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是目前智能手机的标配,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蓝牙,然而你对蓝牙的了解有多少?什么是蓝牙蓝牙是一种无线通讯协议的标准,用于让各种数码设备之间在短距离内进行无线沟通。
蓝牙是目前智能手机的标配,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蓝牙,然而你对蓝牙的了解有多少?
什么是蓝牙蓝牙是一种无线通讯协议的标准,用于让各种数码设备之间在短距离内进行无线沟通。蓝牙采用的是分布式网络机构和快调频短包技术,是一种全双工传输技术,它的工作频段是2.4GHz。
蓝牙为什么叫蓝牙
历史上有一位叫Harald Blatand的人统一了整个丹麦,后来经过四处扩张和征战征服了整个丹麦和挪威成为国王。这位国王喜欢吃蓝莓,牙齿经常是蓝色的,因此得了一个叫蓝牙的绰号。后来蓝牙这项技术发明时,经过行业组织人员的讨论决定采用这位国王的绰号为这项高技术命名。
蓝牙技术的进化史
BT1.1:最早期的版本,通信质量容易受干扰。
BT1.2:相比1.1版本多了抗干扰调频功能。
BT2.0:数据传输速率提升到1.8M/s~2.1M/s,支持双工模式。
BT2.1:提高待机时间到原来的两倍以上。
BT3.0:进一步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到24Mbps,可用于大文件的传输。
BT4.0:降低功耗,加强不同设备兼容性,降低延迟,扩大覆盖范围到100米,开始被手机、平板使用。
BT4.1:增强抗干扰能力,提升连接速度,提高连接稳定性,为开发人员增加灵活性。
BT4.2:提升传输速度,提高数据包容量,加强隐私保护程度,通过了IPv6和6LoWPAN接入互联网的功能。
BT5.0:速度提升两倍,连接距离增加4倍,优化了IoT物联网底层功能。
蓝牙的典型应用
蓝牙耳机、蓝牙音响、智能手机、蓝牙键盘、蓝牙鼠标、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各种短距离设备之间的互联,比如打印机等。还有今年来非常火爆的物联网、智能家居、车联网等。
蓝牙技术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都带了了不少便利,期待蓝牙技术有更新的突破和更广泛的应用!
“蓝牙”(Bluetooth)一词是斯堪的纳维亚语中 Bltand / Bltann (即古挪威语blátnn) 的一个英语化版本,以此为蓝牙命名的想法最初是Jim Kardach于1997年提出的,Kardach开发了能够允许移动电话与计算机通讯的系统。
他的灵感来自于当时他正在阅读的一本由Frans G. Bengtsson 撰写的描写北欧海盗和Harald Bluetooth国王的历史小说The Long Ships,意指蓝牙也将把通讯协议统一为全球标准。
扩展资料:
蓝牙技术与相关应用:
蓝牙的波段为2400–2483.5MHz(包括防护频带)。这是全球范围内无需取得执照(但并非无管制的)的工业、科学和医疗用(ISM)波段的 2.4 GHz 短距离无线电频段。
蓝牙使用跳频技术,将传输的数据分割成数据包,通过79个指定的蓝牙频道分别传输数据包。每个频道的频宽为1 MHz。蓝牙4.0使用2 MHz 间距,可容纳40个频道。
第一个频道始于2402 MHz,每1 MHz一个频道,至2480 MHz。有了适配跳频(Adaptive Frequency-Hopping,简称AFH)功能,通常每秒跳1600次。
蓝牙是基于数据包、有着主从架构的协议。一个主设备至多可和同一微微网中的七个从设备通讯。所有设备共享主设备的时钟。分组交换基于主设备定义的、以312.5s为间隔运行的基础时钟。两个时钟周期构成一个625s的槽,两个时间隙就构成了一个1250s的缝隙对。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百科-蓝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