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开学季。每年到了这个阶段,iPad总会迎来新一轮的销量爆发:一方面苹果差不多每年9月份都会开一场发布会推一些新的设备,好让去年的设备降点价(并不是);另一方面,苹果每年这
又到一年开学季。每年到了这个阶段,iPad总会迎来新一轮的销量爆发:一方面苹果差不多每年9月份都会开一场发布会推一些新的设备,好让去年的设备降点价(并不是);另一方面,苹果每年这个时候,也会推出“开学季优惠”活动。
最重要的是,新晋的大学生们终于有了借口购买一些原来不能买产品。小黑就曾经以“我要学习”这种借口来换得一部iPad Pro。当然,这部iPad最终的命运,还是逃不出那句全国闻名的真理:“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
当然,作为小黑本黑来说,还是非常希望同学们可以真正实践当初买它的时候的诺言,利用它来好好学习。
不仅小黑希望如此,甚至连苹果都是这么希望的:您瞧,新的iPad Pro都打出了“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的广告词,就说明了一切。
让iPad Pro变得更像生产力工具的,还有最近几年推出的Apple Pencil和妙控键盘。特别是前者,让无数大学生有了在图书馆写写画画的新理由。
不过,作为一款2015年才推出的“新品”,Apple Pencil和我们传统的书写方式有什么异同,它又能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什么样的便利呢?
同样是触控笔,苹果的为什么这么贵
在本质上,Apple Pencil依然还是一支“Pencil”,但这支苹果的Pencil为什么会这么贵,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了。
回想起在看发布会的时候,Apple Pencil最让小黑关注的地方,还是要数搭配iPad Pro时,通过Sidecar第二屏幕功能连接Mac电脑可以实现的“数位板”模式了。
当然,光是可以作为数位板的配件来用,并不是Apple Pencil一支笔的价格就抵得上一块入门级数位板的理由,更重要的,是它在实际使用上的体验究竟如何。
目前,市场上一共有三个顶级的触控笔技术。第一个是日本wacom的电磁笔技术。这项技术使用的是无源无线方案,不需要电池,而是通过笔尖的线圈与屏幕特定层之间的触控感应实现输入。这项技术也是三星在其手机上采用的触控笔技术。
不过,采用这项技术的电磁笔在常规书写时表现确实不错, 但在笔尖角度较小时,识别能力就会打上折扣了。
▲ 三星Note 5的电磁笔
另一项触控笔技术,则是源自以色列的n-trig电磁笔技术,也就是目前在Surface上广泛采用并受到好评的一项技术。
然而,小黑觉得它的缺点比wacom更致命:它采用的是与Apple Pencil一个类别的主动触控式电容笔技术,需要依靠电源发出信号配合屏幕感应笔尖的压力——但除了Surface 超薄触控笔之外,其他的产品竟然都是不可充电的。
▲ Surface触控笔使用的还是传说中的9号电池
正是因为上面这两项顶尖的触控笔技术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因此苹果决定另起炉灶,自己来搞,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见到的Apple Pencil。
Apple Pencil采用了与Surface触控笔同样的方案,即主动触控式电容笔,不过,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主动触控式电容笔的原理小黑刚才已经大致介绍过了,它需要通过触控笔上的传感器感知笔尖与屏幕接触时产生的压力、角度、按键状态等信息,并不断通过低频信号的方式将这些信息传递到触控屏的控制芯片进行解算,最终得到写下的画面。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使用这些产品时,需要先通过蓝牙连接设备的原因。
▲ Apple Pencil大致原理示意
在相关行业里,这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种第三方触控笔也都是采用了这套方案。
但让Apple Pencil有别于其他触控笔的,主要还是苹果完善的生态闭环。相比第三方触控笔,让Apple Pencil好用的关键是在其与iPad设备的通讯机制上。
▲ Apple Pencil的笔尖由导体笔尖压力感应器和电路板组成
在相关行业里,这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种第三方触控笔也都是采用了这套方案。
但让Apple Pencil有别于其他触控笔的,主要还是苹果完善的生态闭环。相比第三方触控笔,让Apple Pencil好用的关键是在其与iPad设备的通讯机制上
实际手写测试:找出最适合Apple Pencil的场景
虽说体验这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知,但对小黑来说,Apple Pencil的手写体验甚至要好过一些平价的数位板,最大的不同就是:流畅。
相比一些平价数位板书写时的阻尼感,Apple Pencil在书写时相当顺滑,非常适合小黑的胃口。当然,可能也有些人更喜欢略有阻尼感的书写手势,这就见仁见智了。
从上面的动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同样的,Apple Pencil在书写时有着很高的精确度,对笔触深浅的判断也十分精准。
另外,Apple Pencil搭载的传感器甚至可以让用户利用素描排线的握笔姿势进行绘画。
不过,在体验之后,小黑还是感受到了对比专业数位板的一些差别,最重要的,还是在使用时的手感上。
上面小黑已经说到,Apple Pencil在iPad Pro上书写时非常流畅,阻尼感很小,这就给书写和绘画带来两种不同的体验:
书写时,我们往往因为追求效率而加快写字的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阻尼感较小的书写方式会使书写变得更加顺滑,因此在笔记时,Apple Pencil和iPad Pro的搭配相当令人满意。
当然,小黑并不建议大家用Apple Pencil来练字,因为太过顺滑的书写体验容易让字写得“油滑”,失去筋骨,特别是在用水笔笔刷的时候。
▲ 还有人为了防滑特意购买了笔尖套
但在绘画当中,用户往往需要对笔尖精准把控,这时反倒需要一些阻尼感,方便用户控制笔尖,特别是在需要凸显力度时,顺滑的屏幕反倒成为一种障碍。
当然,日常画画漫画之类的,Apple Pencil还是绰绰有余的。
▲ 以上就是小黑的绘画作品
Apple Pencil在体验上的惊艳,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它的充电模式。
对于小配件的充电,苹果向来有着很强的创新意识,例如AirPods Pro的无线充电和Apple Watch的磁吸充电,但见识过这两者的小黑,还是被Apple Pencil的磁吸充电方案吸引住了眼球:我只要把Apple Pencil放在iPad的侧面,它就自动吸附上去,并开始充电了,完全不需要充电线!
从小黑的实际体验来看,Apple Pencil的磁吸充电设计得还是非常牢靠的。吸上去之后,需要稍稍用力才能取下Apple Pencil,而且吸附在上面时,就算有一定的晃动,它都不会掉下来,因此在使用时,我们也没有太大的必要担心它电量不足的问题。
哪些用户值得购买Apple Pencil?
在网上,关于Apple Pencil的讨论,已经进行过许多轮了。
对有些用户来说,Apple Pencil或许并不是他们需要的配件:
而对另外一些用户来说,Apple Pencil确实成为了他们的生产力。
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答案。诚然,有些人会更喜欢纸笔作为书写工具,对他们而言,这会在学习时有更“沉浸”的感觉;而对另一部分人而言,iPad Pro与Apple Pencil的搭配让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浩繁的卷帙。特别是在越来越多的学习资料变成电子文档的现在,这两者的搭配在极大程度上解放了学生们的书包。
所以,针对“哪些用户”值得购买一支Apple Pencil,而哪些用户又更适合回归本初,用“Pencil”作为生产力,小黑在浏览了不少用户反馈之后,总结了一些用户特征。
首先,是觉得Apple Pencil确实提高了自己的生产力的用户,他们更多的关注点是在iPad Pro Apple Pencil这一套设备的便捷属性上,例如上面图中的那位前医学生,就对替代了“又硬又厚”的专业书的iPad Pro Apple Pencil方案赞不绝口。
▲ 一名普通大二临床医学生的课本
还有一部分用户对Apple Pencil爱不释手的原因,则是因为它可以随时随地帮助你写写画画——而且比纸笔更方便的地方,是它可以随时修改、撤回操作、保存作品。同时,我们还可以将画作同步到iCloud或APP提供的云存储空间上,方便在不同的苹果设备上(包括安装了iCloud的Windows设备)取用。
▲ iCloud的Windows版本
相比纸笔而言,除了在便携度上见仁见智之外,iPad Pro Apple Pencil的方案可以说都更胜一筹。另外,iCloud的200BG方案一个月只要21块钱,用来存储学习、工作档案可以说毫无压力(除非你是上面那位医学生),既然这样,如果只是用来存储文档的话,又有什么理由选择百度云呢?
作为相反的一方,选择不买Apple Pencil的用户的理由则集中在如下几点:
第一,因为使用体验不如纸笔,当然,关于这一点,小黑也表示部分同意,因为不论铅笔还是钢笔,在重量上都比Apple Pencil轻了不少,长期书写时势必更容易觉得疲劳。另外,Apple Pencil与屏幕接触时的“嗒嗒”声,还有各种笔记APP的翻阅体验与纸质文档的差距,也是许多用户不能接受的地方。
第二,因为苹果较为闭环的生态,使其无法真正实现便捷的即时跨平台使用,特别是在iOS和macOS不支持一些软件和功能的情况下,这个缺点就更显著了。
▲ 这也是许多人选择Surface平台的原因
从上面的总结来看,小黑觉得,对于有记笔记、画手绘的需求,或是大量资料都是电子档的用户,Apple Pencil确实很能提升生产力。而对需要经常跨平台使用的用户,或是习惯了纸质书籍的翻阅方式的用户而言,Apple Pencil就没那么方便了。另外,每一款笔记APP都有一定的学习时间成本,这也应当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一点。
至于是不是习惯Apple Pencil的书写体验,小黑建议还是到Apple Store实际体验一番,毕竟网上看来的体验都只是别人的体验,而且还是二手的。
Apple Pencil就在这里,你买或不买,觉得它实用或是不实用,它依然还是iPad Pro的好搭档。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在真正想要学习的用户手中,有没有Apple Pencil都一样要学习的,无非是学习过程会不会因此受益罢了。
而在另一部分人手里,Apple Pencil也真的会遭遇Kindle一样的下场,惟一的不同只是Kindle还可以压泡面,Apple Pencil么,连咖啡都不能拌。
归根到底,小黑还是希望理性购物,并且,好好学点东西总是没错的。
。每年到了这个阶段,iPad总会迎来新一轮的销量爆发:一方面苹果差不多每年都会开一场发布会推一些新的设备,好让去年的设备降点价(并不是);另一方面,苹果每年这个时候,也会推出“开学季优惠”活动。
最重要的是,新晋的大学生们终于有了借口购买一些原来不能买产品。小黑就曾经以“我要学习”这种借口来换得一部iPad Pro。当然,这部iPad最终的命运,还是逃不出那句全国闻名的真理:“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当然非常希望同学们可以真正实践当初买它的时候的诺言,利用它来好好学习。不仅小黑希望如此,甚至连苹果都是这么希望的:您瞧,新的iPad Pro都打出了“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的广告词,就说明了一切。
让iPad Pro变得更像生产力工具的,还有最近几年推出的Apple Pencil和妙控键盘。特别是前者,让无数大学生有了在图书馆写写画画的新理由。不过,作为一款2015年才推出的“新品”,Apple Pencil和我们传统的书写方式有什么异同,它又能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什么样的便利呢?同样是触控笔,苹果的为什么这么贵在本质上,Apple Pencil依然还是一支“Pencil”,但这支苹果的Pencil为什么会这么贵,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了。回想起在看发布会的时候,Apple Pencil最让小黑关注的地方,还是要数搭配iPad Pro时,通过Sidecar第二屏幕功能连接Mac电脑可以实现的“数位板”模式了。
当然,光是可以作为数位板的配件来用,并不是Apple Pencil一支笔的价格就抵得上一块入门级数位板的理由,更重要的,是它在实际使用上的体验究竟如何。目前,市场上一共有三个顶级的触控笔技术。第一个是日本wacom的电磁笔技术。这项技术使用的是无源无线方案,不需要电池,而是通过笔尖的线圈与屏幕特定层之间的触控感应实现输入。这项技术也是三星在其手机上采用的触控笔技术。不过,采用这项技术的电磁笔在常规书写时表现确实不错, 但在笔尖角度较小时,识别能力就会打上折扣了。
使用iPad画画要使用apple pencil。
用户使用Apple Pencil画画时,使用的画笔是苹果公司为了一些专业人士提供的一款智能设备。可以满足用户对于画画和专业绘图的需求。
Apple Pencil是一款智能触控 电容笔。它是在2015年9月10日在苹果发布会中发布的;在2018年时推出了新的一款产品,开始支持磁吸和无线充电;在2019年的6月最新的apple pencil大大缩短了设备的延迟时间的问题。
扩展资料
新一代Apple Pencil可通过磁力直接吸附在iPad Pro一侧边框上,一经贴合,它便自动与设备配对并开始充电,方便随时随地使用。Apple Pencil还带来了新的互动方式,使用时只需轻点笔身两下就能切换工具,省去了停笔操作的繁琐。
可以在电子邮件里写写画画,甚至还能直接在Keynote讲演等app中笔绘。还可以在截屏后,当即就在屏幕快照上做标注。
Apple Pencil是一件非常称手的工具,尤其是在需要用到像素级别的高精准度时。它能精细地动用到每一个像素,从制作工业图纸,到为肖像画添加发丝般细腻的笔触。加大力度,线条变粗犷;轻轻下笔,则线条更纤细;倾斜笔锋,就能创造阴影效果。
用Apple Pencil轻触iPad Pro显示屏,即可唤醒设备并打开备忘录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