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快门,并不意味着拍摄过程的终结,而相反,对于我们的作品来说,快门动作的发生仅仅只是完成了一张照片的前半部分,对于一张真正想要表达自己想法的作品来说,后期是必不可少的。
按下快门,并不意味着拍摄过程的终结,而相反,对于我们的作品来说,快门动作的发生仅仅只是完成了一张照片的前半部分,对于一张真正想要表达自己想法的作品来说,后期是必不可少的。
不要相信什么直出党,这世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直出,所谓的直出 jpg 也不过是相机内部处理完的结果,所得到的效果往往都是不尽如人意的,就算是胶片时代,也会因为冲洗流程的差异,底扫的设置等等而让照片所谓的「直出」有不同,作为胶片后期的暗室(DarkRoom)更是所有传统拍摄者必不可少的工作流程,所以到了数码时代,更是有了作为数码影像后期处理的软件明室(Lightroom)。所谓的直出党更多的只是懒。
一张照片的诞生,应该包含三个过程,构思,构建,以及成型。构思是拍照的前期,我们因为心中的某一个想法,或者只是单单看到这个画面觉得好看就决定要捕捉下这个画面,于是我们举起相机,调整设置,按下快门,将画面在感光元件上构建出来。到此为止,画面只是按照相机的意愿被定格,所得到的结果并不一定是我们所想到达到的效果,同样一个画面,只要用同样的器材,站在同样的角度,在同样的时间,用同样的设置,每个人都可以拍出一样的画面,而只有经过我们自己风格的后期,才能将我们所拍下的照片与其他的照片区分开来,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属于自己的照片。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拍照早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拍摄设备的普及,相机自动化的便捷,影像和我们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淡薄,想要拍出一张没有问题的照片非常简单,甚至不需要任何拍照技巧,只需要全部按照相机的程序对准画面按下快门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想要让照片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就只有通过后期。
但是在各种滤镜 app 如此发达的现代,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大部分人往往看到一张好看的照片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发出这样一个疑问:
「用的是什么滤镜?」
对于认真后期的拍摄者来说,这个问题不亚于一次暴击。他们轻率的将拍摄者对于照片的理解以及专门针对这张照片所作出的调整轻描淡写的抹去,而将所有的功劳归功于一个毫无生命的滤镜。
对他们来说,后期就等于滤镜,只要有了滤镜,那些好看的色调谁都能调出来。滤镜给懒人们提供了一万种解决方案。
真的是这样吗?可能并不是。每张照片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样片上套用某种滤镜的照片再好看,可能到了自己拍的照片上都会多多少少有些不对味儿。给一张照片套上一个滤镜,可能只要按一下手指就能轻松完成,但是这样的滤镜却不能给我们所拍下的照片带来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我们所想要的画面,穿上别人的衣服,却流失自己的温度。
照片本身并没有好坏,但照片却有亲疏。每一张照片都是主观情感的表达,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一刻的画面,那一秒的自己的想法的真实再现,不管我们拍下来的照片在别人的眼里是好是坏,对我们来说,却是同那个一去不返的时间,那个记忆里的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按下的快门,不仅仅是对画面定格,更是定格了我们人生中的一个时间切片,定格了我们的所见所想,也正是因此我们才会想要用手中的相机将它们记录下来。
客观上照片在别人眼里有好看还是不好看的分别,而主观上在我们自己心里的意义,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这是我们所记录下来的瞬间,看到这张照片,会令我们回想起按下快门时的那个场景,回想起当时自己的心情,回想起周围的温度,声音,气味,回想起还在身边的那个人。
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个属于我们的瞬间达到我们心中的「完美」,这「完美」不是一个简单的没有感情的滤镜就能够代替,它是曝光、对比、色阶、色调、直方图、曲线这些枯燥的内容在画面上的再现,是我们和回忆之间的一场对话,用记忆中的瞬间去拆解照片中每一个微小的细节。
也正是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了瞬间的意义。
指通过技术员对照片进行修缮和处理的过程。
影楼摄影师拍摄照片时,经常会引起严重的欠曝、过曝、色差、偏色等问题,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利用数码后期进行修正。
主要包括内容:
1、设计,主要是对照片进行裁剪、拼接、加入文字、添加艺术效果等。
2、修片,主要是调整照片的亮度、对比度、色彩,淡化皱纹、黑点等。
3、冲印和制作,通过专业的设备制作相册、版画等产品。
扩展资料:
在影楼的流程中,从接单,化妆,拍摄到后期,数码后期位于整体流程的最后一环,直接对消费者负责,由于人力、物力、自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影楼的前期拍摄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利用数码后期技术对原片进行修改,就可以在低成本的情况下挽回一些损失,在普通拍摄条件下获得更多漂亮的照片。前期的不足在后期修图上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缓解。
影楼后期工作的分工情况,目前主要分为修片和设计,而修片主要工作是负责照片选样前的调色和修饰工作,设计主要是指客人选片后进行排版和放大照片设计,这2个工作是相通的,而不是分离开的。
修片师需要对照片本身进行一些色彩处理和照片的缺陷进行一些后期修饰补救,营造照片的氛围,让摄影师拍摄的目的表现的更明确,而设计师是把经过处理过的照片进行排版设计成相册版面,保证这个版面和谐,对修片师遗漏问题进行深化处理。
参考资料资料:百度百科-影楼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