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健身Fitness体验如何这里有一篇全方位体验报告

为什么要开通 Fitness 没有一点点防备,肥肉就这样出现在我的身上,不出意料,2020 我胖了 10 多斤。
▲ 哎哟,脑壳有点疼,是美食「勾引」的我。图片来自:周杰伦专辑 Jay(左),哟大豪爷 /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1 00:37:26

为什么要开通 Fitness

没有一点点防备,肥肉就这样出现在我的身上,不出意料,2020 我胖了 10 多斤。

▲ 哎哟,脑壳有点疼,是美食「勾引」的我。图片来自:周杰伦专辑 Jay(左),哟大豪爷 / 微博(右)

先别说我懒,我来分析分析「不利因素」:

疫情黑天鹅打乱了生活节奏,潜意识排斥去健身房冬季来临,气温降低,一动也不想动爱范儿时不时搞员工聚餐,鸡腿和蛋糕是标配穷,家附近的健身房年卡费用太贵

请相信我,都是这些「不利因素」的错,才导致我的体重超标,就连半年没见的高情商朋友看到我都忍不住惊呼:「脸怎么圆了这么多?!」

所以当我看到苹果推出 Fitness 时,仿佛看到了重回 2019 年健身巅峰时期的希望,立即开通了这项服务。

半个多月体验后,我对 Fitness 的评价是:疫情和低温双重夹击下的室内运动好选择。

下面,我将从开通方法、实际体验、优缺点分析、个人建议四个方面,带你一文看懂 Fitness 。

Fitness 体验速览:

国行用户可切换 App Store 美区开通,美区价格 9.99 美元 / 月(折合人民币约 64 元),79.99 美元 / 年(折合人民币约 516 元)需要 Apple Watch S3 及更新版本 Watch(watchOS 7.2 及以上),iPhone/iPad/Apple TV 三选一(iOS 14.3/iPadOS 14.3/tvOS 14.3 及以上)软硬件全打通,课程质量高,教练专业场景适应性好,家里、办公室里、户外均可随时开始运动适合有非专业场景(例如家里)健身运动需求且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开通 Fitness 必看

Fitness 最大的特色就是软硬件结合,开通必须要有相应的软硬件支持。

可以这样理解,开通 Fitness ,至少需要:

Apple Watch S3 及更新版本 Watch(watchOS 7.2 及以上)

iPhone/iPad/Apple TV 三选一(iOS 14.3/iPadOS 14.3/tvOS 14.3 及以上)

目前,Fitness 面向美国用户的收费标准是 9.99 美元 / 月(折合人民币约 64 元),79.99 美元 / 年(折合人民币约 516 元)。

如果购买新款 Apple Watch ,可以免费试用三个月,Apple Watch 老用户可获得一个月免费期。

想用 Fitness ?没那么容易

截至目前,Fitness 暂未开通中国大陆地区的服务,想现在用上,只能将 App Store 里的 AppleID 切换为国外账号。

如果你有一个美区 AppleID,依次点击 App Store – 右上角个人头像,拉到页面最下方,点击退出登录按钮,再登录美区 AppleID,等待大约 10 秒, App Store 界面会变成英文显示。

接着,回到桌面,打开健身 app,底部就出现了 Fitness 。如果出现页面空白报错的情况,重启 iPhone、iPad、Apple Watch,再次打开健身 app,就会出现 Fitness 的页面。

▲ 设备重启后会出现 Fitness

可能有人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以前的 AppID 以及 iCloud 备份,实测是不影响的,App Store 里的账号可以随时切换回来,也不会删除之前已下载的 app,但如果你在用国区 Apple Music,每次切换账号都会清空一次歌单,过一会儿会自动同步回来。

开通 Fitness 时,需要绑定一个支付方式,个人推荐使用美区 PayPal,在 PayPal 里绑定国内有 VISA 标志的信用卡即可。

Fitness 用起来怎么样?

在 Fitness 里,可选的运动课程有很多,燃脂、瑜伽、力量训练、有氧、舞蹈等项目都可供选择。

进入相应课程页面,有开始和预览两个选项。点击预览,可以查看课程的简介。点击开始,则 iPhone 和 iPad 自动进入课程页面。第一次课程开始前,会提示你是否佩戴 Apple Watch 进行运动。

如果选择佩戴 Apple Watch,整个课程都可以用它来暂停和恢复,健身时的数据也会实时同步在 iPhone 或 iPad 的左右上角。视频右下角还可以进行字幕设置,目前只有英语和法语可选。

▲ 主设备和 Apple Watch 实时同步

▲ 主设备和 Apple Watch 实时同步

▲ 目前字幕只有英语和法语,不过教练的引导都配上了肢体语言,即使听不懂英语,也不存在大的理解问题

课程共有三个教练,左侧教练的示范难度最低,右侧的教练示范难度适中,中间的教练示范难度最高,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

▲ 三个教练示范难度不同,照顾不同运动水平的人群

到了训练的主环节,还会有每组动作的倒计时,哦,对了,整个健身过程中也用黄色的圆环代表课程进度,非常实用。

▲ 第二行数字右侧的黄色圆环是运动进度

整个课程只有开始、暂停和结束三个选项,不能跳过。课程中,教练会不断指引你冲击自己的极限,语言非常有感染力。

课程结束后,本次运动的数据总结会自动出现,还可以把课程加入自己的训练计划,或跳转到「正念放松」,开启一个新的舒展课程。

▲ 运动结束后的数据汇总

最近,Fitneess 还推送了「名人带你步行」的课程,会自动出现在 Apple Watch 运动 app 的顶端,可一键开启运动,个人觉得课程推送可以考虑结合 Apple Watch 的健康数据、定位和时间来推送,把运动变得更加个性化。

Fitness 有缺点吗?

它的优点很明显。

1. 软硬件结合

个人觉得这是 Fitness 的最大优势,用户不需要过多的思考,打开 iPhone 和 Apple Watch 就可以开始健身, 健身数据实时展示在 iPhone 或 iPad 上,运动完可以在 iPhone 或 Apple Watch 上复盘数据。

▲ 运动结束后 iPhone 和 Apple Watch 均可回看数据

整个流程极其顺畅,没有不必要的干扰元素,你会觉得健身运动就应该是这样。

2. 课程用心,质量较好

Fitness 的课程设计比较专业,教练资质有保障,课程质量也较好,视频的观感和配乐较有质感,很多细节还保持了苹果一贯的高水准,比如一节课有三个教练,分别同时展示入门、中等和高难度内容,照顾到不同健身基础的人群,健身教练的引导语也非常感性化和有感染力。

3. 场景适应性高

室内健身运动最大的问题就是场景复杂,Fitness 的场景适应性高,无论在家、办公室或者户外都可以立即开始,也可以和各种运动器械配合使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 价格适中

目前在一二线城市,质量较好的健身房年卡一般在 2000 元以上,如果请教练进行专业指导,至少几万元起步,Fitness 一年折合人民币 500 多元的价格算是比较划算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价格建立在设备自购和无人现场指导的基础上。

当然,Fitness 也不是完美的,还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

1. 大陆地区仍未开通

为了体验 Fitness ,不得不反复切换 AppleID,虽说不难,但长久也觉得不太方便。

2. 缺少一些个性化的元素

第一次使用 Fitness 时,我以为会有一个简单的测评来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课程,而这个环节是没有的,可能让部分用户误判自己的水平。

3. 缺少风险提示

不少用户没有健身运动基础,动作做得不会太规范,反而可能出现意外损伤,在中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视频前,如果能加入一个风险关键点提示环节会更好。

4. 课程受众群体有限

现在越来越多人给老人或孩子购买 Apple Watch,Fitness 中并没有适合这部分人群的课程,可以说是一个遗憾,同时没有以家庭为单位的课程,例如情侣课程、一家人课程等,如果一部 iPhone 或一台 iPad 临时对应多部 Apple Watch,全家人一起训练会更利于塑造健康氛围。

5. 限制了投屏设备

目前,Fitness 的课程只能把声音投放到 HomePod 上,如果选择投放画面到智能电视、截屏或录屏,均会给出黑屏文件。

▲ 什么叫苹果生态,这就叫苹果生态(笑),投屏到家里的小米智能电视也是黑屏状态

要开通 Fitness 吗?

如果让我一句话概括 Fitness ,我会说它是疫情和低温双重夹击下的室内运动好选择。在疫情出现反弹的当下,如果你是 iPhone 用户,选 Fitness 准没错。

不过, 它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也不适用于所有场景。

它更适合有非专业场景(例如家里)健身运动需求且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练废了比没练会更可怕。运动前最好学习一些基础知识,保证动作标准和科学,避免出现「局部畸形」或意外损伤等情况。

apple fitness+ 卡顿

重启。自AppleFitness+服务自2020年12月上线后,我从当月25号开始使用该服务。Fitness+就是苹果上线的一款健身服务,其实,苹果发布这款服务已经比较晚了,相比之下,在AppStore中,充满了类似于NikeTrainingClub(下简称NTC)、Keep等运动软件。这类软件服务的存在就是让一些不愿去健身房的用户,可以随时的在家进行运动。Fitness+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项软件服务功能,搭配AppleWatch使用,该款软件最主要意义的是弥补运动课程方面的不足,并支持多种主流运动。

聊一下Apple watch 6,有助于你选择购买智能手表

老杨认为,Apple的 watch Series 6 在业内是最好的手表,除了续航是硬伤之外,流畅性、内容丰富性、功能多样性都远超其他手表,老杨不是外貌协会的,所以,请各位不要用外观或者表盘或者表带什么的来喷老杨,多谢。

但是,要知道,Apple watch 6 也是一步步的从1、2、3、4、5代逐渐进化过来的,如果说3代之前是硬件的变革让Apple watch持续给大家带来新鲜感的话,那么4、5甚至6代手表在硬件上就很难带来新鲜感了,Apple也意识到硬件不足以拉动用户的需求时,果断的开始将智能手表的方向做了转变。

没错,Apple watch 6虽然有更新,但是全是一些小更新,而且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都是锦上添花或者可有可无的,例如:血氧检测等。

讲真,一款智能手表卖从399美元起价,性价比确实不划算,可是,Apple总能想到各种办法来让用户觉得买的值,这就是Apple的生存基因,也是为什么国内那么多人边骂边买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你和老杨一样,一直使用Apple watch的话,你会发现,与前几代相比,这次Apple watch 6的更新貌似并没有颠覆性、让人惊叹等功能更新,更多的像是一次很普通、正常的迭代更新。
这次Apple watch 6虽然增加了红色、蓝色等更多的颜色选择,但是,用户仍旧很难区分与之前发布的旧款Apple watch,如果硬要说有区别,那么老杨只能指着Apple watch 6的底部告诉大家,传感器是不同的,旧款Apple watch无法检测血氧,也是因为传感器的缺失,但是,排布仍旧是菱形。其他的诸如表盘等,没有什么变化,仍旧只提供40mm和44mm两种尺寸选择。

充电上,Apple watch 6要更快一些,从0%——100%只需要2个多小时,而Apple watch 5则只充到80%,不过,无所谓,谁会在意多那么点充电时间呢?相信大家和老杨一样,都会在不同的时间给Apple watch 充电吧,有的是晚上睡觉、有的是中午午休等等,不过,睡觉的时候可以带上Apple watch,这样就能体验新的睡眠跟踪功能了。(据说,还可以做噩梦唤醒,比如,手表检测到用户做噩梦了,就会通过温柔的形式唤醒用户,老杨没试过....因为睡眠质量太好了,眼一闭再一睁,天就亮了...)

Apple watch 6增加了一款新的处理器,之前老杨还担心会不会增加耗电量,但是经过使用,老杨发现是多虑了,因为电池续航和速度几乎和去年型号一样,也就是说,老杨仍旧是充一天使用一天半(包括睡觉时佩戴),但是如果老杨关闭了运动追踪功能的话,续航会增加很多。

此外,待机屏幕老杨觉得没有去年老款明亮,而且,不论是息屏还是亮屏,高度和血氧数值始终会持续呈现并刷新。

如果看这篇文章的你手上有一台Apple watch 4或者5的话,老杨其实不建议你更换为Apple watch 6的,因为没有太多必要,但是,如果是1、2、3的话,老杨强烈建议你升级换代,因为体验差异太明显了。

哦,这里顺带提一下Apple watch SE,SE最大不同的点是没有始终显示的屏幕,其他的功能就差别不大了。

说实话,如果老杨去分析Apple watch型号之间的功能差异,就太为难老杨了,因为Apple在智能手表上并没有提供功能区分选择,这点与国内智能手表的制作商们有很大的差异,什么商务手表、运动手表等等,Apple仅仅只是在价格上做了区分罢了,所以,用户购买Apple的智能手表,永远只需要考虑一件事:根据自己钱包选择贵的还是便宜的,而不用担心功能的区别。

不知道谁和老杨一样,有一段时间没有研究过Apple watch的第三方应用了?原因就不用老杨说了吧,谁用过谁知道,不过现在有个好消息,第三方应用程序可以让老杨在手表上选择的更深、更细、更丰富了,例如,自行车骑行路线追踪、路线图、Google地图以及可以提供更详细内容的天气apps。

实际上,老杨很少通过Apple watch的应用程序列表来使用这些程序,老杨一般都使用Apple watch的那个看起来极具 科技 感的矩阵来启动,现在,Apple提供了新的表盘功能,可以将多个应用程序放置于表盘上,从而提供了用户个性化、自定义的体验,所以,老杨可以在每天不同时刻切换不同的表盘,不仅保持新鲜感,还能根据时间段的不同使用表盘上不同的应用程序。

举个栗子吧:工作日,老杨的表盘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到了周六、日,老杨的表盘就会变成另外一个,当骑自行车时,老杨的表盘就换成极具运动感的,这样解释,就清楚了吧?

哦,对了,这里老杨要吐槽一下,Siri仍旧无法设置多个计时器,所以,老杨不得不自己下载一个计时器的第三方应用count UP来使用。

说一下睡眠跟踪,虽然这次Apple watch 6已经内置了该功能,可老杨仍旧会使用第三方提供的睡眠跟踪apps,这就回答了为什么老杨没有体验过传说中“噩梦唤醒”功能,而且,Apple自带的睡眠跟踪功能并不是特别好用,例如:睡觉提醒的功能比较受限、睡眠报告的内容也不是特别详尽等。

说到这个了,老杨想起来前段时间自己家里的Apple TV终于更新了Apple fitness+,这款健身应用需要Apple watch的联动才能被激活,当激活了以后,体验绝对是一级棒,不过,这篇文章里就不展开了,以后老杨闲下来了,写一篇详细的Apple fitness+的体验报告给大家。

此外,这次watch OS 7中最有趣的功能就是“家人共享设置”,允许用户将儿童或者父母的Apple watch共同在一个界面中做托管与设置,可就是设置太复杂了,老杨费了好大力气才把每个人的设置好,这一点也是老杨极为吐槽的地方。

家庭共享设置这个功能对于老杨来说,确实很需要,但是目前貌似也只有Apple在一直尝试去改良这个功能,Android手表上老杨真的没见到任何一款手表有这种功能。

最后老杨再和大家唠唠这个功能吧,其实这个功能对于老杨来说并非是必须要有的,而且,做血氧检测等等之类功能的智能手表公司/团队数不胜数,甚至有一些智能手表公司/团队对这个功能都没搞明白就着急麻慌的推了出来,然后通过含糊不清的描述词语来包装,其实,血氧检测是要求的极为专业、严谨。

老杨的Apple watch 健康 数据只和Apple自己的 健康 APP做了关联,其他的第三方APP老杨一概不搭理,主要原因是Apple一直以来就对自营 健康 APP的功能和责任说得很清楚、很详细。这次对于血氧检测,Apple确实也没有任何的含糊不清、虚假用词等说明,但是,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当前的状态、精神等都是不同的,所以血氧检测也不一定会非常精准可信。

Apple watch的血氧检测有两种方式,首先,用户可以手动测量,将手臂放在水平表面上15秒钟,由Apple watch进行检测,不过,用户必须要将手表非常贴合并正确的佩戴在手腕上,而且,位置要高于平时佩戴时的位置,接着就会看到读数,不过,如果佩戴不正确等其他因素干扰了以后,那么读数就会看不到了。

老杨自测过,还可以,一般来说,血液中的氧气含量超过95%都是可以的,低于这个水平的话,身体就会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由于受环境等多种因素干扰,老杨每次测的时候,数据都不一样。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Apple watch自动检测了,当用户睡觉或者白天做其他事情时,Apple watch会在后台自动读取当前的血氧数据,这个数据就更加不精准了,主要原因是佩戴位置不正确,所以无法精准读取。

介于这个情况,奉劝国内做血氧检测的智能手表厂商们,这个领域还是非常专业的,如果是研究或者尝试进入的话,一定要抱着能够沉下去的心态与毅力去做,急于上线的功能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你可能会收割一批韭菜,但是随着用户逐渐对这个功能的深入了解以及对自己数据的掌握,他们会越来越发现问题所在,最后肯定会产生更多负面的信息,对产品的后续发展、商业模式等影响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结果。

最后小结一下吧:

1、Apple watch 6 确实是一款与iPhone搭配最佳的智能手表

2、具有很好的健身与 健康 数据跟踪、记录功能

3、私密性、对隐私的保护要强于其他的智能手表

4、个性化、自由度对比之前的Apple watch要提升了许多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