他为自己取名叫陈思诚。
陈思诚在学校表现非常活跃,经常参加各种文艺汇演,而这些活动为他日后成为导演累积了资本。
16岁那年陈思诚考入谢晋影视艺术学院,跟赵薇成了同班同学,眼看赵薇考入北影,陈思诚不甘落后也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成为徐峥的师弟,不过此时徐峥已经毕业多时。
陈思诚的大学生活也并不如意,1997年,陈思诚因打架被学校开除,并且两年不得再参加艺术院校的招生考试,这让陈思诚为张扬的性格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俗话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在陈思诚的人生陷入低谷的时候,他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 李学通 。李学通是上戏教授,他觉得陈思诚很有表演天赋,于是向中央戏剧学院推荐陈思诚,陈思诚得以继续完成他的影视梦。
不论是徐峥还是陈思诚他们都算是童星出身,不过在求学道路上颇为坎坷,而也正是这种经历,让两人比其他人更有自己的想法,这也算是一种人生阅历。
徐峥的成名作是《春光灿烂猪八戒》,这或许是他演员生涯中最知名的角色,在综艺节目中,徐峥曾调侃说:“去银行取钱,被工作人员叫猪八戒来取钱了”,由此可见“猪八戒”已经成为徐峥的标签,但是这也影响了徐峥以后的发展,此后徐峥拍了很多影视剧,但是都不温不火,“猪八戒”一度成为徐峥演艺路上的天花板。
另一边陈思诚参演了康洪雷的《士兵突击》,陈思诚也凭借“成才”的角色在 娱乐 圈中站稳了脚跟,但是与剧中的其他人物相比,陈思诚显得不温不火。
王宝强凭借该剧从草根成为影帝,张译度过了男演员28岁还没红就很难走红的魔咒,段奕宏从边缘角色开始向主角的方向迈进,李晨吃到了流量的红利,唯独陈思诚此剧之后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不过在这部剧中他与王宝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他的导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得不承认,陈思诚跟徐峥都是非常有才华的,但是自古才子总是多情的,他们也是如此。
《春光灿烂猪八戒》不仅让徐峥在 娱乐 圈站稳脚跟,而且还抱得美人归,迎娶了颜值巅峰的陶虹为妻,并且陶虹甘愿为其放弃事业,回归家庭相夫教子。
不过随着徐峥事业不断上升,他身边的花边新闻开始逐渐增多,15年徐峥被拍到在汪小菲会所跟辣妹一起玩,16年又被卓伟爆料跟靓女过夜,对此徐峥每次都说是为了给剧本选角,至于真相大家心知肚明。
就在很多人为陶虹鸣不平的时候,陶虹自己却很淡定,他甚至说: 肉体只是生理层面,生理上的事那都不算事,这跟忠诚没有根本关系 。这种开放式的婚姻引发大众的热议,不过不管怎么说,徐峥的感情可以用“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来形容。
而我们的大才子陈思诚也是如此,《北京爱情故事》不仅让陈思诚尝到了甜头,而且还迎娶了新疆美女佟丽娅为妻,而在认识佟丽娅之前,陈思诚有过多段感情纠葛,在很多人认为能娶到佟丽娅是陈思诚的福气,他应该会非常珍惜这段感情。
而佟丽娅的粉丝对此严重不满,他们纷纷为佟丽娅鸣不平,甚至一度传出两人离婚的新闻,然而事实证明佟丽娅是个比较传统的女孩,他选择原谅陈思诚。
在年初,佟丽娅,成龙,陈思诚合影证明他们的关系还是非常融洽的,只是不知道以后佟丽娅会不会后悔现在的决定,毕竟文章和马伊琍的故事还历历在目。
自古才子都是多情的,徐峥跟陈思诚无疑是幸运的,虽然他们的多情,但是背后的女人却依旧相信他们,这一点是两人成功的基础。
不论是徐峥的“囧系列”还是陈思诚的“唐探宇宙”,他们成名背后掩盖了曾经的“污点”,一将功成万骨枯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2010年徐峥跟王宝强主演的《人在囧途》不仅获得七千万的票房,而且还成为当年口碑最好的国产喜剧,值得注意的是该剧的导演并非徐峥而是叶伟民,就在叶伟民准备拍摄第二部人在囧途的时候,徐峥拉上王宝强,黄渤拍摄了《泰囧》,这部影片直接刷新了国产片的票房纪录,徐峥也成为“囧系列”的代言人。
《人在囧途》反而成了牺牲品,为此他们将徐峥告上法院,毫无疑问徐峥败了,赔了五百万,但是此时的徐峥是高兴的,因为此后“囧系列”就是他的专属名词,总之徐峥在这场官司中赚大了。
而陈思诚也有类似的经历,当年钢七连的兄弟都火了,他们有意拉一把不温不火的陈思诚,于是陈思诚的执导的首部作品《北京爱情故事》诞生了,这部剧也不负众望,让陈思诚拿奖拿到手软,但是荣誉背后却是兄弟反目,陈思诚增加了佟丽娅的戏份,压缩了张译跟李晨的戏份,同时将张译写成让人讨厌的凤凰男,为此张译在谈到与陈思诚的关系的时候, 说我们以后就不在联系了。
此外《北爱》源自李晨的小说,但是最后却成了陈思诚编导的作品,编剧李亚玲因为剧本版权问题被迫离开,一怒之下将陈思诚告上法院,陈思诚道歉和解,《北爱》让陈思诚火了,但是却失去了钢七连的兄弟情。
徐峥跟陈思诚他们都有着巨大的野心,徐峥在成功之后,在2018年提携文牧野拍摄了《我不是药神》成为现象级影片,在《我和我的家乡》中将陈思诚曾经的兄弟,张译,李晨拉入麾下,一方面他是在反哺中国电影业,另一方面他也是在积极建立属于自己的圈子。 毕竟单打独斗已经成为过去,抱团取暖将会成为以后的大趋势。
而陈思诚也是如此,2019年陈思诚监制,柯汶利执导的《误杀》上映,获得大众的一致好评,去年唐探网络剧上映,陈思诚依旧选择柯汶利等人执导该片,在唐探系列中,汇集了一大批的实力演员,不仅有王宝强,刘昊然,邱泽,张子枫,肖央等人,而且在他的外太空系列电影中,将影帝黄渤收入麾下,可见陈思诚的野心,甚至有人说陈思诚有着成为华谊兄弟第二的野心。
其实不论是陈思诚暗讽徐峥“干损害同行的事”还是将徐峥曾经的搭档,王宝强,黄渤收入麾下,说到底两人的争斗不过是利益驱使,徐峥也确实将张译,李晨带到自己的影片中,两人你来我往的争夺,说到底其实就是为名为利,各取所需。
只是目前来看,徐峥在囧系列完结后,陷入了创作瓶颈,而陈思诚《唐探3》口碑不佳,想要赢得口碑并不容易, 短短一年时间,陈思诚终究还是“活成”了徐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