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两天小米12系列发布的文章中,机哥答应过一些机友,安排一下小米12系列的评测。
好了好了,大家的留言和提问,机哥都看到了。
不多哔哔,今天的主题就一个:
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外
在前两天小米12系列发布的文章中,机哥答应过一些机友,安排一下小米12系列的评测。
好了好了,大家的留言和提问,机哥都看到了。
不多哔哔,今天的主题就一个:
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外观上手
其实外观部分倒没多少好说的,大家看过发布会的,对它的颜值也应该有个大概的判断了。
机哥这部分,就主要还是给大家聊聊上手的感觉吧。
呐,小米12 Pro一共有四款配色,机哥这次拿到的是紫色的版本。
8.16mm的厚度、205g的重量。
拿在手里肯定和「轻薄」这两字,是沾不上边的。
但放在旗舰机里,这个厚度和重量其实还算OK。
和黑蓝同样,后盖也是AG玻璃的材质。但有一点不同的是,紫色版用的是闪光砂工艺。
后盖上会有一些细微的颗粒感,遇到光线时也稍微有一点点闪闪的感觉。
顺带一提:这次的金属边框也是磨砂的,终于不沾指纹了。
这次相机模组的设计,也是不少人比较关注的点。
至于要说好不好看。
机哥拍了一组和小米11 Pro的对比,大家自个评判吧:
正面。。。
(前小米11 Pro;后小米12 Pro)
简单聊完外观部分,接下来我们直接来扒扒它的内在。
屏幕
小米12 Pro用的是一块2K 120Hz三星E5双曲面屏。
硬件素质没啥好说的,2022年顶级旗舰的标配。
机哥最关心的,还是这个LTPO2.0,到底有没有变化。
这一测试,还真有。
举个栗子,在开启120Hz的情况下,小米12 Pro桌面静置2-3秒就会自动降至10Hz。
但只要手机重新触摸,屏幕又会立马切回120Hz。
B站也是类似,静置2-3秒切换到60Hz。
再触摸就切回120。
这种设定的好处很简单,保证流畅使用的同时,达到省电的效果。
也就是说,安卓的LTPO,终于不再是LTPO了个寂寞了。
性能
先帮大家过一遍它的核心硬件:
骁龙8 Gen 1、满血版LPDDR5、满血版UFS3.1。
因为去年一年骁龙888过于「火热」的表现,机哥也很期待,这颗骁龙8 Gen 1到底表现如何。
娱乐兔跑分方面,小米12 Pro上一百万很轻松。
但你懂的,跑分也就图一乐。
下面直接来上《英雄联盟手游》、《王者荣耀》、《原神》三件套测试。
首先是最近刚刚开放了90帧模式的《英雄联盟手游》,在画质全开 90帧的模式下。
小米12 Pro一局游戏下来,帧率的曲线还是很平稳的。
另外,游戏在进入游戏、选择英雄这些界面时,还会再次发挥LTPO2.0的特性,将刷新率自动降到60帧以减少耗电。
修正这部分数据后,平均帧率为88.09帧。
《王者荣耀》因为支持120帧,机哥同样的,也给它安排到高清 120帧模式。
平均帧率118.52,一个字:稳。
看来,这两个游戏的挑战性似乎还有点不够。
来,上《原神》。
在开启「极致模式 性能模式」的情况下,小米12 Pro前15分钟基本都能在55帧以上。
虽然后15分钟帧率的波动开始变大,但最终的平均帧率依然能达到54.4帧。
至于发热,其实也还好。
机哥拿出祖传的测温枪测了一下。
小米12 Pro正面和背面的最高温度,分别为43.1度和42.6度。
要说完全征服《原神》,那小米12 Pro确实还做不到。
但相比起机哥之前测过的一众骁龙888机型,还是有进步的。
拍照
众所周知,从冲击高端的「一代目」小米10以来,小米旗舰的主摄都是用的三星传感器。
机哥原本以为,小米12 Pro会沿用上一代的三星GN2。
结果没有。这次小米和索尼搞了一颗IMX707,1/1.28英寸大底。
为了验证这颗新主摄的表现到底如何,机哥找来了小米11 Ultra,和它较量较量。
PS:对比全程为自动模式 开启自动HDR 关闭AI。
白天场景下,两台手机拍天空都是饱和度比较高的风格。
但小米12 Pro拍出来的照片,宽容度反而要更高一点
注意看对面白墙的部分,机哥这大中午艳阳高照拍的图。
相比之下,小米11 Ultra拍得有点像阴天了。
这组小米11 Ultra发挥了GN2进光量更大的优势。
但...感觉还是亮过头了,有点泛白的感觉。
机哥个人还是更喜欢小米12 Pro的质感。
来到夜景,两台手机的对比,其实也是互有胜负。
比如这组。
小米11 Ultra的高光压制非常暴力,很有夜景的质感。
小米12 Pro整体亮度高,但灯牌处有些偏蓝。
这组。。。
小米11 Ultra的高光压制有点过头,整体的观感,机哥还是更喜欢小米12 Pro一点。
一台是打磨大半年的老大哥,一台是刚刚用上新CMOS的新旗舰。
说实话,机哥原本以为,小米12 Pro应该会被按在地上摩擦。
结果拍来拍去,发现整体居然不输。。
而且小米12 Pro拍照的速度更快,咔咔一顿出片,软件体验好太多了。
划重点:就算是触发夜景模式,12 Pro也不会转圈圈。
如果它有一颗顶级的潜望式长焦,那么可能将绝杀。
可惜不能。
(5X随手拍,只能说没得比)
系统
除了硬件,MIUI 13的变化,也有一些值得聊的。
机哥这几天用下来,流畅确实挺流畅的,也没发现啥Bug。
但要说机哥最喜欢的一个新功能,还得是手机和平板,终于能协同了。
XDM,把「泪目」打在公屏上。
在手机和平板都升级到MIUI 13后,开启蓝牙,靠近就能无感自动连接。
呐,可以看到,连接后平板的Dock栏会自动出现手机App的图标。
点它,手机屏幕就投射过来了。
用爱优腾看视频的话,平板点击也能实现无缝接力。
平板大屏继续看,手机自动暂停。
有一说一,这个功能用起来真的蛮好用的。
希望MIUI加大力度,把小米妙享也快点搞出来。
最后
最后,受限于篇幅的关系,这里没办法把小米12 Pro的方方面面都拿出来聊。
比如快充,小米12 Pro也挺强的。
120W有线,不到20分钟就能充到100%.
至于续航。
机哥估计也是得益于LTPO2.0的作用。
4600mAh的电池,用起来还比小米11 Ultra的5000mAh更耐用一点。
但要说遗憾,也不是没有。
像前面就提到的长焦,而且这一代也没有了IP68。
我猜这些,应该都会留给后面的小米12 Ultra补齐吧?
小米重组手机芯片团队,“二次造芯”的小米能否再次“澎湃”?
2017年2月28日,对小米来说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小米推出了自己的首款芯片-澎湃s1。在发布会上雷军激动地说:做芯片真的很难!小米想要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就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而芯片是手机 科技 的制高点。
可能是雷军从格力的广告词中获得了什么启发,总之,小米的造芯计划从2017年正式启航。
时隔四年时间,我们也只看到小米澎湃s1这一款手机芯片产品。
为什么四年来小米芯片裹足不前?其实从2017年的发布会我们已经初见端倪。
第一个原因,是研发芯片太费钱
发布会现场雷军就坦言,预计造芯片所需要的投入是10亿美元,而且需要长达十年研发周期。
小米并不是一家很赚钱的企业,长期以来小米都依靠性价比来取得市场,小米手机的利润不超过5%,开个专卖店还需要其他产品来分摊成本。
早在2019年4月份,小米就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小米芯片部门被分拆成两部分,新公司南京大鱼 科技 将专注于LOT芯片与解决方案的研发,原有的小米松果继续研发手机芯片。
小米拆分芯片部门,就是为了将企业重心转向LOT领域,当时雷军还宣布,未来五年会在AI和LOT领域投资100亿。而在2019年,小米的总利润也有115亿,说白了,就是把钱都花在别的地方了,芯片的事情就往后拖一拖。
第二个原因,是小米内部对造芯计划的意见并不统一
雷军在发布会当场这样说“我心里稍微平静一点,因为我做好了干十年时间的准备,但我们大部分人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不知道冲出去是死是活”。
在2020年2月份,小米副总裁卢伟冰曾用“自研猪肉”的段子来讽刺华为,足以见出卢伟冰对自研芯片的态度。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澎湃s1芯片的市场表现并不好,搭载这款芯片的小米5C性能一般、卡顿严重、待机时间短而且还烫手。毕竟是第一次做芯片,华为当年的k3v1也不怎么样,但华为坚持过来了。
2021年6月,时隔四年之久,小米又要重新启航了。根据多家媒体消息,小米正在与相关ip供应商进行授权谈判,并开始招募团队,准备重新回到手机芯片赛道。
重回手机芯片赛道,小米的底气在哪里?其中小米手中的筹码并不多,2021年华为发展遇到阻力,小米趁机吃下了不少原本属于华为的市场份额。据财报显示,小米集团今年第一季度营收768.8亿元,同比增长54.7%。
同时,这几年国内的半导体发展受到重视,资金、人才大量涌入,还有龙芯、华为、紫光已经培养成熟的人才在市场流动,这是小米的天赐良机。
出色的财务数据,加上市场上出现的契机,小米决定要把握住这次机会。
雷军说,小米想要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可现在的小米有什么核心技术呢?
2020年小米总营收为2459亿元,其中销售和推广支出为104亿元,研发费用93亿元,小米用于研发的费用还没有打广告用的多。创建十一年来,小米的年研发投入从来没超过100亿。
对比华为你能明显地看出两家企业的差距,2020年华为总营收为8914亿元,研发支出1418亿元。也就是说,华为一年的研发费用是小米的15倍。现在你明白小米为什么没有核心技术了吗?
对小米来说,现在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刻
尽管手机销量大增,但拿下的都是中低端市场,根本不挣钱。本该属于华为的高端市场,基本都被苹果拿走。
在手机领域,雷军心心念念要将小米推上高端,这几年小米手机的价格不断上涨,但始终无法取得用户认可。为什么华为可以,小米却做不到,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没有核心技术。小米手机上用的是高通芯片、三星的屏幕、索尼的镜头、谷歌的系统,利润几乎都被这些企业拿走了,而且还要看他们的脸色。
卢伟冰曾用“自研猪肉”讽刺华为手机,为什么大家愿意支持华为?自研芯片真的那么重要吗?你听过管仲买鹿的故事吗?有些选择或许不是最好的,但,是你一定要选的。
小米吸引用户的只有一个性价比,而在意性价比的用户对小米这个品牌,就没有那么高的忠诚度了。一旦有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出现,他们会马上转身离开。问你一个问题,买高通芯片的小米,性价比能超过自研芯片的华为吗?
蓝绿大厂已经出手了,realme、iqoo两大性价比品牌用户数量不断上升,小米可以依靠一时的性价比拿下市场份额,但想要保住市场份额,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如果小米用的是自研手机芯片,走向高端、保住市场,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在智能家居领域,小米已经重金投入,布局多年,但直到现在为止也没有看到胜利的曙光。智能家居、物联网的基础在于通讯,而5G技术牢牢掌握在华为手里,如今华为又搞出一个鸿蒙物联网系统,小米更没有胜出的把握了。
小米的出路在哪里?
小米是一个借助电商,依靠产品性价比崛起的黑马,不到十年成为世界500强中的一员。小米要赶快积累起自己的核心技术,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价值。在未来的 科技 赛道上,我们希望能够见到小米的身影,就像雷军说的那样,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