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应用宝方面认为,vivo存在利用手机底层系统优势,限制用户正常下载安装应用宝以及通过应用宝下载安装应用的情形。同时,vivo还会诱导用户到自带的应用商店下载或安装应用,以此
腾讯应用宝方面认为,vivo存在利用手机底层系统优势,限制用户正常下载安装应用宝以及通过应用宝下载安装应用的情形。同时,vivo还会诱导用户到自带的应用商店下载或安装应用,以此获得更多的流量和商业利益。
为了应用宝,腾讯把vivo告了。
5月18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则开庭公告显示,腾讯起诉vivo网络不正当竞争案将于5月20日开庭。
“干这事的不止一个牌子吧?腾讯找软柿子捏?”雷达财经注意到,消息发酵后,不少网友为vivo打抱不平。
不过,vivo并非所谓的“软柿子”,根据权威市调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数据,2021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中,vivo高居第一,市场份额达22.5%。
与此同时,发起诉讼的腾讯应用宝自身也曾多次陷入侵害用户权益的争议中,甚至不止一次被工信部点名。
在手机厂商陷入存量竞争的背景下,第三方应用商店与手机原厂应用商店的竞争正愈演愈烈。
应用商店导流、排除竞对已成普遍现象
据了解,此前法院已经作出了行为保全民事裁定,要求vivo立即停止在其手机上以插入弹窗、文字、按钮、设置风险监测等方式,妨碍应用宝应用正常运行以及通过上述方式为vivo应用商店导流的行为。
具体而言,有数码博主用vivo手机商城尝试搜索应用宝,发现搜索不到,只能通过浏览器进行搜索,且安装时会有提示“非官方应用商店App”,但通过浏览器可以正常安装。
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各家手机大厂的应用商店中普遍存在。雷达财经测试发现,在华为应用商店、小米应用商店中均无法搜索到应用宝,且在搜索后会弹出一行提示:“推荐使用官方自带xx应用商店安装应用或游戏,可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除此之外,苹果手机的App Store中也无法搜到腾讯应用宝。
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王之焰认为,本案可以参考腾讯诉360不正当竞争案。
“当时360与腾讯相互设置对方软件为不兼容从而损害了用户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的这种做法也涉嫌《反垄断法》中限制相对人不能与特定人交易的行为,认定腾讯强迫用户进行‘二选一’,最终最高院并没有认为腾讯在相关市场上具有支配地位,故驳回了360提出的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赔偿的请求。”
基于该案可以认为,腾讯诉vivo限制用户下载应用宝具有一定合理性,vivo没有正当理由区别对待交易相对人,限定用户只能跟其进行交易,这损害了交易相对人的权益。
不过王之焰也坦言,vivo限制下载的行为是否有侵害到消费者的利益现在也有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消费者既可以选择在手机提供的应用商城下载,也可以去应用官网下载,因此不存在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工信部已明确应用商城属于手机基础应用,即手机底层系统,从一般人常理判断都会考虑在应用商城搜索应用进行下载。
“我倾向于第二种观点,理由在于既然工信部认为应用商城是手机必不可少的软件,属于互联网时代必要的工具,那么基于用户的习惯以及方便,用户使用应用商城的频率显然高于去网页端、官网端搜索应用来得便捷。因此,手机厂商限制用户下载、逼迫引导用户下载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
王之焰还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普通消费者暂时没有办法完全 避免应用商店对自身权益的侵害。 “因为他们得知好的手机应用渠道非常单一,50%以上用户的甚至不知道TAPTAP、豌豆荚这样的应用商城。 ”
腾讯的“精准狙击”
有分析认为,在众多手机大厂中,腾讯应用宝选择将vivo作为自己的起诉对象,或与vivo在2021年的手机销量有关。
早在2017年,vivo就已与应用宝“结缘”。当年1月,vivo手机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诉前禁令。
法院判定,vivo在用户下载安装腾讯“应用宝”软件的过程中,进行反复弹窗提示、设置倒数读秒默认取消安装以及设置跳转至“vivo应用商店”链接按钮的行为,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责令vivo公司停止前述行为。
彼时的vivo还不是年度国产手机销冠,但其在2016年的增长也十分迅猛。市调机构IDC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vivo在国内的出货量排名第三,仅次于OPPO和华为,但其96.9%的同比增长幅度在前五大厂商中排名第二,仅次于OPPO。
值得一提的是,同年OPPO也被腾讯起诉了。
2016年,OPPO在中国市场完成了逆袭,在“充电一分钟,通话两小时”广告的助力下,其全年手机出货量达7840万部,同比猛增122.2%,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达16.8%,一举超越华为坐上了国内市场的头把交椅。当年,OPPO R9一度成为国内最热销手机。
2017年年中,腾讯诉称,OPPO手机在用户下载腾讯手机管家软件时,会拦截用户的下载行为,并阻碍软件的运行,导流到OPPO的应用商店,并因此向武汉当地法院提请了“诉前禁令”。
腾讯认为,在未经用户授权的情况下,OPPO对手机中的软件实施“截流”等恶意行为,或涉嫌侵犯手机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华为也“中过招”。2018年7月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封民事裁定书显示,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19日向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行为保全,请求责令华为立即停止在手机、平板电脑及honor手机上,在用户通过“应用宝”官方网站下载、安装“应用宝”软件的过程中,设置反复风险提示以及设置跳转至“华为应用市场”链接按钮的行为。
最终法院判决腾讯胜诉,华为立即停止在手机、平板电脑、honor手机上对用户下载应用宝设置反复风险提示及跳转至华为应用市场链接按钮的行为。
不过,诉讼保全后,腾讯方面却在一审时选择了撤诉。
国际调查机构GFK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华为在中国手机市场上占绝对主导地位,其以1.02亿部的销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23%,领先第二名的OPPO约2500万部。
流量与分成的战争
在行业人士看来,应用商店的流量入口属性,是其成为腾讯和手机大厂们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应用宝诞生的时间比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更早。2008年苹果推出的App Store改变整个移动手机软件分发市场的格局后,国内首先跟进的就是以应用宝、豌豆荚为代表的第三方应用商店。
但当2012年国内手机厂商陆续推出自己的应用商店后,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市场份额很快被吞噬,一批中小型应用商店黯然离场,只剩下头部的第三方应用商店与手机厂商之间还有一战之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流量红利逐步见顶,市场存量竞争不断加剧。由于缺乏数量庞大而稳定的智能硬件载体,腾讯应用宝在竞争中也逐渐落了下风。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2019中国移动应用商店市场监测报告》显示,在中国第三方移动应用商店用户中,应用宝占比20%左右,排名第一。背靠腾讯这棵大树,应用宝在第三方应用商店中几乎没有对手。
但从易观千帆监测统计的数据能够看到,王者荣耀作为国内最火的手游IP,累计下载量分布前三的渠道分别是华为、OPPO及vivo,应用宝则排名第四,自2019年被华为超越后,2021年再遭vivo反超,目前与处于头部的华为、OPPO差距显著。排名第五的小米,距离应用宝也是近在咫尺。
有观点认为,应用宝市场地位的下滑除了受到各大手机厂商的夹击外,也与应用商店的属性有关。对用户来说,应用商店只是一个下载应用的聚合平台,本就难以占据用户心智,再加之小程序、快应用等生态对已有传统应用生态的冲击,第三方应用商店的日子愈发艰难。
不过,即便如此,应用宝在腾讯的战略中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2021年4月,腾讯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将腾讯视频、微视、应用宝三大业务整合为“在线视频BU”。这是腾讯首次在BG事业群下设立BU事业部,足见腾讯对这一调整的重视。
腾讯的意图不难理解。通常情况下,所有应用商店的核心收入都由游戏App贡献,国内的强势安卓渠道,长期维持着五五分成的比例。即使如《原神》这类极为热门的游戏,有着更高的话语权,应用宝对其的妥协仍是国际惯例的三七分成。
而腾讯作为国内最大的游戏厂商,在手游领域有着统治级别的实力,这意味着应用宝相比其他应用商店平台,有着更为丰富的游戏内容和生态。
特别是在剧改或漫改IP手游已经愈发常见的大背景下,腾讯视频与应用宝的结合,可以形成从热播剧上线到改为手游的闭环,加速腾讯内容生态的商业变现。
用户遭遇“两头堵”
不过,大厂们在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多次对用户们的权益形成了侵害。
王之焰律师此前就在游玩一款从华为应用商店中下载的,名为“谜题大陆”的游戏时发现,自己无法使用该游戏的“切换账号”功能,无论如何切换,最终都会回到用华为账号登陆的界面,而不存在手机号、账号登陆等其他选项。
除此之外,在华为应用市场中下载的包括上古卷轴:刀锋、摩尔庄园、叫我大掌柜等在内的多款手机游戏,均需要授权给第三人强制调用华为账号信息才能游玩。
王之焰认为,用户在应用市场下载的软件应该是官方干净版的,如果手机开发商跟手游开发商甚至其他软件开发商搞了这个猫腻,以后用户下载到的都是不纯净版本。
对此,华为消费者客服对雷达财经表示,在华为应用市场中下载的大多数游戏默认通过华为账号来登陆,如果觉得影响游戏体验,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下载游戏。
“你在vivo商店里下载软件,版本都是vivo版,这就是强行植入恶心人,比如我玩网易手游,vivo商店里下载完,直接就是vivo账号登入,无法更改我原本的手机号登入,这种行为真的恶心。”雷达财经注意到,在腾讯起诉vivo不正当竞争的消息传出后,vivo用户也出现了与王之焰类似的声音。
而作为第三方平台的应用宝,也曾多次被工信部点名侵害用户权益。
2021年1月,工信部通报了2021年首批(总共10批)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在工信部组织的十批次检测中,腾讯应用宝所占问题比重最高,为22.3%,已成为侵害用户权益的重灾区。
而在知乎、贴吧等论坛上,也有不少用户吐槽应用宝下载体验差,恶意植入广告、绑定下载等问题。黑猫投诉平台中,应用宝的累计投诉量达642条,用户投诉的内容包括充值不到账、无故封号、虚假宣传等。
此前用户每在微信里安装一款应用,就会“赠送”一个应用宝的场景也还历历在目。
“华为、小米、应用宝等应用厂商们在良性博弈之前,首先要学会保护用户的权益。”有网友建议。
本文源自雷达财经
因为利益之争,几乎所有的APP都在争夺手机端应用商店的主导权。
原因这背后的流量效应,谁的软件被下载的次数多,浏览的次数基数大,谁就能够拥有更多的利润,这是显而易见的。发生在腾讯和vivo之间的纠纷也是源于此因。
先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济南市中院开庭的一个官司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两个著名的互联网企业对簿公堂,腾讯起诉vivo,理由是不正当竞争。
指控 Vivo利用手机终端的优势以各种形式来提醒用户或者诱导用户使用vivo自带的应用商店来下载软件,然而腾讯旗下的应用宝则被检测各种风险。腾讯坐不住了,认为这是具有针对性的恶意竞争。所以一纸诉状将vivo告上法庭。对于此事,网友们也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选择。
这个案件的关键因素是vivo有没有去干涉手机用户的选择,按道理来讲,用户买了手机想要选择什么样的软件去安装APP是有自由选择权利的,但是手机的生产商是有预先在手机里边安装系统以及各种软件的优势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对于用户想要下载什么软件应用商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很多软件都要向应用商店来付费的,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应用商店自然也就成了软件运营的必争之地,因为这里边有用户的选择,而用户则是所有互联网的流量提供者。
综上所述,腾讯把vivo告上法庭当然是为了利润,认为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了对方的侵害,所有的APP都在争抢应用商店的排名一席之地,这也从侧面说明应用商店可以左右用户的选择,同时也能给应用商店相关软件带来相应的利益。
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开庭公告中,有两位我们都很熟悉的大厂,他们分别是腾讯旗下的应用宝和vivo手机。阅读完整份开庭报告后我们可以看出,这次诉讼的原告方是腾讯应用宝,主要控诉了vivo方面在手机里安插了各种软件或风险提示,限制vivo手机用户下载安装应用宝软件或者是通过该软件下载安装APP;除了不让安装应用宝这一在安卓手机上算比较好用的应用商店之外,vivo还将用户引流至其自身的应用商店中,有借此实行不正当竞争的嫌疑。
许多朋友可能会问,这应用商店我们很少直接付钱下载软件,应用商店背后的企业们应该得不到什么利益。那么,为什么这些公司如此上头,甚至不惜“撕破脸”去起诉对方呢?
应用商店有部分抽成可能很多朋友听说过苹果的Apple store会对开发者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成,其实这部分在安卓的应用商店里也会执行,但能获取的金额当然是远远低于苹果的。换句话来说,用户每次通过各种应用商店来下载APP的同时,背后的开发者都需要对此进行付费;如果用户在上述APP内有付费行为,那么应用商店也会进行一定的抽成,这笔类似于“推广费”的收入便是各大应用商店营收业务之一。此外,还有不少开发商会选择在各个应用商店打广告,这又是一笔额外的收入;而使用应用商店的人数越多,其也能相应提高收费标准。无数用户的小小行为叠加在一起,对于各个应用商店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这就是为什么应用商店为何会成为当下“兵家”必争之地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