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MIX 系列终于更新了,MIX FOLD 作为小米的第一台折叠屏手机,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正式亮相,折叠屏、液态镜头和澎湃自研 ISP,感觉小米 MIX FOLD 也没有背离这个系列的初心
小米 MIX 系列终于更新了,MIX FOLD 作为小米的第一台折叠屏手机,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正式亮相,折叠屏、液态镜头和澎湃自研 ISP,感觉小米 MIX FOLD 也没有背离这个系列的初心,不断探索,推出更酷的产品。
但这么多细节的结合,小米整合的究竟如何,小米 MIX FOLD 似乎真的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卷。先从外观颜值方面说起,小米 MIX FOLD 的颜值还是不错的,黑色的机身商务感十足,但背后的相机模组设计语言传承了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的设计,略微有些不太好看,感觉拉低了背板的整体档次,背板下部则是 MIX 的字样,转轴位置还有 INNOVATION FOR EVERYONE 的字样。机身整体质感不错,但是仍然离真正的高端产品有一定的差距。
小米 MIX FOLD 的重量和厚度控制,相比友商的机器有所欠缺,折叠起来 17.2mm 的厚度,在日常握持的时候会感觉有点压力,而且重量也去到了 317g,陶瓷特别版更是去到了 332g,整整半斤多的机器,虽然握在手上挺“稳固”的,但是对于手腕真的太不友好了。
屏幕方面,小米 MIX FOLD 外屏采用的是一块 6.52 英寸 90Hz 刷新率 AMOLED 屏幕,分辨率为 2520x840,还没达到 FHD 的水平,实属可惜,显示效果还是可以的,这块屏幕还支持原色屏,JNCD≈0.55 ΔE≈0.52,色准表现优秀,峰值亮度达到了 900nit,还支持全链路 HDR 10 。但是主要是外屏的屏幕比例实在是太奇怪,无论是看视频还是看图片都没办法以一个舒服的姿势看,感觉日常使用来聊聊天刷刷微博就可以了,这么全面的配置岂不是浪费了。
内屏展开之后则是一块 8.01 英寸的 AMOLED 柔性屏,分辨率为 2480x1860,做到了QHD级别,屏幕比例则为 4:3。这块屏幕甚至比友商的平板电脑还要更大。屏幕素质方面,支持10亿色显示,拥有JNCD≈0.29、ΔE≈0.35 的色准表现,内屏亮度与外屏一致。刷新率仅为 60Hz,配合上 MIUI 的动画,加上这么大的屏幕,在日常滑动和使用的时候能够感觉到有些掉帧,希望能在下一代用上高刷新率的屏幕,弥补这个遗憾。
说到折叠屏就不得不讲讲内屏的折痕,小米 MIX FOLD 的折痕方面控制的不是十分好,在光线之下比较明显,这使得在用来看视频的过程中经常会注意到中间的折痕,割裂感很强,但是作为小米的第一代产品,似乎这样的不足还是能够理解的。说是第一代产品,但是其实内屏的某些地方做的比一些厂商的一代产品要更优秀,就是内屏没有任何开孔,能提供完整的全面屏体验,这让我们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能有更好的体验,值得点赞,4:3 的比例,来看一部扎导剪辑版的《正义联盟》岂不是美滋滋。
折叠屏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铰链,小米 MIX FOLD 的铰链手感体验不是太好。两段式转轴手感,当屏幕打开到40°-50°时,屏幕就会自动弹开到120°,这时才会有明显的阻尼感,直至180°完全展开。而合起来的感受也是一样的,就是阻尼到松垮再到又有阻尼的过程。没有悬停的感觉更像是铰链技术相对欠缺。既然 MIX FOLD 是定位高端,希望真的能做得面面俱到,毕竟用户每天都有需要打开内屏的时候,这个手感真的比较影响体验。
既然是大尺寸的内屏,在视频播放时候小米有在系统层面做一些优化,通过自研 AI 算法,能将图片从 720p 提升至 1440p,视频方面同样可以将 480p 低分辨率视频提升至 1440p,实现三倍超分辨率显示,目前主流的视频软件都已经支持这个功能,在播放视频的时候滑动左上角就可以直接打开视频工具箱。里面有像视频画质提升、MEMC视频帧率动态补偿,视频锐度提升等功能。
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的所有新机器均支持了杜比视界,最旗舰的 MIX FOLD 当然也不例外,内外屏都支持了杜比视界,能够实现比 SDR 视频高 40 倍的高亮和 10 倍的低亮以及高 50 倍的对比度,在观影时让更亮丽的色彩与更黑的暗场同框,能看到更生动逼真的画面。杜比视界还拥有宽色域,拥有超过十亿种颜色,让视频内容的颜色显示更加丰富,色彩不再断层,更加生动逼真。当然前提是你的视频资源是杜比视界的才行。
还值得一说的是小米 MIX FOLD 的扬声器,这次用上了四扬声器系统,双 1216 双 1012组合,对称式的双 1216 位于屏幕一侧,1012 则位于相机一侧,四扬声器对于双扬声器能够带来的视听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看电影的时候效果更加逼真更加震撼。同样的这扬声器也通过了哈曼卡顿调音,对游戏、视频和音乐等各种场景都进行了优化,效果不错。
性能方面,小米 MIX FOLD 搭载了高通骁龙 888 旗舰处理器 LPDDR5 和 UFS 3.1,在今年的旗舰产品里面属于标配了,性能释放还是像小米家其他机器一样优秀,像《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都是稳稳定定的满帧运行,也不会有明显发热的情况。可惜的是《和平精英》并未支持 90fps 高刷新率,最高也只能开到 60fps。而发布会上提到的《原神》,MIX FOLD 的表现也依然不错,帧数稳定,并没有经常出现明显掉帧,但是热量控制就直接放飞自我了,背后和屏幕的温度都来到45度左右,发热位置集中在摄像头区域,其实一般在展开大屏幕握持的时候手基本碰不到那个区域,很好地避开了发热问题,可以说是玩原神最爽的移动设备了。
既然是旗舰产品,当然也避不开聊聊影像系统了,小米 MIX FOLD 的影像系统可以说是黑科技满满,自研芯片和液态镜头等功能,听起来就非常高大上。首先说说液态镜头,液态镜头是利用人眼仿生学原理,由薄膜包裹的透明流体构成类晶状体结构,代替传统光学镜片。在高精度马达的驱动下,可以精确的改变球面曲率半径,从而实现迅捷流畅的快速对焦。这种光学流体还具有高透光率,超低色散和出色的耐极端环境等特性,可在最低-40℃到最高60℃的环境保持流体形态,确保稳定持久良好的光学特性表现。
微距样张(开启AI场景优化)
长焦夜景样张
这个液态镜头就用在 800万像素等效焦距 80mm的长焦镜头上,这颗镜头可以实现三倍光学变焦和三十倍数字变焦。靠近了还能直接拍摄微距照片,仅 3cm 的对焦距离,非常不错。这颗镜头直接兼顾了长焦和微距两个功能,可以说相比其他的广角微距,这颗镜头来的更加实用,成片效果也非常不错。
日间主摄样张(开启AI场景优化)
主摄夜景样张
小米 MIX FOLD 的主摄用上了 1/1.52 英寸大底一亿像素的三星 HM2 主摄,拥有 7P 镜头,支持九合一像素融合技术,融合后单个像素尺寸达到 2.1μm,同样也能直出一亿像素的超清照片。相比“安卓之光”小米 11 Ultra 的 GN2 那个接近一英寸的大底传感器,就是要像素不要大底了,夜景效果也相应会打些折扣。
超广角样张(开启AI场景优化)
超广角镜头则是 1300万像素 123°超广相机,可惜没有搭载自由曲面镜头,只能通过 AI 来进行超广角畸变修正,改变画面边缘畸变现象,效果只能说是一般般,但是又不是不能用。
主摄日间样张(未开启AI场景优化)
澎湃 C1 自研 ISP 终于在 MIX FOLD 上回归,这次的芯片在算法、暗光对焦能力和画质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还有高性能、低占用率的特性。对提升成片质量也有一定的帮助。
小米 MIX FOLD 内置了一块 5020 mAh 电池,算是目前折叠屏里面最大的电池,采用了双电池并联结构,可以实现 10A 超大电流输出,还能给扬声器提供更大的推力,由于屏幕比较大,所以机器还是相对比较耗电的,续航只能说是一般般。但是小米 MIX FOLD 支持 67W 快充,0-100% 只需要 37 分钟,补电速度非常快,还有 CNT 关断充电功能,大小电池先满先断,后满后断的可控满充逻辑,提升充电速度,解决电池过充风险,保证电池使用寿命。
小米 MIX FOLD 的系统软件适配可以说是相当不错,虽说出厂并没有自带 MIUI 12.5,但是现在除了动画有待优化之外,其他都还体验优秀。那么大的屏幕,必须得充分利用起来,很多软件对于这种屏幕都是直接粗暴的拉伸,并没有办法发挥大屏的优势。
而小米 MIX FOLD 支持平行窗口功能,可以在主屏幕左右分屏显示同一个 App 的内容,点击右边屏幕时,右屏左移,在右侧打开新的窗口;相反点击左屏,左屏不动,右侧打开新窗口。同时左右屏内容时时同步更新,这样你可以在 B 站边看视频边刷主页,也可以点进去一条微博之后边刷时间线,边看某条微博的内容,非常方便。
小米 MIX FOLD 还支持分屏功能,可以同时显示两个 App 的完整内容,可以左边刷抖音,右边聊微信。值得一说的是这次还支持了跨应用的拖拽,可以直接从相册中直接拖照片到微信中。一边刷微博一边写文档,在信息流中寻找信息,看到合适的图片可以直接从微博中拖入文档里,省去“保存到本地”、“从本地插入文档”两个繁琐步骤,大大提升生产力。
值得称赞的是 MIX FOLD 中的掌上 PC 模式,可以直接在状态栏中点击开启,或是屏幕展开后竖起来,三指横向滑动即可开启。手机就会进入一个模拟度非常高的PC办公环境,主屏上完全按照 PC 操作逻辑设计,开启后可对文件、图片、文件夹、App 自由放置于桌面,位置也可以随心调整,有熟悉的开始菜单、任务栏窗口、控制中心、多任务窗口;同样也支持跨窗口、跨桌面自由拖拽。你可以在 PC 模式中同时打开接近十几个应用,都能够流畅的运行,像办公三件套方面,可以非常方便的以窗口模式运行,轻松同时浏览多个窗口。这个掌上 PC 模式可以说完成度非常高,只要你有办公的需求,这个模式就是非常好用的。
遥想曾经的 MIX 2S,那款接近全面屏的机器,到现在依然有超高的颜值,当年看到确实让我发出了惊叹的声音。而作为小米 MIX 系列的探索之作,可以说 MIX FOLD 确实做到了探索的目的,虽然先进,但是依然美中有许多不足,让这台旗舰机器有了遗憾,它确实就是一台初代的产品,小米在手机形态上的路,确实任重而道远。今天不谈价格,是真的希望小米不应该被价格所束缚,能放开手去做更好更惊艳的产品给到米粉们,相信下一代产品,在经过改良和技术进步之后,能够有更棒的 MIX 产品推出,让 MIX 真正配得上这个系列的名号。
进入全面屏时代后,手机的功能以及操作方式已经趋同,就现有的造型而言,很难有特别大的创新,都是在原有的交互方式上进行优化和改良。为了探寻更多的可能,折叠屏手机诞生了,从现有的趋势来看,折叠屏可能是手机的下一个拐点,但目前来说,它还偏向于概念性质,无法大量的普及,像铰链、屏幕材质都是硬件上的难点,成本难以控制,售价会居高不下。
某种程度来说,现如今的折叠屏,都不是为了走量,更多的目的是为了秀肌肉,产品发布的目的是告诉大家有真机,随时也能用,不是庞氏骗局,虽然可能不是完全体,但我们手机厂商正在未来领域努力 探索 。
目前,在国内的手机厂商中,华为在折叠屏领域布局最深,自2019年11月首款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上市以来,两年多的时间,发布并上市了华为Mate X、华为Mate Xs、华为Mate X2三代折叠屏手机,虽然价格被市面上炒得很高,但华为确确实实拿出货了。因此,这也多多少少的刺激到了华为在国内的老对手——小米。
这些年,小米一直想摆脱早期的固有形象,走高端化的道路,但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火候,比如布局已久的环绕屏小米MIX Alpha,惊艳至极,但除了惊艳,对用户的操作习惯以及功能层次起不到变革性的作用,加上这玩意儿现货更少,话题度慢慢地就减少了。随着折叠屏手机的热度越来越高,小米也不得不进军折叠屏市场。
今天,我们评测的对象就是小米的第一部折叠屏手机——小米MIX FOLD,它好用吗?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总结出以下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一:平行窗口,高效操作更契合生活
先说一个生活中用机场景,如果你想在某宝买一件衣服,通过输入关键词搜索的方式,会找到一大堆商品。若没有这个模式,大部分人的操作习惯是一口气把所有感兴趣的商品加入到收藏夹或者购物车,将其作为初选,然后再打开收藏夹或购物车,来回的切换界面,进行第二轮的筛选。
有了平行窗口,手机可以同时打开一个应用的两个窗口。具体使用时,内屏打开购物类的App,右边部分打开暂定的商品,左边部分上下滑动浏览,当你找到有比右边暂定商品更有感觉的商品时,直接点击,该商品会出现在右边这个界面,它就成了新的暂定商品。此举可以省掉很多来回切换界面的过程,操作更加高效。
该功能可以应用的场景非常广阔,比如使用QQ的时候,左半边看群里的消息,右半边看空间,两样都不耽搁。很多折叠屏手机都有类似的功能,但移植到普通手机中几乎不现在,因为屏幕的尺寸、长宽比例限制,强行移植会很鸡肋。
要打开小米MIX FOLD的平行窗口非常简单,设置界面找到“应用设置”,选择“平行窗口”,可以找到一堆应用的开关界面,但凡开启了的此功能的应用,都可以同时打开一个应用的两个窗口。从目前来看,大部分操作上有上下级关系的应用都支持,功能的覆盖面非常广。
优点二:大屏下的小窗模式,小窗有了更大的实用价值
小窗模式并不是折叠屏所独有的,但折叠屏可以发挥出小窗模式最大的价值。
上图是小米MIX FOLD在内屏使用小窗模式时的状态,因为屏幕更大,所以浮窗下层的应用视野更加开阔,遮挡的比例不会过高,对视线的影响会更小。我们能够应用到的实用场景非常多,除了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外,还可以一边视频会议、一边查询相关资料以便作线上报告,就算是一部手机,也能够提供非常强大的生产力。
小米MIX FOLD的小窗启动和所有的MIUI设备都一样,多任务界面下,选择左上角的小窗应用,会弹出一系列支持小窗应用的应用列表,选择一个你要使用的应用后,该应用会直接以浮窗形式浮现在桌面,此时的浮窗和底层桌面都可以操作。就过程而言,不算复杂,没有特别大的学习成本。
优点三:四扬声器,哈曼卡顿调教,更具立体感
小米MIX FOLD采用了四扬声器的设计,包括一对1216超大振幅的扬声器,等效于1.34cc音腔,响度非同寻常。机身设计方面,其顶部、底部各有两个扬声孔,全部都没有隐藏。听音效的话,四扬声器的声场很广,立体感非常强。
笔者测评过的手机有数百部之多,不吹不黑,小米MIX FOLD是测试过的机型中外放效果最好的一部,没有之一,很多看似普通的音乐,都能听出鸡皮疙瘩。其低频的下潜相当深,深到空灵,高频最大声音播放,不破音,同时把这两点做到极致真的很难。四扬声器在哈曼卡顿的调教下,音效确实突出。
优点四:液态镜头的引入,保证变焦风格的一致
图示部分最上面的镜头是800万像素长焦微距镜头,其创新之处是采用了液态镜头的设计,通过可流动的液体替代传统光学镜片,在外部驱动下调节内部液体压力或其他物理性质,进而改变镜片的外部形状,虽然不涉及焦段,但实现了焦距和焦点的变化。因此,该800万像素镜头兼具长焦和微距两种功能,它支持3cm微距、3倍光学变焦,最远能实现30倍数字变焦。
目前手机的镜头分工中,长焦和微距都是两颗镜头执行。其中,执行长焦拍摄要么是主摄数字变焦,要么是单独的长焦镜头拍摄。执行微距要么是用单独的微距镜头拍摄,要么是由超广角镜头代劳。好的长焦镜头,拍摄长焦没有太大的问题,出问题的地方在微距。
如果执行微距拍摄是使用微距镜头,对于中低端手机来说是悲催的,因为这个价格段很多手机的微距镜头都是凑数的,就200万像素,底还非常小,手机靠近之后再把光线一遮,经常都会拍得很黯淡;如果执行微距使用超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在处理画幅两侧时多多少少都有点畸变,在执行微距的任务中可能会放大。最关键的一点,每颗镜头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镜头就算是后期调教,风格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差异。因此,微距镜头的引入,最大程度上可以保证微距和长焦在风格上的统一。
优点五:掌上PC模式,手机可以成为硬核生产力
打开小米MIX FOLD的内屏,屏幕三指左滑,可以快速进入掌上PC模式,此模式就是专为商务办公而生。
就整体风格而言,和Windows很类似,只要用过电脑,上手就会,根本不需要什么教程。
长按桌面的空白区域,可以快速的新建文件和新建文件夹。
我们测试的过程中,发现小米MIX FOLD的掌上PC模式最多可以打开5个窗口,如果要打开第6个窗口,会将已经开启的某个窗口最小化。暂不知道这个“5个窗口”中的“5”是不是个固定值,会不会受到应用所占内存空间的影响。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方便。
缺点一:外观设计有瑕疵,折痕太明显
拆封这部手机的时候,我把它放在手上掂了掂,第一感受就是这部手机的设计好合理,因为它基本上是对称设计,重心就在中轴线,两边的机身厚度也是差不多的数值,以往很少有折叠屏手机做到这点。但是,当我把它平放在桌面上的时候,就改变了看法。
背面近似一个平面,但是摄像头又凸出,导致手机可以“打快板”,这种体验感受真的很不好。举个例子,如果你拿着它坐在绿皮火车上看电视,手机就放在桌面上,一个加速,你的屏幕就上下晃,你舒服吗?
相反,一些不太对称的折叠屏手机,“打快板”现象反而没有这么明显,它们因为中间那条缝,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支撑线,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我相信小米设计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做个五五对称,拿在手机更舒适,但可能没有考虑到摄像头凸出对平面放置的影响。都2021年了,也不指望手机厂商能把摄像头“凹”进去,但希望小米或者其他配件厂商能做一个把摄像头“凹”进去的手机套,避免那种很尴尬的摇晃。
此外,小米MIX FOLD的折痕还是比较明显。大屏状态下,无论哪个角度,都能看到比较明显的折痕。折痕对于折叠屏手机来说,是通病,但没想到小米MIX FOLD会这么显眼。不知道折叠屏完成时代,用玻璃会不会好很多,现如今就算是屏幕用玻璃的折叠屏,莫氏强度都不高。
缺点二:系统和折叠屏未完全适配
2021年6月份了,小米很多千元机都收到了MIUI12.5的推送,奈何我们手中的小米MIX FOLD一直都还是MIUI12.0。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系统根本没有完全适配折叠屏,很多细节的地方都没到位。
折叠屏一个比较精髓的考验就是内外屏的互切。但小米MIX FOLD很多细节优化没做好,很多应用界面内外屏互切的时候,不能自动转换,关闭或打开都会息屏,需要按下电源键才能重新亮屏,亮屏后解锁桌面才能回到原来应用的界面。此外,bug也多,有的应用内外屏互切的时候,有一定几率强行拉伸比例,就像上面这张图一样。
内屏是个大屏幕,本应该分屏很有效果的,但在小米MIX FOLD中,相当一部分第三方应用比例不适配,无论是竖着放还是横着放,界面都是被强行拉伸的。虽然系统有提示“应用可能在分屏模式下无法正常运行”,但还是感觉有点怪,就好比天价买个宝贝,卖家在很不起眼的地方说该宝贝某某地方有瑕疵。这种系统暂时没有解决分屏的应用,不应该锁了禁止启动分屏吗?
虽然用着不太爽,但它可以通过后期的OTA进行改善,不知道MIUI团队什么时候能想起他们的折叠屏产品。
缺点三:尴尬的屏幕设计,根本就不适合打 游戏
在发布会上,雷老板对这部手机的 游戏 性能给予了很高的肯定,但我们实际的 游戏 体验相当差,因为它的屏幕就是反 游戏 设计。以《王者荣耀》为例,我们拍了几张小米MIX FOLD和普通手机在 游戏 中的对比。
先说外屏,小米MIX FOLD采用了27:9的屏幕比例,同样的位置,不但三熊坑可以尽收眼中,还能看见河道右侧的部分草丛,本来是好事,但画面中这两道大黑边,着实辣眼睛。
最关键的一点,按键的位置还是在原比例的位置,就算是自定义也不能往两侧移,这就意味着你打 游戏 手指要更靠近屏幕的中心,这种设计真的“睿智”。
再说外屏,小米MIX FOLD两侧的视野变窄了,底部的视野变宽了,这种视野比例的调整对 游戏 来说,完全就是debuff。
以钟馗为例,同样的位置,用小米MIX FOLD出钩就直接飞出了屏幕外。而事实上,就《王者荣耀》这款 游戏 ,钟馗的技能还不算特别远,很多大法师的的poke范围都远于钟馗的二技能,朋友在看到我测试时的这一现象后戏谑道:用小米MIX FOLD打《王者荣耀》,就别玩中路了。
还有一点,内屏就算是不玩《王者荣耀》,玩其他 游戏 也很尴尬,因为它的刷新率只要60Hz,而很多 游戏 都开放了90FPS、120FPS模式。大屏不能开高帧,这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吗?
缺点四:千元机主摄,没有OIS光学防抖
液态镜头的引入,是小米MIX FOLD的亮点,但这无法掩盖千元机主摄的尴尬,该机主摄传感器为三星ISOCELL HM2,自家千元机Redmi Note 9 Pro同款,且没有OIS光学防抖。俗话说得好,夜景是相机拍照优劣的分水岭,通过夜景样张的对比,大家就应该清楚这部手机真实的拍照水平。
同一镜位的样张对比,可以发现小米MIX FOLD夜景实力就是和Redmi Note 9 Pro一个水准,与小米自家旗舰小米11 Ultra相比,色彩寡淡,涂抹也更严重,整体宽容度也不行,底小太多,被压得太死。
小米缺摄像头吗?博主真不这么觉得,三星GN2都能拿首发,完全能调一些给折叠屏用,加上折叠屏本身就是秀肌肉的产品,任何一个厂商都会很舍得堆料。造成这样的原因,个人猜测(仅个人猜测)和小米MIX FOLD重点营销的澎湃C1影像芯片有关,该ISP芯片可能还没能适配那些更大底的摄像头。
写在最后
总体来说,小米MIX FOLD就是一个半成品,有惊艳,也有明显瑕疵。它因为折叠屏的设计,可以执行更多玩法,很多地方的堆料也很足,比如哈曼卡顿调教的四扬声器,液态镜头等。瑕疵方面,塑料的屏幕,千元机的镜头,可以“打快板”的背部整体等。
因为我清楚小米MIX FOLD本身就是实验品的定位,所以它有缺点能理解。目前,该机外观及配置方面缺陷已经不可逆,只能期待小米的下代折叠屏能够改进,但是,软件方面的bug,还是希望MIUI的工程师能够早日修复,将系统、UI补全,像应用比例不适配,内外屏互切的那种不流畅以及内外屏互切出现的bug,都可通过OTA升级实现修复,就看MIUI什么时候能想起这批买小米MIX FOLD的小白鼠。
【【【前言:MIX FOLD,是小米技术的再一次集大成】】】
2020年初,因为疫情被迫只能居家办公的我们三易生活,对小米10 Pro进行了详细评测,并且这款机型也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方面,这是因为当时百无聊赖的我们收到的第一批2020年新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小米10 Pro作为其进军高端市场的第一款产品,其在造型设计、屏幕品质、拍照水准等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堪称脱胎换骨式的进步。
而从市场的表现来看,小米10系列也的确成为了近年来小米最为成功的产品线之一。其不仅令许多用户对小米刮目相看,更直接催生了后来的小米10至尊纪念版(小米10 Ultra),以及小米10S两款同样定位高端市场的衍生机型。而历数小米手机的 历史 ,这样的事情还是头一遭。
小米10至尊纪念版
然而从整个手机行业的角度来看,小米10系列虽然在产品定位和价格方面站上了更高的价位段,但要说其代表着当时最极致的技术、最高的成本、最难的生产工艺,却又并非如此。换而言之,小米10系列虽然是市场表现极为出色的高端机型,但却仍不足以代表小米在技术 探索 上的最高水准,也无法将小米的品牌提升到真正行业顶尖的程度。
或许正因如此,当时间来到2021年,小米不仅用了整整两天时间来召开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新品发布会,同时更是接连宣布了多个重磅消息。而在这其中,有可能是当前最强拍照手机之一的小米11 Ultra,有小米大举进军 汽车 行业的官宣,同时也有小米史上第一款量产折叠屏机型,第一台在自有智能工厂研发制造,第一台使用自研影像芯片以及全行业首发量产液态镜头技术的机型——小米MIX FOLD正式发布。
【【【小米首个自有智能工厂产品,家族化外观有深意】】】
围绕在MIX FOLD的诸多光环中,由小米率先在手机行业实现了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的“黑灯工厂”生产方式无疑也尤为引人瞩目。而这种高度自动化的工厂,本身就具备着提升良品率、支撑更复杂的工艺设计,以及能够实现更优秀产品电气性能的重要意义。
那么问题就来了,与大家熟悉的其他小米手机相比,MIX FOLD的这一优势又是如何体现在其外观和细节设计上的呢?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反复地仔细观察了MIX FOLD的各处细节,并且也与我们接触过的其他小米手机和折叠屏设备进行了比较。最终我们的结论是,小米选择了一种比较“笨”的办法来体现智能工厂的制造优势,那就是在外观上并不特意地去做吸引眼球的出格设计,依然维持消费者熟悉的小米手机造型风格,但与此同时在细节的结构、做工上,追求达到行业顶级水平,让“业内人士”一眼就能看出MIX FOLD的与众不同。
比如说当机身处于折叠状态时,MIX FOLD的造型看起来其实非常像是一台被“拉长”的数字系列机型。你可以看到它的前摄采用了小米惯用的角落开孔设计,而并没有使用目前流行的居中开孔;你也可以看到在它的机身顶部和底部,都有小米标志性的对称扬声器开孔,并且开孔的造型沿袭了小米10系列的简洁方案,而非小米11系列上的新设计。
又比如说,熟悉小米手机的朋友在看到MIX FOLD的后摄造型时肯定会感到眼熟。因为它的配色与镜头排布方式,与此前的小米10S和小米10至尊纪念版非常相似。
可能大家意识不到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折叠屏毕竟还是当前行业中生产难度最高、也最能吸引眼球的一大卖点,这也就意味着当厂商要推出折叠屏机型的时候,其实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造型设计方向可选。其一,是为折叠屏机型打造一个完全不同于自家其他产品风格的全新外观,怎么夸张怎么来,压根不用考虑什么“家族式设计”;其二,就是努力将折叠屏机型与原本的设计风格去做融合,将其纳入现有的设计迭代中,让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与自家其他产品之间的关联性。
对于前一种折叠屏手机而言,它可能非常具有话题性,更能吸引眼球,但高调而独特的外观却注定了它的价格将会不菲。但与此同时,过于独特的设计也意味着它并不能为其他产品线贡献什么经验——说白了,更像是“一锤子买卖”。
而对于像MIX FOLD这样的后一种折叠屏手机来说,并不太夸张的造型注定了不可能靠噱头卖出离谱的高价。但与此同时,在将折叠屏所需的特殊硬件“塞”进家族化外观的同时,设计团队所积累的经验将能够更好地运用在未来的产品上。毕竟这样的产品,本质上是厂商对于折叠屏运用的一次 探索 ,而并不见得指望靠“爆款”去挣多少钱。
【【【业内人士才懂的细节,揭示了MIX FOLD的定位】】】
不仅如此,对于熟悉折叠屏设备的我们三易生活来说,还发现了小米MIX FOLD这次在折叠屏结构设计上所采用的方案,是如今已经比较成熟的设计。
比如说,它的转轴是有着不错防尘性的封闭式设计,在转轴与屏幕之间也具备带有支撑屏幕效果的T型框架结构。
除此之外,虽然小米没有明说MIX FOLD的屏幕保护层方案。但从我们近一个月的长时间使用感受来看,这块8.01英寸的2K+分辨率折叠屏不只是在色彩显示上支持杜比视界、HDR10+,拥有比一些贵得多的折叠屏机型都要更好的观感,同时其屏幕表面的耐用度也超出了预期。至少你不需要担心正常的办公、 游戏 操作,会在屏幕上留下什么痕迹。
最后,我们还要提一下MIX FOLD这次的外放设计。为什么要说这个?因为虽然市面上现在绝大多数折叠屏机型都配备有立体声扬声器,但是它们通常只在其中一边的折叠机身上下各布置一个扬声器单元。而MIX FOLD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两边机身的上下两侧都各有一个大尺寸的独立扬声器。于是当我们将MIX FOLD展开的时候,其实际上就变成了一个四扬声器的布局,而且四扬声器还会自动根据机身方向来调整上下左右声道,从而实现更好的环绕立体声感受。
虽然以上我们提到的这些技术和配置不要说在小米的体系里,就是放到整个手机行业中也属于已经很成熟,甚至称得上先进的折叠屏相关设计了。而这也再一次说明,小米并非是拿“折叠屏”做噱头,而是确实想要用更成熟的相关技术,在自家的产品体系下做一款定位更高端、技术更先进,同时也有实用价值的旗舰机型。
【【【骁龙888顶配组合,折叠屏玩 游戏 也很有趣】】】
讲完了外观上的那些门道,我们再来看看MIX FOLD这次的性能表现。作为小米旗下目前定位最高的顶级旗舰,MIX FOLD的硬件几乎是理所当然地选择了“拉满”。
骁龙888,12GB起步的LPDDR5内存,256GB起步的UFS3.1闪存……再加上WiFi6增强版、67W快充,以及红外线遥控。可以看到,小米不仅是将当前最顶级的性能组合塞进了MIX FOLD的机身内,而且在周边配置上也完全是将自家旗舰机型上的那一套给搬了过去。
安兔兔评测
GeekBench
3DMARK
可以看到在各跑分软件中,我们手头这台MIX FOLD的成绩完全达到了旗舰机型该有的水准。而在这一点上,就不得不提到MIX FOLD此次独特的“微气囊”散热结构了,其通过隐藏在转轴内部的柔性导热装置,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两倍于传统机型的内部空间进行散热。如此一来,MIX FOLD得以充分发挥骁龙888的性能水准,也就一点不令人感到奇怪了。
既然MIX FOLD的性能不低、屏幕也相当大,还有出色的四扬声器外放设计,自然就会有玩家好奇它在实际 游戏 中的表现了。而我们也使用了数款流行手游,对其 游戏 体验进行了测试。
《使命召唤手游》 最高画质,极限帧率稳定60帧
《狂野飙车9》高画质,稳定60帧
《原神》手动全最高画质,50-60帧
从我们的实测结果来看,MIX FOLD完全可以胜任当前顶尖画质手游的高帧率运行需求。此外相信大家也已经注意到,我们还专门尝试了在 游戏 过程中开合折叠屏的测试。结果显示,有些 游戏 (如《狂野飙车》)不支持这种屏幕分辨率的即时转换,会导致程序重启,但也有 游戏 (如《原神》)就能够完美适配。此外在显示比例上,MIX FOLD的外屏比例近似于“超宽屏”,而内屏则更接近4:3的方正比例,因此这两者在 游戏 中会分别呈现大视野和大画面两种完全不同的显示风格。
【【【为折叠屏适配的MIUI系统,足够好用吗?】】】
既然讲到了APP对折叠屏的适配问题,那么我们就自然要提及小米此次专为MIX FOLD适配的MIUI系统了。
首先在版本号上,目前MIX FOLD所能升级的最新正式版依然还是MIUI 12,MIUI 12.5则需要申请内测资格才能升级。不过好在,实际上MIUI 12已经能够实现当初发布会宣传的几乎所有与折叠屏相关的新特性了。
比如说,MIUI系统自带的短信、设置、输入法等等应用,都已经为MIX FOLD展开之后的大屏适配了相应的特殊界面。
Adobe Reader
Microsoft Excel
剪映
爱奇艺
比如说我们常用的一些办公软件、视频编辑工具,以及 娱乐 软件,如今也都对MIX FOLD展开后的大屏进行了不错的界面适配,用起来的感觉已经与一块小平板无异了。
除此之外,MIX FOLD本身系统中也提供了专为折叠屏适配的左右分屏模式。在这个模式下,MIX FOLD不仅可以同时运行两个APP,而且还能直接通过拖拽在不同的APP间直接传输图片、复制大段的文字等操作。
你以为这就完了?在MIX FOLD的系统中,我们还找到了名为“掌上PC”的特殊界面切换开关。将其开启后,MIX FOLD的整个系统都会发生极大的改变,不仅界面变得如同PC操作系统一样拥有任务栏、开始菜单,以及通知中心,所有的APP更是会以窗口化的模式打开,并且能同时运行的APP数量也大为增加。此时如果给MIX FOLD配上一套蓝牙键鼠,使用体验显然就会很接近PC了。
【【【全球首发液态镜头,自研影像芯片很强大】】】
说完了外观、测完了性能,看完了系统,是时候来讲讲MIX FOLD的影像表现了。
首先从硬件层面上来说,此次MIX FOLD的后摄模组至少有三大“黑 科技 ”。分别是澎湃C1自研影像芯片、由全球首发的液态镜头驱动的800万像素长焦/微距两用副摄,以及支持像素“九合一”的1亿像素主摄。
样张:街道(超广角) ISO50 f2.4 1/1244s
样张:街道 ISO50 f1.75 1/1139s
样张:街道(三倍变焦)ISO50 f2.77 1/1442s
首先,我们来谈谈澎湃C1。作为小米时隔许久重新端出的自研芯片,澎湃C1在MIX FOLD中扮演的作用,是拍照时专门用来进行“3A”计算的一颗辅助芯片。什么是3A?简单来说就是自动对焦(AutoFocus)、自动白平衡(AutomaticWhiteBalance),以及自动曝光(AutomaticExposure)。而体现在最终的产品上,首先就是更快的对焦速度。要知道MIX FOLD使用的三颗CMOS本身都不具备特殊的对焦设计,并且其也没有内置额外的对焦传感器。
但在我们的实际测试中,无论1亿像素主摄的近距离对焦,还是800万像素液态镜头副摄在微距模式下的超精细对焦,MIX FOLD的反应速度都非常快,丝毫不弱于那些具备双核对焦的机型,甚至比很多有独立激光对焦、独立TOF对焦传感器的机型还要更快。
样张:火车站(三倍变焦) ISO50 f2.77 1/3501s
样张:雕塑(夜景模式) ISO272 f1.75 1/20s
除了对焦,澎湃C1还会负责进行白平衡和曝光的演算。以曝光为例,上面两张照片中,一张是背景有强光,一张则是前景有强光,如果曝光算法不够聪明、算力不够强,很容易就会导致画面最终出现曝光不足,黑成一片的问题。但MIX FOLD却很容易地在复杂的光线条件下,实现了前景后景皆清晰的成像效果。
样张:雕塑 ISO118 f1.75 1/100s
样张:武汉话(夜景模式) ISO106 f1.75 1/25s
又比如说上面这两张照片,第一张拍摄于晴天的早上9点,强烈的阳光照射在被摄物上,本身其实就很容易导致画面发白,但是MIX FOLD就正确地算出了应有的白平衡参数,还原了被摄物的颜色。而第二张夜景照片中,所有的这些“武汉话”其实都是彩色的灯箱在发光,如果手机的白平衡和曝光处理不好,不光会导致画面其他部分发黑,而且颜色还会相互干扰,甚至形成炫光。然而大家可以看到,MIX FOLD拍出的照片里上述现象都没有出现。这无疑就是澎湃C1所起到的作用,也正是如今小米的影像算法从软件向着硬件发展的明证。
样张:嫩芽(微距) ISO184 f2.77 1/100s
样张:花 ISO164 f1.75 1/100s
样张:花(微距) ISO50 f2.77 1/153s
最后,则是MIX FOLD的“液态镜头”了。不同于目前业界常见,以超广角副摄兼做微距镜头的设计,小米在MIX FOLD上通过配备可以控制镜片形状的液态镜头,实现了长焦+微距的“二合一”结构。它的好处其实有两点,一是液态镜头可以有效缩减镜组的厚度,从而为折叠屏机型节省内部空间,二就是像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样,MIX FOLD的微距模式与传统机型不同,是自带长焦放大效果的“长焦微距”模式,这使得它可以拍摄更加微小的物体,同时手机还不用凑得很近。这样一来,既大幅提升了微距的影像表现,又简化了微距拍摄的操作,可谓是以先进技术实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总结:让先进技术更亲民,这就是小米的高端方法论】】】
严格来说,这篇MIX FOLD的评测其实是来得很有些晚的。为什么晚?一方面是因为折叠屏对于小米而言毕竟是新生事物,我们认为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系统充分优化适配,做“首发评测”未必能够体现消费者真正买到、拿到手上后的使用感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注意到网络上关于MIX FOLD开始流传一些说法,例如认为它的造型不够独特新颖、产品本身不够惊艳等,而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的真相,我们三易生活花费了比以往更长的时间来准备这篇MIX FOLD的评测。
正因如此,我们现在可以非常自信地说,MIX FOLD从其所采用的技术,以及所使用的折叠屏结构设计上来说,达到了目前行业的顶级水准,甚至还有所超前。但在这个基础上,小米并没有给MIX FOLD一个特别与众不同,与自家其他产品都完全不一样的外观设计。
为什么小米要这样做?一方面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讲到,这是因为MIX FOLD毕竟不是“概念机”,而且其中的许多设计与技术,本身对于此后的产品也是一次积累,所以小米并没有将MIX FOLD视为跳脱出现有产品线的“特别产品”,而是依然将其约束在了现有产品体系、现有家族设计下,让它与其他小米手机摆在一起的时候更有整体感。
另外一方面,与当下市场上其他定价普遍在一万五千元,甚至更高水准的折叠屏手机相比,小米MIX FOLD尽管在屏幕、性能,以及许多细节的设计和用料水准上其实都更好,但其价格却依然非常“小米”。仅为9999元的起售价格,不仅意味着更多的消费者可以买得起折叠屏机型,能够近距离接触到折叠屏设备,甚至还能有效降低开发者为折叠屏设备适配APP的门槛,为折叠屏在未来更进一步的普及打下基础。
从这一点来说,将更先进的技术卖得更便宜、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不正是小米一直所说的产品理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