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特别合作区方案获得通过
9月8日消息,全国第一个特别合作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方案正式获广东省政府通过,合作区调整为深圳全面主导,正式改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
深汕特别合作区方案获得通过
9月8日消息,全国第一个特别合作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方案正式获广东省政府通过,合作区调整为深圳全面主导,正式改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
据悉,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特合区的合作期限为30年,从2011年起至2040年止,享有地级市一级管理权限。2017年以来,合作区经历了大的人事调整,正式“换帅”,并公布新一年的发展蓝图。(新浪财经)
|点评|这是周五的一个重磅消息,直接带动了深圳本地股的异动。不过,这个位于汕尾的特别合作区并不像雄安新区那样横空出世,而是早有伏笔和基础,所以合作期限才会从2011年开始,只是体制机制一直没有理顺,去年以来项目建设进程才又大大加快。
此举既解决了深圳土地和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也可以特区模式带动特别合作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这还为跨行政区域(如上海和浙江嘉兴)的合作提供了经验借鉴。
万科、金地等房企已开始发公司债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7、8月共发行房企公司债和企业债19只,其中有不少如万科、金地等房地产企业。这一数量已超过今年前六个月房企发债数量之和。
一家上市券商债券部相关人士称,虽然房企发债有松动的迹象,但审批尺度与去年相比更为严格。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房企包括私募债、公司债、中期票据在内的发债金额仅为649.5亿元,同比减少了83.8%。(综合证券时报)
|点评|和楼市调控的时间大概一致,去年10月以来,房企发债就被严格监管,甚至个别月份出现没有房企发债的情况。虽然政府没有明文规定不能发债,但由于没有审核标准,全靠审核机构自主把控,因此审批难度极大。
而下半年开始放开监管,主要还是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房企不通过发债,也会另想办法融资,这样反而会产生更多的负面结果。适当地放宽标准,同时提高准入门槛,符合市场规律地进行宏观调控,才是长久之计。
中美房企合作推出共享海外房产
近日,银城海外与美国顶尖地产投资集团Affinity Investment在上海进行战略签约,启动了“海家计划”,该计划类似于共享经济模式的海外房地产投资。
举例来说,用户以10万元加入海家计划,即可获取一套市值520万元房产每年1/52的居住权(每年7天)。除此以外,用户可获得房屋出租所取得的收益,以及5年后该套房产出售销售额1/52的收益。(澎湃新闻)
|点评|说白了,这个计划就是召集一定数量的人,大家共同出资买下一套海外房产,可以拥有一定期限的房屋居住权的同时,也能共同获得相关收益。这对一些有海外投资意向但自身经济实力不足而偶尔又有出国需求的家庭来说倒是具有诱惑力。虽然“海家计划”本质上并不是共享经济,而是一种投资模式,但想法确实很新颖。
富士康公布竞购东芝芯片新方案
近日,富士康发言人胡国辉表示,富士康对东芝芯片业务的收购要约获得了苹果公司、软银集团及夏普公司的广泛支持。据知情人士披露,富士康阵营的出价超过2万亿日元,超过了其他参与竞争财团的报价。
胡国辉进一步表示,若收购成功,富士康将持有东芝芯片子公司25%股份,苹果持有20%、金士顿科技持有20%、夏普公司持有15%、软银持有10%、东芝亦持有10%。(澎湃新闻)
|点评|此前,有消息称西部数据与东芝已经达成收购协议,没想到最后还是功亏一篑,这给了原本已不抱希望的富士康又一次机会。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以富士康为首的财团除了报价上的优势,其收购目的是为了完善从上游到下游的产业链结构,同时也会给芯片业务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而东芝一开始对富士康的态度就表现得很消极,这更多的是出自非商业利益的考量。对东芝来说,拖得越久越为不利,财报丑闻才刚刚过去,明年又面临着退市的危机。如果真的想要自己的芯片业务能长久发展,也是时候做出决定了。
中日韩泰步入老龄化或致年GDP降1%
9月8日消息,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首尔一场经济论坛上表示,中国、日本、韩国和泰国迅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届时预计年度GDP下降幅度最高可达1%。
IMF报告显示,到2050年亚洲人口增长幅度将降至零。另一调查显示,预计日本将成为亚洲首个“超高龄”国家,韩国也面临类似问题,预计2030年,五分之一的韩国人会跨入65岁。(新华网)
|点评|IMF点名中国,认为中国建立可靠的养老体系尤为重要。其实国民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上的关注度不小,但是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政策实在少的可怜。在2015年全面开放“二胎”已经是中国面对这个问题的一大步,然而这仍需要医疗、社保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跟进。
当下年轻一代的赡养压力愈加繁重,相比起国外应对的“银色计划”“积极老龄化”,中国要做的还有很多。
新iPhone遇生产故障或将延迟供货
9月8日消息,苹果的新iPhone在今年夏季的生产过程中遇到了生产故障,在下周新品发布后,或许导致其供应短缺和交货延迟。
知情人士称,生产故障使制造过程推迟了大约一个月,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苹果决定使用新型OLED屏幕。此外,苹果放弃Home实体键,试图在新显示屏中添加Touch ID传感器的尝试不成功,使生产推迟。随着时间的临近,苹果最终放弃了指纹扫描器。(第一财经)
|点评|回看过去几年苹果的新品发布会,类似的新闻还真不少。至于原因则五花八门,既有技术上的不成熟,也有供应链上的问题。
但此次所曝光的问题却有些棘手,因为是涉及到外界对新机最为期待的功能之一,如果最终真的被放弃了,不仅是暂时产量跟不上的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苹果接下来一季度的整体销量。再加之这是苹果10周年所出的一款具有纪念意义的产品,如果没能给市场带来足够的惊喜,对未来苹果品牌形象也会有一定影响。
3车企齐召回近6万辆问题汽车
9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网站8日消息,梅赛德斯-奔驰将召回部分进口2015-2017年款GL级、GLSSUV、GLE SUV系列汽车,共39458辆;捷豹路虎召回部分进口2013-2014年款捷豹XF系列汽车,共14780辆;双龙汽车部分进口2014年款路帝系列汽车,共485辆。以上三家车企所召回车辆均可能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中新经纬客户端)
|点评|吐槽下自动启停功能,这是奔驰GLE SUV召回的原因,共计召回7353辆。这款车型因为发动机控制单元软件问题,发动机会熄火,然后驾驶员又会认为是启停功能在工作。想象下,在红绿灯口车子自动熄火了,然后被认为是自动启停,那是不是很糟糕?这个自动启停功能是为了节能,但很多人却担心会损害发动机而干脆关闭,确实需要改进。
周五沪指缩量反弹受挫跌0.01%
9月8日沪深两市早盘小幅低开,有色、煤炭、基因测序、深圳国资改革概念轮番发动,沪指一度上攻,但量能未跟随出现冲高回落,创指则全天表现偏弱,次新股出现大面积跳水。午后三大股指持续走弱,盘中出现一小波跳水,沪指翻绿,创指一度跌近1%,尾盘有所回升,深成指收红,三股指成交量均小幅萎缩。
截止收盘,沪指报3365.24,跌0.01%;深成指报10970.77,涨0.01%;创指报1885.27,跌0.27%。(新浪财经)
|点评|明显又是横盘格局,从大盘看,涨不上去,跌也跌不到哪去,但从板块和个股看,轮动还是很明显,比如人工智能的龙头科大讯飞开始走弱,苹果概念股也开始分化,资源股继续高歌猛进。深圳特别合作区的消息固然对深指有所刺激,但毕竟不是雄安那样的大行情。9月份沪指能不能再上一个台阶,也就在这次震荡调整之后看了。
全国最大机器人小镇
深汕特别合作区将打造目前全国最大机器人小镇,面积达7平方公里左右,计划配套10万平方米机器人产业加速器。远景设想以机器人小镇为依托,打造一个面积为17平方公里的深汕湾科学城。
华侨城文旅小镇
小漠文化 旅游 创新小镇未来将成为深汕特别区的“自然客厅”和靓丽的名片。将以山为核,通过山体制高点、山体景观视线、山体轮廓线的导控创造滨海山体休闲新生活;以水为带,营造滨水“慢生活”;以海为源,打造滨海湿地公园,建设自然学校、湿地展览馆。打造国家级文化 旅游 特色小镇、中国生态度假城镇标杆示范。
三大数据中心
腾讯、华润、深创投三大知名实力品牌均已在深汕布局,建设数据中心。
腾讯深汕云计算数据中心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为华南地区数亿互联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华润新一代数据中心是华南地区最有成本优势的新一代大型数据中心。深创投红土数据管理将辐射全国,向用户提供专业可靠的数据基础服务。
小漠国际物流港
小漠国际物流港定位为粤东核心海港枢纽及综合性海港商贸区,主要为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发展及深圳产业外溢提供承接及配套服务。小漠港一期码头项目面积约46万平方米,岸线总长641米,拟建2个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和工作船泊位,可停靠3000吨级集装箱驳船。将是未来粤东第一大港。
深汕 科技 生态园
深汕 科技 生态园项目是深投控在深汕特别区打造的大型产业园区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9.1万平方米,总投资超50亿元。项目中未来感十足的238米超高层创新中心,将刷新深汕天际线高度,跻身成为特别区新地标。该项目的开建必将对深汕特别区产业崛起、引领高端人才集聚产生深远影响。
深汕海洋智慧港
深汕海洋智慧港项目位于鲘门百安半岛,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2.78万平方米,是深汕投控集团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深汕海洋智慧港项目是集高端办公楼、星级酒店、特色海洋博物馆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项目,包括研发、商业、办公、展览、酒店几大业态,建成后将成为深汕鲘门片区的新高度、新地标。
深汕特别合作区起步区不断刷新新城天际线。
1月16日上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下称“深汕合作区”)在首次启用的深汕西会展中心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总结2019年工作,部署深圳第“10+1”区202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明确深圳第“10+1”区将时刻望鹏、胸怀湾区,聚焦九大方面43项具体举措,团结和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只争朝夕勇追梦,不负韶华开新局,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粤东沿海经济带新中心、深圳自主创新拓展区、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确保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伟平主持会议。区领导吴曲波、鄞泽生、文维、蔡转弯、赵世宽、谢海生、罗力涛出席会议。
会议首先发布了《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2020年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并指出,2020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战略全面实施、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也被深汕合作区确定为“全面履职提升年”。
深汕合作区将从9大方面43项具体举措入手,精准发力,再立新功——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机遇,统筹编制规划计划;坚持改革创新,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聚焦产业项目建设,坚定做强实体经济;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造智慧新城;加大民生工程建设,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加强土地整备,全力保障城市建设空间;重构基层治理秩序,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推进体制机制调整,有效提升履职水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锻造干部队伍等。此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继2020年深圳两会提出要加快深汕合作区中心区建设后,该区此次进一步明确2020年将全面启动中心区建设,并将重点聚焦中心区望鹏、吉水门片区以及南部组团小漠片区规划建设等工作。
全年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3.5%
发展是解决所有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深汕合作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
坚持规划引领:
推动出台《深汕特别合作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纲要》
“双区驱动”是助力深汕合作区加速崛起的重大历史机遇。
《工作要点》提出,要抓紧出台《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研究出台《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措施》,全力打造深汕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国际一流的城市离不开国际一流的规划,今年要推动《深汕特别合作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纲要》出台,深化总规成果转化,全面对接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滨海地区发展战略与详细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方案成果整合。开展一河两岸(赤石河两侧)国际城市设计咨询。启动全区组团空间规划,完成综合交通规划、高铁深汕站交通枢纽规划,完成通港大道、绿宝路和产业路南段交通规划、中心区竖向与排水防涝等专项规划,完成西部整个组团控规和东部组团深汕湾机器人小镇控规。启动全区全域村庄规划和农村居民点规划,完成保障性住房发展规划,完成洛坑村、西南村、明溪村整体搬迁规划。开展公共服务设施选址研究,开展鲘门客运港规划编制等工作。
筑牢产业新城:
全年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20个以上
产业兴,则城市兴。
《工作要点》提出,深汕合作区要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全年实地考察企业100家,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20个以上,储备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0个。加快临港产业向深圳港小漠港区集聚,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支撑地。
城市的魅力源自文化底蕴。今年,深汕合作区推进建设更具竞争力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大力推进香山门展厅、美术馆和南君寮创意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国际级小漠湾文旅创新小镇,有效推进邮轮游艇基地建设。
今年要狠抓产业项目落地投产,实施“产业项目投产增效攻坚行动”,推动三方无人船等34个项目竣工投产,重点推动深汕科技生态园、锐博特创新基地、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基地开工建设。加快时尚品牌产业园、深汕湾科技城全面投入运营。
今年,该区还将研究出台《深汕特别合作区支持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深汕特别合作区科技型企业扶持政策》,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构造产业大平台,制定“总部+基地”政策,发展总部经济,吸引1~2家企业在深汕合作区设立区域性总部,争取1~2个深圳承接的国家级重大项目落户深汕合作区。
深度融入湾区:
推动时速350公里深汕高铁开工 加快推进深汕第二高速
深汕合作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最东端,要打造大湾区东部门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必不可少。
《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快打通全区外联“大动脉”,推动时速350公里的广汕高铁深汕合作区段加快建设,协调推动时速350公里的深汕高铁和深汕站9月底前开工;积极协调铁路部门增加厦深高铁深圳北站至鲘门站停站班次。加快推进深汕第二高速建设,开工建设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推动深汕第三高速开展前期工作。积极对接省交通运输厅,协调推进河惠汕高速公路纳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协调推进潮莞高速赤石互通规划建设。
增进民生福祉:
南山外国语深汕学校9月开学 深汕高中园定址立项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
《工作要点》对深汕合作区民生领域的部署着墨最多,共涉及7项重点工作。
教育方面,该区将确保南山外国语学校深汕学校今年9月1日顺利开学。加快建设南外深汕高中部,完成百合外国语深汕学校和中外特色学校建设前期工作,协助市教育局完成深汕高中园选址立项。
医疗卫生方面,全面启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门诊部,开工建设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院区,启动中医院规划建设,推动四镇卫生院改造升级为社区医院,筹建疾病预防与卫生监督中心。
住房方面,加快推进深耕村等10549套人才住房建设,12月底前深耕村建设完工,11月底前临安里、临邦里、临富里、临泰里共约8588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完工。加快推进上北村大型人才安居房和洛坑村、西南村、明溪村居民安置房规划建设。研究人才住房、安居商品房建设管理办法和轮候配售(租)实施办法。
体制机制调整:
推动“镇改街道”落地实施
体制一改天地宽。
《工作要点》提出,今年要建立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薪酬体系,推动设立社保、医保、婚姻登记等机构。积极协调省、市委编办增加事业单位编制数量,尽快组建事业单位,充实工作队伍。要协调有关中央驻粤垂直机构入驻深汕合作区。推动“镇改街道”落地实施,理顺区街管理体制。协调市有关部门抓紧制定适用于深汕合作区的户籍迁移政策,推进各镇居民户籍划转工作,推动已招录、选调、转任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落户深圳。
今年深汕合作区还将全力推动出台《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关于促进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定》《关于支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2020年重大制度建设计划》。
牢记使命担当:
勠力同心书写飞地治理模式新答卷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作别全面履职元年,步入全面履职提升年,深汕人迎来新的起点、更高的目标。
“推动深汕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一项长期、艰苦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用忠诚品格塑造深汕,用责任担当铸造深汕,用创新思维打造深汕,用实干精神建造深汕,用温暖情怀营造深汕,更加勤勉敬业、务实担当,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加快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飞地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行。”
产耀东在会上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要牢牢把握好五点要求:提高站位、锤炼党性,打造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求真务实、实干担当,提升服务基层的决策力;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下好破解难题的先手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开辟加快发展的新天地;以身作则、守住忠诚,强化党委政府的公信力。
会议指出,任务当前,机遇催人,形势逼人。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在深汕这块土地上履行深圳再造新城的新担当,探索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新课题,书写“飞地治理”模式的新答卷,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深汕的未来,需要全区人民一起拼搏、一起奋斗,需要全区人民勠力同心、众志成城。
会议强调,新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奋力建设现代化的滨海新城、产业新城、智慧新城,为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贡献深汕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