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摄影那些对大画幅摄影的误解是什么,解析电影中摄影构图

大画幅是目前最流行的电影摄影趋势之一。对于电影制作人来说,这是一个热门的选择,但对于它的格式和用法存在着相当多的误解。
虽然本文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澄清这些问题,但没有什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0 22:22:43

大画幅是目前最流行的电影摄影趋势之一。对于电影制作人来说,这是一个热门的选择,但对于它的格式和用法存在着相当多的误解。

虽然本文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澄清这些问题,但没有什么比看到结果更能理解一个概念了。

1. “大画幅”

让我们从一个大问题开始:“大画幅”并不是大画幅。

在摄影术语中,“大画幅”实际上是一个回溯词,可以追溯到摄影的起源。早期的摄影是在光敏金属板、纸张和底片上拍摄的,底片的平均尺寸为6到8英寸。

1901年推出的柯达布朗尼静止摄影机采用了120胶片(据说是因为它是第20次尝试制造卷筒胶片而得名),我们现在称之为“中幅“。这种格式从56毫米×41.5毫米到56毫米×224毫米不等!

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徕卡的奥斯卡·巴纳克发明了135个静态相机格式,将35毫米的电影胶片旋转90度,以每张照片8个齿孔的方式在相机中水平运行,形成24毫米x36毫米的框架。

这成为标准的“全格式”选项(这也是在经济作物格式相机被引入后创造的一个新名词),至今仍然作为一种标准存在。超过这个尺寸的较大的摄影板被称为中幅或大幅。

这意味着我们拥有18毫米×24毫米的超级35毫米电影胶片,24毫米×36毫米的“全画幅”,52.5毫米×23毫米的70毫米,以及有史以来商业化生产的最大电影格式,Imax,51.638毫米×70.739毫米,这些都无法接近最大的中画幅静态电影,更不用说大画幅。

“大画幅”电影摄影指的是任何大于超级35毫米的东西,包括70毫米和Imax的“巨型”格式,但这是一个不幸的误称。而且,简单地说,是不正确的。

如今常用的摄像机包括Arri Alexa 65、Alexa LF和Alexa LF Mini;Canon C500 MKII和C700 FF;Panavision DLX2;Sony Venice;以及Red Monstro VV。

尽管如此,“大画幅”已经成为一个流行的术语,指的是成像器大于超级35毫米的数字运动图像摄像机。

2. 新概念

认为超35毫米以上的影像对电影摄影来说是新的概念,这是经验上的错误。大画幅电影负片的实验与电影产业本身一样古老。

早在1897年,Enoch J. Rector就展出了Veriscope,这是一种63毫米宽的电影胶片,记录了一场著名的拳击比赛。

我们对大尺寸电影进行了几次试验,包括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首次出现的十几种格式,当然,还有20世纪50年代大屏幕战争期间出现的那些格式。

我们现在所说的“全画幅”(基于24毫米 x 36毫米的135静态摄影机格式)在1954年作为派拉蒙对福克斯的CinemaScope格式(基于1921年的专利和1926年的“自然色彩”摄影机的转换)的宽银幕回应时被称为VistaVision。

VistaVision首次被用于1954年的假日电影《银色圣诞》(由洛亚尔·格里格斯拍摄),然后被Alfred Hitchcock在五部电影中采用,非常有名。《捉贼记》、《怪尸案》、《擒凶记》、《迷魂记》和《西北偏北》(均由罗伯特·伯克斯拍摄)。

3. 反向裁剪因素

另一个误解是,大于35毫米的格式会使你所有镜头的焦距变为更宽的焦距。这显然是不真实的。

一个给定镜头的焦距永远不会改变,不管它用在什么格式上。在光学领域有一句经常被重复的话语:“50就是50”。

现在,一个特定焦距的镜头的视角确实会根据它所使用的格式而改变。65毫米相机上的50毫米镜头是一个广角镜头。

超8毫米相机上的50毫米镜头是一个很长的镜头。这意味着对于一个给定的视场,或一个给定的构图和主题尺寸,你在大画幅相机上使用的焦距镜头可能比在超35毫米相机上使用的要长,因为你在超35毫米相机上习惯的焦距镜头在大画幅成像器上会有更宽的视角。

然而,镜头的焦距是不变的。焦距是指当镜头在无限远处聚焦时,镜头的光学中心到成像面的测量值——它永远不会改变,除非你使用变焦镜头。

无论镜头是为什么格式设计的,这一点都是正确的。因此,无论你是把为65毫米相机设计的50毫米镜头放在超8毫米相机上,还是把实际上为超8毫米相机设计的50毫米镜头,它们的视角仍然是相同的。

4. 图像压缩

正如许多教科书中所写的那样,人们普遍认为,较长的镜头会导致图像中更多的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压缩,而较宽的镜头会导致较少的压缩和更夸张的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分离。

由于大画幅传感器需要更长的焦距镜头,大画幅捕捉可以更好地分离拍摄对象和背景,因为你使用的是更长的镜头,带来更多的压缩。同样,这是不正确的。

图像压缩不是镜头焦距的结果,这是相机与被摄主体以及被摄主体与背景相对距离的结果。就是这样。

比方说,你有一台带50毫米镜头的超35毫米相机,离被摄者10英尺远,被摄者离背景20英尺远,你在第一台相机旁边放一台全画幅相机,离被摄者和背景的距离相同。

为了配合视角,你将在全画幅相机上使用100毫米的镜头。这两张照片将有完全相同的图像压缩,因为与主体的距离和与背景的距离是完全相同的。仅仅换成一个长焦距镜头并不会引起更多的图像压缩。

然而,如果你想在使用与超35毫米相机相同的焦距镜头的同时匹配视角,那么你将不得不把全画幅相机移近被摄体。相机物理位置的这种变化将导致图像压缩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它将夸大距离而不是压缩它。

5. 景深

确切地说,“大画幅”的景深比超级35毫米要小。如前所述,当你的拍摄格式大于超级35毫米,你将需要更长的焦距镜头,以实现在与你的主体相同距离的相同视角。

由于你在相同的距离上使用更长的镜头,表面上看,在相同的光圈下,你的景深是超级35毫米时的1/4。

这发生在焦距翻倍的情况下:你的景深实际上变成了原来的25%,而不是只有一半。因此,在比超级35毫米更大的格式中,景深会大大减少。

6. 几何光学变形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大画幅相机在给定的视角下使用较长的焦距镜头,而较长的焦距通常比较短的焦距镜头具有更少的几何畸变。

然而,请记住,镜头的光学设计必须具有一个更大的像圈,以覆盖大尺寸的成像器,因此创建一个更大的像圈可能会导致一些几何畸变,特别是对于具有PL镜头卡口限制的相机。

LPL卡口具有更大的喉部直径,可以允许更宽的视角,更大的图像圈和更少的失真。因此,虽然这种信念可能是正确的,但它高度依赖于镜头本身,而不是一个固定的规则。

7. 噪点

较大的成像仪的信噪比通常优于较小的成像仪。这是一个物理问题,因为更大的成像仪要么有更多的照片点来捕捉更多的样本,要么有更大的照片点来捕捉更多的光子。

然而,这些变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商对传感器技术、基本ISO和曝光方法的设计。

但在同一制造商的相机产品线中,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较大的成像仪通常比较小的成像仪噪音更小。

8. 可裁剪性

因为你正在使用一个更大的图像区域——而且,一般来说,一个更高的光点数量——所以你也可能有更大的图像区域用于稳定、重新规划、“环顾四周”,甚至在传感器上裁剪,以从一个特定的镜头获得不同的视野。

9. 镜头的选择

随着传感器变大,镜头的投射像圈也必须变大,以便覆盖更大的图像区域。这就对可用的镜头产生了限制。然而,当一个镜头的焦距在一个给定的系列中增加时,像圈也会增加。

因此,即使是为超级35毫米或Academy 35毫米设计的镜头,也有可能用该系列中较长的焦距或变焦上较长的焦距来覆盖较大格式的成像器。

来源:American Cinematographer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