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清华长在搜狐抗百度击奇虎断舍阿里联姻腾讯20年来有且仅有搜狗王小川

李林 李根 假装发自 宇宙中心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搜狗(还)不是上市公司。
然而2011年从独立拆分之后,搜狗每个季度都跟随搜狐一起,发布一份单独的“财报”。搜狗已经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8 06:38:47

李林 李根 假装发自 宇宙中心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搜狗(还)不是上市公司。

然而2011年从独立拆分之后,搜狗每个季度都跟随搜狐一起,发布一份单独的“财报”。搜狗已经习惯了这样做,既像出于自身价值的证明,又似距离最后独立IPO仅差临门一脚。

但7月的最后一天是个例外。原本应该对外披露的2017年第二季财报,搜狗最终爽约没能发出来,其掌舵者王小川以一封内部信,宣告13年的漫长旅程终于迎来小结和新开始:搜狗将正式启动在美IPO。

是时候谈下搜狗了。

搜狗成绩单

自2011年拆分独立以来,搜狗已经从一家只为搜狐贡献了7%营收的小公司,长成了体量占到母公司近一半的“庞然大物”。

有数据为证:

△ 搜狗2011-2016年营收,及占搜狐营收的比例

数据来自搜狐财报

2016年,搜狗营收6.6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12%,占搜狐营收40%;今年刚刚过去的两个季度,搜狗营收第一季度1.62亿美元,第二季度2.11亿美元,分别占搜狐营收的43%和46%。

当然,二者差距的缩小,不全是因为搜狗迅速成长。更确切地说,是搜狐业绩连年下滑之时,被搜狗渐渐追赶。其实近两年,搜狗的营收增长势头已经渐趋平缓:

△ 搜狗2011-2016年营收及增长率

数据来自搜狐财报

2011年刚拆分时,搜狗宣布营收比上一年增长238%;而2016年的营收,仅仅比2015年增长了12%。

△ 搜狗2014-2017年各季度营收及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自搜狐财报

按季度计算,搜狗营收的增长速度在今年的前两个季度又有所提升,不知接下来表现会如何。

通过公开信息,我们还可以看到搜狗部分年份和季度的净利润。2014年,搜狗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年度净利润3300万美元;2015年和2016年,搜狗年度净利润分别是1亿美元和9600万美元。而到了今年,搜狗没有再公布这两个季度的净利。

实际上,搜狗的财报,不止想在搜狐体系中自证价值,更是想向外界传达自身的“行业地位”。

对标百度

虽说与母公司搜狐相比,搜狗一路更强更壮,但为“灭掉百度”而生的搜狗,又怎会甘于自我满足。

对标一直都有,王小川始终用百度业绩衡量自我,而且数据展现的关系也颇为有趣。

△ 搜狗和百度2011-2016年营收及增长率

数据来自搜狐、百度财报

首先是营收相差甚远。以刚刚过去的2016年为例,搜狗营收6.6亿美元,百度总营收101.61亿美元,是搜狗的16倍,而在百度营收中,来自网络营销的有92.94亿美元,是搜狗的14倍。

△ 搜狗和百度2014-2017年各季度营收及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自搜狐、百度财报

2017年第二季度,搜狗营收2.11亿美元,百度总营收30.97亿美元,是搜狗的14.7倍,而百度营收中来自网络营销的有26.38亿美元,是搜狗的12.5倍。

然而其他维度上,搜狗又并非不堪一击,特别是用户覆盖率。

搜狗在官方网站上发布的新闻中引用CTR数据称,搜狗搜索PC端、WAP端和APP端总覆盖人群比例达32.8%,位居行业第二;搜狗搜索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数达5.6亿,位居行业第二。

BTW,搜狗官方去年还在新闻中引用过艾瑞MUT的数据,这份数据显示,2016年1月搜狗移动搜索月活跃用户数已经升至5.6亿。

另外,搜狗和百度,都很重视移动端营收所占的比例。

△ 搜狗和百度2016年以来各季度移动营收占比

数据来自相关新闻和百度财报

2016年第一季度,搜狗移动端贡献了44%的营收,而百度移动端贡献了60的营收。到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搜狗营收分别有72%和76%来自移动端,而百度营收有70%和72%来自移动端。

当然,之所以搜狗在财报中时时对标百度,也可能因为华尔街的故事有需要。毫无疑问,搜狗IPO估值,也得对标百度。

估值

搜狗上市估值多少?这一问题上,王小川自己接受外媒彭博采访时说:40-50亿美元。

我们无从知晓王小川对自家公司估价的具体算法,但如果参照百度的营收和市值,数据上有据可循。

根据百度最新财报数据,第二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208亿元,其中占比85.67%的搜索广告业务营收——网络营销收入是178.83亿元。

而搜狗方面,按照王小川内部信公布的第二季度营收是14.5亿元,是百度搜索营收业务额的8.1%。

依此推算,搜狗在美IPO的话,市值也大致也与百度保持相似比例,以750亿美元左右的百度市值为参照,则搜狗估算市值可达60亿美元。

此外,如果把时间线拉更长,并且放到二者共同的“困难时期”——同样受困于互联网广告新监管政策的2016年来计算,那搜狗的市值就更接近王小川的说法。

2016年全年,百度全年网络总营收为645.26亿元,搜狗是44亿元,比例是6.8%,按照百度750亿美元的市值估算,搜狗的估值约为50亿美元。

不过另一方面,王小川肯定不希望资本市场完全按照百度来估量搜狗市值。

从此前搜狗财报中展现的逻辑,以及王小川对外强调的数据来看,在移动端、增长率和差异化内容方面,搜狗希望市场借此看到自己未来的无限可能性——搜狗并非“小”百度。

就在宣布IPO上市的内部信中,王小川谈到在最近财季里,搜狗移动端搜索流量增长50%以上,推动搜狗搜索整体流量比一年前增长24%。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移动流量增长带来的直接营收贡献。在2017年第二财季中,搜狗实现总收入人民币1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其中移动搜索收入对整体搜索收入的贡献由去年同期的49%提升至76%——公司的移动端营收已稳稳成为绝对核心。

更为有趣的是,王小川还有意将此数据与“竞争对手”进行了比较。他在内部信中说:“搜狗的搜索流量增速和收入增速已经连续26个季度明显高于竞争对手,这表明搜狗已经建立了差异化竞争力,进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

不言自明的是,这个“竞争对手”自然指的是百度,毕竟一个自居市场第二的搜索厂商,总不会拿数据与第三名竞争。

此外,王小川谈到的“差异化竞争力”,底气多半来源是搜索内容生态的差异。目前在“腾讯系”内容的搜索上,搜狗较百度有绝对优势,在搜狗不仅可以实现对微信内容生态的搜索,还能连通知乎,而2016年底王小川最为看重的“明医”、“英文”等搜索频道,也是目前搜狗与百度相区分的垂直领地。

而且面向未来,搜狗能讲的故事当然不止于“差异化”,人工智能才是最具想象力的远景。

All in AI:激进派与维新者

不少人对百度集团总裁陆奇那句“All in AI”的决心印象深刻。

但搜狗其实也早已All in AI,只是没能公开喊出类似的口号而已,因为搜索公司原本就是未来面向AI而进化发展的科技公司。

王小川自己还在交流中解释过,最为无奈的时刻,来自被媒体问起:“搜狗要转型做AI了?”

王小川为此一遍遍解释:搜索其实就是AI,它的核心本质都是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比如搜索引擎变得更聪明,就能够帮助用户选出更好的页面。

这位搜狗CEO甚至还颇为认同百度集团总裁陆奇的判句:搜索是AI最好的场景,搜索和AI原本就是天生一块的。

“由于深度学习出现后,会使得搜索更为强大,所以搜索公司是首批接触深度学习训练的群体,深谙数据训练和模型打磨,还都具备研读论文提升战斗力的能力,这就保证了算法先进性上不落伍。”王小川解释说。

这也就解释了面向AI的技术和能力方面,搜狗和百度的相似性:

百度有基于语言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度秘DuerOS,搜狗则把语音输入集成到手机输入法中;

百度打造参加《最强大脑》PK的小度机器人;搜狗就通过汪仔展现出知识答题方面的实力。

实际上,在以语言和图像和核心的两大人工智能技术上,双方的实力很难分出伯仲。

但并不意味着面向未来的AI方向上,搜狗和百度也会直接展开争夺:与搜索一样,双方开始差异化竞争,一个显得稳妥,旨在实现维新;另一个相对激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毫无疑问,百度是相对激进的那一方。在2015和2016两年的江湖“失意”后,百度决心通过押注AI完成大变革,在陆奇加盟后,自上而下,从组织结构到业务,All in AI。

在百度的首届AI开发者大会中,百度的整个思路也已非常明确:

底端,建设百度云,提升计算力,可以为己为人输出AI计算力;

中间,所有技术驱动力来自“百度大脑”,无论是算法、模型、架构,还是语音、图像等应用能力,都集成到百度大脑中;

最上,面向开发者和产业,直接输出“端”方案,一个方案以家庭场景为核心,通过DuerOS赋能家庭智能合作方,让DuerOS成为语音交互时代的“安卓”;另一个方案则以车场景为核心,通过Apollo计划团队车厂、供应商,以及开发者,让百度的自动驾驶方案更快更广泛普及,其中也包括目前业内普遍认为为时尚早的L4级自动驾驶方案。

不过,正是因为更加紧密地介入汽车供应和制造,也有观点认为,百度这样软件驱动的技术厂商,应该和硬件制造之类的保持恰当的距离——因为成本和投入实在不菲。

但百度认为这是面向AI时代必须要有的勇气,也是百度的AI思路相对激进的原因:要么输掉过去所有,要么赢得未来一切,总之要毕其功于一役。

技术方向相似的搜狗,则相对求稳,更希望通过维新完成面向未来的转型升级。

总体而言,搜狗的AI思路主要两大方向,一是在“自然交互+知识计算”的技术路线图上持续探索,改进人机交互界面,让用户表达更自然;二是研究知识的表达、提取、推理计算技术,研发未来交互问答式的下一代搜索引擎新形态,实现“无处不在的搜索”。

当然,这两大方向背后,核心底层技术,也被聚焦在了“语言”一枝上。

那家庭场景、车场景呢?搜狗不认为这些是未来真需求吗?

当然不是伪需求。

不过搜狗的思路是继续做好擅长的软件方面,并利用核心技术“升级”产品提升用户体验。比如最近发布的“智能副驾”,就是“语音交互 地图”的产物。

但王小川和搜狗上下又对边界这件事显得克制而有礼,在更大的技术突破之前,搜狗的思路更多体现在“维新”上,王小川在IPO内部信中说:

新技术在现有产品中已经小试牛刀。以语言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通过问答、语音和翻译等形态应用于搜索和输入法等产品中。借助问答技术,搜狗搜索能够针对问题返回更加直接和精准的答案,而非罗列网页链接,很好地改善了移动端的搜索体验。语音方面,搜狗手机输入法的语音输入日频次已达2.6亿次,比一年前增长80%以上,方便了输入。

……

显而易见,这些牛刀小试且小有成果的应用,共同点是对现有产品体验的提升。

不过,这些牛刀小试何时宏图大展、光芒四射,或许是下一个10年、20年的故事了。

在下一个世代到来之前,最后不妨简短回顾下王小川和搜狗这20年的历程。

王小川:20,30,40

△ 王小川在1996

1998年,王小川20岁。

他刚刚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迷茫。以保送生身份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王小川,因为沉迷于游戏,大学第一个学期只考到第28名,全班倒数第四。榜单就贴在教学楼外,这件事深深地刺伤了王小川的自尊心。

诸事不顺,就是王小川当时的感觉。打击不仅仅来自成绩单,还有他当时心仪的女生成为了别人的女朋友。在这种煎熬和痛苦之下,王小川甚至研读过《完全自杀手册》。

要知道,此前的王小川一直顺风顺水。

初中以第一名考入成都七中数学实验班;1993年,因为获得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保送进入成都七中高中;1996年,因为获得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金牌,被特招进入清华大学……这些都加重了王小川当时的痛感。

当然,那本手册他也就是看看。

很快,王小川回归好学生的定位:游戏账号送人,把主要精力投入在学业上,开始让自己的生活步入正轨。而且他还开始兼职打工。

一年后,王小川进入一家名为ChinaRen的互联网初创公司实习,三个斯坦福大学归来的留学生是创始人:陈一舟、周云帆、杨宁。当时和王小川一起在这家公司实习的,还有隔壁宿舍的周枫(现网易有道CEO),以及周枫下铺的许朝军。

再一年后,ChinaRen被搜狐收购。由此,王小川变成了搜狐的实习生。也是在那一年,王小川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所,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直到2003年硕士毕业,然后加入搜狐出任高级技术经理。

那时张朝阳给了他一个任务:“给你六个人头咱们把百度灭掉”。而两年后,百度才会赴美上市,一跃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巨头之一。

△ 王小川在2008

2008年,王小川30岁。

他有了一个新身份:北京奥运火炬手;他也丢掉了一个旧身份:搜狗搜索负责人。

搜狗是王小川从0到1组建起来的搜索业务,对外他一直是搜狗的代言人。不过在那几年里,搜狗并没有赶上百度的发展速度,正面战场的差距越拉越大。不过王小川也有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搜狗输入法。

在搜狗士气最为涣散的2006年,搜狗输入法出现了。一年前,太原一家国企的汽车机修工马占凯辞职北漂,他有一个关于输入法的想法,屡次发信给百度未果,不得已他把邮件发给搜狗,邮件标题:“给我一次机会,让我成就你!”

不到一个小时,王小川回复:三天后见。随后,王小川任命马占凯为输入法产品经理,最后的产品就是搜狗输入法,2006年正式发布。

到2008这一年,搜狗输入法经过一波推广,市场占有率已经从一年前的2%提高到40%。但是王小川隐隐觉得不对,因为搜狗搜索还是没有起色。

怎么办?

王小川决定继续在工具产品上进行布局卡位:研发浏览器。直接抢占浏览器的搜索框、地址栏,试图扼住PC时代用户上网的第一道入口。

这不是一个独特的想法。2008年,是PC时代浏览器混战的一年。这一年,Google发布了Chrome浏览器,微软发布了IE8 beta2,傲游(MyIE)浏览器如日中天,360旗下世界之窗浏览器势头强劲,此外还有Opera、腾讯TT、Safari、IQ浏览器……

几十款浏览器混战,不缺搜狗这一家。

所以,当王小川跑去跟张朝阳说:“我们做浏览器,浏览器成功了,搜索就成功了,浏览器失败了,搜索就失败了”时,张朝阳反问了一句:“IE有60%的市场份额,为什么微软的Bing没有成功?”

那天,王小川坐在五道口搜狐大厦里,正捉摸如何说服张朝阳。突然办公室的门开了,一个他推荐进公司的人走进来:“老张亲口跟我说,搜索以后你不用管了,由我负责”。

多年后,王小川回忆说当时张朝阳觉得他在玩巫术。

△ 王小川在搜狗

还有一年,王小川就将年满40岁。

断断续续说了好多年的搜狗IPO,这次似乎真的要实现了。搜狐在昨天的公告里明确表示:旗下搜索子业务搜狗计划向美国SEC提交文件,申请赴美进行IPO。搜狐表示,在市场状况允许的情况尽快推进搜狗IPO。

回到百度上市的2005年,张朝阳当时誓言搜狗一年内流量超百度,直言Google“在中国没戏”,而且放出话来:不排除未来有可能会将搜狗单独上市。后来,张朝阳一直反反复复的说:“搜狗上市计划不变”。

但后来,国内搜索市场一直是百度和Google的争夺,直到2010年。市场环境的改变,再次给了搜狗以机会。这时候,搜狗布局多年的浏览器开始发挥作用。也是在这一年,搜狗正式从搜狐拆分出来,独立运营、阿里注资。

2011年底,搜狗宣称流量已经超过Google中国,并且首次实现季度盈利。坊间再次传出搜狗正在推进IPO的消息,但当时资本市场并不太好,搜狐视频也没有如愿成功上市。

2012年,搜狐回购阿里手中的搜狗股份,又传一波上市消息。

2013年,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腾讯旗下搜索业务并入搜狗,还获得腾讯多个一级入口。

2015年,再传搜狗要上市,估值30亿美元。

2017年初,又一次传出搜狗上市的消息,估值变为50亿美元。

不过“价值”几何,可能不再重要,在中国互联网起起伏伏这些年里,王小川早已学会了和时间做朋友。

那些曾经让他痛苦的商业纷争,他最后从夹缝中发芽长大;那些曾经让他梦魇难去的人物,他最后和解称为“亦师亦敌”。

未来不知道,但从今往前回顾:

这20年来,生于清华长在搜狐,抗百度击奇虎,断舍阿里联姻腾讯,一人一“狗”而已。

【完】

活动报名

8月2日(周三),量子位邀请保险服务领域的AI公司灵智优诺CTO许可,分享NLP在保险智能投顾中的应用和相关技术问题,欢迎报名~

「人物」王小川:被命运选中的人,中年重新出发

随着腾讯宣布完成对搜狗的私有化收购,10月15日,搜狗十一年的CEO王小川宣布辞职。

一直以来,王小川被称为天才少年,他几近被命运之手向前不断推进——求学一路绿灯,6年时间晋升到搜狐最年轻的集团副总裁,从0到1建立起了搜狗,2017年完成上市。

搜狗十多年波折发展,少年成中年。王小川对偶像孙悟空的描述从“敢于斗天斗地”变成了“再怎么厉害,也有如来佛的五指山”。

现在,命运将王小川从既定的“最好”道路中移开,一个几乎不用做什么选择的人,开始进入一个主动选择的世界。
很多年以来,王小川都认为自己不必做选择。因为命运的最优解摆在自己面前。所以不必像普通人一样,要妥协,然后在若干次优中纠结。

他被称为“天才少年”——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计算机,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成都七中数学实验班、获得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被保送至成都七中高中、而后获得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金牌被特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随后又被保送至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所读研究生。

12岁时,他以第一名成绩考入的成都七中综合数学实验班,是从当年成都1700名考生中,数学95分以上的人中选拔而成。这批人中还包括后来的腾讯COO任宇昕、蔚来 汽车 技术VP庄莉、B站CEO陈睿、滴滴研究院院长何晓飞和蓝标COO熊剑。

16岁时,凭借吴文俊消元法实现了初等几何定理的全部机器证明,王小川获得杨振宁倡议成立的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

18岁,他随信息奥赛国家队参加国际奥赛,凭借四面金牌和团体第一的成绩,被点招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而当时的奥赛国家队队友,还有拼多多前CTO、现任CEO陈磊。

在后来的回忆中,王小川用“极致的优秀”来形容自己的求学生涯——一路绿灯,几乎无敌。他把孙悟空列为自己的偶像,因为“齐天大圣,无所不能,可以与天斗与地斗。”

清华求学,王小川继续“开挂”。1999年,王小川在本科期间进入由陈一舟、周云帆、杨宁创办的人人网的前身——ChinaRen网站实习。作为技术总监,陈一舟开出了8000元一个月的兼职工资,让王小川当上了ChinaRen的技术总监,以兼职身份管着7个员工。

次年,ChinaRen被搜狐公司收购,王小川开始进入张朝阳的视野。张朝阳向他许诺:" 你上学多久我可以等你,你要多少钱我给你开。"

硕士毕业后,张朝阳打了近一个小时的电话,力邀王小川回搜狐工作。此后的6年里,王小川从技术总监一路晋升,27岁成为搜狐最年轻的副总裁,31岁担任搜狐CTO,32岁出任搜狗CEO。

王小川感慨自己是被命运选中的人,他几乎不需要对人生做选择——学校告诉他去参加奥赛,同学和老师引导他进入ChinaRen,张朝阳主动邀请他加入公司开创业务。

彼时王小川几乎不去思考未来,因为“大众意义上最好的,就在眼前。”他被命运之手不断向前推去,凭借自己手握的好牌,埋头苦干,追求极致,觉得这是“正确”道路。
但作为职业经理人,初入职场王小川学会妥协。

王小川最广受认可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三级火箭”模型——指用难以变现的输入法和浏览器,作为推广搜索引擎的重要途径,三者形成闭环联动发展。这个模型帮助搜狗完成了崛起,在百度一家独大的搜索市场获得了超过10%的份额,并且深刻地影响了其他的互联网公司。

但在早期,这个想法并没有得到老板张朝阳的认可。2008年,张朝阳并不认为浏览器在战略上可以帮助搜索业务,他希望王小川不要过多尝试创新业务,专注搜索业务本身。

“微软的IE市场份额那么大,都没有把Bing做起来,凭什么浏览器做成搜狗搜索就能做成?”

两人开始意见不合。很快王小川被被撤下了搜狗搜索负责人的职位,一手建立的搜索业务被交给了别人。

王小川在一次采访时说,“三级火箭已经被视为异教学说,本人被边缘化了。2008年到2010年这段日子,我真正体会到了这种痛苦,你怀了孩子,你为了他,不会去死,你要给生下来。”

被调离岗位的消息流出以后,很多人以为王小川会离开搜狐。但奇妙的是,他“自己当时竟然完全没想过放弃”。

那两年,一方面,他继续偷偷研发搜狗浏览器,2009年推动搜狗浏览器版本快速更迭。

另一方面,选择加入张朝阳的登山队,跟随张朝阳去爬雪山,希望在爬山过程中,与张朝阳继续沟通,希望能让自己回到第一线。

并且,他将自己与搜狗进行强绑定。在CTO职位空缺时,百度曾向王小川发出邀请。然而,王小川以加入则百度需要全资收购搜狗为条件婉拒。

直到2009年,搜狗浏览器一经推出,下载量快速攀升,甚至改变了搜狗搜索停滞不前的局面,才让张朝阳意识到,王小川“输入法-浏览器-搜索”的打法是有道理的。之后王小川才重新回到核心层,并且得到搜狐CTO一职。

在搜狗十多年的波折发展历程当中,王小川始终扮演着守护的角色。2010年,在谷歌退出中国的契机之下,国内搜索市场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周鸿祎盯上了彼时的搜狗搜索。

对于周鸿祎来说,当时的搜狗搜索意味着一支精英队伍、搜索相关的核心技术、还有10%的左右的市场份额,收购它可以让自己的360搜索进一步逼近百度。

张朝阳显然被周鸿祎提出的共同做搜索,一起包抄百度的愿景的打动了。但360在3Q大战中表现出的匪气并不被王小川看好,也并不愿意将搜索业务的控制权转交他人。

不得已下,王小川通过自己在和张朝阳爬雪山时认识的后来的友宝CEO王滨,选择南下杭州见马云,为搜狗引入了阿里巴巴这笔投资,从而顺利将搜狗从搜狐分拆,完成了对搜狗的第一次守卫。王小川事后道:“绝境之外,便是天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但危机很快又来临。阿里选择注资搜狗的重要原因在于当时和百度关系的恶化。但随着2013年两者的握手言和,局面又开始复杂了起来。这一年,搜狐从阿里手上将股份回购。周鸿祎带着绝对有吸引力的价码再次来到张朝阳面前,希望收购搜狗。

彼时,360已经是美股市场上市值百亿的公司,而搜狐的市值不到20亿美元。周鸿祎提出,通过打包换股的方式让搜狐把搜狗转让给360,搜狐可以借此成为持有360份额30%的超级股东。这个对于搜狐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诱惑。而且,如果360收购完成,市场份额进一步逼近百度,市值仍有继续上升的想象空间。

对于张朝阳来说,这无疑是十分有吸引力的。但是对于王小川来说,这意味着自己即将完全失去对搜狗搜索的控制权。

王小川只能继续找寻新的支持,他开始秘密接触腾讯。在张朝阳免职威胁下的一个小时内,王小川在从机场回搜狐大厦的路上,同腾讯马化腾和刘炽平进行了电话会议,针对搜狗的收入模式、增长潜力以及腾讯正在孵化的SoSo业务做了详细的沟通。

2013年9月16日,腾讯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与搜狐及其他独立第三方签订认购协议,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搜搜和QQ输入法业务与搜狗现有业务进行合并。交易完成后,腾讯获得搜狗完全摊薄后36.5%股份。而搜狗将继续作为搜狐子公司独立运营。

王小川再次成功守卫了搜狗。在搜狗的波折发展历程中,手握众多好牌的王小川都如这两次一样展现出惊人的定力,没有离开。在《中国企业家》杂志对他的一次采访中,王小川说,“我的性格里有一面,是对世事变化懒得应对近乎迟钝”。

和大多数创始人将公司定义为孩子不同,他对媒体表示,搜狗是自己的老婆。“对于孩子,你只是一种责任,你去抚养他,而搜狗对于我而言,是让我在这里面被引领,不断提高,让自己成长的一个环境,所以我觉得用老婆比孩子更能准确描述自己和它的关系。”

不过,腾讯全资收购搜狗以后,终将失去控制权的王小川决定离开。
一直以来,王小川为自己构建了一套基于数学和物理的绝对理性价值观。

“在我的心中,是没有意外的。”

他相信一切的现在由未来牵引,所有的“假命题”都没有现实意义。在他的手机里,视频、小说、音乐类App被归类在一起,文件夹名叫做“太虚幻境”。意思是这些东西“虽然可以帮助 情感 释放,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天才少年时期,王小川被命运推着一步步向前走,保持着一种钝感。但离开学校以后,世俗所定义的“优秀”轨道从清晰的一条,变成了需要 探索 的迷雾重重。

他的绝对理性出现很多次被“当头棒喝”的时刻。

在ChinaRen兼职的时候,王小川体会到了对技术的究极追求,但是“当时并没有从用户、市场的角度去看”。来到搜狐后,王小川曾经被一家叫Hao123的网站震撼——“这是一种巨大的对精英主义的挑战。”

因为它的页面“像病毒网页,全部是密密麻麻的网址,美工极其丑陋”。但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在早期,这家公司是搜狐门户70%的流量来源。在搜狐仍然亏损的时候,月均收入超过了300万。

数十年都朝着极致优秀方向做事的王小川过于震惊,以至于“怀疑自己的研究生是不是白读了”。但很快,聪明人并没有陷入在怀疑当中。王小川开始模仿利用Hao123扩张的办法,借助番茄花园(一家在当时市占率极高的售卖盗版系统光盘的公司)等外部渠道,推广自己的搜狗输入法。2007推出第二年,搜狗输入法的市场份额就达到了40%,2009年达到了70%。

王小川甚至概括说,三级火箭战略本质是“番茄花园”和“hao123”的合体,因为这些他找到了搜索真正发展的道路。

在绝对理性下,其对人的理解往往是费力的。长期认为自己是“孙悟空”的王小川,到了大学发现,“原来女生会更喜欢猪八戒”。他难以理解,“这明明是一个又懒又笨的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搜索广告开始在大趋势上不断下滑。2015年开始,王小川开始讲AI的故事,以“自然交互+知识计算”为核心,推出AI翻译机等产品。

时至今日,AI仍然是一个被认为难以落地的领域,而几乎每一个AI公司都有“影响世界”的梦想。在这样的场景下,凝聚员工的热情,“给员工洗脑”,成为王小川的难题。

但王小川似乎并不擅长影响别人,他甚至抗拒在价值观影响层面对员工的强制统一。“每个人都是自由的,我拥有自由,他们(员工)也有。”他多次提到过自己的气质更接近于腾讯,而不是阿里。在他的表述里,腾讯更多在底层建设,让员工自由生长,限制少,而阿里对价值观更加强调统一。

在公开资料中,有曾经王小川的员工评价他说,认为他并不适合做CEO,更适合做CTO。“王小川是个极其优柔寡断的人,朝令夕改,无法靠自身判断进行决策。”

但至少有一件事,是王小川的决策。在为AI布道的过程中,这种使命感是王小川自己的选择,一个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人生路上从没做过选择的天才,试图主动摸索后得出的一点点答案——用AI推进在翻译领域的普惠,给世界做出一些贡献。

这个使命感在某些场合体现出过它的一致性。

2019年,孙宇晨在朋友圈回忆,自己在2014年与王小川的一场会谈节目当中,“永远忘不了他看我这打量骗子的眼神,他说我肯定会失败,和我录制节目是耻辱,最后甚至没法录下去。”孙宇晨嘲讽王小川说,距离那天不到三年,自己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了王小川搜狗。

王小川后来回应孙宇晨:“什么叫成功?什么叫骗子?每个人有自己的定义。有的人以为是身价,有的人以为是市值。放到 历史 长河里,云淡风轻。用极致理性追求真理的科学家,用极致感性追求美的艺术家,以及用大爱对世界或民族做出的贡献的英雄,才能永垂不朽。 ”

搜狗在2017年11月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上市四年多时间,营收最高峰停在2019年,营收11.7亿美元,净利润1.05亿。此后不断下滑,2020年营收降至8.37亿美元,亏损1.09亿美元,2021前两个季度,营收同比基本下降超过44%。

虽然搜狗方面解释称,指标下降的重要原因是私有化进程,但是搜索广告占公司九成的收入结构,在广告整体下行,搜索广告不断式微的背景下,危机重重。

相比于意气风发的天才少年,步入中年的王小川越来越相信命运,“努力了也不一定成功”。他开始明白,即使是一个可以斗天斗地的孙悟空,“也还是逃不开如来佛的五指山”。

王小川一直被外界称之为“五道口守门员”,意思是自他来到北京这二十余年,始终没有离开过清华大学和搜狐大厦所在的五道口区域。

如今,他正式告别了自己从0到1一手建立的搜狗。在对外发布的告别信中,他写“感谢曾经极致努力的自己,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搜狗”,说自己即将去爱亲人、追寻爱情、为大众 健康 做出贡献。

外人很难评述,为搜狐和搜狗工作的这21年对王小川来说意味着什么,又改变了什么。至少在命运的推手悄悄撤离后,天才中年王小川接受了有限性,开始寻找别的可能。

王小川的个人经历

王小川,1978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90年,他以成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成都七中数学实验班;1993年,因获得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被保送入成都七中高中;1996年因获得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金牌被点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00年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被保送至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所读研究生,2003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从清华经管学院EMBA毕业,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99年,王小川进入ChinaRen兼职工作,2000年随着搜狐对ChinaRen的收购直接进入搜狐兼职。2003年,王小川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正式加入搜狐公司任高级技术经理,此后陆续晋升为技术总监、高级技术总监。2005年他因在创立搜狐研发中心和搜狗搜索引擎开发上的突出贡献,被晋升为搜狐公司副总裁,这也是搜狐最年轻的副总裁。2008年,因搜狗输入法的成功被任命为高级副总裁。2009年因在推动搜狐技术驱动文化中起到关键作用被任命为搜狐公司CTO。2010年,搜狗从搜狐分拆单独运营,王小川兼任搜狗公司CEO,全面负责搜狗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2013年9月16日,腾讯以 4.48 亿美元战略入股搜狗,并将旗下的搜索和 QQ 输入法并入搜狗现有的业务中,腾讯将持有新搜狗 36.5% 的股份。同时宣布,新搜狗将继续作为搜狐的子公司独立运营,张朝阳继续担任董事长,腾讯总裁刘炽平和 COO 任宇昕出任董事,王小川继续作为董事和 CEO 领导整个公司发展。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