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的最终形态,还远未到尘埃落定的时候。
全文2392字,阅读约需6分钟
文 | X科技实验室
你知道,让手机屏幕变大到底有多难吗?
过去近20年时间,全世界的手机工程师前赴后继,推
手机屏幕的最终形态,还远未到尘埃落定的时候。
全文2392字,阅读约需6分钟
文 | X科技实验室
你知道,让手机屏幕变大到底有多难吗?
过去近20年时间,全世界的手机工程师前赴后继,推进了一场属于屏幕的技术革命。而我们每个普通人,虽都见证了手机屏幕从小变大的科技浪潮,却很可能从不知道它的艰难。
那么,屏幕每次想要变大一点时,究竟要付出多少努力呢?
抛弃键盘
2007年初代iPhone发布时,乔布斯说,当时市面上的手机之所以烂,是因为屏幕下面的键盘。
其实第一个想去掉键盘,给屏幕留出更多空间的,并不是苹果。90年代的IBM,2000年后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这些巨头均推出过多款触屏手机,但并未成为主流。
而当时风靡一时的滑盖手机,则可以算是在扩大屏幕与保留键盘之间的一个折衷方案。那为什么iPhone发布前,触屏手机没能普及呢?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硬件,最初触控手机用的是电阻屏而非iPhone使用的电容屏。
如果你有幸使过电阻屏手机就一定知道,很多时候手拿触控笔对着屏幕,使劲儿戳半天手机才会有反应,而且不一定是你想要的那种反应。
iPhone发布2年后,诺基亚在旗舰机N97上还头铁地用电阻屏,当然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二是软件,当时手机系统的操作逻辑是基于键盘设计的,对于触控的交互很不友好,适合触控操作的软件和游戏也极为匮乏,甚至iPhone推出的最初几年,支持iOS系统的手机游戏和软件数量仍不如诺基亚塞班系统,直到愤怒的小鸟和水果忍者等游戏的出现。
三是一言难尽的触感玄学,直到2010年仍有人坚持认为,触摸屏无法取代键盘的触感与快感,所以HTC与摩托罗拉等品牌都推出过既有触控屏又有侧滑键盘的神奇机型。
而iPhone的成功,一方面是将传统的电阻屏换成性能更优良的电容屏,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iOS优异的交互体验,让绝大多数用户忘记了敲击键盘的快感。
后来的安卓手机也同样拥有这两方面特点,手机屏幕才真正战胜键盘,成为手机主要交互工具,并成功扩大了自己的空间。
砍掉边框
获得了本属于键盘的空间后,屏幕再想扩大,就要打边框的主意了。
第一款无边框手机,是夏普2014年推出的,设计上奇怪地将前置摄像头放在了下边框位置。而三星在2015年的S6使用的曲面屏,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制造无边框的视觉效果。
国产手机也对无边框概念情有独钟。比如2015年,贾老板的乐视就推出了号称“无边框”设计的手机。
2016年,小米推出的MIX概念机,除了下边框外,几乎真正做到了全面屏,突破了当时大众对手机屏幕的认知。
但刚才提到的各种方案,都在屏幕的两边和额头做文章,为什么没人打手机下边框的主意呢?
因为手机屏幕结构中,屏幕的背板必须要搭载驱动芯片,并与主板连接,才能实现屏幕发光,所以封装屏幕时,背板必须要比屏幕显示区域长(chang)出一部分,用来放置芯片。
这就是手机屏幕传统的COG封装方式,同时也是为什么2017年前,手机必须有个“大下巴”的原因。屏幕想要完全占领边框,就必须在封装时,把背板上的这部分空间节省出来。
2017年开始销售的手机上,有了两种缩小手机下巴的工艺。
一种是COF封装,可以理解为将芯片镶嵌在软板上,软板折叠后和屏幕连接在一起,这样就缩短了屏幕背板的长度,17年三星在旗舰机型S8和Note 8上就是这样操作的。
另一种是更先进的COP封装,这种方案必须配合成本更高的柔性OLED屏幕,柔性屏可直接实现弯折,这样就可以将手机正面的空间,完全留给屏幕显示使用,17年苹果的iPhone X首次采用了这一封装工艺。
消除下巴的攻坚战胜利之后,屏幕只还剩下前置摄像头一个敌人,工程师们很快研发出了刘海屏、水滴屏,打孔屏,今天搭载屏下摄像头的智能手机,也马上就要量产了。
折叠屏的探索
2019年开始,众多折叠屏手机横空出世。不过真正实现量产的,只有华为与三星,但手机经常性处于缺货状态,买不起也买不到,因为折叠屏手机的良品率太低。
客观讲,折叠屏手机目前仍不能算是成熟的产品,还有诸多地方有待完善,比如经常被提及的铰链问题,外屏强度问题等等。
今天我们只说屏幕方面,自从iPhone推出后,耐划耐磨的高强度玻璃就成了所有手机的外屏材料。但是再好的玻璃也经不起180度的弯折,明显不适用于折叠屏手机。
2019年第一批发布的折叠屏手机的外屏,都是一种名为聚酰亚胺的材料制成的薄膜。
理论上讲,聚酰亚胺材料具有弯曲半径低、耐久性高等优点,据说华为使用的双层航天级聚酰亚胺材料,价格是等重量黄金的3倍。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发现它制成的外屏几乎毫无强度可言,比如三星折叠屏即使在搭配原厂保护膜的情况下,脆弱度之高也到了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
今年三星的新一代折叠屏手机则采用了“超薄玻璃”作为外屏材质,使用体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当你第一次开机的时候,会看到几条提示,简单总结就是:
易碎易坏易报废,轻拿轻放轻折叠,最好是把手机供起来。
以大众电子消费品易用、耐用的标准去衡量,这块娇贵的折叠屏仍有很多地方有待提高。
但工程师们依旧在努力,许多厂商在继续改良聚酰亚胺材料,生产大猩猩玻璃的康宁公司,也一直在努力研发玻璃材质的折叠外屏。
手机屏幕的最终形态,还远未到尘埃落定的时候。
手机屏幕的变大,屏占比的持续提高,在过去十几年,可以说是凝聚着科技行业无数工程师的智慧和汗水。那么折叠屏之后,属于屏幕的科技浪潮又会向哪个方向奔腾呢?
可能真的会像刘慈欣在《三体II》中的畅想,那或许会是一个万物皆可为屏幕的时代。
作者:X科技实验室
在现在的科技生活当中,手机应该成为人手必备的一个电子产品。从一开始的大哥大到后来的翻盖手机、按键手机到现在的智能机,其实时间才经历了差不多十几年,手机的性能和外观就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为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所以人们对手机的需求越来越高了,消费者对手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现在的手机已经完全大变样了,小屏幕的手机现在已经快被社会所淘汰了,因为屏幕小不实用,手机屏幕变得越来越大,这种现象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手机性能越来越好
因为现在手机零件和芯片变得越来越好了,所以手机的体积也会变得越来越大,这样才能够满足高性能。因为手机越智能的话,所需要的零件就越多,对于手机的要求就更高。那么手机的屏幕可能就会更大一些。因为现在手机不仅可以用来看电视也可以用来打游戏,而且具备各种各样的软件,所以所需要的零件和芯片还是非常多的。而且现在人们对手机的续航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如果想要续航能力强的话就需要大电池,那么手机可能就会更大。
二、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现在小屏幕的手机已经越来越不受欢迎了,因为现在人们买手机也是为了娱乐,因为手机可以用来看电视,如果屏幕更大的话,看电视就会更爽。而且现在本身就是信息发达的时代,如果屏幕小的话处理信息也不容易,屏幕大的话对于我们的眼睛也会更好一些。而且大屏幕的手机打游戏的效果也会更好,因为视野更加开阔,现在很多人买手机都会优先考虑大屏幕。可能只有极少数女生才会比较喜欢小屏幕的手机,因为大屏幕的手机可能会比较重。
现在手机屏幕越做越大,也是一个趋势,因为更大的屏幕可以带给我们更好的体验。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实用的技术就会被市场淘汰,显然,小屏幕的手机在当今社会来说是不实用的。
首先就是我们现在的网络非常发达,所以我们每天需要处理的信息也是爆炸式增长,如果手机还是那么小的屏幕,就非常不方便。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才更加喜欢大屏幕,这不是因为手机做得大了,人们才不得已选择大屏手机,而是因为大屏手机是我们的刚需。虽然目前仍旧有小部分用户是小屏幕手机的爱好者,但大部分手机用户还是非常喜欢大屏的。
再者就跟手机内部的构造也有关系,因为技术的发展逐渐成熟了,所以手机内部需要很大的空间去放置零件,而且内部的零件也更加精密,摄像头也更多了。手机屏幕变大,是为了让这些零件可以有序排布,也有利于提高手机性能。而且手机变大之后,手机的硬件基础条件也会更加高端。这完全就是技术导向,而且手机屏幕变大,也有利于我们的视力。比起以前那种小屏手机,我们的眼睛看手机屏幕不再那么累了。
最后是手机屏幕变大,也能够满足我们的娱乐需要,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打游戏,但是游戏需要很大的屏幕。如果是小屏幕的话,那么我们很有可能看不到游戏中的人物,而我们对于影音的需求也是很大的,大屏幕可以让我们有更好的观剧体验。
手机屏幕越做越大,也是符合人们的需求的,也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符合技术的发展,不过我觉得未来手机屏幕不会继续变大了,现在的手机屏幕大小就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