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5G手机基本上在国内已经普及了。从第一代5G手机和第一款5G套餐的面世,到现在也有两年左右的时间了。仍旧有很多用户拿到5G手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关闭5G网络,继续使用4G。最
如今5G手机基本上在国内已经普及了。从第一代5G手机和第一款5G套餐的面世,到现在也有两年左右的时间了。仍旧有很多用户拿到5G手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关闭5G网络,继续使用4G。最近华为推出的P50系列仅支持4G,依旧受到了大家的热捧,至于花高价买4G版P50系列的用户,他们一个原因就是4G够用了。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有网友的P40手机升级之后,发现手机快捷菜单里面的5G快捷键没有了。对此有网友询问华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是什么原因,对此李小龙的回应是,这是三大运营商的要求,每个手机厂商都必须这么做。
除了李小龙这么回答外,小米张国全也给出了相同的说法,响应运营商的号召,手机必须默认开启5G SA。
对于手机操作不了解的用户来说,默认开4G和5G他们都毫不知情,唯一疑惑的可能是,流量比以前用的更快了。但是对于手机了解的用户来说,仍旧可以在设置里面关闭5G开启4G。或许有很多人疑惑为什么运营商要干预手机厂商取消5G快捷键呢?咱们先看看为什么用户不用5G流量。
根据网友的反馈,他们有这样的顾虑。一个是担心5G网络更加耗电,一个是认为5G资费太贵用不起。
先说耗电这件事,进入到5G时代之后,手机的电池容量明显大幅增加,基本上都是4000-4500毫安起步。要知道4G时代手机电池容量普遍在3000-3500毫安之间。在5G手机初期,也有不少手机厂商的高管科普,5G的耗电量确实比4G更高了。
但是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是否经常收到三大运营商的短信,提醒大家开启5G网络,5G SA的覆盖更广,速度更快,更“省电”!不少小伙伴懵了,手机厂商说5G费电,运营商说5G省电。两个都是专业的,我到底该信谁的呢?
耗电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钱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5G覆盖比较好的地方,有网友表示这个5G跑数据的速度太快了。开4G的话,一个月10GB左右就够用了,但是跑5G的话可能出去一天就没了。对于一般用户来说确实有点难以负担。
对于5G没有覆盖的地方,那用户就无能为力了。首像我们这种偏远地区,5G还没有覆盖。我已经买了5G手机,也换了5G套餐,但是信号一直都是4G 。
有数据显示,三大运营商的5G用户数量已经接近5亿。国内的目标是在2023年之前让一半以上的网络流量从4G升级到5G,届时4G网络也会更加好用。
从数据来看,5G的用户数量确实不少,而且增长的也很快。但还是之前的问题,我买了5G手机和5G套餐,有可能是为了更高性价比的流量,最终我还是以4G流量入网,这对于运营商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总的来说5G用户不少,但是并没有达到三大运营商的预期,所以才会各种方法促使用户使用5G。
当然,5G建设和覆盖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大家不使用5G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互联网厂商还没有开发出来一个彻底激活5G作用的APP。如果某些APP能够让用户切实感受到5G的必须性,相信大家也会很乐意使用5G。你默认是否会开启5G呢?不开启5G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想获取更多科技资讯,快来关注我们吧!
因为工信部对5G终端用户的覆盖率有量化要求。意义就是那按照层层剥皮层层加码的常规操作,各大运营商肯定都有指标了呗。
目前运营商在5G网络投入大量资本、人力物力,而且用户换5G手机比例也比较高了。但是后来运营商通过后台专业系统发现5G手机在5G网络驻留的时长、产生的流量并没有达到预期。
但是,只要5G基站开着电费就嗷嗷的涨,甚至逼得运营商去开一些5G基站的节电功能;只要用户还依然大量使用4G网络就没法把低效率的4G频率拿来给5G用,与此同时4G网络依然高负荷5G网络依然没人用;当然使用5G对于流量增收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所以运营商现在在想尽办法提升5G手机的5G驻留时长,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让手机厂商们尽量通过一些手段让用户留在5G网络,比如取消5G快捷开关,有些用户就不会随意关掉手机5G功能了。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
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了5G的三大类应用场景,即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和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
增强移动宽带(eMBB)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网流量爆炸式增长,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加极致的应用体验;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主要面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要求的垂直行业应用需求。
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需求。
为满足5G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5G的关键性能指标更加多元化。ITU定义了5G八大关键性能指标,其中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成为5G最突出的特征,用户体验速率达1Gbps,时延低至1ms,用户连接能力达100万连接/平方公里。
深圳从2017年10月开通首个5G试验站点以来,5G产业链发展快速推进。
2018年6月3GPP发布了第一个5G标准(Release-15),支持5G独立组网,重点满足增强移动宽带业务。2020年6月Release-16版本标准发布,重点支持低时延高可靠业务,实现对5G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应用的支持。
Release-17(R17)版本标准将重点实现差异化物联网应用,实现中高速大连接,计划于2022年6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