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发展历程,各种智能手机发展史

纵观现在的手机市场无论是苹果还是三星,亦或是小米华为,它们都变得更加“相似”。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厂商通过不断的调整来使得自家的产品更能融入市场,这样就会有一个代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30 05:51:43

纵观现在的手机市场无论是苹果还是三星,亦或是小米华为,它们都变得更加“相似”。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厂商通过不断的调整来使得自家的产品更能融入市场,这样就会有一个代表性的业界标杆出现(苹果)。不得不承认,现在许多厂商都是跟着苹果设计的脚步来调整自家的产品。

不可拆卸式电池

在iphone 4那段时间里,许多安卓手机都是可以替换电池的,那时还有个万能充电器。苹果先进的工业水平在那时iphone可谓是最薄的智能手机,这全得益于他的不可拆卸式电池。

但是续航是这一问题的最大关键,那个年代手机没电了拆后盖换电池就满血复活,但是苹果只能用数据线来充电,这也是不可拆卸式电池的槽点之一。

金属机身

说起金属边框,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苹果,但是提到金属机身,就不得不提到曾经的手机大佬HTC。HTC one 2013年英国伦敦及美国纽约举行发布会上展出,HTC赋予了该机一个“新”的名字——The new HTC One。

这款手机最大的亮点就是一体式金属机身,以及我们后来常说的‘三段式’设计,金属机身不仅视觉上给人高端旗舰的感觉,而且在手感上也是当之无愧的“机皇”,可以说HTC在当时工艺水平真的是数一数二。

‘高分’屏的崛起

在大家还在吐槽苹果“小屏”时候,各路安卓大厂屏幕尺寸都达到5.5甚至6寸了,但是有一家厂商竟然首次把手机屏幕分辨率拉到了2K(2560x1440),它就是vivo xplay 3s(2013年)。

在同时间段机皇(三星S4)也才1080P,如今1080P还是个梗,就算到现在还是有很多手机用着1080P的分辨率,大多数网友认为1080P的分辨率足以,太高了手机带不动卡顿又耗电,太低了又看不清1080P正好。但是科技是不断进步的,到后来大法的Z5P都用到了4K,像素密度飙到了恐怖的806。但是高分辨率并没有成为后来的普及,而是去选择了屏幕材质,由三星代表的Amoled(有机发光二极体)也就是A屏成为了现在各大旗舰的标配。

防水

有网友一听到防水第一反应就是SONY,2013年(真的是科技界进步最大的一年)索尼推出了Xperia Z,它拥有IP57级防水,这以后索尼的所有旗舰手机防水都成为了标配,随后三星S5(吐槽最多的一代)也开始有了防水,但是S6却没有,这点很奇怪。

指纹解锁

2013年9月苹果发布了第一代64bit搭载A7处理器的iphone5s,不仅如此苹果还在手机上增加了指纹解锁。

touth ID即指纹锁在当时被爆出很多漏洞,有很多网友表示用各种物体甚至有人拿狗狗的鼻子成功解锁了iphone,但是后来指纹解锁还是得到了普及,至于后来三星的虹膜解锁,和苹果的Face id还是有待时间的考验。

双摄像头

有很多人说双摄是华为P9先研发的,也有很多人说是HTC evo 3d,其实这些都不是,最先发布的双摄像头智能手机是夏普SH8168U。

双摄像头它的意义有很多种比如裸眼3D、黑白彩色成像、双焦段成像。这些本质上是不同的,但是将“双摄”这一概念推向潮流的还是华为P9。

压感屏、线性马达、快充技术、无线充电技术

大家一定还记得iphone6s那个充满魅力的宣传片,将手指压在屏幕上屏幕里的金鱼就开始游动了,这就是压感技术,可以更好的体验人机交互。从iPhone 7开始,苹果开始采用了线性马达,并将其命名为Taptic Engine。这个马达灵敏度极高home键反馈手感也是当之无愧!

提到快充就不得不提到OPPO,快充这一名词一直是OPPO宣传的主角之一,什么“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复杂多变,以至于现在的智能手机一天一冲都不够,所以快充技术的普及是必然的。

提到无线充电估计大多数人对他并不期望。2012年诺基亚lumia810第一款符合Qi国际标准的智能手机诞生了,但是直到现在也只有苹果三星这些大厂采用无线充电,为什么无线充电没有普及?其中有很多原因是因为它的充电实在是慢,而且现在大多数重度使用的手机党会边插数据线边玩,虽然无线充电确实方便(不用挑线头),但是无线充电技术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全面屏、全视曲面屏、“刘海”屏

全面屏手机可以说是当今旗舰的标配的,但是真正做到“全面的”少之又少,不是有刘海就是有下巴,第一个搭载全面屏的手机是夏普,但是真正把全面屏推向潮流的是小米mix系列,不得不服当时mix在科技圈的火爆程度。

当今全面屏的标准屏幕比例都是18:9(三星18.5:9,有些19:9),这些屏幕都是由三星提供的标准A屏,而这些屏幕分辨率大多数是2160*1080 ,很多厂商就说是2K屏,其实都是伪2K,说好听点就是宽屏1080P,目前手机只有三星旗舰(2960x1440)是宽屏2k(18.5:9)。索尼旗舰(3840x2160)是标准4K(16:9)。

得益于oled的特性三星的全视曲面屏可以做到圆滑的弧度(FIND X一样)。时下有很多网友讨论“同样是A屏,差距为何如此大”,其实大部分国产机型屏幕材质都是普通Amoled,而三星用的是Super-Amoled,其实三星减去了触摸感应面板,屏幕会更薄,颜色也会通透。而iphoneX是OLED(PMoled),不管是AMOLED还是PMOLED它们都属于OLED,只是A屏是主动式而OLED是被动式,所以在所有手机里看屏幕的话,无疑是苹果、三星的顶级屏幕了。

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下分享给我们~

智能手机是哪一年普及的?看完手机发展史,你就明白了

科技 进步,万象更新。

近几十年来, 科技 呈现爆炸式的发展,一些以前不敢想象的技术,早已经出现在生活中,普及大众。

智能手机的出现,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现如今,我们足不出户,能知天下、能尝 美食 、能买菜等等,同时智能手机也装下了所有能便利生活的软件,出门在外无需带钱就可支付、无需问路就能导航到目的地,这种种便利都表示了时代的进步。

但其实,这样的生活并没有经过很久。

很多人好奇,智能手机是从哪一年开始普及的?

我们看看手机的发展历程,就明白了。下面就随我一起来看一看。

移动通讯到现在有四五十年的历程,在这几十年里,移动网络从1G到现在的5G,经历了巨大变更,那么手机究竟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变成今天的样子呢?我们从移动网络的第一代开始。

1、第一代移动通讯(1G)

移动通讯技术早在上世纪初期就出现了,随后也在不断发展进步,直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国际无线电大会批准800/900MH频段用于移动电话的频率分配方案,第一代移动通讯(1G)才算正式进入发展期。

在1973年4月,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当中的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平民可以使用的手机,它可以使用任何的电波频段来进行通话。

1987年,第一台手机进入中国市场,型号为摩托罗拉3200。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大哥大,价格极其昂贵,一台大哥大可能要卖到上万元。

第一代移动通讯只是手机与基站之间通过模拟信号进行传输,只能用于打电话,但其安全性和抗干扰性能力比较差,而且不能国际漫游。

至此,第一代移动通讯进入普罗大众的生活,当然由于价格昂贵,也只有少部分人能用得起,还没到普及的地步。

2、 第二代移动通讯(2G)

1G时代的时候,摩托罗拉在移动通讯领域一家独大,随后2G时代到来,结束了这个局面。2G系统为欧洲的GSM系统和北美的CDMA系统,相比较1G来说,更安全、而且功能不仅限于通话。

2G正式商用是在1991年,而真正普及到世界各国的时间是1995年。

爱立信、诺基亚等品牌也趁势崛起,是手机高速发展的时代。

其中还要以诺基亚手机更深入人心,其内置的贪吃蛇 游戏 ,都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

2000年左右,各品牌为了提高竞争力,出来各种类型,比如翻盖手机、彩屏手机、滑盖手机、双屏手机等等。

这个阶段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移动通讯也慢慢深入人心。

3、第三代移动通讯(3G)

在2002年就已经产生了3G,但那会还没有正式使用,直到2009年,我信部发放3G牌照,我国也正式进入了3G的时代,我国所应用的3G标准有:WCDMA、CDMA2000、TD-SCDMA。

3G通信技术相比于2G,提升了非常大,能提供更先进的服务功能并且拥有更高的网络容量,传输更快,而且还能实现无线宽带接入。

这个时代不得不提一个改变局势的品牌,那就是苹果手机。

2008年,苹果iPhone 3G问世,开启了移动互联智能手机时代,苹果手机做出的贡献可谓是空前巨大的。

同年第一台Android手机HIC G1也发布,出现了苹果和安卓两大智能手机阵营。

而不愿意改变的诺基亚和早已落后的摩托罗拉等,已经被时代所打败,大势已去。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已经达到普及大众的程度了。

4、 第四代移动通讯(4G)

4G技术在2010年就开始大规模投入建设,4G具有更快的传输速度,而且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听语言、数据和流媒体。大家能更好更稳定地进行视频聊天等。

2013年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下发4G牌照,意味着我国进入了4G时代。

2014年初,三大运营商相继向公众开通4G业务,“4G”时代迅速到来。至此,智能手机开始普罗大众,智能手机变得更加便宜。

4G时代,是智能手机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类国产品牌崛起,开发出更多黑 科技 等,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各种应用软件的飞速发展,也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

可以说到了2013年智能手机基本上已经普及大众了,并且能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场景了。

5、 第五代移动通讯(5G)

2019年10月,工信部宣布5G商用正式启动,同时三大运营商也公布了5G商用套餐,相对于4G套餐来说,贵了不少。

5G网络的速度是4G网络的十倍以上,而且它还拥有低时延、高容量的特性,如果成功普及,能实现万物互联的景象。

到了这一阶段,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5G通讯技术目前还没有普及大众所有人,但在全球来说,我国的5G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同时我们也掌握了更多核心技术!

相信不久的将来,5G通讯技术能第一时间在中国实现普及。

从第一部移动通讯手机发展到现在有四十几年的时间,梳理如下:

1G时代: 1973年开始,通过模拟信号实现声音传输,摩托罗拉是市场领航者,国内称之为大哥大。

2G时代: 1995年普及世界,诺基亚、爱立信等品牌崛起,手机功能不限于通话,更具数字化。

3G时代: 2009年中国正式应用,出现了苹果和安卓两大阵线,意味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4G时代: 2013年中国启用4G,智能手机开始普及大众,特点是更快更稳定、而且能实现人对信息的连接。

5G时代: 2019年5G技术正式在中国商用,速度快4G十倍以上,能实现万物互联。

智能手机在2009年就开始在中国普及,运营商在强力推广,价格也压了很多,这个时间段,除了成年人,小孩子也开始使用。而到了2013年4G启用后,基本上已经普及到全国所有年龄段的人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吗?欢迎探讨。

智能手机发展史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的电报机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到"活,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活特耳里,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阐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了空间。而60多年后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的发现,成为"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正如一位科学家说的那样"手机是踩着电报和电话等的肩膀降生的,没有前人的努力,无线通信无从谈起。"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泊。当时他还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197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确定了陆地移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为移动电话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备。
1979年,日本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网。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
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例子里,重量达3公斤。
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则诞生于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象一块大砖头。
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为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就轻到了60克以下。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