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mesh 无缝漫游,mesh 无缝漫游怎么设置

最近朋友家新换了电信200M宽带光纤入户,令他纳闷的是看网络视频有时还是很卡,为此朋友很闹心,甚至打了电信客服电话,投诉200M宽带名不副实还闹出不少笑话。其实决定家庭网速的除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01 05:56:48

最近朋友家新换了电信200M宽带光纤入户,令他纳闷的是看网络视频有时还是很卡,为此朋友很闹心,甚至打了电信客服电话,投诉200M宽带名不副实还闹出不少笑话。其实决定家庭网速的除了与宽带运营商接入的宽带速度有关以外,还有另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WiFi路由器的好坏。

原来朋友家房屋很大分为上下两层,复式户型结构较为复杂,家里客厅就只有一台路由器,尽管房间里安装了WiFi放大器,但是经过层层衰减的WiFi信号已成强弩之末,最后在房间里看视频不卡才怪!所以选择一款穿墙能力强信号好的路由器做成让家庭WiFi信号满格的组网方案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近日小米路由器Mesh已在开展公测活动,据说这是一款专治各种信号不良的路由器,究竟实力如何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小米路由器Mesh采用了通体黑色的包装盒,盒子摸上去有一种绒绒感,正面左侧中央为MESH的产品名称,右上角是小米LOGO,这些字体都采用烫金工艺,黑金组合令人一下子就觉得此款路由器非常有档次。

背面左下角底部是小米路由器Mesh套装的产品参数,字体非烫金是普通的白色,上面介绍有高通骁龙处理器、无线技术、PLC技术、执行标准等等,还有这台小米路由器Mesh套装公测的唯一编码隐示在旁,小编顿时觉得这款路由器好有收藏价值。

包装的侧面是“小米路由器Mesh公测定制版”烫金文字,摸上去有向下凹陷的感觉,色与形相结合更好诠释了此款产品的来历,这是一件令人印象深刻值得收藏的珍品,仅仅从包装上就能感觉得到荣耀感。

移除上盖,首先看到同样采用烫金工艺文字的路由器纪念大册子,在大册子的右侧边是路由器的两个配件黑方盒,纪念册制作精良,从小米路由器1代,一直介绍到小米路由器Mesh,简要回顾了小米路由器整个发展历程!两黑方盒子下面是这款路由器的入门指南,用了黑色的信封封装,犹如一份神圣的暗黑请柬让人叹为观止。

入门指南从连线、下载App、配置、扩展网络、指示灯状态、常见问题等诸多方面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更有电子信息产品有害物质声明和三包凭证让用户买的安心,用的放心。拥有入门指南,简直就是一册在手,别无所求。所有配件统一用黑色的包装分类整齐的安放一侧,让人有一种浑然天成、赏心悦目的愉悦感。

取出纪念大册子和一张上面印有1和2烫金字体的半透明磨砂纸后,我们就可以看到纯白色的小米路由器Mesh两姐妹静静被放置在黑色的格子里,天生拥有双胞胎特质的Mesh姐妹花让人傻傻的分不清哪个是姐哪个是妹,只是都用透明的塑料纸包裹好,每个右边还留有塑料抽片,轻轻一拉就能取出路由器来。

但是针对这种嵌入式的保护小伙伴们得注意,如果没有了塑料纸直接将路由器放入格子中,那么取出的过程将是噩梦级的非常麻烦,所以如果以后打算收纳路由器的话,那么务必把包装塑料纸留在盒子内备用。

小米路由器Mesh套装的全家福来了,2个小米路由器Mash,1本精美纪念大册子,1本简易入门指南,2条定制电源线,1条扁平的网线。值得一说的就是这两根电源线的设计,乍一看一端有点像小米插线板的电源线,但是另一端则采用了三孔的插线设计,插孔与插头之间的完美融合,又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一体成型的线材非常到位,让人觉得既牢固又安全。

电源线上还有一段友情提醒: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外来的干扰,使用时候尽可能避免与网线相互缠绕,同时建议将插头插在墙面的插座之上,避免插于任何插线板之上。MY GOD,电源线都这么考究的,真心值了!

小米路由器Mash外观简洁大方,与小米路由器1代硬盘版很相似,还是椭圆柱体,只不过充电器有所不同,小米路由器1代硬盘版有一个很大的充电器,但是Mash只有电源线,另外,白色比黑色更符合智能家居白色家电的氛围。

两台小米路由器Mash放在桌上排排站,分不清谁主谁次虽然让人困扰,但是优质的做工,安静的配色,丰满圆润的造型,加上其正面印有MiWiFi MESH标识,让人感叹小米路由器外观设计上慢慢在回归初心。为了完美解决目前家庭网络覆盖问题,小米这套路由产品中不止一个路由器,由两个路由器共同组成,套装不分子母,两台完全相同,任意一台都可以用做主路由。小米路由器Mesh据说能够同时添加3个副路由与主路由共同组网,以形成完全没有死角的网络覆盖。

单个路由器,整体除了底部都为白色,易和大部分家庭的装修风格搭配,但是白色很容易污损,时间长了以后不知道会不会发黄,总之不是很耐脏。单个路由器长宽高分别为120mm × 80mm × 181mm,扁平的圆柱形造型并不算是前卫科幻设计。

体积不大,重量较轻,可能是没有内置硬盘的缘故。路由的侧边为路由器显眼的LOGO标识。

另一边则是小米路由器Mash的公测编号116/200,这是小米路由器的终身编号,和黑色包装盒上一致。

小米路由器Mash顶部中央的小米LOGO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顶部的环形散热孔看上去极具美感,不仅如此,小米路由器Mesh使用“烟囱式”散热架构,良好的热能传导设计,椭圆柱体的上下皆有开孔位,从上到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方式使得路由器的散热更加有效。据称路由器内部采用了超大散热片以及导热技术,小米路由器Mesh超大散热片将特殊处理的金属基材与高辐射特性的纳米材料相结合,使其同时具备极佳的均热、散热能力,有效降低芯片温度,提高系统稳定性。

小米路由器Mash底部和小米路由器1代硬盘版非常相似,散热格栅分布的区域采用开口式设计环形散热孔,配合顶部的开口,达到上下通透的通风散热,边缘上翘的设计,预留了与桌面接触的散热空间,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小米路由器Mash正面配有圆形开关按键,正常工作的状态下显示蓝色环形指示灯,初次通电的时候会显示橙色环形指示灯。

小米路由器Mesh后面附带了三个网线插口,因为具有网口自动识别技术,所以这三个插口无需区分LAN和WAN口,都是千兆网口,机器自动识别网线类型,只需要将入户宽带线插入任意一个接口,其余两个接口就会自动切换成LAN口模式,真正降低用户安装难度,一体性的观感上也更统一一些。

除了网线接口之外,上面还有个复位孔,需要配合卡针等使用,默认是长按5秒钟恢复出厂设置。最下面就是电源线插口,上面已经说过这款路由器没有大头充电器,直接插电即可使用。圆三角形的电源线接口,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电力需求,保证了电力线组网的可靠性。

上述接口外再无其他任何接口,那么小米路由器1代硬盘版上的USB接口呢?内置的硬盘呢?难道Mesh上面都没有吗?节约成本的考虑吗?可是家庭云呢?家庭相册呢?小编怎么觉得不太方便呢!毕竟在想看电影的时候路由器有硬盘或者直接往屁股后插U盘真的不知有多少方便,这绝对是平常人无法想象的!

在硬件配置上,小米路由器Mesh拥有强大的Qualcomm DAKOTA 4核ARM处理器,单核主频高达717MHz,超强性能轻松应付海量数据转发。配合256MB超大内存,每套MESH路由器最多可以连接248个设备,连接稳定,不掉线。因此这是一台让所有设备都能好好上网的路由器。

小米路由器Mesh搭载两颗2.4GHz以及两颗5GHz共四颗独立信号放大器,信号好,能穿墙。PA(功率放大器)有效增强信号发射功率,LNA(低噪声放大器)可以提高信号接受灵敏度。信号传输距离更远,穿墙更好,覆盖范围更广。同时支持LDPC纠错算法,增强数据传输时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传输效率。新款路由器更适合大且复杂的户型,其实是因为小米路由器Mesh采用电线组网,可以大幅度的较少墙体的阻碍,让上网更流畅。

普通路由器通过WiFi信号组网,遇到墙体就会由信号衰减,导致上网速度变慢。MESH路由器之间可以通过千兆电力线组网,再厚的墙体也能轻松搞定。小米路由器MESH支持802.11k/v协议,设备再多个MESH路由之间移动时,可自动切换到更好的WiFi网络。切换过程不断网,全屋无缝漫游。

小米路由器Mesh是一套可以搞定各种家庭环境的Wi-Fi系统。它采用Mesh技术,支持四通道混合组网,轻松面对各种复杂的家庭环境和户型。Mesh路由之间采用2.4GHz Wi-Fi、5GHz Wi-Fi、千兆电力线、网线混合组网,理论组网速率高达2567Mbps,搭配千兆网口,充分释放运营商带宽,全屋处处高速上网。而且这是一套为小米智能家居量身定制的路由器,配合米家App设置小米智能家居设备入网时,无需手动输入密码,入网更便捷。用小米WiFi App修改WiFi密码时,mesh路由器自动同步给家中的小米智能家居设备,也就是说,路由器改密码后,再也无需逐个设置智能家居设备了。(不过该功能需要4月通过软件升级实现)据称,这款路由器还能解决当下最重要的一个痛点,那就是连接所有家庭的智能设备。当下家里拥有10个以上的智能设备不在少数,普通的路由器很难支撑这么大量的数据传送,会严重拖累网络稳定性,但是Mesh足以胜任,以确保用户在家中能够获得最好的上网体验。

其实这次参加0元公测活动,初次拿到小米路由器Mash的时候,小编感到既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外型因为和小米路由器1代硬盘版很像,熟悉之余又夹杂着深深的疑问,Mesh怎么是一对双胞胎呢?两个到底如何来工作呢?下面赶紧来体验一下。

配置:

翻阅入门指南,小编决定使用苹果6s手机下载好小米WiFi的IOS版本的App,下载的同时对小米路由器Mesh进行通电及接入网线的操作。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取出任意一台Mesh(套装不分子母,两台完全相同,任意一台都可以用做主路由),按照入门指南上的图示进行连接网线和电源就行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官方强调:不要将网线和电源线捆在一起,避免对传输产生干扰;建议将电源插至墙上插座,不推荐使用插线板;因为采用了网口自动识别技术,所以无需区分WAN/LAN口,任意一个网口插上入户网线即可上网,其他两个网口自动切换为LAN口模式。

打开小米WiFi的App,选择刚刚安装的小米路由器Mesh,完成之后需要创建新的Mesh网络。这里要注意的是小米WiFi App要下载最新版,可是设置新路由器之前,要将手机的蓝牙打开,等待路由器指示灯从橙色常亮变为橙色闪烁。如果家里有多台Mesh的话,那么手机与它建立蓝牙连接后,其指示灯会闪烁绿色,选择时可以作为依据。

因为光猫拉线到卧室,所以检测后无需拨号,创建路由器的WiFi密码(也是管理密码),选择好路由器当前的放置位置,即可创建Mesh网络成功。一般家里如果有光猫的话,宽带账号和密码已经在宽带入户时存储在光猫内,无需输入就可以上网;创建管理密码可以暂时相同WiFi密码,不过后期要更改的话也很方便。创建Mesh网络成功的标志就是该路由器指示灯变为常量蓝色,这时可以选择另一台小米路由器Mesh。

小编将另一台Mesh首先放置在餐厅,并把卧室的门打开,确保其所在位置开阔没有遮挡,离开第一个Mesh之间的间隔为一堵墙,之所以不一步到位直接将第二台Mesh放在客厅,是因为实际配置工作确实发生了位置欠佳而扩展失败的问题,这时也不要担心,只要缩短与主路由的距离,避免被高大遮挡物遮挡,多摆几个位置多试试就可以了,配置时候一下子距离太远或者阻隔墙太多确实会造成配置困难打击用户的信心。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选择要扩展的Mesh,苹果手机与它连接蓝牙后,其指示灯会闪烁绿色。

小编喜欢把事情简单化,再慢慢复杂,所以配置完成之后再将这个扩展Mesh移动到老的无线中继位置,完成与老组网方式上路由器位置的重合。扩展成功的标志就是新添加的Mesh指示灯变成蓝色常亮。

接下来必须手动连接到Mesh网络,退出小米WiFi App,从手机系统设置的无线局域网中选择Mesh的WiFi名称连上即可。现在Mesh将2.4GHz、5GHz两个频段合并为一个WiFi名称,不再纠结连哪个WiFi。2.4GHz穿墙更好,5GHz速率更高。mesh支持band steering频谱导航技术,自动引导双频终端接入信号更好、干扰更少的频段。

使用小米账号登录,小编选择手机号码登录的方式,实在是因为记不住自己的小米账号。当然使用小米账号的好处是可以实现更多功能的体验,如远程管理,WiFi优化,防蹭网,升级助手等,只用一个App妥妥管理家里所有的路由器。

初次安装Mesh完成,就想马上看看下载速度,进入一键测速,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手机上面的下载速度达到20.9MB/s,上传速度达到5.4MB/s,开启深度测速后,外网带宽从200M带宽上升到233M带宽,下载速度达到29.03MB/s,上传速度达到4.54MB/s。

WiFi优化的效果也很理想,优化完成后网络速度提升46%。

工具箱中除了一键测速和WiFi优化外,还有防蹭网和路由设置。

前面说到的修改路由器管理密码的方式在这里的WiFi设置里面,加密方式小编选择的混合加密,信号强度选择最强的穿墙,就是要的这个效果。

上网模式设置为动态IP上网,当然如果想科学上网也可以添加VPN配置,这倒是非常实用的功能,小编在这里要点赞。

现在路由器基本都可以实现自动升级固件,Mesh当然也是可以的,小编设置Mesh固件的自动升级时间是早上4点,因为那时的小编已经熟睡。

尽管肥宅上网时已过了,但是手动升级助手来升级也很直观并且容易。

更多工具中的自定义HOSTS可能普通用户用的不多,不过高手肯定不会放过,毕竟可以加速网页的打开速度,屏蔽不健康的站点,关键是可以实现科学上网。

在小米WiFi中可以看到当前网络中小编的三个无线接入设备,分别是苹果手机6s,华为荣耀7c,东芝笔记本电脑(图标没有正常显示为笔记本电脑)。在Mesh设备管理中可以查看当前连接状态,卧室的主路由Mesh作为网关,与餐厅副路由Mesh之间的连接包括网线、2.4G/5G、电力。当然在Mesh设备管理中,可以添加Mesh路由,对连接有问题的可以选择“连接帮助”,进行查看和了解。

单个设备可以在App中单独进行拉黑、上线提醒、全盘访问、限速等权限控制,也可以设置禁止联网的黑名单和访问控制的黑名单,查看当前设备的设备信息。话说笔记本电脑那白色方块图标让人看了有点茫然。

两台Mesh的信息也是一目了然,比如IP地址和MAC地址,也可以查看她们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重启操作。至此,一个App就能搞定路由器所有配置操作,可以直接脱离电脑,这是现在管理路由器的主流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具备真正的智能体验,但是作为路由器的老用户,小编还是想看看Mesh在电脑上如何配置,所以小编在东芝笔记本电脑的WEB页面地址栏输入了“miwifi.com”。

总体来讲,web端管理页面做的较为简单,仅仅支持基础网络功能。首页是小米路由器的网络拓扑图,简单明了的显示出外网与两个Mesh之间的联系。

路由状态则较为详细,主要是路由器信息,实时网络状态,终端流量统计,当前CPU和内存的状态。

终端设备则用列表显示出当前的Mesh组网设备,网线连网设备,2.4G/5G连网设备。

互联网则显示外网状态和外网带宽,其数据和手机App端的是完全接近的。其他的常用设置和高级设置小编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通过WEB端细看。

背景:

以小编家为例首先介绍下评测场景,户型如下图,三室两厅一厨一卫的结构,总面积135平米。宽带是中国电信200M光纤,入户的光猫放在客厅沙发后面,原来主路由(极路由3)就安装客厅的光猫旁边,但是穿墙效果并不理想,小编喜欢睡觉前在卧室里坐床上看会电视剧、刷会抖音啥的,作中继的极路由1S通过WiFi接受主路由器信号看小米电视上的电影电视剧节目就卡顿的很;

抖音也时常没有信号断断续续的;卧室里的小爱音箱一直会报网络连接超时;卧室的电动窗帘开合也会发生长时间没反应的情况;包括命令卧室小米空气净化器也会有失灵的时候;反正各种闹心体验很差,曾经一度想扔掉极路由3,再重买一个好一点的路由器。

但是理智如小编这般的人忍住了,冲动是魔鬼,本着物尽其用、能用则用的原则,小编在无数个转圈和卡顿中默默忍受着,后来实在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的情况下,小编终于将光猫出来的宽带输出线通过墙壁上原有的弱电模组跳线到了卧室里面床边的模组,相当于把宽带直接入客厅变成了宽带直接入卧室,然后将主路由器从客厅迁入卧室,将原来在卧室作为中继的极路由1S扔到了客厅电视机的旁边,虽然现在客厅看电视很卡;厨房的小米净水器的指示灯会经常蓝色闪跳;但是因为平日里客厅不怎么去,厨房的净水器因为有无线中继总是还可以勉强用用的。

小编想评测无非就是把原来的无线中继方式改成小米路由器Mash组网方式,看看实际带来的效果究竟如何,为了更加形象便于理解,小编将家中户型做成简图,并将光猫、主路由、无线中继、测试点、更换的两个小米路由器Mash都做成简单易懂的图标直接标注在户型图中,用来表示实际网络设备的摆放位置和实测的测试点位,而且为了避嫌,小编直接选用了非小米手机作为评测终端,这样做的目的为了让数据更加大众化,也避免了小米路由器Mash内部有可能对小米手机信号优化,给其他非小米手机用户产生误解。两种评测方案请看下面简图说明。

一、原来的无线中继方案

还别说,如此一来,房间里的信号满格爆棚,看房间里的电视再也不卡顿了。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运用了无线中继方式将无线信号放大而已,但是随着家中无线设备的增多,随之带来的信号衰减非常明显,客厅、厨房、卫生间和书房的WiFi信号都不怎么理想。

下面的体验方式非常简单,就是在主路由和无线中继的地方都换成小米路由器Mash,看看相同点位的测试点的信号对比和传输速度哪个强。

二、小米路由器Mash组网方案

如此,只为了论证小米路由器Mash组网方式信号更好,衰减更小,干扰更少是否属实,于是小编进行以下体验。

测量速度和强度:

使用App:(1)Speedtest4.1.5,在APPSTORE中下载使用,目前作为网络测速的首选应用。(2)CellularZ3.3,在华为应用市场中下载使用,目前作为测试WiFi信息包括已连接信息、附近WiFi列表、WiFi信道2.5和5GHz强度的首选应用。

使用手机:苹果6s和华为荣耀7c

测试环境:使用小米路由器Mesh组网方式和使用极路由 无线中继组网方式两种。

测试点位1

测试点位2

测试点位3

测试点位4

测试点位5

测试点位6

测试点位7

汇总以上7张测试点位的数据最终得到如下表格

从下载速度和信道强度上来看,小米路由器Mesh组网方式比极路由 无线中继的组网方式要好很多,只有在测量点位7发生了一次反超,极路由的信号强度竟然大于Mesh组网,不过看相同点位下,Mesh组网的下载速度还是要快上不少。从与主路由相隔墙数来看,并不是相隔墙越多,Mesh组网的下载速度就越慢,在测量点位4中,尽管相隔3堵墙,但是Mesh组网的下载速度反而比相隔2堵墙的测试点位3快,由此可见,隔墙对于小米路由器Mesh来讲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下面再来看看最常见使用场景下Mesh对于手机下载速度、游戏延时、视频流畅度的具体表现。

下载:

这是使用应用宝App下载大型手机游戏《农药》和《吃鸡》的速度测试,分别在测试点位1和测试点位6测得,速度都很快,浮动在正负5之间。貌似距离不是问题,墙堵也不是问题,信号强才是关键。

游戏:

小编分别位于测试点位1和测试点位4玩农药时,发现游戏中路由器延时5-7毫秒之间,相差不是很大。

小编分别在测试点位3和测试点位6玩吃鸡时,开启高帧率模式,感觉游戏非常流畅,画面细节更多,根本没有卡顿。

视频:

小编使用爱奇艺App打开电影《无痛侠》选择清晰度蓝光4k在测试点位4和测试点位7分别播放20分钟,全程无卡顿无转圈,画面非常清晰,就算是开车追逐时也可以看清楚画面的每一个细节,令小编非常满意。

小米路由器Mesh搭载Qualcomm网状网络平台,凭借强劲的4核ARM处理器和256MB超大内存,通过分式部署,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复杂的家庭环境,做到最多可以连接248个设备,确保连接稳定不掉线,信号全覆盖、Wi-Fi无死角,只有像Mesh这样基本无视墙体阻挡,不管是阳台还是卫生间,都能流畅观看视频,轻松吃鸡,任意农药,彻底实现了全屋高速上网和无缝漫游的路由器,才真的是一台让所有设备都能好好上网的路由器,在业界才能足以傲视群雄;然而通过评测Mesh让小编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方便”二字,比如两台完全相同Mesh不分子母,任意一台都可以用做主路由,任意一个网口插上入户网线即可上网;2.4GHz、5GHz两个频段合并为一个WiFi名称,小编不必再纠结选择连哪个WiFi;一键联网功能更是让喜欢频繁修改密码的小编欣喜若狂,现在只要改一次密码Mesh会将更改后密码自动同步给所有智能设备,再也不用一台台重新连接甭提有多省事了,因此Mesh又是一台真正站在用户角度时时为用户操作便捷考虑的路由器。

当然,Mesh并不完美,甚至留有不少遗憾。首先,它没有USB接口,内部也没有硬盘,无法实现家庭云,对于小编这样喜欢随时放置照片和视频到家庭云的用户来讲,这是无法忍受的;其次,小编作为一名重度网瘾 游戏控 数码控患者,真心觉得Mesh后面只有三个网口实在不够用;最后,在小米WiFi App中路由控制界面某些进网的智能设备(笔记本电脑等)会显示为一块白板图标,让人有点不知所谓。不过小编相信这些缺陷肯定会在Mesh后续的硬件和软件升级中得到改进。好了,小米路由器Mesh公测定制版的评测到这里暂且告一段落,如果小伙伴们关于小米路由器Mesh还有任何疑问?那么欢迎在本帖下方留言,小编一定会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尽快为大家揭晓答案。

内置天线+满血6000Mbps!小米三频Mesh路由评测:专为大户型而生

一、前言:专为大户型而生!小米第一款Wi-Fi6分布式路由来了

从AX3600到如今的AX9000,小米路由可是一路过关斩将,最终登上王座。

借着Wi-Fi 6的东风,小米不仅打入了主流路由器的市场,实现了口碑逆袭,更是牢牢地在高端扎稳脚跟。 在千元上下,不管你是想要入门级还是配置体验全拉满地无线怪兽,小米路由都是许多用户的第一选择 。

小米AX9000,拥有2.5G网口和高达近9000Mbps的总无线速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你没有特定的专业需求, 他几乎就是你个人Wi-Fi 6网络设备升级的尽头 。

在AX9000之后,小米路由又能玩出什么新花样?今天,小米也给出了答案。 那就是向全新的品类进发,从家庭路由向大户型分布式路由的 探索 。

因此,小米三频Mesh路由应运而生。

Mesh,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是在全新的产品上却代表着更好的体验。 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整套的分布式网络的解决方案 。

无论配置、管理,甚至数量上都一步到位。如果你有大户型无线网络覆盖的需要, ”没有太高的学习成本“,“买来就能用”,就是对这类分布式路由最好的描述。

此外,小米三频Mesh路由的配置跟AX9000十分相似,可以说它就是后者的分布式路由组网特化版。它的参数亮点如下:

SOC: 高通IP5018处理器,高端同款,兼容性和速度表现都足够优秀。

无线: 5.2G 和 5.8G双频段,不仅可以满足单机最高2.4Gbps的连接速度,5.8G作为专用的Mesh频段,无线组网也不掉速

接口: 不仅有2.5G网口,还支持双LAN口聚合功能,电脑/NAS都能享受极高的内网有线速度

体验: 两台机身预配对,插电就能用。支持NFC碰碰连,新设备连接很轻松

连接: 支持Mesh蓝牙网关功能,可以充当家庭智能设备的控制中枢

价格: 1499元一套两台机身,单机价格不贵,更方便大户型覆盖组网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体验一下小米三频Mesh路由,来看看它在信号、覆盖和体验上到底有何不同。

二、外观:内置天线颜值翻倍 神秘光效质感满分

外观方面,小米三频Mesh路由有一大进步,那就是外置天线终于被移除。没有张牙舞爪的天线,整体机身更加简介美观,气质上也更贴合家用的定位。

机身正面,采用了一块亮面的塑料盖板,使整机更具质感。不过,小米三频Mesh路由并不支持屏幕显示,盖板下只有变换的条状指示灯,整机的颜值相当高。

内置天线+立式的造型,散热非常简单,上下均设置有通风口方便被动散热。顶部还拥有NFC功能,可以让设备一碰连接;底部则搭载了橡胶软垫,放置更加牢固。

最令人关心的接口部分,四个网口,其中一个为2.5G,另外三个均为千兆。都支持WAN/LAN自适应,还有双LAN口聚合功能,内网有线连接的速率非常高。

配件方面,小米三频Mesh路由一套包含两台路由,均提供了各自的电源适配器和一根超五类网线,到手连接就能用。

三、信号覆盖:360 信号无死角 穿一堵墙依然满速

采用了内置天线更美观,但信号怎么样?我们直接在测试环境里来检验 下。

在房间周围,即便是隔一堵墙的情况下,小米三频Mesh路由依然可以轻松将速度跑满。而即便在20米开外的4点,他依然能够在5.2G Wi-Fi下提供高达211.5 Mbps的速度,即便是2.4G Wi-Fi也依然可用。

作为一款面向大户型的分布式路由,单机完成大平层的网络覆盖可谓绰绰有余。

如果你使用的是有线Mesh组网,还可以解锁Mesh回程专用频段,进一步开放5.8G Wi-Fi供设备使用。

在开放5.8G频段后,我们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5.2G Wi-Fi的近场最大信号强度受到了一定的干扰,略有下降。

不过比较各点速度,信号及速率的差异并不明显,单机依然可以满足大平层网络的覆盖,只是最强信号的数字有一些不好看,大家依然可以放心使用。

和略微受干扰的信号相比,开放5.8G频段大大提高的带机量明显更具价值。

4天线的配置,和原本仅采用2天线的5.2G Wi-Fi相比,容量甚至可以提升2倍之多 。所以,如果有条件使用有线回程,我们强烈建议开放5.8G 频段,在大户型连接设备多的使用环境下,它可以让你网络的稳定性大大提升。

四、速率:有线无线皆达2400Mbps Mesh扩展依然满速

在内网无线速率方面,小米三频Mesh路由的5.2G Wi-Fi支持2 2 MIMO及160MHz频宽,可以获得最高2402Mbps的握手速率。

而5.8 G Wi-Fi则是支持4 4 MIMO 80MHz频宽以及4K QAM调制功能,所以单机无线连接的最大速度仅有1441Mbps。不过这个频段也被设置为Mesh专用, 无线组网速度2882Mbps刚好满速,专网专用,也可以避开双频路由Mesh组网速率打对折的缺陷 。

有线接口方面,则是一个2.5G网口+3个千兆网口。根据路由管理界面来看,这一代支持LAN口聚合,并且修复了此前2.5G口和千兆口公用的BUG。

所以,理论上,小米三频Mesh路由可以通过2.5G网口+双LAN口聚合,以2.5G的网速有线连接两台设备。刚刚好可以满足一台PC+一台NAS的连接需求。

测试一下内网速度,首先是千兆网口+无线网络的组合。2400Mbps的理论连接速度,可以轻松跑满千兆的内网带宽,速度维持在880Mbps左右。

使用2.5G有线接口进行测试,最大速度可以突破千兆瓶颈,平均速度为1.19Gbps左右。

小米三频Mesh路由支持双LAN口聚合和2.5G网口,很明显也不会有曾经AX6000上的千兆口到2.5G口间的带宽瓶颈。不过严谨起见,我们依然做了测试。

使用两台设备,通过千兆口同时向2.5G网口的设备发起传输,平均速度分别为943 Mbps和880 Mbps,总速度高达1823Mbps,很明显跨端口千兆的带宽瓶颈在本产品上也并不存在。

五、扩展体验:双机预配对插电即连 连接/配对最方便的路由

小米三频Mesh路由用起来最爽的一点是什么?

那当然就是出厂预配对,无需设置开机既连。配对速度非常快,插上电源30秒左右,就可以看到Mesh网点出现在APP中。

这一代支持的NFC碰碰连,使用起来也十分便利。

你可以尽量将密码设置的复杂一些,提高安全性。需要连接时,一碰秒弹窗,确保安全的同时,连接也最为方便。

路由器自身还搭载了蓝牙网关,可以说真正为智能家庭而生。许多智能设备,譬如湿度计/温度计、扫地机器人等都可以通过蓝牙连接上网,远程控制和联动又多了一层保证。

此外,这代还内置了四款加速器,最高可以免费体验110天的会员加速。从路由器端加速更稳定,而且全家都能适用。

六、总结:单机已是旗舰规格 大户型别墅级网络覆盖选它没错

小米三频Mesh路由的价格为1499元,一套包含两台机器,折合单价约749元。

从单机配置来说,它的硬件规格介于Redmi电竞路由器AX5400和小米AX9000之间,都定位高端,搭载了2.5G网口、支持双LAN口聚合,并且提供了5000Mbps以上的总无线带宽。

区别则主要体现在CPU,无线方案等这些地方。而前者的定价为1299元,后者的定价为599元。 可以说小米三频Mesh路由749元的价格并不贵,而是物有所值 。

从实际的表现来看,我认为小米三频Mesh路由主要有三大值得推荐的理由。

首先,就是极高的硬件规格。

三频6000Mbps的无线方案, 无论从Mesh组网还是直接连接设备来看,带宽都十分充裕 。额外的Mesh专属5.8G频率,可以保证无线回程依然2.8Gbps的连接速度。而不像市面上的双频路由,开启Mesh后网速直接打个对折。

更何况它还拥有2.5G网口和三个千兆网口,支持双LAN口聚合。且修复了此前产品上曾出现的跨网口千兆带宽瓶颈、双LAN口聚合占用2.5G网口等缺陷。 一台小米三频Mesh路由,可以完美适配你同时高速连接PC和NAS的需要 。

无论从有线还是无线方案来说,小米三频Mesh路由都做到了旗舰级的水平 , 就算抛开分布式路由的定位,作为单品也绝对值得选择 。

其次,就是小米系路由少有的内置天线设计。

自小米AX3600之后,想要一款无天线的产品,你只有小米AX1800这一种选择 。但是,因为小米AX1800的发布时间实在过于久远,它看已经有诸多遗憾之处。譬如无线速率过低,不支持IPTV等,都实打实的影响到了使用。

小米三频Mesh路由,是目前小米高端路由产品序列中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采用内置天线设计的产品,没有张牙舞爪的天线, 优秀的工业设计下,简约而充满 科技 感的造型,绝对称得上是小米高端路由的颜值巅峰。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方便易用的Mesh扩展。

Mesh其实已经谈不上是小米三频Mesh路由的卖点,因为它早已成为当下路由的标配。而出厂预配对,开机即组网的流畅体验,才是它作为一款分布式路由最大的特色。

虽然现在不少产品都已经做到了一键Mesh组网,但是下载配置APP,进入网页后台的门槛,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就已经相当得高。 小米三频Mesh路由的Mesh组网,做到了真正的0门槛。你不用给长辈解释太多,插上电,它们就能立刻享受。

此外,还有NFC碰碰连,蓝牙网关这样的设计细节,更多地考虑到了家庭的需要。作为一款为大户型而生的路由,它可以提供更方便的连接和额外的智能家居的控制。对于人口多,智能家居多的大户型来说,都能提高不小的便利度。

总而言之,一句话总结一下小米三频Mesh路由。 它拥有旗舰级别的有线和无线规格,内置天线设计堪称系列颜值巅峰和0门槛的Mesh组网体验 。 老实说,如果不是只卖套装版,我都想买一台自己用 。

不过就目前来看,它依然是面向大户型多路由器分布式组网而生。

作为向领势,TP-Link等传统分布式路由品牌发起的战书,小米三频Mesh路由无论配置还是定价都充满了诚意 。如果你恰好想为自己的大户型家居改善一下网络,它绝对是当下最值得考虑的选择。

小米路由器 Mesh 是一款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的路由器

关于路由器的文章我之前也写过不少了,根据大家给出的评论,我终于算是明白了大家的偏好:

1.华硕的;

2.能刷梅林;

3.不要电力猫。

虽然说这样「非华硕不买」的挑选方法非常省事,但往往也会错过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产品。我没有说梅林不好的意思,我自己家里用的路由器就刷上了自己改过的梅林固件。我只是想让大家明白,刷梅林不是一个「全年龄合家欢」解决方案,对于一些用户而言,小米或华为等国产路由器可能会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所以,我们今天要聊的并不是支持 Wi-Fi 6 的网件 RAX80,而是由小米推出的小米路由器 Mesh 版。

这款路由器看起来一点也不像路由器

首先来聊聊外观,有见过小米路由器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小米路由器」与「小米路由器 Pro」在外形设计上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设计语言:普通小米路由器一般用的是白色外壳,小巧的体积也让路由器在收纳时更加方便;而 Pro 系列的路由器大多是黑色的,内置硬盘的大家伙。

小米路由器 Mesh 采用了更接近智能音箱的桶状设计外观。路由与搭配的线材采用了同样的白色设计,没有像网件 Orbi 那样的圆润腰线,而是像小爱同学 AI 音箱那样直上直下的线条。正面只有一枚按键,背面有三个 LAN/WAN 混合网口、重置孔以及电源接口。

因为小米路由器 Mesh 版不区分子母路由器,任意一个都当作主路由使用,因此两个路由采用了同样的外形设计,而不是像华为 Q2 Pro 那样一大一小的组合设计。

这款路由器除了通过 Wi-Fi 组网,还使用了电力线辅助组网,因此电源变压器被整合到了路由器中。整合了变压器意味着路由器在工作时会有较为明显的发热现象,所以小米在路由器的顶部与底部各加入了一圈通风格栅,为路由器散热提供了保障。

指示灯整合在正面的按钮中,就绪为白色、正常工作为蓝色,紫色表示 Mesh 组网状态不佳,需要调整两个路由器之间的位置。

小米的 Mesh 与网件的 Mesh 有什么不同?

说到 Mesh 路由器,网件的 Orbi 不得不提。在之前的华为 Q2 Pro 体验中,我介绍了电力路由器的工作方式。其实 Mesh 路由器与电力路由器的组网原理非常类似,本质上都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两台路由器连在一起,只不过电力路由器用的是电线,而 Orbi 用的是 5GHz 无线连接。

话题回到小米路由器 Mesh 身上,要说小米的 Mesh 与 Orbi 的 Mesh 之间最大的不同,那肯定是小米路由器多样化的连接方式了。小米路由器 Mesh 版采用了电力、2.4Ghz 与 5GHz 混合组网的方式,两个路由器会在三种连接中选择更稳定的方式连接。而 Orbi 则使用全 5GHz Wi-Fi 信号组网,在组网方式上较为单一。

这里要明确一个重点,组网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组网方式的多样性。比如 Orbi 在组网时会使用一个专门的 5GHz 频道,也就是说组网时的流量并不会占用用户自己使用的带宽。而小米路由器 Mesh 无论是 5GHz 抑或是 2.4GHz 都没有专门的组网通道,也就是说组网所需的流量会与用户数据一起传输。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小米的组网方式会加剧用户网络的拥堵状况。

所以小米路由器 Mesh 的实际效果如何

先介绍一下目前我目前的网络状况,路由器与光猫放在了出租屋过道中,可以保证客厅、厨房与洗手间网络的正常覆盖。但由于过道与我房间之间隔着一面承重墙,因此在我房间内只有靠近门口的智能音箱可以有效地连接网络,手机、iPad 与 Chromebook 都处于信号的边缘,躺在床上看剧时甚至有可能要使用蜂窝数据。

用 iPad 简单画了画家里大概的布局:绿点为路由器位置,深蓝色区域为卧室,

红色区域为厨房, 浅蓝色区域为洗手间,米色区域为客厅。

将走廊路由器换为小米路由器 Mesh 版,将另一个路由器放在靠近门口的书架上与主路由组网,这样的配置不仅可以将 Wi-Fi 信号引入房间,还为房间带来可 3 个千兆 LAN口,让电脑、Apple TV 与 PS4 都能获得类似直连路由器的高速连接。在线观看 4K@60P 的 HDR 视频也不成问题。

上文有说过小米路由器 Mesh 版没有为组网专门预留频段,而是将组网流量与用户流量混在一起发送。虽然这样可以进一步优化路由器内的天线布局,但也这让一部分的带宽「消耗」在组网上。在刚拿到这款路由器时,@林十兄就跟我反映了这个问题,我也专门回了趟家里试了试。当我只使用一个路由器并将 PS4 连接至 Wi-Fi 时,测试网速可以达到 98Mbps,但当经过了一层 Mesh 转发后,速度最高只能来到 70Mbps。考虑到小米的 Mesh 组网为 2.4GHz+5GHz 的混合方案,对于一些只能使用 2.4GHz 的设备来说,可用带宽将进一步压缩。

系统是小米弯道超车的机会

虽然在网络质量上小米路由器要落后于使用独立频道的三频 Orbi,但小米路由器也有自己的长处,那就是小米路由器的手机 App 要比其他路由器好用太多了。将路由器接入电源,手机将通过自动寻找附近的路由器并为其初始化,在易用性上比网件的网页后台设置更为友好。

第二台路由器的连接方式与一般的电力路由器有所不同。以华为的 Q2 Pro 为例,添加子路由时只需将其接入插座,再按键进入匹配,一般再两分钟内就能完成设置。小米路由器 Mesh 版则需将另一个 Mesh 路由器放在能连接到主路由 Wi-Fi 的位置,再通过手机连接。

建立连接后,两个路由器会自动共享网络设置并完成组网,如果你自己还另外再买了更多的小米 Mesh 路由器,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添加组网。但考虑到整个路由系统只能从一个 WAN 口中接入互联网,我认为没必要使用四个以上的路由器 Mesh 组网。

既然提到了小米路由器的软件,那在这里就说一下我认为国产路由器与其它品牌路由器之间的区别吧。可能是由于互联网发展时的环境有所不同,大多数海外品牌的路由器配套软件都不会把手机当作重点,更多地还是聚焦在电脑与网页端。这些路由器虽然也提供手机客户端,但功能依然有些「不接地气」。

国产品牌的路由器则与之恰好相反,网页后台只做基本辅助,主要的功能与操作都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这也要更符合国内「手机为主」的用户习惯。

但考虑到 历史 的进程与技术的积累,国产路由器在系统可靠性与性能上往往会存在一定取舍。比如 @林十兄 在使用后就跟我提到过「这个路由器没有提供 2.4GHz 与 5GHz 混网的开关,不能生成两个独立网络」的问题。虽然对手机、电脑等设备来说,不能分离网络问题不大,但对于不少只能使用 2.4GHz 网络的智能家居设备来说,强制混网会带来诸多问题。

所以这款路由器值得买吗?

相信大家都清楚路由器是一样生命周期非常长的产品,有些用户可能已经换过三四台手机了,但却不曾升级过家里的路由器。对于一款很可能要用上 5 年的设备,挑选时的参数要求绝对不能「恰到好处」,最好为后续的使用留有足够的性能。但遗憾的是,小米路由器 Mesh 的配置并不超前,甚至有点「落后」。比如作为小米 2019 年的高端路由器,居然没有加入对 802.11AX,也就是 Wi-Fi 6 的支持。

对于一款 Mesh 路由器而言,由于需要与另一台路由器连接,因此在数据发送效率与频宽上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换句话说,Wi-Fi 6 中标配的 OFDMA 与 160MHz 频宽可以有效地提升路由器的工作效率。其中 OFDMA 可以让路由器同时向 6 台设备发送数据包,搭配上 MU-MIMO 效率提升更为显著;160MHz 频宽可以缓解 Mesh 组网时的拥挤问题。但这些技术都没有在小米路由器 Mesh 版中出现,我觉得实在有点可惜。

但考虑到目前 Wi-Fi 6 路由器的价格远超于一般的家用路由器,要求小米路由器支持 Wi-Fi 6 显然不太现实,而且小米 999 元一组的售价也已经非常实惠了。所以,要是你有 Wi-Fi 信号无法覆盖家里的困扰,又不想用一条 20 米长的超长网线将网络带入房中,小米路由器 Mesh 版我认为值得一试。

优势:

- 999 元的超低价格就能买到混合 Mesh 路由器

- 小米路由器 App 易用性更佳

劣势:

- 5GHz 与 2.4GHz 混网不能关闭

- 没有为 Mesh 预留频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