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上看,相机与手相摄像头都是记录画面和影像的工具,但实际上,差别还真的很大。我们从几个事实中就可以看出来:
1、索尼最高端的全画幅微单A9II,其像素为2400万,而小米Mix Alph
从表面上看,相机与手相摄像头都是记录画面和影像的工具,但实际上,差别还真的很大。我们从几个事实中就可以看出来:
1、索尼最高端的全画幅微单A9II,其像素为2400万,而小米Mix Alpha已经突破1亿了;
2、相机功能完全是为摄影或摄像而生的,如巨大的成像单元,硕大无朋的镜头,闪光灯,三脚架等等;手机拍照摄影只是手机众多功能的一种,手机还能打电话、玩游戏;
3、谁没事整天背着相机出门?手机要是一刻离开身边人都会慌吧?
所以,把相机和手机去比,实在是毫无道理,它俩实在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
但就拍照这件事情来说,大家还是一直在比,一直在比,那我们也就详细的把二者在拍照上的元素来比比看吧。
比成像单元手机因为体积所限,成像单元的尺寸较小。相机则要大上许多。
我们来计算一个简单的数学题,一个全画幅的感光元件,其面积为:36mm*24mm=864平方毫米。 而现在画质最领先的Mate30pro的成像单元面积是接近1/1.7英寸即,7.2*5.4mm来计算,也就是38.33平方毫米。二者相差20多倍!
比像素密度手机由于成像单元面积极其有限,配合上越来越高的像素值,像素密度就要大上非常多。
每个像素点的面积越大,则其捕捉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越不容易产生噪点。而像素点面积越小,所获得的信息量自然也就少了,为了对其加以补偿就必须加大电信号,而这么做又容易产生噪点。这就是为什么单反相机在夜晚的拍摄能力要比手机好很多。
当然,手机也有招,我们后面会说到。
比图像处理器手机一般有专门的GPU与ISP,与CPU一起协同进行图像处理。
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即图像信号处理器,是手机处理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我们启动相机应用,在触摸手机屏幕上快门按钮的一瞬间,我们的移动设备就会执行数以亿计的算术运算,以保证我们的照片有着令人满意的对焦、曝光、白平衡等效果。在一瞬之间帮你记录下精彩场面,图像信号处理器ISP的作用。
ISP芯片的作用就是对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最终得出经过线性纠正、噪点去除、坏点修补、颜色插值、白平衡校正、曝光校正等处理后的结果。ISP芯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手机相机最终的成像质量,通常它对图像质量的改善空间可达10%-15%,更多的还得靠CMOS。
而相机里的处理器,则完全为图像处理器,相机的图像处理器要控制液晶屏显示、EVF显示、视频处理、噪点去除等等。
从这个角度来说,显然相机的图像处理器要更胜一筹。
比镜头这个我觉得是最不具可比性的东西了。单反镜头那个头,完全秒杀手机镜头。
手机的位置所限,无法在镜头口径、光圈大小、焦距变化等方面进行更好的设计。
看到这里你也许坐不住了,从上面来看,相机从头到尾都压制着手机啊,为什么手机拍出的照片,在观感上还不错,很多人叫嚣要和单反比肩,甚至是秒杀单反呢?
多镜头方案手机镜头不够大,那么,我就用上多镜头方案。
通过这种方案,可实现近摄、远摄、背景虚化等多种功能,你看现在的手机,从单摄,到双摄,到三摄,再到现在的四摄,相信五摄的方案已经在研究中了。
手机通过多摄影头的协同工作,将手机镜头与相机镜头的差距,强行拉近了很多。
图像优化这可能就是手机与相机最大的不同点了。
手机拍照,是为了即拍即得的快餐式消费,因此为了更好的画质呈现,可以称的上是无所不用其极。比如我们上面不是说过手机限于单像素面积小,噪点比较多么,没关系,我用上超级夜景模式,连续拍几张照片,在机内进行合成降噪。
了解堆栈的朋友都知道,风光摄影中,堆栈是一种常见的后期手法,是通过连续对着一个视角拍摄多张,通过PS里进行堆栈处理,得到效果更好的画面。手机通过ISP与CPU的处理,直接将这个过程完成了!
还有AI的介入。由于手机是很方便实时联网的。我们在拍照前与拍照后,很容易将场景的信息上传到云端,由云端进行数据分析,给出最优的拍摄方案,甚至是图像处理方案。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或者说合成出来的)就变的非常优秀了。
而相机拍照,更多是为了更深一层的创作需求、力求准确保留成像单元的成像数据。而把后期,更多交由摄影师去进行自由发挥。可以说这是两种道路。一种是快餐,一种是力求保证食材的原汁原味!
说说结论
1、手机是快速获取影像的很好方式
由于手机随身携带,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拍摄,多角度拍摄,拍的次数多了,出好照片的机率也多。
2、相机是一种获得优质影像的方式
但由于相机本身体积大,相机的使用复杂,有一定的使用门槛,且要获得最优影像,还需要后期的优化才是完整过程。而其中有一个环节出问题,也许就出不来好照片。但相机在专业摄影师的手下,确实可以捕捉到手机所无法记录到的完美影像。
3、手机的拍照功能不断在提升
就如手机摄像头不断增加一样,手机的画质也一直在提升,已至于影响到了低端相机的销量。而相机做为更好的记录影像的专用设备,也需要一直进化。比如现在从单反到无反,就标志着相机也在朝轻量化、更易用去发展。
4、专业相机的发展
专业相机一定是比较小众的,比如要记录体育比赛、野生动物、微距、婚纱人像等等,还是得靠专业相机来完成,而随着画质的要求不断增加,相机的画幅也会由35mm画幅往中画幅进化,像素值突破1亿更无止境。
介于入门与中端的相机自然还会存在,这些相机是给对画质有追求的摄影爱好者准备的。而这些相机,应该也会朝着轻量化与易用化发展。没准,未来的这类相机,也都用上了安卓系统,都能集成SIM卡,也可以打电话,上网了!
5、至于入门级相机
极有可能会消失,被更好画质的手机完全取代。
可以想象,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没准有个什么量子成像技术,让手机一举超过大部分的相机,也许未来3D成像不是梦,还有之前那种光场相机,先拍照后对焦的技术!总的来说,未来一定无限精彩,人人都是摄影师!
相机和手机拍照主要在硬件配置、操作功能、拍摄效果上存在区别。硬件配置上,相机在传感器上相较手机传感器更大;操作功能上,手机拍照简化了很多操作,比相机拍照方便;拍摄效果上,相机具有更强的硬件优势,效果比手机强。具体介绍如下
1、手机与相机的产品属性的不同,手机主要是一个通讯工具和掌上的智能设备,其次才是提供拍照功能,虽然在成像品质和性能上已经有很大的改进,但专业性和实际使用上还是不如相机。而相机是完完全全是为了拍照设计,在可调节和专业性方面略胜一筹;
2、两者在拍照硬件上的不同,手机无法更换镜头,而且手机的CMOS非常小,手机一般都是定焦镜头,通光量也不够,目前主要通过多摄配合后期的AI算法对画面进行优化,相机拍照可以使用不同的镜头来拍摄不同的景物,专业性是比较强的,而且目前大部分的数码相机和单反相机的传感器尺寸更大,拍摄的效果也要更好;
3、相机和手机在照片处理上的不同,手机的拍照相片可以直接使用手机自带的调节功能和美颜功能来拍摄。手机有专门的APP来进行后期处理,相机目前也有内置简单的后期处理功能,但相比于手机来说可调节选项少,且分享不方便;
4、相机和手机在使用上的不同,手机拍照的优势是携带方便,拍摄快捷,相机尺寸较大,不如手机方便,而且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且需要后期配合其他设备完成图像处理和分享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