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关村在线
属于大众的好产品,其功能优先级永远凌驾于美学之上。为了美而牺牲基础功能性和实用性的产品,通常只能落个“信仰”的名号。为了能在这个外观千篇一律,但竞争却
来源:中关村在线
属于大众的好产品,其功能优先级永远凌驾于美学之上。为了美而牺牲基础功能性和实用性的产品,通常只能落个“信仰”的名号。为了能在这个外观千篇一律,但竞争却达到白热化的手机市场找到不影响功能性的独特美学设计,厂商们纷纷开始在手机后盖的材质、颜色、触感和元器件布局上绞尽脑汁,希望在有限的发挥空间内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
现在手机已经很漂亮,但还可以更漂亮
所以市场上就出现了渐变色、素皮后盖、AG玻璃等各种各样的设计。但是,这些终究是静态设计,大家越在这个传统思维方式的框架里尝试新点子,越容易限制自己的创新能力。所以说,我们为什么不让手机后盖动起来呢?
01 “形不动,心动”的变色后盖能动起来的手机后盖,还不能是机械结构的动。因为现有的手机后盖形态就已经满足用户需求了,可动机械结构不会给用户额外帮助,而且还会提高故障率。所以一种既能让手机脱颖而出,又不会影响用户使用感受的设计,就成了突破千篇一律外形的关键。目前,在手机领域,最有前途的应该就是对电致变色后盖的尝试了。
OPPO Reno5 Pro 艺术家限定版
目前,采用电致变色后盖的手机已经陆续出现了几款,其中2020年底亮相的OPPO Reno5 Pro 艺术家限定版是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量产市售的电致变色后盖手机。
OPPO Reno5 Pro 艺术限定版的后盖玻璃下是一种能够通过电流或电压变化而变色的材料。用户双击后盖时,手机感应到这个手势,就会下达让后盖变色的“电流指令”,于是手机就变色了。
变色过程
双击之外,大家还能用“咚咚传情”功能,让两台手机远程同时变色(需要绑定OPPO手机的HeyTap账号)。总之,只要给手机后盖下达电流变化的指令,后盖就能变色。
OPPO Reno5 Pro 艺术家限定版
结合视觉艺术家Joshua Vides的图案创作,OPPO Reno5 Pro 艺术家限定版拉满了辨识度。这次尝试之所以能被称作为成功,不仅是因为新奇的外观,更是因为本机没有在机身形体和厚度上做出妥协。
OPPO Reno5 Pro 艺术家限定版
02 1999年电致变色玻璃就被大楼采用OPPO之所以能在Reno5 Pro 艺术家限定版上做到这样近乎两全其美的设计,背后最大的功臣就是电致变色技术。
在进入手机领域之前,电致变色玻璃其实已经在其它领域有着不少应用。其中知名度最高之一就是波音787客机的窗户了。
波音787的窗户(图源:网络)
高空中阳光强烈,所以就需要遮阳措施。实体遮阳板就是阻隔阳光的常用手段。但当你进入波音787座舱之后,就会发现它的窗户没有遮阳板。你能发现的是窗户下面的旋钮,这个旋钮能帮你调节窗户颜色的深浅。最深的颜色是不透光的黑色,实现了遮阳。
在舷窗的多层结构中,有一层是电控变色面板,这个面板具备导电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电流变化后,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完成变色过程。
除了播音787的舷窗之外,汽车、高层建筑的玻璃,都有电致变色玻璃的身影。电致变色玻璃的实际应用可以追溯到1999年德国的一座银行大楼。
1999年的电至渐变玻璃墙面
03 手机搭载电致变色难度大之所以直到2020年才有人把类似技术带到量产手机上,正是因为我们现在才做到了电致变色材料的小型化、低功耗化和可靠化。
不管是建筑物、还是交通工具的窗户,都有位外置电源,有足够的施展空间,也不会像手机一样天天被人密切接触。所以这类常规的电致变色玻璃不需要担心耗电、厚度,以及材料是否无毒无害等。
传统电致变色玻璃体积巨大
面对这些挑战,OPPO也是钻研了3年,终于搞出了一种非常适合手机的柔性电致变色膜片,做到了轻巧、稳定、低功耗,属于第三代电致变色材料。这种材料让OPPO Reno5 Pro 艺术家限定版的机身厚度和常规版一样,都是7.99毫米,不影响手感。
7.99毫米的厚度握感优秀
为了让手机后盖的电致变色效果稳定持久,Reno5 Pro 艺术家限定版采用了非常严密的封装手段,让电致变色膜片充分与空气和水分隔绝,尽量延长材料寿命。标称3万次以上的变色次数也足够大多数人使用(一天变10次可坚持8年多)。
OPPO Reno5 Pro 艺术家限定版
另外,这部手机的变色效果并不是快速的深浅切换,而能体现出从银色到深蓝色的渐变过程,通过技术实现了额外的美学气质。
04 会掀起新的潮流吗?OPPO Reno5 Pro 艺术家限定版这部手机的发售标志着手机电致变色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无非是继续压低成本、增多颜色种类、寻找大众审美的契合点。就像曾经由塑料到金属、由金属到玻璃、再由纯色到渐变色的发展一样,极具“次世代”气质的电致变色材料,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个新潮流,一个新的造型设计发展方向。
近期好文 《为了灭掉蚊子,人类真的是拼了》《给iPhone装上安卓系统,会更好用吗》《求求你,别再把手机做成相机了》《最像真人的机器人来了,但我劝你别拿来做坏事》
机友们现在买手机,会优先选择什么颜色的版本?
是永不落伍的黑白,还是各种新鲜独特的新配色?
这几年由于全面屏盛行等因素,大家都在吐槽现在手机外观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So,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厂商们就把提升辨识度的一部分重心,转移到了机身的配色设计上。
这不,根据外媒爆料,将于下个月发布的iPhone13系列,就会新增日落金、玫瑰金等多款配色,总配色数量可能将达到8款。
好家伙,不愧是「 科技 以换壳为本」的阿果。
不过要是说到机身配色上的整活。
跟这几年不断争奇斗艳的国产手机比起来,苹果可能还得往后稍稍。
举个栗子,自从当年华为P20整了一个渐变色之后,后来几乎所有厂商都开始做起渐变色的手机。
那几年的手机市场,放眼望去,几乎全是各种五颜六色的骚家伙。
渐变色玩腻了之后,现在又有好几家厂商,开始折腾起了「变色后盖」。
去年初,一加和vivo接连秀了一波电致变色的技术。
结果没过多久,OPPO Reno5 Pro+艺术家版就直接把电致变色技术,带到了量产的手机上。
相比传统的单一种配色,当时的那款手机确实给机哥带来了不少新鲜感。
虽然出厂的颜色是银色,但通过敲击它的机身后盖,机身就能实现在银色与蓝色之间的切换。
此外华为、传音等厂商也都有陆陆续续,推出了搭载电致变色后盖的机型。
与这几家的电致变色不同,蓝厂走的则是光致变色的路线。
无论是vivo S10Pro还是最近发布的iQOO8,都各有一个光致变色的版本。
虽然原理不太一样,但道理其实是类似的。
搭载光致变色的S10 Pro/iQOO8经过阳光的照射后,也可实现两种颜色的变换。
虽然说吧,也有不少人觉得这是手机厂商在「乱点 科技 树」。
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手机的配色设计,确实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购买意愿。
毕竟,好看的东西往往就会让人失去抵抗力。
而且嚯,无论是电致变色,还是光致变色,这可能都还只是手机变色工艺的一个开始。
也许在不久之后,你能买到的手机,可以实现的是无数种颜色的变换。
可一周一变色的新型材料
听起来似乎有点玄乎,但这可不是机哥自己胡乱瞎掰的。
前几天,就在机哥上网冲浪的时候,无意中就看到了中国科学网发布的一篇报道。
呐,就是下面这个:
「手机成“ 变色龙 ”?」
作为六号线的搞机一哥,看到这几个关键词机哥可就不困了,迅速就去扒了扒具体的细节。
原来,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和捷克 Jan Evangelista Purkyne 大学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下。
一种可以在自然条件下,自发改变颜色的金属材料,已经在最近被成功研制出来。
此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合金与化合物杂志》上。
先给机友们简单说说,这种材料到底是如何实现变色的。
据研究人员介绍,他们在一种「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铈基非晶合金中,掺杂了一系列的稀土元素。
结果发现,这种融合之后形成的体系,在室温和空气条件下,居然具有自发氧化和自发变色的性质。
而且嚯,相比起前面提到的那些电致变色、光致变色。
这种材料只要与空气接触,就能自己通过氧化来变色。
除此之外,能变换的颜色也不仅仅局限于两种。
(左:电致变色前;右:变色后)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自由女神像吧?
原本的它外表其实是棕黄色,同样是在经过氧化反应之后,现在变成了大家看到的浅绿色。
而据研发人员介绍,新研制出来的这种变色金属,它的变色机制也与自由女神像类似。
emmm...听起来可能略微有那么一点,像生锈的感觉。
但其实,这种材料的氧化除了是不间断且持续的之外,氧化层的生长也是均匀的。
也就说是,其实并不会因为局部快速氧化,而出现像锈蚀的情况。
另外,因为采用的合金材料不同,这种新合金氧化反应的速度更快,颜色变化的速率也会更快。
根据他们的测试,这种材料变换的频率,最开始可以做到一周变换一种颜色。
机哥寻思着,这要是用到手机上,不就等于一周可以更换一种手机配色?
可能买到的时候是白色,下周就是金色,再下周就变成了绿色...
这不比一款新配色,也要搞个发布会的阿果燃多了?
但是,机哥要说但是咯。
从研发人员的介绍中,机哥也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材料最终变成一种固定的颜色。
而且,它最终会变成什么颜色,也是目前还不能确定的事...
不过在网友们看来,这样似乎还更加刺激。
好家伙,现在买手机,屏幕可能要抽奖。
以后买手机,颜色都纯靠抽奖。
买手机也能当盲盒买?
有网友提议可以让主题的颜色,随着手机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软件工程师:你礼貌吗?
不过咯,这种材料也并不是完全的盲盒。
研发人员也表示,最终呈现的颜色,应该会跟选择的材料成分有关。
只是目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进行验证。
那有机友可能就要问了,这种新合金到底能用在什么产品上?又啥时能应用?
实际上,由于这种新合金可以形成各种形状,这就让它可以实现于多种产品的应用。
虽然研发出来的时间不长,但目前其实已经可以应用到商标等之类的需求之中。
而且,别看它用到的铈元素属于稀有金属,但其实它的价格并不贵,这也为量产带来了更多有利的条件。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手机,等它经过硬度、耐磨性等方面的性能测试之后,估计这也不是太过遥远的事情。
话说回来,不知道大家过去买手机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一是常常纠结于到底选那种配色,二是本来最心仪的配色用了一段时间后,就感觉失去了新鲜感。
不知道机友们有没有,反正机哥是真的有。
依机哥看,这应该也是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厂商,都在做变色后盖的原因之一。
虽然说新研制的这种合金,最终能不能用到手机上,还尚未有定论。
但至少手机变色这个方向,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玩家加入。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