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小米邀请媒体朋友们参观了位于廊坊的富士康科技工业园。在廊坊富士康,这里有小米9最主要的生产线,大多数的小米9手机都是在廊坊富士康生产的。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小米9
4月2日,小米邀请媒体朋友们参观了位于廊坊的富士康科技工业园。在廊坊富士康,这里有小米9最主要的生产线,大多数的小米9手机都是在廊坊富士康生产的。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小米9手机的整个组装流程。
首先我们见到的是小米9的SMT生产线,这里是加工手机主板的地方。将手机上的元器件焊接到PCB主板上,在这里几乎全都是采用自动化的机械手完成工作,工人师傅主要负责检查和添加原材料。
手机芯片,电阻电容等等元件都被机械手按照指定坐标安放在主板上,然后经过回焊炉,整个主板就加工完成了。机械手能够非常精准且迅速的完成芯片的安放和焊接,一条生产线一天能够生产8000块手机主板,而这样的SMT生产线在廊坊富士康一共有10条同时生产。
随后参观的是小米9手机的组装车间,将小米9手机的主板,屏幕,摄像头,听筒,电池,无线充电线圈等等部件都组装到手机上,在这过程中还不断的在测试组装过程是否成功,安装的元器件能否顺利工作。
最后一步就是将手机的玻璃后壳安装到机身上了,同样是依靠精密的机械手准确定位,将后盖严丝合缝的贴合在机身上。然后就是将手机系统写入到组装好的手机中了,到这一步,一部小米9手机的组装就已经基本完成了。
组装完成后的手机并不是直接就出厂了,而是要经过严苛的压力测试,在老化测试车间,组装好的手机将会模拟用户重度使用的情况,测试手机上是不是有软件和硬件上的问题。测试通过的产品,就基本上没什么软件上的问题了。
之后,手机将会进行p2i的处理,就是将纳米级的镀膜覆盖在手机表面,让手机表面拥有疏水性,能够避免液体进入到手机里,从而达到防泼溅的水平。整个p2i的处理过程要持续3个小时。
最后一条生产线就是手机的包装了,手机来到这里会对屏幕,摄像头等功能进行最后的测试。然后在机身背面贴好进网许可,贴好条码,贴上屏幕膜,就可以打包装箱了。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工艺流程,一部小米9手机就这样组装完成了。
这些成产出来的小米9会暂存在工厂的暂存区,随后就会被发往各个销售渠道。工厂的负责人表示,小米9手机销售非常火爆,以至于生产出来的手机,根本不用入库,就会有叉车来将货运走。
小米9系列手机截止到3月底已经累计发货了150万台,其中小米9手机有超过100万台。小米负责人表示,现在代工厂正在加班加点的生产手机产品,也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小米米粉节提供充足的货源。
在工厂参观之后,小米集团手机部生产管理部代工厂管理手机交付高级经理乔童虎,以及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接受了媒体们的提问。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小米9手机的产能问题了,小米负责人表示,在前期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在两方面,首先是相机摄像头模组的供应比较少,限制了整体的产能。然后就是工人师傅的熟练度还在不断的提高。到了三月中旬,限制产能的问题都逐渐解决了,小米9手机将会有足够的货来满足消费者。
小米9是由国内三家手机代工厂组装生产的,其中包括了廊坊富士康,南京英华达,以及西安比亚迪。其中廊坊富士康负责了大部分的生产,南京英华达建设了无尘车间,主要负责透明尊享版的生产。而西安比亚迪,则是刚刚开始小米9手机的组装生产工作。
通过参观小米9的生产线,我体会到了小米与廊坊富士康不仅仅是代工的关系,更是非常密切的合作伙伴。在生产现场,随处可以看见墙上有小米的logo,标语,或者是米兔的图案。而且生产线上也见到了不少的生产加工设备都是小米提供的。有了小米和富士康的紧密合作,才能有产品顺利的步入市场。
同时,我们还见识到了小米对于产品质量的严苛要求,负责人表示,小米正在加紧时间对测试环节进行优化,利用机械手提高测试效率,不仅能够提升产能,还能尽可能的保证每一台送到用户手上的手机都是质量有保证的产品。
如今,经过小米以及富士康的不断努力,小米9的产能爬坡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在顺利完成首月出货100万部目标的同时,小米9也在两班倒的加紧生产,之后应该就会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了。
本文编辑:王瑞
关注泡泡网,畅享科技生活。
小米手机从诞生以来,一直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现在,号称对小米公司意义重大的旗舰机型小米9发布后,虽然雷军在发布会上表态“这次备货充足”,但依然逃避不了分分钟“秒光”的命运。这到底是“饥饿营销”,还是另有隐情?我们不妨来剖析一下。
饥饿营销早已成过去式小米公司刚诞生时,的确有一段时间是实行过“饥饿营销”的。因为在那个时候,雷军本人的高光IP,加上小米“极致性价比”的业界口碑,让小米手机备受大众追捧。而小米公司能够在智能手机行业强手如林的森林法则中迅速脱颖而出,并短短几年久跃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饥饿营销”的成功是主要的推动力之一。
然而,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之激烈超出了太多人的想象,一度被各行各业顶礼膜拜学习研究的“小米模式”也有败走麦城的时候,从2016年开始,随着华为、OPPO、vivo这几大品牌的迅速崛起,小米一度在中国市场被挤出前三。
而小米在香港上市之后,股价表现一直不佳,这也主要跟小米在智能手机市场不再是数一数二的领头羊有关。在这种市场形势下,小米要做的是奋起直追,尽力缩小跟华为等的差距。所以,在能多卖出更多手机的情况下,小米绝对不会故意有货不卖的。
高性价比决定要以销定产大家知道,小米手机从诞生以来,一直以“高性价比”著称,雷军甚至公开表示,小米手机的综合毛利率永远都不允许超过5%!毛利率5%是个什么概念?这在绝大多数行业,注定是要亏损的!除非你能做到极高的运营效率和极低的运营成本。
那么,要怎样才能做到极高的运营效率和极低的运营成本呢?就小米而言,单就供应链管理来讲,一是要科学确定“备货数量”,二是要“以销定产”。
科学确定“备货数量”,这一点往往是“知易行难”,估计对任何行业、任何一位企业家都是毫无把握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一款刚上市的新产品而言。据说,小米9这次在发布前,备货了30万台,结果在第一轮开售时不到一分钟“秒光”。说明备货是不足的,但这个数量显然是经过小米高层开会研究决定的。
所以,小米更依赖的是“以销定产”,也就是根据提前的“预定”数量来给工厂下单生产。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没有库存压力,没有资金压力,但坏处是,因为工厂排单、备件、生产、包装、运输等都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会造成用户的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而这个流程的效率高低和安排合理性,又直接跟小米内部及小米跟工厂之间的管理和流程优劣有直接关系。
对此,小米总裁林斌就公开检讨说:小米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包括现在大家吐槽比较多的缺货,本质上还是我们在内部的流程和管理上缺乏经验造成的。所以年前我们启动了周末内部培训会,各业务主管认真学习先进的流程和管理经验,希望能逐步提升团队的核心能力。当然,培训会后我马上回去继续拧螺丝。
资金压力与需求旺盛的矛盾可能有些人会说,既然已经知道小米9需求旺盛,卖得这么好,那直接向工厂大量下单、不停生产就可以了啊?
的确,为了缓解货源不足的压力,前两天,在原来富士康工厂的基础上,小米已经专门新签约了比亚迪工厂为小米9代工,并且第一批货已经下线。
但是,手机行业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不是实力一般的公司随便玩得动的。
拿小米9举例,2999元一台,按成本2500元计算,100万台的成本就高达25亿元!400万台的成本就会超过100亿元!而根据小米公司上市时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小米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概在120亿左右。
就算小米倾其所有,把这120亿元全部砸进去生产小米9,大概也只能生产不到500万台。更何况,小米还有其他业务,其他产品线,就算是手机,也还有其他在售款式,还有新独立的红米Redmi要出新品。
所以,大家应该看明白了,其实小米9现在的供货量已经不小了,只是大量用户都集中在刚发布的初期这一个多月购买,别说几十万台,就算是一两百万台也是不够抢的,要知道这款手机当初在网上预约的数量超过200万台。
上游芯片等零部件供货不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受制于上游手机芯片、摄像头等的供货能力。
大家知道,小米9是第一款采用高通骁龙855芯片量产的智能手机,同时还配备了索尼的IMX586摄像部件,以及三星的AMOLED屏幕。由于高通骁龙855芯片、索尼IMX586都是刚刚上市、宣布量产不久的最新产品,高通和索尼自身在上述两款配件上的产能就不足。
更何况他们还要供货给包括小米、三星、华为、OPPO、vivo等等诸多的手机厂商。粥多僧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结果自然就会在骁龙855手机的初期阶段(3-6个月)难以无限量供应。
至于有些分析说是工厂产能的原因,这个倒还真怪不到工厂头上。要知道,智能手机发展至今已经超过10年以上历史,包括三星、富士康(鸿海)、LG、和硕、伟创力、比亚迪等在内的世界著名手机代工企业的生产线早已经能自如应对生产需求,只要你资金到位、提前下单,工期合理,要多少就能生产多少。
所以,小米做不到现货,根本不是什么“饥饿营销”的问题,更不是雷军等小米高管去生产线拧不拧螺钉的事情。大家站在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关系和市场竞争角度看,就全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