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关注TWS市场,会发现从去年到今年,TWS耳机品牌越来越少了,然后价格也两极化了,有贵到2K以上的,也有低到9块9的。
而且在笔者身处内地三四线城市来看,TWS耳机用户早已不是年轻
如果你关注TWS市场,会发现从去年到今年,TWS耳机品牌越来越少了,然后价格也两极化了,有贵到2K以上的,也有低到9块9的。
而且在笔者身处内地三四线城市来看,TWS耳机用户早已不是年轻人为主了,好多溜公园的大爷、钓鱼的大叔包括跳广场舞的大妈都用上了TWS耳机。
顺便说一句当初在TWS耳机兴起之初你是否冷言冷语嘲讽过它是个摆设?
言归正传,本文只想围绕着“高价和低价TWS耳机的真正差别到底在哪里的”这个问题聊聊我的看法。
表面的价格差别肯定是在品牌和音质以及降噪上,尤其在前两年只要带上了降噪功能,售价基本都过千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两三百的TWS耳机也有主动降噪功能了,所以很多人就会觉得买一款便宜的就够了。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目前做降噪最好的还是索尼和BOSE以及苹果,其它的如Beats(已经属于苹果了,至于技术是否通用不得为知)、捷波朗、魔声之类的都要差一个档次。至于那些HIFI耳机厂商做的降噪效果就更差了,不出意外都是拿代工厂的方案整的。
国产品牌里带降噪的也很多,我个人觉得比较靠谱的是周董代言的万魔。万魔前年也出过高端降噪TWS,售价一千出头,不过那会正是TWS耳机竞争激烈的时候,那款并没有卖出名,后来就转入了性价比路线,推出的TWS耳机都是500元以内的,尽管降噪效果相当不错,但是音质又不够突出。
不过有一说一,万魔在产品创新方面是很讲究的,除了降噪豆、还有睡眠豆、舒适豆和活塞豆,产品很有特色,主打不一样的人群,这点和那些半路出家的投机倒把分子要良心的多。
延续降噪这一功能来说,尽管现在TWS耳机的降噪技术普及了(主要是代工方案普及了,成本下来了,代工厂压根不愁没订单),我们就该选便宜的降噪TWS耳机么?
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你就是单纯的追求降噪(通勤用),然后对音质等其它要求不高,买便宜的完全没问题的。
所以问题来了,高价位的主动降噪TWS耳机到底贵在哪里,除了品牌溢价,降噪效果,音质和交互以及入耳感应、倾听环境音这些功能都可能占据着优势。
尽管苹果、索尼和BOSE在这些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搞研发,不过我还是得吐槽一下索尼,从最初的半成品的降噪豆到后来跳水的XM3,它为了自身的财务报表真的牺牲了不少粉丝的热爱。
关于主动降噪TWS最后一个问题,它有劣势么?
其实答案很明显,因为添加了主动降噪模块,相比普通的TWS耳机,它的体积要大很多,第一个牺牲的就是佩戴舒适度。如果要兼顾舒适度,除了牺牲降噪能力,还要牺牲电池(即续航)。
还有个弱点很多人不会在意的,那就是音质,这是两个方面的,一个是内部元器件架构影响单元架构,另一个本身开启降噪后音质会打折扣。
所以你要我推荐一款完美的TWS耳机,我真没法推荐,每个人注重的点不同,各自喜欢就好,反正最明显的缺点就是佩戴效果和续航,购买时可以多看各个电商平台的购买评价。
我个人觉得其实主动降噪效果也不用那么好,毕竟是TWS耳机,真要享受主动降噪效果,头戴的还是更爽。
所以本文第二部分来了,咱来说说低端的TWS耳机便宜在哪里。
第一个就是模具开发了,套用所谓的公模可以省不少钱的,然后收纳盒用料、耳机内部用料都可以省钱,包括交互方案甚至连调音都可以省。
也许你买到一款不到百元的TWS耳机,觉得不管是操作还是声音都可以满足你,给它个好评肯定是毫不犹豫的。
但是当你用上三个月或者半年,你就会发现一边耳机不响了或者充电充不上了,或者收纳盒盖子坏了等等,那些需要时间去验证的问题在低端TWS耳机里会非常频繁。
所以你若问低端的TWS耳机值不值得买,也是看人啊。我前年送给表弟一款小米的TWS耳机,我觉得音质很垃圾的,他用了半年一边不响了。春节又送给他一款微星的游戏TWS耳机,音质也不咋的,但是他觉得音质没有小米的好,但是这款微星的我用它玩游戏延迟低,虽然用的次数不多,但也有一年时间了。
最后咱们来说说TWS耳机的音质问题,很多人都觉得TWS耳机是妥协产品,不管是支持APTX的高通芯片还是索尼的LDAC协议,在有些人看来就不够资格谈音质。
这个说法其实我不认同,而且你也别说,用田忌赛马的首段来对比的话,有不少TWS耳机音质是可以超过有线耳机的。
话说回来,用最常见的标准耳朵收货,每个人耳朵审美水准不同,你又怎能说别人的TWS耳机听不到好声音呢?
当然在TWS耳机里,音质较好的还是那些HIFI厂商推出的TWS耳机,毕竟别人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不管是单动圈还是圈铁,大多数HIFI厂商在推出自家TWS耳机时都是在用水桶理论做耳机,发挥自己优势。
但话又说回来,因为TWS耳机除了音质啊续航啊交互哈,包括佩戴的舒适度和美感都是用户所考虑的,当然更重要的还有预算,这就造就了很多人并不会因为某个权威专家的言论就去选择某一款耳机,比如那些300元以内的TWS耳机往往会有很多销量包括好评,那个也很容易促使你去购买。
在这里咱顺便抖个黑料,就是识别刷单的。你翻某款耳机的购买评价里,点图片或者追评,有很多美图或者美女佩戴的图片包括当天就刷追评的,大多数是刷单的,尤其价格在300-500左右的。
最后的最后咱来说说音质,很多人都觉得是传输协议或者解码规格决定TWS耳机的音质,其实主要还是单元调音,其次才是这些传输协议解码规格,当然也可以利用前端及音源来提升音质。
比如德国德斐尔这款AIRY真无线单动圈,蓝牙5.0非高通芯片,不支持APTX,但是支持AAC。如果你用华为手机听歌的话会觉得其音质除了三频均衡、宽松舒展有那么点点箱子味(因为德斐尔本身是做影院系统比较出名的)就没别的。
但是当你换上果机再听话的话,它的解析,它的低频下潜和量感包括器乐的亮度都会大幅度提升,完全是另一副耳机。
之所以有个原因是因为它本身是给果机用户准备的,或者说在出厂前设计时,设计师都是用苹果手机作为前端来调音的,没办法,德国那边果机普及度比较高。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20m.1000858.1000725.1.69c12a1262ErJS&id=626658055278&skuId=4436785012418&areaId=421000&user_id=3079800013&cat_id=2&is_b=1&rn=74741b4d8562ac7e79b7db47064d075f
说到这里就要说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何同一款耳机你用着觉得不管是操作还是延时都比较得心用手,而有的人就不行,尤其当这款耳机并不是一两百的地摊货时。
这是你要考虑适配的手机,耳机厂商不可能兼顾到所有的手机,多数时候用当下最火的两三款作为主力测试和调试。
如果你看中某款TWS耳机的购买评价发现有不兼容现象时,或者说你狠在意所谓的兼容性,那最好就用和你手机同牌子的耳机。
不过在我个人玩了这么多耳机来看,其实现在基本没啥兼容问题了,因为TWS耳机技术这两年发展的很快。
但是如果你发现你买一款今年上市的TWS耳机还在使用主副机方案时,你要么立即退货要么就当什么不知道吧。
中早期的TWS耳机多数是分主副机方案的,比如右边耳塞是主机的话,配对时你要先拿出右边耳塞连接手机,然后才能取出左边耳塞。听歌时,你若把右边耳塞放进收纳盒,它就不会响了,或者需要你重新配对。
到后来有了TWS 的方案时,无论是配对还是取下耳塞,它都是不影响连接的。我在前文说的那款德国德斐尔AIRY就是这样的一副耳机。它就是个典型例子,除了左右开弓没有任何断连的不适,它还有个特点就是左右两边的操作动作是一样的,单击暂停开始,双击下一曲,三击上一曲,长按呼唤语音助手,只需用一遍就记住了所有的交互动作。
说到这就要提一些价格较高的TWS耳机,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有不少TWS耳机是可以更改操作设定的,但是需要下载APP,在其APP里进行设置。
说到这,不知道各位搞清楚高价TWS耳机和低价TWS的差别没有。一分钱一分货其实多数时候是成立的,只是现在有两个利好现象。一个是中低价位的TWS耳机为了应付激烈的竞争市场会把定价尽量压低,用走量来获取市场整体利润。
另一个利好现象时那些国际大牌的高端TWS耳机降价会比较快,不降价就没法做财务报表,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这都是好事。
我个人最后的建议是尽量不要买太便宜的TWS耳机,毕竟是经常用的,尤其用于通勤的,当你有了依赖性,又被耳机的突然问题困扰着实恼火。
最后的最后,还是少戴耳机,除了通勤需要,心情需要,没事的时候不要老戴着耳机,真的,一旦到了三十几岁,它是很伤耳朵的。
你们知道平时我们的后台除了手机之外,咨询最多的产品是什么吗?没错,就是TWS耳机。从AirPods一代发布开始,TWS从无到有,从有到火,如今已成为大家平时最常用的数码产品之一。这么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自然也免不了一些鱼龙混杂的乱象。
除了手机厂商、音频厂商之外,TWS市场还有大量的上下游小厂,代工品牌,甚至连LV这样的奢侈品也要来趟一趟浑水,好不热闹。这也就造成了目前市面上的TWS产品种类繁多,消费者往往拿不准究竟该怎么买。
其实这正是本文的目的,我们想跟大家聊聊TWS的选购问题,顺便推荐几款我们觉得还不错的产品。
当前市面上的TWS耳机虽然形态各异,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按入耳方式可分为半入耳式和入耳式。按照功能体验,可分为降噪式和非降噪式。
入耳式和半入耳式的选择问题,全凭个人习惯。现实中有相当比例的用户并不习惯入耳式耳机对耳道带来的压迫感,尤其是一些具备降噪能力的入耳式产品,在开启降噪之后耳道内外会有一个明显的气压差,很多人会对这个问题比较在意。
更有一部分用户因为材质或者是其他方面的问题,还存在对入耳式产品过敏的问题。之前我们也多次报道过部分消费者因为使用了一些型号的TWS产品造成耳朵发炎的新闻。如果你刚好是这部分用户,那么半入耳式产品肯定是你最佳的选择。
尤其是到了夏季,天气炎热,汗水更多。佩戴入耳式产品,耳道内部会长期处于湿热状态,不适感和过敏的问题可能会更严重。
而对于降噪式和非降噪式的选择问题,我建议还是选择具备降噪能力的TWS产品。
的确,整体来看降噪式TWS的价格一般都要比非降噪式耳机的价格贵上一些。但降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尤其是如果你平时差旅、公共交通通勤的情况比较多,一款降噪耳机能够带给你相对安静的体验,在我看来是物超所值的。你会因此减少很多由于身边人的高声喧哗,手机外放等不文明行为带来的懊恼。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好处就是:降噪耳机是有利于听力保护的。嘈杂环境下使用普通耳机,很多人都会下意识提高音量来掩盖或者遮蔽噪声。
研究表明,人耳长时间处于高分贝的环境下,会对耳朵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降噪耳机因为能够屏蔽一部分的背景噪声,就能够让你以更正常的音量来使用耳机,这就起到了保护听力的效果。
对于价格的问题,实际上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平价降噪耳机产品。尤其是今年,各家手机厂商都有入门级的降噪TWS产品发布,其使用门槛已经低了很多。
很多人其实有一个疑问:同样都是TWS产品,几十块钱的和几千块钱的产品差异在哪里?
AirPods系列发布后不久,市面上就出现了很多“高仿”产品。比如著名的华强北某达的方案,目前已经过几年的迭代,完全能够做到以假乱真。日常的交互、弹窗、自动连接都跟正品看不出差别。那么,真的能够做到花一份的钱,办十分的事儿吗?
在我看来,当前市面上的TWS产品主要的体验差异其实往往是在一些眼睛看不到,甚至是第一耳朵都很难听到的地方。比如说降噪,降噪算法是需要进行软硬件深度调优的,也是非常考究厂商功力的地方。
苹果、华为、BOSE这样的大厂,在自家旗舰产品上一般都采用了定制的元器件和算法,而小厂没有能力在这方面做深度的开发和调校,只能去市面上买一些现成的软硬件方案。两者在体验上的差异,自然可想而知。
再比如稳定性和延迟,这属于TWS产品在体验上至关重要,但又很难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我曾经使用过一些品牌的TWS产品,这些产品在平时使用的时候问题不大。但只要在机场、高铁站这样的环境下,耳机就出现了明显的卡顿和断联的情况。
至于延迟问题,我的感受就是大多数的一线厂商产品的表现都要明显好于一些小厂。另外,同品牌的产品搭配使用,延迟表现也要略好于跨品牌使用。
所以如果你的要求不高,使用TWS产品主要是用来搭配手机。自家手机品牌旗下的TWS产品,可能是一个比较省事儿选择。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之外,音质、做工、智能交互这些方面,也是同理。
结合我的使用体验,筛选出了几款适合购买的TWS产品。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AirPods系列:AirPods 二代、AirPods Pro
AirPods系列还有啥好说的?作为标杆产品,无论是AirPods还是 AirPods Pro 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挑不出什么毛病。非要挑的话,AirPods Pro的做工按照苹果产品的标准来看稍显拉跨,一些接缝上的处理不够精致。除此之外,两款产品的综合表现真的很优秀。
AirPods 二代的价格目前在800元上下,AirPods Pro价格在1400元左右。和同类型的产品相比AirPods系列的售价有一定的门槛。但考虑到这两款产品的高口碑,它们依然值得推荐,对于iPhone,或者是苹果全家桶用户来说,AirPods系列就是最佳的选择。
对了!别忘了AirPods系列还有一款AirPods Max,这款产品我觉得更像是一款配饰,不在TWS产品的讨论范畴之内。
华为FreeBuds 4
这是华为最新的主动降噪耳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半入耳式的设计,同时还能够提供相当不错的主动降噪能力,它也是当前市面上为数不多的采用半入耳式设计的降噪耳机。虽然从降噪效果上看,其降噪能力相比入耳式弱了一些,但FreeBuds 4胜在佩戴的舒适性,能够做到“几乎无感”的体验。
另外这款耳机在音质和延迟表现上都做得相当不错,搭配华为自家的旗舰手机能够支持自家的 游戏 低时延技术,适合平时喜欢打 游戏 的一些用户。
999元的价格不算便宜,但相比普通的AirPods而言,它在降噪、音质等方面都有优势,适合那些不喜欢入耳式耳机的用户。
索尼WF-1000XM4
索尼降噪豆在TWS市场可谓是大名鼎鼎,而WF-1000XM4是索尼刚刚发布的新产品。和上一代相比,WF-1000XM4的体积更加小巧,佩戴更加舒适。在最核心的降噪和音质方面,WF-1000XM4也有了巨大的提升,比如音质方面改进了动圈单元,加入了 LDAC连接。在降噪能力上,目前这款产品也是处于同类型产品的顶尖水平。
这款产品最大的问题还是价格,1999元,适合一些预算比较充足的用户。还有一点,如果你使用的是iPhone或者是其他不支持LDAC的机型,那可能多少有点浪费了。所以要不再换台手机?
OPPO Enco Free 2和OPPO W31
我认为 OPPO Enco Free 2 是同级别最具性价比的一款产品。它最强的就是降噪能力,能够提供42dB的降噪效果,即便是和当前市面上千元级的产品相比也毫不逊色。
同时这款产品还做了一些设计和体验上的优化,佩戴的舒适度相比之前也有了不小的提升。音质方面,OPPO Enco Free 2依然是OPPO和丹拿合作的进行的声学优化。虽然表现跟自家的旗舰产品相比有一点差距,但在同价位依然不俗。599元的价格,这款产品很值得选购。
W31同样是来自OPPO的一款口碑不错的平价TWS产品。这款产品目前在电商平台200元左右就能拿下。虽然是一款入门级的产品,但它的延迟表现很优秀,能够做到100毫秒以内,适合一些手游用户。音质表现方面, OPPO W31 的三频偏向于均衡,同时它还具备通话降噪的能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款产品没有主动降噪的功能。
真我Buds Air 2 Neo
这应该是当前市面上最便宜的主动降噪耳机,目前官方售价179元。它支持25dB的主动降噪,同时还支持通透模式,从功能体验上也算是很齐全了。
另外这款耳机的续航表现也相当不错,搭配充电盒能够支持28小时的超长续航。它还支持快充,号称“闪充10分钟,听歌三小时”。不到两百元的价格,能够买到一款这样的产品,要啥自行车。
tws蓝牙耳机和普通蓝牙耳机区别,TWS就是真无线耳机,而无线耳机有真无线和挂脖两种,挂脖是中间有线连接的,真无线是分开的也就是你说的TWS,TWS性价比最高的三款耳机
一、NANK南卡N2
千元以内的蓝牙运动耳机中,NANK南卡蓝牙耳机的销量以及口碑当属前列。在推出的短短几个月内就收获了科技数码媒体、耳机发烧友以及运动达人的赞赏,成为目前蓝牙运动耳机的领先品牌。
在兼顾考虑到蓝为了打造高标准音质,NANK南卡蓝牙耳机还特地建立高标准的声学实验室,聘请加大拿多伦多音乐人William Arnaldo 携手20位欧美调音师历时两年,针对不同音乐风格,百万次调校,使其音质高度还原原声,呈现强劲宽广音域,让高音富有动感,低音浑厚有力,媲美千元耳机的效果。
二、华为FreeBuds 3真无线蓝牙耳机
华为FreeBuds 3这款耳机外形非常的独特,扁平化的设计,搭配上圆圆的收纳盒,非常的简约可爱。同时,这款耳机搭载了麒麟A1芯片,采用半开放式主动降噪,骨声纹通话降噪,通话声音更加清晰,佩戴舒适,续航强劲,音乐播放长达20多个小时。强抗风噪,通话清晰流畅,即使是骑行,也丝毫不影响通话质量。
三、三星Gear IconX蓝牙耳机
IconX2018延续了上一代可爱小巧的胶囊外形,仅一只手即可掌握,也可轻松收入囊中,充电盒正面印刻着三星的LOGO,简单大气,触感非常舒适。耳机改用直立的收纳方式,成功让耳机盒的整体长度缩短了,更适合放在口袋里携带。这款耳机的轮廓,也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流线型设计,耳壳的松紧度刚好。耳内外的设计也非常到位,不多不少,就算在运动过程中也不会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