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全家桶好用吗,200元苹果全家桶

想必差友们平时或多或少都有听别人提起过“ 苹果生态 ”吧?
不知道从何时起,托尼发现网上不少人一拿 iPhone 与其他安卓手机作比较,总是三句两句不离它们各自的生态系统。
如果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1 15:59:04

想必差友们平时或多或少都有听别人提起过“ 苹果生态 ”吧?

不知道从何时起,托尼发现网上不少人一拿 iPhone 与其他安卓手机作比较,总是三句两句不离它们各自的生态系统。

如果你问身边几个正在使用苹果产品的朋友,问为什么他们会买苹果,大概率也会得到“ 苹果生态好,用着方便省心 ”等类似的答复。

这一来二去说的多了,不管之前用没用过苹果,苹果生态系统优秀几乎成了很多人的共识,以至于托尼感觉它快被网友们给说成了玄学:

讨论换手机选安卓还是苹果会扯到生态,值不值得入手 AirPods、Apple Watch 也会涉及生态,Mac 更是以它的生态系统成为了独有优势之一。

但苹果这生态究竟是什么,比安卓好在哪,你让他们给你解释清楚,三言两语也很难说出个所以然,很多差友们也往往只是听的一头雾水。

大致意思就是说硬件和系统以及软件配合的好,放在一起用着舒服;更有甚者,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凑齐苹果全家桶自己体验一番就知道。。。

确实,单个产品和系统可能很难体现出它们的产品生态优势,但就苹果产品这感人的售价,要凑齐一套苹果全家桶也免不了烧钱。

刚好托尼手上有几件常用的苹果设备,今天就来帮不熟悉的差友们捋一捋所谓的苹果设备之间的生态是个什么样子。

简陋的苹果四件套

先来说说差友们最常用也是最关键的 iCloud。

用过苹果的差友都知道无论是 iPhone、iPad 还是 Mac,在使用前都需要你用一个 Apple ID 登录,绑定 iCloud。

iCloud 说白了就是云端备份和同步,苹果手机等设备上的照片、邮件、备忘录等都会自动上传到云端存储。

光是一台设备有可能也就在换机的时候会觉得它有点好用,旧机上的数据直接登录 iCloud 就搬到新手机上,其他时候并不会有太多感触。

不过一旦你在不同的苹果设备上都登录同一个 iCloud,你会觉得一切变得真香起来。

在 iPhone 上保存的照片,没过多久就被悄无声息的同步到了 iPad 上, Mac 自然也没有落下。

这样一来托尼在其中任何一台设备上都可以随时查看和使用照片,免去了电脑和手机之间需要打开 QQ、微信互传的步骤。

Mac 和 iPad 的照片都是从 iPhone 同步过去的

借助 iCloud 的钥匙串,还能帮你保存各个 app 以及网页里登录过的账号密码,下次就可以直接跳过输账号密码登录。

不过这些功能安卓设备也有,这几年小米华为等手机厂商也陆续有各自的云空间,在安卓填充服务的支持下也能自动填充账号密码。

所以接下来讲的这些,才是托尼觉得苹果真正的生态优势所在。

前面说 iCloud 实现了同个账号下不同设备间照片等文件的同步,那要是托尼的 iPhone 和小辣椒的 Mac 之间想要传照片怎么办?

这时候就轮到苹果的隔空投送( Airdrop )上场,通过它可以与附近的其他 Apple 设备即时共享照片、视频、文稿等内容。

Mac 隔空投送传照片到 iPad

虽然安卓手机通过蓝牙也能实现,但蓝牙的传输速度和跨设备( 手机-电脑、电脑-电脑 )传输体验却是它力不能及的地方。

除此之外,当你在同一个 WiFi 下交替使用 iPhone、iPad、Mac 的时候,还会惊奇的发现它们之间几乎做到了无缝对接。

托尼在手机上正在浏览的网页,备忘录或者文稿,中途想要在电脑上继续看,常规做法就是把它们发到电脑上,打开后重新定位到原来位置。

如果恰好它们都是苹果设备,上边的几个繁琐步骤就又被它的“ 接力 ”功能

( Handoff )

直接给省了。

在 iPhone 上打开的网页, 你会发现在 Mac 电脑的任务栏上多了个带有 iPhone 的图标,只要点击它,电脑就会弹出你手机正在浏览的内容。

iPhone 正在浏览的网页在 Mac 打开

同样的功能在 iPad 和 Mac 之间也有,托尼在 iPad 上写了一半的稿子,在 Mac 上打开后也可以在原来的文章继续编辑。

iPad 备忘录在 Mac 继续编辑

反过来 Mac 正在运行的一些程序,也可以在 iPhone、iPad 多任务里打开并显示相同内容。

光有这些还不够,苹果还帮你省力省到底,给你做到了跨设备的复制黏贴。

用 iPhone 任意复制一段文字,也相当于默认在云端给你复制了一遍,转而到 Mac 上直接选择粘贴,文字内容就被粘贴到了电脑。

有时候托尼还会遇到自己在房间用 Mac 刷剧,手机刚好落在客厅却来电话的情况,这时通过 Mac 来接听电话也不是不行。

当然这些操作还不够骚,要是不介意 iPad 屏幕尺寸小,你甚至还可以拿它来充当 Mac 的第二块副屏,无线投屏的延迟小到忽略不计。

以上这些差不多就是托尼对苹果设备的部分生态体验。

其他诸如通过 iMessage 发网络短信、用 Apple Watch 来解锁 Mac,在苹果设备之间切换蓝牙等小细节还有很多托尼就不再展开。

苹果的生态系统你说优秀吗?如果拿它跟安卓手机以及 Windows 笔记本电脑来比,它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之间的协作上确实有不少优势。

但要说它是否实用,托尼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设备的体验门槛( 贵 )就摆在那里,那些体贴的功能也不是每个都会用得到。

同样是一台 iPad,在托尼手里是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在其他人手中,也许就摇身一变成了创造价值的工具。

买不买关键还是得看自己需求,缺少了这些功能的设备也不见得在哪难用,盲目入手就不对了。

“ 发现 iPad 比 Kindle 盖出来的泡面更香 ”

用苹果全家桶是什么样的体验?

我没有用苹果全家桶,只是在用iPhone,ipad,macbook。我只能说说用这这三款的体验!

第一:iPhone

之前我也用安卓,安卓给我带来的感觉就是频繁内存不足,一开始咱也不清楚,明明手机装了内存卡,为什么老是提示内存不足啊。后来才知道,它说的根本不是内存,而是运存,刚开始用的是512运存,刚开始用的时候,装软件少一些,确实很流畅,不得不说,那个时候感觉真的很爽。但是等软件装的越来越多,就开始出现运存不足,然后就开始拼命刷机,把软件都撞到内存卡上都不行。后来才知道,原来安卓的缓存机制的原因,只要打开app,软件就不停的缓存到运存里边.

后来我就开始用iPhone,用之前总是听别人说,什么装软件不方便啊,各种软件收费啊,等用了之后才发现,根本没有不方便,都是在app store上安装,确实需要账号,有的时候确实会需要输入密码才能下软件,但是也没有不方便。苹果软件收费的确实多,但是收费不是必须的,一般都是专业软件收费,那些一般不需要。再就是用iPhone好几年,基本没出现过内存不足的情况,6s用了三年了,一直很流畅,我觉得5000多用三年,比2000多用一年就换新划算,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喜勿喷;

第二:ipad

第一个平板是一款安卓平板,记得是台电。刚开始很稀罕,天天拿着看电视,但是没多久,就跟手机一样,卡的不行不行的,上个qq都卡,后来就扔抽屉里了。

第二款苹果是ipad mini,我记得是1700买的,确实是比安卓贵了不少,但是开箱的时候,就把我惊艳到了,这才是平板啊,真的太漂亮了。每天只要闲时间,就是把玩平板电脑,看电视,看书,玩 游戏 ,爽的不要不要的。这款苹果也用三年多;

第三:macbook

我的第一款笔记本是宏碁的,上大学的时候买的,我记得是花了4000多块钱,用了三四年的样子,平时就是用来看看视频,聊聊天,不玩 游戏 ,基本够用。

我现在用的是2017款macbook air,花了5000多块钱,在笔记本中属于中高端了。买之前,别人也一直说,什么不好用啊,下载软件特别不方便啊,设计伪人类啊,因为之前iPhone的缘故,我还是决定买了macbook,刚开始用的时候,确实觉得设计有一点点区别,因为她关闭都在左上角,软件快捷方式,都没有放在桌面上,不过用了一段时间,感觉真的超爽,手势操作,Windows真的没办法比,尤其是配上鼠标,那真的太爽了,建议可以去苹果体验店体验一下,没不要太爽。

写在最后:我不是不支持国产,我只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的产品,而且我买的每一款,都是国行,没有给国家交税。完全都是我自己的体验,不喜勿喷,谢谢!

调侃一句,来电的时候到处都在响。

正经回答:

陆陆续续买了不少苹果的产品,基本上都用过。体验就是,如果你是实实在在干活的,用什么工具都可以,价格不是问题,因为你的产出会很快弥补这点支出。如果你在生产力的基础上想要加点颜值要求,加点开心、舒坦,选择苹果,会给你满意。



要不要买?

首先看预算,其次如果心心念念想买,买一个回来,这是对自己的交代,感受生活。

全家桶?不用买,因为有零花钱去买这个的人不会问,问的人没必要。

所谓的苹果全家桶,其实是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而打造的一个生态圈系统。

这个系统里必不可少的,主要是苹果4大产线,即Mac、iPad、iPhone和Apple Watch。当然了,iPod、AirPods、HomePod以及未在中国大陆发布的Apple TV等其它品类,也无疑让这个圈子更加的丰富多彩!

如果说用一句话形容用苹果全家桶的体验,我想“痛”并快乐着,应该再合适不过。

毕竟为了享受这一整套设备,至少也得准备人民币2万元左右了,对于大部人来说也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话说回来,一旦全部拥有真的是那种任督二脉被打通的感觉,会让人觉得在电脑、手机、平板以及苹果手表之前游刃有余!

试想,当你佩戴苹果手表走到苹果电脑前,电脑就会感应从而自动解锁,继续在手机上尚未完成的工作任务;当你手机扔在手够不着的地方充电,你从电脑上悠然的接通电话;当你突然找不到手机的时候,轻点Apple Watch上的查找手机,就能让iPhone自动发声告诉你她在哪里;当你想把手机上拍的照片通过Mac浏览处理,AirDrop、iCloud辅助你轻松实现……等等这一系列的骚操作,带了的不仅仅是高效,更多的是为生活带了一丝品质感与幸福感,除了钱包有些干瘪,哈哈!最后大家还是权衡自身需求、理性选购,打造适合自己的苹果生态圈!

真香。。苹果电脑 苹果手机 苹果ipad 苹果手表 苹果AirPods蓝牙耳机 一起连接起来相当的方便 用电脑的时候 手机响了 直接用电脑就可以接听了 不用碰手机 蓝牙耳机有多香大家都知道的吧 跟苹果手机结合起来 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这么多年来很难从苹果切换到其他品牌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我本质上已经被苹果生态所绑架了,离不开了。切换不是硬件成本太大,而是所产生的隐形成本太大,比如要完整备份我的通讯录、备忘录、文件到其他平台,光是时间成本就已经超出了我可以忍耐的极限,何况这些产品颜值不错、也能够高效地满足我的学习和工作需求。

我一直是苹果三件套的忠实用户,iPhone、iPad、Mac,不过在Apple Watch诞生之后可以说是苹果四件套了,除了因为Apple Watch续航的问题我一直没有购买之外,基本上我也算是一个苹果完整硬件生态的体验者。

苹果全家桶的优点就在于统一的“软硬件生态+云服务”,比如你可以用Apple Watch来给你的MacBook Pro非常方便的解锁,这就是一体生态的优势,这一点谷歌做不到、微软也做不到,只有掌握所有产品生态完全自主权的苹果才能做到。

iCloud真正将你的所有苹果设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只要一个Apple ID你就可以通过iCloud将AirPods、Apple Watch、iPhone、iPad、Mac等所有的苹果设备连接在一起。通讯录、备忘录、邮件、文件,几乎所有的苹果服务都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大提升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AirDrop和Shortcuts就是真正专门为了提升效率而开发的功能,我需要AirDrop帮我完成高效的文件传输,也需要Shortcuts去补充很多我在iPhone上缺失可是又非常方便的功能。

因为有了iCloud,你可以使用云剪贴板在多设备之间进行交叉复制、粘贴,你可以在多平台Safari上访问你的云端收藏夹,你也可以在单设备使用之后迅速跳转到另外一个平台直接使用你在之前设备打开的网页。现在通过sidecar你的iPad可以随时成为你的MacBook的扩展屏幕,一款可以非常方便携带的屏幕。

你如果到现在还盯着iPhone、iPad、Mac产品说库克是在吃乔布斯时代的老本的话,那么我真的建议你应该去购买AirPods和Apple Watch体验一下,这两款产品真的是非常不错,从市场表现来说,Apple Watch和AirPods几乎是拯救了苹果相对疲软的硬件市场,成为了库克时代的两个最重要的标杆性产品。

AirPods不是一款专业的发烧级耳机产品,准确地说这款产品的定位是方便而不是专业。AirPods的市场定位应该算是年轻、 时尚 的数码爱好者,而不是专业的音乐极客。缺少主动降噪,音质跟专业耳机比起来也只算是及格,不过AirPods能够高速配对、不分主副、续航出色、简单而丰富的手势操作、经过优化的比如拿掉一只耳机停止播放音乐等实用功能,那么AirPods就成为了一款非常实用的智能耳机。

Apple Watch就真的是一个非常倾向性的产品,当然Apple Watch是一款非常出色的产品,可是Apple Watch的续航真的是很大的问题,我无法接受一个手表要天天充电的事实。新款Apple Watch增加了Always-On Display,增加了女性经期管理,当然结合之前本身就有的运动功能、 健康 检测,可以说没有一个功能是鸡肋,也就是说除了续航我确实找不到要黑的点。

除此之外,用Apple Watch刷公交卡,你也可以使用Apple Watch通过Apple Pay和支付宝进行支付。可以根据每天的时间段提醒你每天某个时间点需要做的事情,你可以通过设置用Apple Watch接受最核心的通知,这样避免了每次都要拿起手机的麻烦。电子凭证是Apple Watch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电影票、登机牌等等你都可以放在Apple Watch上,想想坐火车、坐飞机的时候,拿着一大把证件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真的很方便。

消费电子要达到生态级别的体验,一定是要软硬件一体的,一定是要有出色的软件服务的,真正放眼全球能做到的目前也只有苹果。在硬件层面上,Apple Watch、iPhone、iPad、Mac是完全一体的,watchOS、iOS、iPadOS、macOS也同样是一体的,一个Apple ID通过iCloud将这些软硬件结合为一个完全有机的整体,这才是苹果真正强大的地方。

只能说爽死了,真的,尤其对我来说

MBP13.3,iPad Air2,iPhone 11,AirPods Pro

耳机真的方便,爽爽爽,之前一代就很爽,出了Pro马上换,因为有时候会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之前都是用海绵耳塞,现在直接带着耳机,很多时候不播音乐,只是降噪。

手机就不说了,3gs开始用iPhone,中间用过一次三星s4,被伤得透透的,再不打算碰安卓了,或者说三星。

iPad之前也一直在用, 娱乐 功能用得更多,后来工作上开始使用,公司给配了现在这台,是重要生产力工具,没有iPad我就没有办法工作了,完全没有替代品,因为一个专业软件,只有iPad可以用,这也导致我开始彻底进入苹果生态圈。除了这个工作用的软件,还有一个第三方软件,只有iPad和安卓系统可以使用,那我肯定就是用iPad了,但可能是由于版权保护的原因,这个软件里的文字内容不能拷贝,但我很需要把其中一些拷贝下来,之前的笨办法,照着一行一行敲,或者手抄,上网各种了解学习,找到一个解决办法,iPad打开软件在MBP上投屏(应该不叫投屏,反正就是在MBP上显示了),这样我就可以使用一些软件识别上面的文字直接在MBP上做记录,或者可以直接截图,把我之前的工作量减少了最少最少80%,毫不夸张。这才开始使用MBP!

本来就是为了方便做个笔记买的MBP,使用以后才发现,太香了……因为我工作的好多东西在iPad上,iPad又有先天弱势,屏幕小,部分软件不能分屏,做笔记要复制,切换,粘贴再切换,半小时就开始恶心了,这些问题handoff功能完美解决,iPad上复制,MBP上直接粘贴,知道那种感觉吗,就是脑袋上给你套个塑料袋,快憋死的时候取下了这个塑料袋那种感觉,爽死!这边做好了笔记,什么都不需要你做,等你打开iPad,所用东西在这边都同步了,工作时候临时在iPad记点东西,回家打开MBP,这边也都有了,甚至上厕所的时候想起来什么,拿出手机都可以接着记录,无缝连接,这种感觉真的太好了。还有日历记事本提醒事项等等这些简单内容的同步,太方便了。熟悉了Mac OS系统后,系统的优势也显现出来了,干净整齐,开盖即用,触控板的的多手势操作,软件间超级简单的顺滑切换,让我想起Windows都想吐,各种各种,我的台式机已经很久没有开过机了,在考虑要不要处理了换一台iMac。

总而言之,这种生态的优势真的太强了,尤其需要几个设备间合作的时候,苹果这个生态圈太完美了,非要说哪不完美,可能就是价格了,但这个……应该说是你自己的问题!

我觉得我可以细细地聊聊我的感受。

目前在用的有: MacBook Air,iPhone Xr,Apple Watch Series 3,iPad mini 2,AirPods Pro ;以及软件方面: iCloud,Apple Music。

这能称得上是全家桶了吧?

看到好多人说苹果手机全家桶是什么意思呀?

这个一般是说的“苹果全家桶”,不是“苹果手机全家桶”。
很多果粉很喜欢苹果的产品,苹果出的设备都很喜欢购买,比如手机用iPhone,电脑用MacBook或者iMac,平板用iPad、手表用Apple Watch等,就有人说他用了苹果全家桶这样的意思。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