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控股 派息,京东派息

金融投资报记者 林兰 实习记者 薛蕾
互联网行业又有大动作。
最新消息显示,腾讯控股(00700.HK)将向其股东分配其持有京东集团(JD.O;9618.HK)约4.6亿股A类普通股,在此次分配中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6 01:53:00

金融投资报记者 林兰 实习记者 薛蕾

互联网行业又有大动作。

最新消息显示,腾讯控股(00700.HK)将向其股东分配其持有京东集团(JD.O;9618.HK)约4.6亿股A类普通股,在此次分配中获得京东股份的腾讯股东将成为京东的新股东。

对此,有观点称,腾讯是派息式减持。那么,在反垄断大势下,腾讯这一举动背后有何深意?

腾讯的收缩

12月23日,腾讯控股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以实物分派京东集团股份的方式宣派中期股息。此次派发后,腾讯控股对京东集团的持股比例将由17%降至2.3%,不再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与此同时,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将退出京东集团董事会。

截至23日午盘,除腾讯大涨4.2%外,腾讯投资的企业中,美团跌幅1.57%、快手跌幅2.67%、拼多多盘后下跌3.66%、哔哩哔哩大幅下跌5.95%。

对此,腾讯向媒体回应称,“投资发展期的成长型企业”一直是腾讯投资的主要战略方向,而当被投企业有持续自筹资金能力时,则选择在适当情况下退出投资,腾讯的“长期投资”战略从未改变。并且目前公司没有进一步减持京东的计划。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3月,腾讯首次投资京东,八年来见证了京东实现移动互联网转型及成功上市,与此同时也收获颇丰。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腾讯分派京东股票,出乎市场意料但却又在意料之中。

互联网行业资深人士、光子星球主编吴先之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虽说是战略投资,但腾讯对京东更像是财务投资。从目前看,京东已经是成熟企业了,确实没太大的财务投资价值。所以此次退出,也在情理之中。”

“在反垄断大势下,腾讯主动收缩战线,减少对细分领域龙头的控股权,是响应时代号召之举。“一位互联网资深观察人士如是表示。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列为 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强调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1年11月18日,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将前身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直属局升级为副部级国家局。在市场看来,这意味着反垄断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纵观互联网行业,腾讯和阿里两大巨头算是行业中壁垒最深的企业。股权穿透不难看出,这两家企业所建立的生态圈壁垒,几乎已经全面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其中,腾讯的投资版图囊括了快手、猫眼、快手、阅文、美团、小红书、唯品会、滴滴、贝壳、马蜂窝、水滴、Boss直聘等众多企业,从基础的吃穿住行覆盖到社交、娱乐、教育、职场、医疗等诸多领域。

很显然,这与当前“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并不相符。

“最近两年,平台经济已经形成系统化、常态化的反垄断监管,腾讯作为巨头,也是市场一直关注的重点。腾讯选择将手上股权拿来派息,老实说,有点出乎意料。”上述观察人士进一步指出:“但这样方式恰恰是极为高明,毕竟较之其他已上市成熟公司股权,京东目前运营最为稳健,股东拿到手不一定会减持,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股价的大幅波动,是对合作伙伴的负责,另一方面,腾讯也可以保留现金流,实现利益最大化。”

无独有偶,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在朋友圈发文:“腾讯不分红改送京东股票,实在太高明。”、“‘退’的学问,并不比‘进’的容易”。

显然,京东不是唯一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同日,多家媒体报道,知乎关联公司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变更,其中腾讯也退出了股东行列。

值得关注的是,腾讯同时表示,分配后腾讯仍是京东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对京东的前景依然充满信心,与京东共赢的业务关系亦不受影响,且目前公司没有进一步减持京东的计划。

京东的进攻

京东与腾讯近八年的战略合作,对双方来说意义匪浅。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3月腾讯开始投资京东,双方开始了近8年之久的战略合作。

当时双方将相关资产进行整合,腾讯将QQ网购、拍拍的电商和物流部门并入京东。还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腾讯将向京东提供微信和手机QQ客户端的一级入口位置及其他主要平台的支持;双方还将在在线支付服务方面进行合作。

然而,与唯流量论其他平台最大不同的是,京东多年来一直推进全渠道战略,持续加码物流、仓储等线下载体投入,这些年又相继布局了线下门店。比如,京东推出了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京东之家等多种类型的线下门店,为品牌和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沟通互动场景。

因此,随着近年互联网流量红利几近见底,平台经济亟待破局之际,早已具备实体基因的京东已提前华丽转身,对腾讯流量的依赖更是一直在降低。

自2017年初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京东体系已经在技术上累计投入近750亿元。京东集团则定位于“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目前业务已涉及零售、科技、物流、健康、产发和海外等领域。

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京东的全渠道业务已通过O2O、供应链赋能、全渠道营销等模式覆盖数百万实体商家,为他们带来数百亿的增量GMV。这意味着,京东早已经不再把自己局限在线上。

最新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京东实现净收入人民币2187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经营利润26亿元,Non-Gaap下的经营利润46亿元。有96%的成本和费用都用于了实体经济,涵盖了物流履约、基础设施、技术研发、员工以及对品牌商家扶持等的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京东已在美国和香港两地上市,市值高达8600亿港元,旗下京东物流、京东健康实现分拆上市,已经具备成熟的融资能力。

对此,吴先之分析:“从行业情况看,随着外链开放,目前,腾讯与京东的业务业联系越来越小,云业务上京东云基本自理,人事上也没有太多关联。”

资本的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资本有序发展。腾讯对京东股权的变化,也让京东等为代表的新型实体企业,更将致力于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的合力,将有效对接供需两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让更多市场主体共享生态红利,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腾讯“分红式减持”京东,背后有何深意?

这意味着腾讯和京东将会调整新的战略合作方式。

因为腾讯和京东本身的市值就非常大,同时也在互联网行业有着足够强的影响力。我们都知道腾讯本身就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这就意味着腾讯和京东的诸多业务被腾讯控制。虽然腾讯和京东本身并没有有冲突,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也非常好,但这种行为已经涉及到了反垄断,所以腾讯需要主动从京东撤离出来。

一、腾讯已经开始选择减持京东的股票。

腾讯本身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为了进一步削减自己的影响力,腾讯开始通过派息的方式来减持京东的股票,目标的减持位置是在2%左右。腾讯的减持方式来的非常简单粗暴,对于每个持有腾讯股票的投资人来说,投资人都会获得一定份额的京东的股票。这并不代表京东的股票不行了,很多人反而把这种行为理解为京东和腾讯的全新合作方式。

二、这意味着京东和腾讯需要调整战略合作方式。

在京东成立之初的时候,腾讯就是京东的最大合作伙伴,腾讯也帮助京东抢占了足够多的市场份额。正是因为京东和腾讯的规模越来越大,所以这两家企业需要注意反垄断的问题。如果腾讯继续持有京东股票的话,外人很有可能会以为腾讯一家独大。

三、腾讯也会把这种操作延续到其他的互联网公司上。

正是因为腾讯在早年投资了很多互联网企业,腾讯的影响力其实已经扩大到其他的公司业务上了,为了避免自己受到反垄断的处罚,腾讯会选择主动减持其他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对于那些被减持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这些公司需要重新调整和腾讯的战略合作方式,这些公司的发展基本上都不会受到显著影响。

腾讯分配京东股份给股东,腾讯这波财技到底想要做什么?

腾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稀释自己对京东的影响力,我们可以把这种行为理解为腾讯的自救行为。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腾讯的各种投资决定已经明显涉及到了反垄断的措施。在反垄断的条件越来越严苛的情况之下,腾讯需要进一步稀释对市场的影响力。因为腾讯本身对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控股情况非常严重,很多人甚至把整个互联网行业当成了腾讯的所在地,腾讯需要从这些互联网公司中抽离出来。

一、腾讯把京东的股份分配给了股东。

这是一个令大家感到非常震撼的新闻,因为腾讯本身占有京东的大量股份,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之下,腾讯竟然把京东的大量股份通过派息的方式分配给了股东。在此之后,腾讯只占有京东2%左右的股份,腾讯等于直接把京东的控制权转手让给了别人。

二、腾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自救。

因为腾讯已经多次涉及反垄断的措施,这也导致腾讯被多次罚款。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互联网行业的话,类似腾讯和阿里这样的企业需要逐渐稀释市场份额,同时也需要主动从其他的互联网公司中撤股。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腾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削减自己的影响力。

三、我个人非常支持腾讯这样做。

在腾讯逐渐从其他的互联网公司中撤出之后,虽然腾讯的影响力在进一步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同学没有赚到钱。因为腾讯的战略投资眼光非常好,腾讯所投资的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都给腾讯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回报。在腾讯离开了这些互联网公司之后,腾讯依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很多人一来把腾讯当成互联网行业的龙头老大。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