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为什么不用2k屏,2k屏幕安卓和苹果

前几天托尼在办公室和同事们聊天,谈到了如今手机的发展。
然后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目前国产手机的旗舰机型,基本都习惯宣称他们是 2K 屏幕 ( 3216x1440 )。
像 realme GT2 Pro、小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9 23:02:48

前几天托尼在办公室和同事们聊天,谈到了如今手机的发展。

然后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目前国产手机的旗舰机型,基本都习惯宣称他们是 2K 屏幕 ( 3216x1440 )。

像 realme GT2 Pro、小米 12 Pro、一加 10 Pro 还有 OPPO Find X5 Pro 等等都这样。。。

我顺手看了眼苹果,如果按照这些国内厂商们的说法,iPhone 13 Pro Max 的屏幕分辨率也不过 2778x1284,还没达到他们眼中 2K 的范畴。

怎么说?友商们卷到飞起,你连 “ 2K ” 屏都没有也配叫高端?

只是用户们这些年看上去越来越挑剔,但也没太多人诟病 iPhone 的屏幕配置,所以 iPhone 这些年,是真的开始慢慢摆烂了吗?

在托尼看来,苹果压根没想和安卓厂商们一起玩概念。。。

其中主要有三个原因,咱们先说第一个。

首先在屏幕参数标准上,两大阵营看重的方向本来就不一样。

我之前说过,屏幕够不够细腻根本不是分辨率这一项因素就能决定的。就同样的分辨率下,不同的尺寸和像素密度最终呈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或许有些差友注意过,部分手机的屏幕参数表中会写着 “ xxx PPI ”,一般和分辨率一起出现。

「 PPI 」这东西就是像素密度,代表屏幕的每英寸中有多少像素数量。数值越高,画面越细腻。

大致有个简单计算公式,举个例子:

一块 6.67 英寸的 1920x1080 屏幕,它的 PPI 大约是 330;如果换成同尺寸国产厂商们的 2K 级屏幕( 3216x1440 ),那么 PPI 就应该是 528 左右。

这也是常规认知中,分辨率越高画质越好的原因之一。

但 iPhone 不一样,他们习惯了用像素密度做标准制定屏幕,而不是和分辨率相关的整体像素数量。

当年乔布斯发布 iPhone 4 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概念:

他们把 960x640 的像素放在了一块 3.5 英寸的屏幕内,使得这块屏幕的像素密度达到了 330 PPI 。。。

然后说对于手机而言,在正常的观看距离内,屏幕像素密度能达到 300 PPI 以上,人的视网膜就无法分辨出像素点了。

这种超过人眼识别极限的高分辨率屏幕,就是大家俗称的 “ 视网膜屏幕 ” 的开端。

自此之后,苹果的历代产品屏幕都保持在 326 PPI 以上,并形成了一项自家的产品标准。

这就苦了当时的安卓阵营,只能硬着头皮将不符合视网膜屏幕标准的产品迭代到 1080P,才稳住了局势。

后来手机屏幕从 LCD 发展到 OLED,苹果又设定了符合 OLED 屏幕的像素密度标准 ( 458 PPI ),并且一直坚持至今。

LCD像素排列

和OLED像素排列 ▼

可问题来了,众所周知同级别安卓手机的尺寸大多时候都比苹果宽大。所以在分辨率相同的情况下,安卓的像素密度必然不如小尺寸的 iPhone。

就像两边都有 50 个孩子,一方( 安卓 )在100平米的教室里上课,另一方( 苹果 )在50平米的教室上课,哪边学生密度更大显而易见。

这种情况下,安卓想让 PPI 这部分参数不比苹果差,尺寸又不能缩小,就只能提高分辨率了。

加,都可以加。。。

厂商们大手一挥,安卓旗舰手机的 2K 之路就开始了。。。甚至早几年间,连有些主打性价比卖不到 2000 块的手机品牌都想着凑个热闹。

只是要托尼说啊,这波差不多属于自讨苦吃。其实安卓大可以自己玩自己的,偏偏赶着去上乔布斯的 “ 贼船 ”。

非要和苹果比较的话,你们不上 2K 屏那是因为真不够用。

不过随后几年里,安卓阵营的手机们昂首向前,形势悄然间已经逆转。从像素密度这部分看,绝大多数厂商已经追上甚至超过了苹果。比如小米 12 Pro( 522 PPI );一加 10 Pro( 525PPI )等等。。。

可 iPhone 13 Pro Max 还坚持着 458 PPI 的标准,甚至还不如自家的小弟。

明明苹果先提出了像素密度的标准概念,为什么这些年不求上进,反而被安卓反超了?

这就是托尼想说的第二个原因:这东西它没那么必要。

因为 PPI 和显示效果之间并不完全成直线性的正比关系。比如从 200 PPI 提升到 326 PPI,这个反映到视觉体验上的变化非常明显。

就像 720P 视频突然换到 1080P 都像打开了新世界一样。

但这项参数越往上走,直接带来的感知体验变化幅度就会逐步下降。

像 OPPO Find X5 Pro 和 iPhone 13 Pro Max 两款机型,前者 525PPI 比后者 458PPI 要高出不少,但我们用眼睛在正常的距离看,并不能感受到非常明显的提升。

虽然我知道论画面的精细程度,OPPO 可能效果更好。但对于托尼来说,只要没有明显的颗粒感,日常使用也不觉得有多大影响。

除非你把屏幕怼到眼前,一点点细细观察,或者把屏幕放大十几倍自然也能看出区别。。。但凡是个正常人,没人会这么用手机。

而且无谓增加屏幕像素点数量,也会增加手机的功耗。苹果手机的续航本来也不属于优势科目,干嘛还上赶着找不自在。

另外,第三个托尼觉得很关键的原因是:苹果过于独树一帜了。

就现在的高端旗舰手机阵营,iPhone 仍然是独一档的地位。性能上又打不过,其他厂商们想叫板 iPhone 只能走其它路子。

什么拍照、快充、电池容量、屏幕素质都成了 “ 弯道超车 ” 的赛道。。。所以这些年还没来得及把苹果拉下马,自己已经被卷的精疲力尽。

安卓:友商们都有的配置,我也不能不做,否则卖不出货就是死路一条。

苹果就没有这方面的负担。

对于苹果而言,他们根本不愿意为了一个 “ 还够用、不影响销量 ” 的东西付出更多成本。

这个抠抠索索的劲儿我甚至感觉很可能就是消费者惯出来的。。。哪怕除了芯片之外有些配置如今稍显不足,但仍然有人愿意买账。

在安卓都换 OLED 屏幕的时候,iPhone 还在坚持 LCD 屏幕。定制屏幕不要钱吗?重新做系统适配不要钱吗?

人家连充电器的成本都能省出来,何况还是手机屏幕这种大头支出?

可安卓不一样,他们已经习惯了变着法子提升竞争力。

当然了,和大家聊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在讨论。托尼想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所谓的 2K 手机屏幕概念,根本就是安卓厂商们设计出的阳谋?

比如说:“ 到底什么是 2K?”。

如果按照电影电视的行业标准,2048x1080 在全画幅下就属于 2K。

从这个标准看,苹果手机早就用上了 2K 屏幕才对。

甚至我们只需要把华为的 1920x1080 屏幕再拉长一点,他们也是完完全全的 2K 屏幕。。。

但这好像真的不符合人们的常规认知?问题就在于,连厂商们自己对分辨率标准都没有形成统一。

举个例子吧,索尼 Xperia 1 III 的分辨率( 3840x1644 ),他们认为是 4K,可不管是水平像素还是垂直像素,都没有达到 4000 像素的标准。

咱们不妨再简单粗暴一点,大家常规认知中 1440P ( 2560x1440 )属于 2K。

粗略计算一下,它的像素数量是 3686400,iPhone 13 Pro Max 的像素数量是 3566952。

动辄几百上千万的数字里,区区 10万 的变化,托尼很难相信有多么巨大的影响,也很难硬着头皮说它达不到 2K 水准。。。

这么看来,国产厂商们反复宣传的 2K、2.5K 屏幕,更像是偏向打造出的有利于自身的营销概念。

托尼觉得,相较分辨率这种标准复杂,还涉及到不同屏幕比例、像素排列方式等因素的定义,选择用 PPI 作为自家产品屏幕的标准,反而成了一个最保险也最不容易有争议的做法。

毕竟尺寸相同的时候,PPI 数字本身就是越大越好。玩概念?其实苹果才是真的行家。

安卓旗舰都标配2K屏了,苹果是落后吗?但为啥没人吐槽?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安卓旗舰机很多都用上了3216x1440 2K分辨率的屏幕了,显示效果不亚于大屏设备,几乎是安卓旗舰标配的,而目前苹果最强的iPhone 14 Pro Max的分辨率却只有2778x128,但很奇怪并没有人去吐槽iPhone屏幕拉胯,反而很多人一直在吐槽安卓屏幕不行。

苹果是怎样让低分辨率屏幕的显示效果不输2K屏呢?

(图源网络)

现在手机分辨率定义的标准一直很模棱两可,你可以说3122 x1440是2K,也可以说2400 x1080是2K,其实在移动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的前些年,厂商手机用什么屏幕,是要看上游厂商能造出什么屏幕来。

当时苹果的乔布斯做了一个很特别的事,可以说是重新定义了手机屏幕分辨率的标准。当时苹果经典之作iPhone 4的分辨率只有960x640,但你要知道它的尺寸只有3.5英寸,换算下来像素密度居然有 330 PPI ,这数值在当时已经非常高了,是当时 LCD屏技术的极限 了。

(图源网络)

乔布斯把这种屏幕称为 视网膜屏 ,且说“像素密度超过330 PPI,人眼是识别不了的”。就是这些话,乔布斯制定了手机屏幕分辨率的标准——视网膜屏。

之后安卓纷纷跟进,开始在屏幕分辨率上竞争。随着 OLED屏幕 的普及,苹果又把标准提到了 458 PPI ,且延续至今。

因此,苹果并没有在屏幕上原地踏步,而是没有按照安卓厂商那样去追求2K。


现在安卓手机的2K屏的像素密度已经有500 PPI了,那苹果的458 PPI是落后了吗?其实看一个屏幕的显示效果,除了颜色校对、亮度控制等等硬件调校,还得包括 显示内容的调校 。即使你把一张马赛克画质的图片放在安卓的2K屏上,也是不能变成高清大图。

(图源网络)

苹果的 每一型号手机都有专门的UI设计规范 ,必须是有针对性的,以保证屏幕显示效果做到最佳适配。以APP图标为例,设计师得严格遵守苹果的规则,在每一型号的iPhone上得有专属的图标,所以iPhone 13有一个版本图标,iPhone 13 Pro又得有一版本的图标。这样就保证了每一个图标在每一台手机上都是“高清大图”。

(图源网络)

安卓手机现在堆料可谓是“疯狂”,很多技术甚至领先了苹果,但要为什么论体验苹果还是有优势呢?可能是由于安卓是开源的,发展很零碎,碎片化明显,容易造成用户体验割裂,而苹果自始至终就一个iOS,用户即使换机也只有iPhone可选,用户并不会无所适从。

为什么苹果的每一代产品都不采用2K屏幕呢?

苹果现在iphone xs的屏幕分辨率为2436*1125,虽说比传统的1920*1080要高,但是仍然算不上更高清的2K分辨率,因为手机屏幕长宽比有所改变,从当年的16:9换成18:9,所以分辨率也跟着变化,高度上的像素数量更多了,但是整体的像素密度(PPI)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其实手机2K(1440p)屏并不是什么太高端的存在,早在2017年前后就有不少高端机型配备了2K屏,只是当时的主流屏幕比例还是16:9而已,反倒是这几年手机屏幕分辨率有所降低,但是即使是这样,对于财大气粗的苹果来说,给iphone xs配备2K屏也不是难事,既然是采用的三星Oled,三星的2K oled屏也不少,完全可以供给苹果。

如果说过去因为2K oled屏幕成本太高,理论上到了iphone xs这一代,这类屏幕成本应该已经降到了可以接受的价位,何况iphone xs这么高的售价完全有足够的成本空间,既然苹果坚持不用2K屏,除了成本和利润率方面的考虑以外,我认为苹果可能还是认为在现有的手机屏幕尺寸下分辨率太高起不到多大好处,2K屏和1080p屏不放在一起认真对比根本看不出来,而且分辨率越高耗电越大,iphone的电池容量还一向不大。

此外,苹果如果要用2K屏那自然要用好的,然而三星2K oled屏幕产能有限,更多的还是想用在自家的S10等高端机型上,如果这样的话给苹果的产能恐怕就不够了,苹果为了防患于未然,避免产能危机就索性放弃了2K屏。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