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 ■江丽雯
小的时候,翻日历总给人一种仪式感,期盼着翻开新一年的日历,感受过节的气氛。现在,纸质日历已经不再流行了,人们习惯于直接在手机里查看电子日历。无论是安卓
IT时报记者 ■江丽雯
小的时候,翻日历总给人一种仪式感,期盼着翻开新一年的日历,感受过节的气氛。现在,纸质日历已经不再流行了,人们习惯于直接在手机里查看电子日历。无论是安卓手机还是苹果手机,都会自带日历App,但是能不能让几乎每天都要看一眼的日历更有存在感?还有一个星期,就要和2021年说“再见”,赶快下载一个实用又好玩的日历App迎接新的一年吧!
每日万年历:主屏幕随时查看
手机上自带的日历大多比较简单,“年月日、节气、节日”是标配,而苹果手机的自带日历甚至连放假天数都不显示。
“每日万年历”丰富的信息刚好可以弥补手机自带日历信息不足的缺点,不仅可以查询公历和农历,还有节气物候、日月出落和星星运转等专业权威信息。
想要查看当天日历又不想总是打开App?
安装“每日万年历”之后,就可以在主屏幕随时查看今日宜忌、节气物候和日历月历。长按主屏幕,点击“ ”按钮,在小组件中找到“每日万年历”,选择喜欢的小组件样式就可以把“每日万年历”安装在主屏幕上了。目前有八种不同样式的小组件,日历两种、月历三种、周历两种,还有一个“日月”样式展示每日月相与日出日落。除此之外,每一部分小组件都能移动,按照个人喜好和其他App构成不同的个性搭配。
和其他日历不同,“每日万年历”的年、月、日是并列的三个功能区。在“今日”功能区中,公历日期以最大视图出现在首页。如果想要切换成农历日期,只需要点击公历日期就可以了,并且支持来回切换。在日期下方是节气物候,比如2021年12月24日是属于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初候——蚯蚓结。平时不关注节气的人可能不太清楚其中的含义,点击相应的图片就可以进入详情页面,里面包含了冬至、三候、蚯蚓结等名词的含义,还有冬至节气的习俗,像冬至饺子、赠鞋和数九等。想知道冬至之后是哪个节气?拉到最下面就可以看到了。
除了农历、公历的具体日期,还可以看到今日是一年中的哪一天和哪一周。比如12月24日这一天是一年中的第52周,第358天。
人类对宇宙从未停止过探索的步伐,“每日万年历”专门设有交互式3D地球、月相和星星运转模块。你知道月亮也是有月龄的吗?在月球模块,记者发现2021年12月24日这一天是亏凸月,月龄19.3日,月出时21:31,月落是10:34,下一次满月是25天之后,而下一次新月的时间则是10天后。进入太阳系模块,还能看到太阳和八大行星当天的位置情况。当然,如果想要查看其他时间的情况,滑动一下日期滚轮,过去、现在、未来尽在掌握。
倒数日:重要日子不能忘与其说“倒数日”是一个日历,不如说这是一个帮你记录生活中重要日子的私人助理。距离爸妈生日还有多少天?离发工资日还有多少天?距离元旦还有多少天……记录不仅只是标注未来,还可以回忆过去。离上次旅行已经过去多少天?宝宝出生多少天了?和恋人在一起多久了……都可以记录在册。值得一提的是,在界面上为了更好区分过去和未来,用了不同颜色显示,蓝色代表未来,橙色代表过去。在选择日期格式上有周数、月数和年数。
“倒数日”自带三个天数标志,分别是距离周六天数、距离元旦天数和iPhone发布已经多少天。如果有新的目标日规划,只需要下拉页面或者点击右上角“ ”,就可以进入编辑窗口,可以编辑事件名称、目标日(公历/农历)、重复和定期提醒,如果觉得这个事情特别重要还可以置顶。
重要的日子不断增多难免有些混乱,这时,可以用到“倒数本”进行分类处理,哪些和生活有关,哪些是工作上的事务,还有哪些是重要的纪念日等。当然,个性化的设置怎么会只有设置一个标签这么简单。在倒数日,可以像做手账一样制作自己的“倒数本”。父母生日、情侣纪念日等重要日子用蛋糕或者钻石图标凸显重视,工作行程用公文包,开通高级会员后还有古楼、雪山、吉他等文艺图标。而对于封面,可选范围就更广了,粉色基调的草莓蛋糕、绘画风格的向日葵、冲上云霄的飞机……也可以从自己手机中选择满意的图片,这样就更真实了。
倒数日上“历史上的今天”专区是特别推荐的,点击首页下方“地球”的标记就可以进入。在这里,可以看到过去年份的这一天都发生了哪些重要的事情。比如1888年12月17日,清政府北洋水师在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军,丁汝昌任北洋水师提督;2019年12月17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海军,正式入列;2020年12月17日,中国“嫦娥五号”探月返回器携带2千克月壤样本成功返回地球。
每日故宫:用日历和文物对话提到博物馆文创,“故宫系”App必须上榜。从《胤祯美人图》《紫禁城祥瑞》,到给小朋友的《皇帝的一天》,再到《韩熙载夜宴图》,现在《每日故宫》已经是故宫博物院发布的第五个App类产品了。
作为一款日历App,虽然以厚重的故宫文化为主题,但是界面展示和操作都十分简洁。打开“每日故宫”,就能看到一个镂空的当天日期,点击数字,背后的文物便会清晰地展现出来。此时,可以上下左右移动、放大缩小文物的任意位置去看清楚每一个细节。页面下方标有文物的名称和朝代,如果很喜欢这个文物,也可以点击当中的爱心图标收藏起来。正上方还有一个卷轴的标志,点进去能看到这个文物的背景介绍。比如2021年12月16日的文物是清朝的银錾花蝴蝶式盒,盒盖正面錾刻珍珠纹底表现蝶翼鳞片,再以凸起的簇六胡玛瑙纹、藤蔓纹等表现蝶翼上的斑纹。从介绍中可以知道,“蝴蝶”谐音“福”“耋”,寓意“福寿安康”。
刚刚下载“每日故宫”,但又不想错过前面的藏品。点击页面左上角,在“全部”这个功能区,就可以找到之前发过的所有藏品图片,并且按月排列。对于像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类传统节日,还专门在图片上做了标注。每天展示的文物也和节日主题契合,像端午节的龙舟夺标图鉴、中秋节的李世倬桂花月兔扇等。想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文物?向左滑动页面就可以看到提示,但想要看到文物的真面目还是耐心等待明天的到来吧。
“每日故宫”还设置了一个专题区,罗列了故宫线下不同时期开设的专题展,2021年5月1日~6月30日在文华殿的历代人物画特展——庙堂仪范;2020年9月22日~12月20日景仁宫的御赐新建;还有2020年9月10日~11月15日为了庆祝故宫建成600年的丹宸永固大展……如果此前没有时间去故宫博物院欣赏这些文物,在“每日故宫”,可以随时随地遇见文物之美。
不知不觉,2022 年已过去了三分之二的时光。
家长们有没有觉得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孩子就长大了?
一生看似很长,但真正的亲子陪伴时间加起来也许不过10年。若想让时光变得更有意义,更值得回忆,仪式感一定不能缺少!
在每个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历史文化,用心庆祝;
在每个节气和物候,仔细观察自然万物,探索生活变化,用心体会;
每天坐在书桌前,用心记录今日的快乐和烦恼,开启崭新的一天……
这些充满仪式感的记录会让时光更加具象而生动,让每一天都有惊喜和期待。
有这样一件小宝物,它不仅可以唤醒我们和孩子对时间的珍重,还可以沉淀下亲子时光的温度!
它就是故宫专为全国百万亲子家庭打造的
2022《故宫日历(亲子版)》
去年9月,《故宫日历(亲子版)》首次亮相便成为亲子日历爆款,读者评价都是清一色的“惊艳、超值、实用”!
为什么亲子家庭都爱它?因为《故宫日历(亲子版)》创新地将故宫文物、艺术创作、亲子手账、24节气故事集于一身,是本高颜值、会说话、巧创作、能学会玩的超能“历”!
好奇的大小朋友们,看过来~
▼▼▼▼▼▼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No No No!
2022《故宫日历(亲子版)》
还附赠萌虎贺岁福袋!
内含萌虎文物书签尺、多功能相框祈福卡
和100+枚故宫元素童趣贴纸,
相信孩子们拿到之后都会爱不释手一整年!
2022年是壬寅虎年。虎乃百兽之王,自上古时代起,具有独特美学含义的虎图腾便装饰在玉器、青铜器上,成为了镇、祈佑安宁的中华守。你想让故宫萌虎陪孩子一整年吗?下面我就来给你仔细讲讲,2022故宫亲子历的性价比到底有多高!
去年10月,我国宣布将在2022年全面实施“美育进中考”。美育指审美教育,它的重点不是在“美”,而是“审”,它可以帮助每个面向未来的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现美、创造美,分辨美丑的能力。
《故宫日历(亲子版)》的亮点之处就在于,它是一本培养仪式感和审美的日历!
首先,它的封面就让你眼前一亮!、棕色、红色、蓝色……这些花纹组成了什么呢?平铺展开后,你就能发现惊喜——哇!原来这是一只萌萌哒的故宫小老虎!
2022故宫亲子历特邀水准的设计师团队执笔,将京剧脸谱样式、剪纸、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和故宫经典琉璃巧妙结合。在拿到手的那一刻,你就能感受满满童趣国潮美!偷偷告诉你,结合手机使用会有惊喜哦~
翻开故宫亲子历,每一页更是美的沉淀!中国传统十二花神团花图案搭配深在故宫里的中国传统色,为孩子开启12个月365日好心情~
这些拥有深厚文化渊源的中国传统色彩与图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色彩感、审美力,点缀孩子的闪光童年!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被《故宫日历(亲子版)》颜值攻陷啦?别着急,故宫亲子历不仅颜值高,它的“才华”更是出类拔萃!
美的培养不是一瞬间的,而是潜移默化、润物静无声的;美的培养也不一定在课,生活就是更好的美学校园!
作为一本培养孩子审美的日历,2022《故宫日历(亲子版)》用“寻”这个充满萌虎勇气的动作,引领宝爸宝妈和萌娃们每日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开启了这个为期365天的「寻美」课堂!
那「寻美」课堂是如何学习的呢?在一年中的72个自然物候里,《故宫日历(亲子版)》以每五日为一物候节点设置“寻美”闭环,打造了——“文物美”、“创造美”、“学习美”、“发现美”、“分享美”——五个寻美小环节,让孩子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满满收获!
它该怎么玩呢?在之一天“文物美”环节,孩子将看到日历中威武吉祥的虎文物做“自我介绍”,用眼观察文物的细节,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与文化;第二天“创造美”,孩子可以放飞想象力,释放创造力,玩个涂色小游戏,对文物进行“再创作”!
第三天“学习美”,孩子能够学习到 虎文物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美学延展小锦囊;第四天“发现美”呢,孩子会接到一个小任务,跟家长、朋友聊聊 虎文物的小话题~;到了“寻美闭环”的第五天,孩子可以在日历上记录自然的变化和生活中的“小确幸”,跟亲朋好友一起分享美~
等玩完故宫亲子历的72个“寻美小循环”,爸爸妈妈们应该能清晰地感受到孩子审美力、动手力、观察力、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啦!
日历对于亲子家庭来说,不仅是一个提示时间的物件,它更应该成为家庭中的一员,帮助孩子养成细致观察、自主学习、日常记录的好习惯,也为忙碌的家长提供一个个别出心裁的日常仪式感。你看,故宫亲子历不就是亲子家庭的“更佳好友”吗?
接下来《故宫日历(亲子版)》给大家的惊喜,相信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无法抗拒!那就是——高科技AR(增强现实技术)互动玩法!
今年,《故宫日历(亲子版)》与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独角兽商汤科技深度合作,联合打造了9个贯穿全年的趣味互动AR科技!
只要扫描日历内页,AR互动就如同法一般,让能故宫古画“动”起来,能把文物“带”回家,还能在节日“送”祝福~
之一个AR彩蛋就在封面上!拿到日历后,扫描封面内侧的,可爱的3D卡通人物“萌虎一家”就会跃过绣球一个个跳出来,跟你打招呼呐!想知道它们说了什么吗?一定要购买故宫亲子历体验一下哦~
翻开日历,在文物页还隐着几个“虎年文物多宝阁”AR玩法。用手机扫描文物图片后,文物将立体地“悬浮”于日历之上,你可以左右上下移动旋转,深度观察文物360°的每个细节!这样的学习,谁能不爱呢~
乾隆款剔红百子图圆盒,清,故宫博物院
到了2022年端午节那天,《故宫日历(亲子版)》AR互动还会将一艘 宋代的巨大龙舟“送到”孩子们的面前!小朋友们动动手指就可以“驾驶”龙舟,与古人的趣味生活亲密接触哦~
《龙舟夺标图》(局部),元,故宫博物院
最后再偷偷剧透一下,《故宫日历(亲子版)》还分别在除夕夜、大年初一、冬至日准备了惊喜“换装”彩蛋!一键即可get 故宫的帽、集福门,完成萌萌哒完美,分享虎年好福气!
这些有趣的AR高科技互动都会在2022年陆续上线,一起等待惊喜的掉落吧!~
说到故宫,怎么少得了文物?《故宫日历(亲子版)》一脉相承了故宫日历中的国宝赏鉴,从故宫博物院馆的186余万件文物中,甄选了72件跟力量与美相关的“虎虎生威”文物,呈现了一部兼顾知识和趣味的知识日历书!
小朋友还不认字怎么办?《故宫日历(亲子版)》贴心的配套了25集趣味文物故事,由深受十万家庭喜爱的《你好呀!故宫》研发团队,孩子们可以睡前听、起床听,路上听,全方位开启寻找神奇文物的虎年之旅!
要说《故宫日历(亲子版)》的最特色之处,还是要属一月一主题的12个互动拉页艺术创作拼!
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故宫日历(亲子版)》特别了一个艺术拉页创作,它将丰富有趣、启发孩子思维的文物知识结合拼贴、折叠、绘画等多种创作形式,给孩子们提出了12个跟生活、自然、学习有关的趣味艺术创作命题!
举几个我特别喜欢的拉页吧!在2022年2月,即将迎来冬季啦!在故宫亲子日历里,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清代的“冬奥会”——冰嬉,还可以在互动拉页的五彩赛道上“排兵布阵”,感知体育之美!一幅小小的画作,既让孩子学习了文物知识,也让孩子对事、身边事有了更强的参与感~
在2022年10月,孩子们还会学到一件非常惊艳的文物——孔雀绿加蓝釉猫。为了让孩子们理解古人色彩搭配的,10月艺术拉页创作便是教孩子们体验不同的色彩搭配,并展开丰富的创想进行创作!
教育界有句名言:“我听见了,我就忘记了;我看见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故宫日历(亲子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它在陪伴孩子一整年的过程中,不仅告诉孩子什么是美,而且注重引导孩子去发现美、创造美,通过创作的方式,帮助孩子明白美并非仅存于艺术作品中,更存在于日常生活里。
《故宫日历(亲子版)》还为亲子家庭提供了每日手账空间,并附赠100+枚故宫趣味元素贴纸。无论是大人写还是孩子画,这本日历都将成为一块“童心宝地”,将虎年的美好时光尽数收!
美学家蒋勋说:“一个人的审美水平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可以说,给孩子更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2022《故宫日历(亲子版)》,让600岁的紫禁城与孩子朝夕相伴,让历史文化走出“红墙”。它不仅给予时光以仪式感,更能让家庭在耳濡目染中、一点一滴中提升,释放创造力,留下熠熠闪光的亲子瞬间。
相信孩子每一天寻找到的美、发现的美、创造的美都能化成阅历,沉淀为他们独一无二的气质,成为孩子一生的文化底色!故宫愿孩子们在美的海洋里徜徉,用美的心灵创造美好人生!
以上就是与2022年的年历卡图片相关内容,是关于故宫博物分享。看完 一张2022年历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每年这个时候也是日历书最风光的时候,诗词、养生、博物、艺术、建筑、文物、健康等日历书纷纷在各大书店C位,这些日历书更是纷纷发出“2022每一天都值得探索,每一周都值得期待”的美好期许。记者近日对日历书市场进行了一番探访,年根将至,日历书已悄然展开一场新的变局。
日历书新增新年“解锁功能”
一进入建投书局(国贸店),日历书摆在最显眼的位置,《2022故宫日历》、单向历系列、《十点图书日历2022》、《日历2022》等等,以唯美方式示人,它们以沉静方式宣告2022 年即将过去。
建投书局华北文化顾问团队负责人晏婷婷发现了日历书今年的新变化,一向以白纸黑字,走炫酷风的单向历今年有了“颜色”,其系列产品《猫历》中,一只大黑猫成为大明星,烧柴火做饭、穿粉红色高跟鞋跳舞、还有一张标志性的戴口罩照。而每一天,这只大黑猫都在一幅幅暖心、治愈的画面中,传递着信心和力量,并发出“忌自我怀疑、忌焦虑、宜忍耐、宜远见”等等提示语。“这特别契合当下人的心理状态。”晏婷婷说。而单向历的另一款“二分历”,清新文艺,左栏为正序时间,右栏上角呈现2022剩下的时间,以提醒大家每一天都值得珍惜。
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年,湛庐三度牵手大英图书馆,推出了《湛庐珍·大英图书馆.2022》。日历的每一天都和历史相勾连。比如10月16日,这张图出自《驾车者和旅行者》,讲述了1905年法国汽车俱乐部(ACF)在勒芒的德特赛道举办了之一场大奖赛赛车赛事。“今年,我们联合12位各行各业的专家以及英国驻华贸易副使节,从旅行、文学、建筑、艺术、运动、动植物、童书、时尚、音乐、科技、设计、哲学12个领域,从2亿品中选出了365件。”湛庐文化人文社科事业部总编季阳说。
特别值得 的是,今年日历书开疆拓土,新增了解锁功能,即、要等待新年之一天才能看到、听到,让日历书的拥有者充满了期待。《湛庐珍·大英图书馆.2022》在每一天的日期页左上角,都印有一个,扫描后即可收听湛庐珍历独家声音专栏,了解品背后的故事,而声音专栏将于2022年1月1日起解锁。建投书店客户经理曹铮还特别演示了《2022故宫日历》的AR设计,扫描,名画中的老虎跑起来,虎虎生威,而更多的AR体验,则要等到新年之一天才能解锁。
日历书少了上市晚了
尽管今年日历书不断出新,但据统计,当当、京东等电商在售的日历书有50种左右,比去年少了20多种。
日历、国博日历、民俗掌故日历、国学智慧日历、故宫日历,今年亚运村图书大厦在售的只有5种日历书,低于2022 年的11种,2022 年的32种,2022 年的40种。值得 的是,亚运村图书大厦不仅在售品种减少,而且销量也不比以往,以市场强势品种《2022故宫日历》为例,亚运村图书大厦迄今销售8册,而2022 年的销售纪录超过了200册。
《2022故宫日历》和《2022老虎爱跳舞 虎年日历+手账》,中关村图书大厦在售的日历书仅两种,目前《2022故宫日历》售出21册,另一种日历书尚未售出。
今年日历书不仅品种少,而且除了《2022故宫日历》等少数几种,上市时间都普遍晚于往年。从2022 年开始,商务印书馆为了纪念建馆120年,开始推出十二生肖日历书,那一年推出《生肖日历:2022 锦鸡吉祥》,从此生肖日历书年年出新。《生肖日历:2022威虎兴业》责任编辑邹贵虎说,往年日历书9月中旬就上市了,但是今年“十一”后才上市,对于销售窗口期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日历书而言,无疑加大了销售难度。因此,商务印书馆采取了减少首印量的保守策略。而单向空间COO透露,往年日历书上市早,但战线拉的有点长,今年单向空间特意选择了晚上市。
上市时间晚是否会影响日历书市场销售目前尚待观察,但值得 的是,为了避免日历书的跟风出版、同质化倾向,相关部门对书号进行调控,书号审批放缓,是导致日历书上市时间延迟的根本原因。
从泡沫状态恢复到理性状态
变局愈发显现,但根植于日历书市场多年的出版机构却依然信心满怀。直言,“日历书的高峰销售是下个月,何况我们已经收到很多读者的积极反馈,我们对今年销售看好。”
谈及品种减少,认为,这是日历书市场从泡沫状态恢复到理性状态了,销量也肯定会进入到平稳期。在他的印象中,单向历从2022 年初出,那个时候日历书还是稀罕物,因此很快引起同行 ,日历书市场也由此被带火,并引来不少为做而做的日历书混迹于。
“大浪淘沙后坚持下来的几乎都是精品。”做出了如此判断。在他看来,精品的出炉不仅有日积月累的历练,更有不断创新的开拓。从去年年底开始,单向历10人团队就开始了紧作,主题、形式、工艺如何创新,小小单向历磨合了快一年,读者的意见也被采纳了进来。读者也发现,今年的单向历一改往年克制风格,不单将焦点放在文字上,更以年轻、活泼、多元的风格。单向历系列产品“二分历”还以其专业性和大胆突破的勇气,近期入选《第十七届亚太设计年鉴》年度设计作品名单。
令人欣喜的是,面对日趋理性的日历书市场,一些传统出版社勇敢迈出了之一步。教育出版社今年首次推出日历书,人教社科文中心副主任邓寒峰介绍,这本日历书着力回顾读者对于课堂时光的记忆,注重凸显教科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人教社出版的11套教科书的经典封面、插画、篇章页、课文等,都会在日历中呈现。邓寒峰说,比如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在1936年10月19日去世,这一天的配图就选自语文教材里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描写夏日夜晚的乡村景色,配图放在了六月下旬。
“做日历书比做其他图书产品更有情怀,我们并不是单纯地盯着经济利益,因此也更能一年一年地坚持下去。”湛庐文化人文社科事业部总编季阳说,日历书不光是让你充满仪式感地“翻”过一个个日子,更希望大家反复阅读,甚至真心收。
以上就是与2022年每天属相日历相关内容,是关于日历年的分享。看完2022年日历属相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