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无线蓝牙耳机降噪 评测,蓝牙干扰

大家使用蓝牙耳机当然主要是图个没有线连接的方便和轻松,尤其是这两年开始越来越多使用真无线耳机,真正的用户相信还是体验到了其中的便利。蓝牙无线耳机的方便也让我们在更多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1 02:52:22

大家使用蓝牙耳机当然主要是图个没有线连接的方便和轻松,尤其是这两年开始越来越多使用真无线耳机,真正的用户相信还是体验到了其中的便利。蓝牙无线耳机的方便也让我们在更多的场合愿意使用耳机,尤其是在室外使用的机会可能会增多。所以,在蓝牙耳机测试中,我们也希望能够考虑到各种使用场合下它们的体验到底如何,其中也包括信号的质量。但毕竟我们的人力精力有限,今天抛砖引玉,来第一次聊聊这两年大概两代真无线蓝牙耳机在闹市区超强信号干扰下的表现。文末会指引大家留言,会有抽奖。

所谓“超强干扰”绝非写文章标题党的噱头,而是真的做了一个这样的测试,也许大家使用蓝牙耳机使用中,也会偶尔听到爆音,卡顿等问题,但一般不会严重影响体验,但这次的超强干扰可以完全打断音乐的播放。一些老旧的蓝牙耳机在这里“卡顿”严重到无法使用,10秒钟里,音乐卡顿到完全停止的时间可能要占30%以上。测试地点是北京王府井附近金鱼胡同王府饭店门口到东侧十字路口这一段人行道。做这个测试,纯属巧合,测试与娱乐性质各占一半?

蓝牙耳机超强干扰测试-测试地点

蓝牙耳机超强干扰测试-据说它们是罪魁祸首?

在以往蓝牙耳机测评中我们谈到过,包括真无线之前的蓝牙耳机,头戴式蓝牙耳机,极为轻微的爆音在马路街道上出现似乎有那么一点规律,那就是和目前街道布置的摄像头相关,但技术方面我们不专业,原理说不清楚。而到了真无线耳机,这个就更敏感了一些。但从漫步者TWS5、nubia/1more真无线、OPPO O-Free等测评可以看出,它们抗干扰能力比以往有了很大进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出现因干扰带来的爆音几率很低;第二,爆音时间极为短暂,轻轻的“pa”一声,几乎可以认为不打断整个音乐连续播放。这也许可以代表了新一代高通QCC302x芯片配合耳机LDS天线的平均水平。当然,测试中还是发现,它们在某些稍强干扰路段,遇到十字路口或者单位、小区的大门口,就要“pa”一下的问题。不知大家使用这几款耳机在街上使用感觉如何?可以留言。

这些轻微的所谓“路口干扰”或者“摄像头干扰”,AirPods 1代我们在同路段和TWS5做过测试,AirPods 1代完全没有发生问题。当然,使用AirPods在路上也会遇到卡顿爆音,那说明此时干扰已经很严重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测试超强干扰的效果……

本次测试,同时间使用了苹果AirPods 1代与2代、漫步者TWS5、Nubia Pods、索尼SF900。AirPods使用iPhone X连接,其他几款全部使用vivo Nex双屏连接。手机测试过程中放在裤子口袋里,注意,不是拿在手里。上文已经说明,这个“严苛”的娱乐性测试地点,是因为使用AirPods 1代时路过此地极为卡顿而发现的。AirPods 1代平时效果要比TWS5、Nubia Pods更好,那在这里是不是它们就更惨呢?实际测试还真不是这样。

苹果 Apple AirPods二代[2019]真无线蓝牙耳机-对比第一代AirPods

漫步者 EDIFIER TWS5 真无线蓝牙入耳式耳机

努比亚 nubia pods[x 1more]真无线蓝牙耳机

索尼 SONY WF-SP900 真无线蓝牙耳机

实际测试发现,不知道什么芯片方案的索尼SP900表现和AirPods 1代一样,极为卡顿,音乐无法播放,大概20-30%时间处于停滞,属于最差水平;Nubia Pods和TWS5,同样卡顿明显,但要比AirPods 1代和SP900表现好很多,以10秒钟为参考,大概会有3-5次,0.2秒左右明显卡顿,总之是很明显的,而不是轻轻“pa”一下;最为强大的是AirPods 2代,竟然完全没问题!所以,这里似乎也能看出来一点点AirPods 2代确实改善了信号连接的稳定性和质量[官方确实有说明]。

我们使用TWS5验证了,是否AAC或aptX差别导致的差异,实际测试发现编码对这种情况下测试几乎没有影响。在Nubia Pods、TWS5测试中,如果不把手机放在衣服裤子口袋里,而是拿在手上,情况还会明显改善一些,但AirPods和SP900,即便这么做也没用。

型号/干扰强度AirPods 1代AirPod 2代漫步者 TWS5Nubia Pods索尼WF-SP900 芯片/天线苹果W1苹果W2高通QCC3026/LDS天线高通QCC3020/LDS天线不知道 王府饭店超强干扰很差:30%以上卡顿无影响:正常播放较差:10%以内卡顿较差:10%以内卡顿很差:30%以上卡顿 台基厂中等干扰无影响:正常播放无影响:正常播放频繁:90%路口极轻微pa一声没测没测 普通小区弱干扰无影响:正常播放无影响:正常播放几乎无影响:极偶然pa一声几乎无影响:极偶然pa一声没测

这套测试其实绝对谈不上严谨,但也是很多测评对比尤其横向对比时常用的逻辑之一:为了体现差别,创造极限条件来进行对比。这种方法肯定不全面,但也有一定参考价值。退一步说,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体验。原本,我们打算所有耳机都去做这样测试,但考虑到毕竟真无线蓝牙耳机在日常生活上下班复杂环境下使用,真正因为爆音之类打断使用影响使用的几率很低,所以,我们也许会不定期做一下类似测试。

当然,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不妨大家也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些使用中容易信号干扰的场景作为参考,就在本文完成前几个小时,一个朋友就跟我说,他的耳机在手机打开“WiFi热点”功能时,某热门型号蓝牙耳机会被严重干扰,这我们测试中还真没想到过。

大家可以踊跃留言,我们提供索尼A45播放器、飞傲和拜亚动力有线耳机作为留言抽奖奖品。留言内容以分享真无线蓝牙耳机使用中的感受为主,可以是本文所说的特别情况下的信号干扰,也可以是其他方面。比如,真无线飞出一只掉到下水道里;AirPods保护壳买了一大堆;电池续航满不满意等等。请注意,最好是这两年新买的真无线耳机的短小体验心得,大概7月中旬开奖。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NeoBuds Pro是漫步者推出的一款旗舰级的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多单元耳机,它是首款采用数字分频技术的耳机产品,也是首款通过HIRES小金标认证的TWS耳机,让人对其音质表现充满期待。这款产品还是漫步者25周年的献礼之作。

软硬件设计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与漫步者NB2大小对比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与漫步者NB2大小对比

NeoBuds Pro 设计风格与老产品NB2基本一致,可以轻易的发现继承关系,但NeoBuds Pro的产品定位与NB2是完全不同的。NeoBuds Pro的电池盒顶视造型基本上是个上宽下窄的变形椭圆,看上去又有点像某种贝壳。电池盒采用黑银灰配色,黑色部分磨砂质感,不太容易划伤,也有较好的抗污抗指纹表现,银灰色部分应该是嵌入的铝合金装饰层,拉丝处理,激光蚀刻LOGO。电池盒做工较好,接缝均匀,翻盖阻尼均匀,合页转轴不松垮,合盖吸合力适中。

NeoBuds Pro耳机采用豆芽型设计,造型也与NB2的很相似,柄把部分线条比较硬朗,但外侧装饰面板的线条处理的比NB2柔和。声学腔体部分线条圆润,有入耳倾角设计,结合入耳导管,可以保持合理的入耳深度,配合合适的硅胶耳套,能保持良好的佩戴牢固度,且不会产生明显的顶胀感。这次NeoBuds Pro标配的是抗菌耳套。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组合[来自官网]

NeoBuds Pro采用动铁加动圈的双单元设计,动铁负责高音,动圈负责低频。其中动铁采用楼氏单元,具体型号未知,动圈扬声器应该是漫步者自研自产。

对于多扬声器耳机,分频是个关键的技术点,从无源到有源时代,产生过不少类型的分频技术。最常见的就是RC容阻分频,这也是无源时代比较讲究的设计了,不讲究的干脆不分。 LC容感分频是比RC更好的方案,但因为体积的问题,并不适合耳机尤其商品化的小耳机,所以并不多见。不管是RC还是LC分频,都属于功率分频,它们还存在调试困难,调试成本高的问题,简简单单的设计都无法成为完美方案。

蓝牙耳机的兴起,宣告了耳机进入有源时代,耳机会内置电源、功放系统甚至DSP,那么,基于DSP的分频技术能不能用于耳机呢?SOOMAL认为可以,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不时的提到过这样的想法。这次漫步者在NeoBuds Pro上使用了基于DSP的数字分频技术,用实际产品证明了数字分频在耳机上应用的可行性。这套技术的工作原理与漫步者S系列音箱的数字分频技术类似,通过DSP实现频率管理和分配,调度信号从多路功率放大路径驱动扬声器协同工作。这样的技术对于音箱来说,不算什么新鲜事,而且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但对于TWS耳机来说,这是第一次,具体什么效果不得而知,但绝对值得期待。SOOMAL知道有这么一款产品也就是一个月以前,当得知数字分频在耳机上运用,我们的期待值瞬间拉满,如果数字分频玩好了,那么这就是核心技术,甚至可以成为里程碑。

漫步者官网的产品渲染图提示NeoBuds Pro所采用的主控芯片来自恒玄,但大致可以肯定,不是目前的主流方案,因为NeoBuds Pro需要多路的功放输出,常见的集成方案好像都无法满足设计需求。NeoBuds Pro支持最常见的SBC/AAC/LHDC,不支持高通的aptX系列。SBC/AAC兼容性好,目前主流手机、平板几乎全都支持。LHDC 音质好,但普及度不高,主流品牌中只有小米和OPPO较新机型支持,其中OPPO是白名单制度,基本上只支持自家产品。所以,要让NeoBuds Pro用上LHDC,最好搭配小米较新机型的手机。NeoBuds Pro 在未来还打算加入LDAC支持,LDAC音质更可靠,且几乎所有Android手机都能支持。

NeoBuds Pro 两只耳机连同大号胶套重量约11克,含电池盒总重量约58克。NeoBuds Pro 开启降噪的续航时间为5+15小时,关闭则为6+18小时,实测开启降噪,中等音量,单次续航的时间大致为5.5小时,关闭降噪单次续航时间接近7小时,如果使用AAC,续航时间还能更长一点。NeoBuds Pro支持电池盒快充和盒内快充[为耳机充电],官方数据都是1小时充满,盒内快充的前段速度较快从38%充至68%,只用了6分钟。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Edifier Connect-主设置界面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Edifier Connect-声音校调界面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Edifier Connect-自定义EQ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Edifier Connect-更多设置功能

漫步者的配套软件称为Edifier Connect,为漫步者系耳机提供功能扩展和刷机支持,包括开盒弹窗支持,最新版支持NeoBuds Pro,这个软件可以实现很多盲操无法做到的功能。这个版本也有iOS版。

主动降噪、语音降噪及延时

2021年,SOOMAL尝试使用新的测试方法来改进部分测试项目,使测试结果更易于呈现。我们来看看NeoBuds Pro在主动降噪方面的表现。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不同模式的噪声对比

我们通过模拟不同环境的噪声进行评估,最适合呈现的噪声就是白噪声。我们制造了一个80dB左右的白噪声环境,上图最左侧是环境噪声直接录制,其他几段是不同模式下的噪声频谱,分别是被动降噪、深度降噪、舒适降噪以及环境声模式。NeoBuds Pro的环境声即俗称的通透模式,有-3~3共七级可供选择。

SOOMAL 降噪数据表[2021年6月3日]

NeoBuds Pro在20-500Hz、20-1000Hz、20-2000Hz段降噪深度分别为24.7dB/19.7dB/15.9dB,对应的百分比值为94.2%/89.6%/84.0%,降噪性能优秀,属于国产机型第一阵营。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降噪曲线

这张图表中的红线代表噪声源的曲线,绿线代表NeoBuds Pro降噪后的信号曲线,一个格子的高度代表5dB。可以看到,其低频段的降噪表现出色。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语音降噪

通话降噪我们模拟了40dB的室内、80dB的白噪声、75dB左右的人声嘈杂、车流噪声的公共场所等场景,以及实景测试。NeoBuds Pro 对于恒定噪声有着良好的抑噪表现,人声嘈杂环境中语音吞字和感冒声会相对明显,但结合语境,不会造成语义理解困难。摘机通话无效果,摘机瞬间可能引发噪声,所以实际使用中不建议这么操作。

NeoBuds Pro配合不同手机有不同的延时表现,使用Superpowered Latency 全回路测试[含录音部分的导致的延时],搭配一加9 Pro,测试成绩为149毫秒,搭配vivo X60 Pro+,测试成绩为245毫秒。

音质与总结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NeoBuds Pro 提供了“纯正”、“动感”、“发烧友”三种模式,“纯正”口味偏向HIFI,听感相对平直流畅,而“动感”更适合年轻人的口味,有点两头翘,“发烧友”模式其实就是自定义EQ的模式,EQ可控点数为4个,频率可以自定义,这里有个不多见的参数——带宽[Q Factor],又称Q值,Q值定义了临近频率与当前点位的联动关系,Q值越小,联动的频率范围越大。在实听过程中,我们使用的是“纯正”模式,为了让NeoBuds Pro满血表现,音源设备选用的是小米 11 Ultra,因为它支持LHDC。

NeoBuds Pro 需要煲机,煲机过后会有可闻改善,官方推荐2小时时长,实际上更长些时间会更好,SOOMAL建议20小时起。刚开声的NeoBuds Pro,中频部分会有点呆硬。

EDIFIER 漫步者 NeoBuds Pro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高频表现 :NeoBuds Pro高频明亮,延展良好,声线细腻,细节突出,解析力在TWS中顶尖水准,具有非常优秀的瞬态表现,动态和力度控制也相当出色,其高频素质再当前TWS耳机中属于顶级表现。因高频段由动铁扬声器负责,所以高频也具有动铁扬声器天生的味道,密度较高。因为做了分频,动圈扬声器的极高频和高频部分被截止过滤,不会和动铁的高音混在一起,因此NeoBuds Pro的高频呈现出干净的听感。使用NeoBuds Pro,可以轻松的听出SBC/AAC高频段的不足,毛刺明显颗粒粗大,使用LHDC会好很多,如果你的手机不支持LHDC,就只能等NeoBuds Pro的未来固件推送LDAC的支持功能了。

中频表现 :对于多单元耳机,中频通常会成为短板,因为分频处理不佳的缘故,中频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结像点不实、中频有断层感等等。在数字分频器的支持下,NeoBuds Pro的中频表现令人惊喜,衔接平滑,听感流畅,没有明显的突兀或者凹陷,圈铁的风格过渡也比较自然。中频结像扎实,器乐定位准确。密度较高,清亮女声听感会相对偏紧,成熟男女声相对松弛,人声姿态挺拔,嘴型清晰,少数人声类型会有轻微齿音。

低频表现 :NeoBuds Pro低频更偏向量感,但不算夸张,重氛围,听感松软。质感其次,但也不差,密度中等,有一定弹性,表现大鼓等打击乐器,能感受到鼓皮振动的变化,而不是一锤下去没有回弹。瞬态不算出色,动态一般,表现中小型的低频打击乐,速度和力度都跟得上,不会拖泥带水。这种低频风格适应性很强,不怎么挑食,不管是《闲云孤鹤》还是《阿姐鼓》还是Patricia Kaas的《Autumn Leaves》,低频都做到了较好的表现。在大音量条件下,播放快速打击乐或者爆棚音乐,这种情况下,低频控制力会存在不足,会有趋乱听感。

即便是已经对NeoBuds Pro的声音有了较高预期,但实听还是颇多惊喜,它的中频部分,比起不少售价四位数的有线多单元耳机,只好不差,分频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高频也有亮点,在TWS耳机上听到明亮又干净的高音,条件其实并不充足,编解码本身就容易形成高频劣化,采用LHDC则尽可能的减少了这种劣化,让动铁单元有用武之地。如果说使用LHDC的NeoBuds Pro表现100分,那么使用AAC时最多70分。所以,我们建议NeoBuds Pro用户在听音乐时尽量使用LHDC,也希望官方尽早推送LDAC,这样才能更多消费者体验到NeoBuds Pro的满血表现。NeoBuds Pro+LHDC能不能满足一些初级的发烧听音需求?我们认为——能, 它的音质比起不少几百元一条的有线耳机已经不差 。

SOOMAL 强烈推荐评级

总结 :NeoBuds Pro其貌不扬,但它是漫步者最好的TWS产品。其主动降噪能跻身国产第一阵营,通话表现也比较出色。至于声音,这是一个传统音频厂商应有的优势项目。NeoBuds Pro是全球首款使用数字分频技术的TWS耳机,这项技术首次登场,表现就令人刮目相看,它解决了过往多单元耳机的设计痛点。在数字分频和LHDC的支持下,NeoBuds Pro音质表现不俗,高频质量获得跨越式的进步,中频表现也是多单元耳机中的佼佼者,全频段表现出色,展现了产品团队的设计实力,它有望成为一款里程碑式的产品,它可能就此指出了手机HIFI另一条实现路径。所以, SOOMAL给予漫步者NeoBuds Pro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强烈推荐评级 。

猝不及防警告 :突然就这么猝不及防了 ,我们手里有两套NeoBuds Pro样品,就作为本文留言的助兴奖品吧。您在留言处使用SOOMAL ID 发言即可就有机会获得NeoBuds Pro,留言内容可以是评论此文,也可以说说您对TWS耳机音质的一点看法。

蓝牙耳机有杂音怎么解决?

可参考vivo蓝牙耳机的以下排查方式:
1、确认是否为音源的问题,建议更换其他音乐/视频播放看看;
2、将两只耳机放入充电盒并关闭盒盖,再重新打开盒盖连接重新播放音乐试试;
3、进入手机蓝牙设置页面,在已配对设备中,取消配对,然后再将耳机放入充电盒并打开盒盖,长按功能键2秒,当指示灯白灯持续闪烁时,耳机进入配对状态,配对后重新播放音乐试试;
4、将耳机放入充电盒内,保持充电盒开盖状态,然后长按充电盒上的功能键15秒直至橙色灯快速闪烁时松开按键,此时耳机恢复出厂设置,恢复出厂设置完成后,耳机会自动进入配对状态,配对后重新试试;
5、若操作以上方法后耳机仍有杂音,则需到vivo客户服务中心检测处理,进入浏览器搜索vivo官网--服务--服务中心--查看全部--选择省市查询当地的服务中心地址以及联系方式。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