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分析我为什么选择了升降摄像头,为什么都不用升降摄像头

一提起升降摄像头,很多小伙伴都对它又爱又恨!
喜欢的人觉得它保证了屏幕的完整性,不喜欢的人觉得每次使用都要升降很麻烦。、
还有不少小伙伴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会选择升降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6 09:05:41

一提起升降摄像头,很多小伙伴都对它又爱又恨!

喜欢的人觉得它保证了屏幕的完整性,不喜欢的人觉得每次使用都要升降很麻烦。、

还有不少小伙伴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会选择升降摄像头呢?”

今天花部长就借一篇文章给大家讲讲。

*下文摘选自花粉@请称呼我所长 的文章,感谢“所长”的分享!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所长想先给大家讲讲“全面屏”。

全面屏,是手机业界对于超高屏占比手机设计的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以最严格的定义而论,只有整个正面都是屏的手机才能算是全面屏手机,但当前暂未有手机能达到此一标准。现在手机业内所说的全面屏手机是指真实屏占比(非官方宣传)可以达到80%以上,拥有超窄边框设计的手机。

由此看来,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的全面屏其实不算是真正的全面屏,最多就是一个超高屏占比的手机,只要其真实屏占比可以达到80%以上且拥有超窄边框设计的手机,就可以称之为全面屏手机。

全面屏手机提升了手机的颜值,让手机看上去更具科技感,而且在机身正面的相同面积内可以容纳更大的屏幕,对于视觉体验与操控体验都有着显著的提升,因此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均采用全面屏设计。

华为&荣耀手机凭借多年的不断创新和技术积累,一直在全面屏的设计上不遗余力,给我们带来了珍珠屏、魅眼屏、升降式全面屏、环幕屏、飞瀑屏、满溢屏等多形态全方位的全面屏设计。

而众所周知,全面屏不能实现“真全面”的原因,就是因为手机的前置摄像头和听筒的排布问题。

其中听筒可以采取移至顶部或者“屏幕发声”的技术来替代,但是前置摄像头却是个头疼的大难题。

既要保证屏占比的持续提升,还要在有限的屏幕面积内放置前置摄像头,为此各大厂商纷纷使出了浑身解数,从刘海屏到水滴屏再到挖孔屏,各种设计可谓天马行空,但是仍然避不开前置摄像头这个“钉子户”,直到升降摄像头的横空出世,业界仿佛看到了一丝胜利的曙光。

可以说正是因为对“全面屏”的追求,推动了“升降摄像头”的诞生。

那么对于一台手机,“升降摄像头”拥有哪些优势呢?

1 更大的屏占比:毫无疑问,升降式前置摄像头通过内置传感器和马达实现升降功能,可以将前置摄像头这个“钉子户”从屏幕上拔掉,没有了水滴、挖孔等各种异形屏,满眼看去全是屏幕,给屏幕带来了更大的占屏比,例如荣耀X10的屏占比就达到了92%,非常震撼。

2 更爽的视觉感:无论是日常看书、看电影或是玩游戏,总之只要你点亮屏幕的一刹那,没有异形割裂的整块全面屏幕在你眼前所呈现出来的那种视觉观感简直不要太爽,而这正是全面屏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之一。

3 更炫的科技感:当开启自拍或者人脸识别时,手机就会自动触发升降摄像头工作,在一升一降之间,结合音效与灯光的渲染,使用升降摄像头会有一种别样的炫酷科技感。

同时,由于“升降摄像头”的特性,手机也会存在一些暂时无法避免的问题。

例如,由于前置摄像头与机身的间隙,导致手机无法做到最高级别的防水防尘。

此外,升降摄像头需要内置电机马达及相关组件,而这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因此要做到轻薄可以说非常不易。好在荣耀9X以及荣耀X10的整机厚度均控制在8.8mm,可以说相当不错了。

总结一下就是,升降摄像头设计虽然但由于其自身机械式结构的原因,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是带来了更高的屏占比、更好的视觉观感以及更炫的科技感,也更接近理想中的全面屏设计。

目前,在100%全面屏技术还待突破的时代,为了追求更好的全面屏体验,升降摄像头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手机升降式摄像头有什么优缺点?是不是容易进灰?

手机升降摄像头的优点: 手机升降摄像头主要有两大优点, 一就是它让手机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屏。


二就是给人带来的观看使用视觉体验相比于刘海屏、水滴屏、打孔屏更加的强。

手机升降摄像头缺点:

1、增加了手机的厚度和重量

升降摄像头手机以荣耀9X为例,它的厚度达到了8.8毫米,重量达到了206克。 相较于其它刘海屏、水滴屏手机厚度和重量,它显得略显笨拙。 这是因为手机升降摄像头的机械结构占据了手机很大一部分空间,也导致了厚度和重量增加。

2、拍照体验一般

不同于水滴屏、打孔屏摄像头不需要机械结构弹出,升降摄像头使用需要内部的步进电机带动机械结构弹出色相头, 会比普通手机打开前置摄像头慢1秒左右。

虽然说这一秒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使用体验。 例如突然想自拍抓住一个瞬间,升降摄像头可能就会导致错过这个瞬间。

并且由于模组的空间原因,前置摄像头的硬件配置都很一般。并且根据大多数消费者的使用评论来说, 开启摄像头有声音,这个声音也会随着使用频率增加而变大。

3、寿命担忧

步进电机和机械结构都有一定的寿命,目前谁也说不了能够真正升降多少次。 至于厂家提供的可以升降多少次,只是在实验室的理想条件下实验,并不适用于现实中。 因此现在很多厂商都已经放弃了升降摄像头设计,转而倾向于打孔屏。

4、灰尘问题

正像提问者所述,进灰是避免不了的。因为升降摄像头在使用过程中来回的升降,而空气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灰尘,这就导致灰尘很容易就进入到升降摄像头内部。(一个朋友的红米K20,日常使用前置不多,仍旧进入了不少的灰尘)

虽然说厂商想到了这个问题,也做了一定的防护。但是这个小小的防护在灰尘面前就显得很渺小, 一些灰尘在摄像头弹出过程中随着摄像头被弹出来,但是也有一部分进入了内部。 虽然说目前没有因为进入灰尘而导致升降摄像头损坏的案例,但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出现。

总结:

对于全面屏解决方案来说,升降摄像头是一个错误的方向。而真正的全面屏解决方案还是需要由现在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进化到更为先进的屏下摄像头技术,屏下摄像头技术才是最完美的手机全面屏解决方案。

手机升降式摄像头有什么优缺点?是不是容易进灰?一块刘海、一水滴、缺口挖空等都破坏了一整块屏幕的颜值。于是各大厂商都在想办法把这一小块缺口给弥补起来,所以出现了手机升降式摄像头。

OPPO、VIVO、小米、荣耀等厂商都出产过升降式摄像头,本以为这个是潮流,但现在看来升降式摄像头并没有获得市场上大多数人的认可。要实现真正受大众喜欢的全面屏,可能还是屏下摄像头和屏幕发声技术让屏幕没有开孔而且没有镜头弹出,会是今后的方向。

目前大部分手机还是使用了刘海、或挖孔技术,而甚少采用手机升降式摄像头。虽然说升降式摄像头具有优点,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了整块屏幕的完整性,带来了颜值的视觉美观感受。但升降式摄像头也有不少缺点:



当然升降式镜头是为了 探索 真正全面屏而进行的创新,就如苹果的副总裁也对OPPO Find X的升降式摄像头的创意表示敬佩,但正是因为其有诸多缺点,所以他也表示“ 苹果永远也不会采用这种方案 ”。


在购买了升降镜头手机的用户中,确实也反应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手机屏幕好看了,但牺牲比较多;升降结构不进灰是骗人的;升降镜头还有点儿歪;机身重;用一个礼拜前置镜头无法升降;不规则抖动而且拍照红屏等等。


升降式镜头是一个有益的创新尝试,也正是因为有诸多缺点所以不能大规模被采用。


更多分享,请关注《东风高扬》。

可能有点失望,严格来讲,个人觉得升降式摄像头没有任何优点,缺点倒是可以举出几条。升降摄像头设计有缝隙,进灰当然是非常容易了,为什么说升降摄像头没有优点?

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现在已经很少有旗舰机使用物理升降式摄像头,因为这种设计缺陷太多,不适合长期使用。但是为了让屏占比更高,厂商们暂时又都无计可施,因此不得不使用这种比较“老套”的方案。其实大家的愿望厂家都懂,屏下式前置摄像头,但凭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办到。

虽然起初有部分厂商在宣扬这种设计的好处,但实际上是打比较脸的说法,根据现在市场发布的新机就会发现,不少品牌并不想使用这种方案。特别是20年爆料的即将上市新机,好像这种方案已经被完全摒弃,都纷纷投向了打孔方案(同样是过度设计),作为一种过度阶段设计方案,升降式摄像头生命力甚至不如刘海、水滴。

除了能让手机的屏占比提高,好像真的难以找出太多有点,但缺点就太多了。首先是这种设计的寿命问题,无论是正常使用还是受到外力损伤都比较令人担忧。其次就是,会额外提升手机的重量,也能看到使用这种设计的机器重量几乎都超过了200g,非常影响使用体验。再就是题主所说的容易进灰现象,用过一年的用户可能最有发言权,反正我的那部使用率不高的都有灰尘。

再说说具体使用体验,个人重度使用体验产品是红米K20Pro,然后OPPO、VIVO、荣耀的机型也都有试用。总的来讲,给人的感觉就是脆弱,特别是在视频的时候非常害怕被磕到。另外就是,升降速度达不到个人的要求,虽然厂商们都宣称自家的伸出速度很快,但实际使用后并不理想,如果喜欢经常自拍的话,觉得还是刘海、水滴实用。

或许观点并不正确,但个人的使用体验的确就是如此。当然,如果纯粹只是想提升屏占比的话,为此而妥协也能接受,但肯定不是最佳方案!

机械结构是容易进灰的,这个不可避免,不过大部分的灰尘都会停留在摄像头顶部位置,伸出来时候擦掉即可,少量的会进入机身内部,当然手机厂商也早有准备,在里边防尘设计,目前手机升降摄像头技术已经很成熟,手机是不会因为进灰而发生故障的。

毕竟在你的手机底部还有扬声器这种大孔,里边有防尘网,但能100%防尘吗?有些设计是为了延长使用寿命,而不是100%解决问题。

先说说升降摄像头的缺点,占用机身空间大,所以导致手机会比其他类型的手机厚一些,再就是自拍时需要等待最多一秒钟,其实这个不算缺点,毕竟升起来也很有趣;升降的时候会有声音,目前还没有见到完全静音的升降设计的手机;升降模组空间问题导致前摄硬件一般,这个其实影响不大,如果达到完美的话倒不如选择美图那种大额头的更好一些。

优点:真全面屏效果,没有刘海没有水滴,视觉效果上更好;更具科幻感。关键还是前者。毕竟这个设计是个过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真全面屏而设计的。

升降摄像头容易坏吗?还真没听说过这种设计坏了的情况,维修上坏了肯定难修。vivo曾经拍过一个视频,几部nex伸出前摄支撑玻璃,上边一美女跳舞都行,质量是没问题的,因为它平时藏在里边,怎么会磕碰呢?除非你伸出来故意为之,那什么样的设计都会坏。

有人说摔到地上,升降摄像头的手机都有下落检测的,下落过程中会自己伸回去,放心。

升降式摄像头是目前较为主流的一种设计方案,完全是为了迎合全面屏而发展出来的,因为现在很多厂商都在用着“水滴屏”,导致手机正面失去美感,尤其对强迫症患者极为不友好,所以升降式摄像头应运而生。

个人认为升降式摄像头的优点仅仅只是没有破坏手机正面屏幕的一体性和美感,至于其他优点的话,防止软件自动开启前置摄像头权限算不算?

这种设计的缺点非常明显,首先就是故障率提高,因为升降式摄像头毕竟是机械式结构,故障率方面远远没有传统的面板式摄像头那么低,而且维修成本还比较高。

其次,升降式摄像头容易进灰,前面也说了,该种机械式设计无论怎么设计,都会有一定的缝隙,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进灰是必然的。之前我去实体店体验过Nex,并且向店员咨询过此类情况,店员都毫不避讳的说出了这个缺点,所以在进灰方面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因为使用习惯而导致多少的问题,不可能一点灰尘没有。

最后,升降式摄像头存在卡死的现象,当系统或者软件出现bug的时候,有一定几率导致前置摄像头无法收回,普通情况好说,如果手机发生跌落现象的话,正好摔到了前置摄像头,都不用想,基本上就需要更换前置了。虽然这种巧合几率很小,但是并不能完全避免。

个人认为升降式摄像头的优缺点有这么多,仅供参考。我是小辣条,热爱数码 科技 的小辣条,欢迎关注哦。

个人感觉优势就是手机整体设计感不会受到破坏,无论是屏幕还是整个手机看上去都更美观,可以一定程度提升手机的颜值。

但升降式摄像头缺点也很明显,就拿Nex来看,虽然Nex的好评率很高,但很明显,差评中问题大多都是集中在升降摄像头上。主要就是“特别容易粘灰”、“摄像头不能弹出 ”、“摄像头升起后还出现了不规则的抖动”。

首先,手机的内部空间都极其有限,升降模组占用了较多的内部空间,导致很多功能都被阉割了,比如NFC,对很多人来说NFC还是非常有用的,到少对我来说非常有用,比如回家、上班、坐公交地铁,以前每天都有至少三张卡带身上,如果出远门可能还会随身带上信用卡银行卡以备不时之需,而现在有手机就行了。

其次,有机械式的滑动一定会存在缝隙,那怕缝隙很小,进灰的可能性那肯定比传统摄像头高的,这也不可避免。升降摄像头的故障率也明显比传统摄像头高,使用久了可能出现机械方面的故障,导致摄像头不能正常的弹出收回。再者,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手机跌落的情况,如果手机的摄像头是弹出的,摔坏的可能性也较大。当然这些都是概率问题,如果自己对升降摄像头的青睐远远高于故障率带来的风险,入手也不要太过犹豫。

此外,部分用户在使用某些app的过程中,摄像头会不时弹出,这是因为这些app在使用过程中会“偷偷”调用摄像头,虽然大家调侃说升降式摄像头是检测“流氓软件”的神器,但这“非用户预期的操作”久而久之会让人觉得烦燥,如果是支付宝、微信之类的常用软件,即使偷偷调用了摄像头,你也不会把它们卸载,如果你真的愿意在手机上装真正的流氓软件,还会在乎它用摄像头吗。

除了这些硬性的缺点外,软性的缺点也很明显,只是前置是弹出式还好,毕竟大多数人用前置摄像头较少,如果前后摄像头都是弹出式的,长期使用会觉得很繁琐,虽然摄像头的弹出很快,花不了多少时间,但终究是多了一个过程,现在的人都喜欢极简、快,巴不得不用手指,用眼神就能操作手机,如果频繁使用升降摄像头,难免会出现烦燥的情绪。

是不是容易进灰,这个前期使用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频率的增加,这样的概率还是会越来越大的,那升降式摄像头有什么样的优缺点呢?

优点,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屏,完美解决前置摄像头在屏幕上的难题,而且比较粗俗点说,不觉得这样的设计使用起来还是很酷的

缺点,虽然都在说经过多少多少次的升降实验,说明了它的寿命,可是这又有谁说的准呢?还是需要时间证明,而且频道的升降,故障率肯定比固定模式的更高,随着使用不断增加,再好的密封性也会随之降低,那么进灰也是在所难免的,防水性能也是值得时间考验的,还有消费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如果损坏,维修费用高不高?我想应该也不会太低

其实 科技 发展的今天,厂家也是绞尽脑汁的去克服全面屏,但是有利必有弊,这样的进步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更加方便,是否更加实用,还是有待考量的

因为平常自拍的机会不多,所以我的前摄进灰并不多,而且。只要平常多注意。应该没那么多灰。

手机毕竟是一天之中陪着我们的时间最长的了,所以对手机的平常保养也是必须的。

事实上我们说升降摄像头其实是目前全面屏最好的一个解决方案,原因就在于,目前平下摄像头其实技术还完全不够成熟,比如说平下摄像头可以,但是三星的a屏透光率目前还是不够达标,据了解要达到平下摄像头,比较标准的拍照水准,三星的a屏的透光率至少要达到80%以上,而目前三星的屏幕在透光率上只能做到40%左右。

而我们说弹出式摄像头其实能够有效的解决前置摄像头的问题,同时配合三星的cop封装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达到全面屏的效果。当然我们说,很多人对于升降式摄像头也存在着疑问,比如说使用次数,跌落的安全性以及是否会积灰的问题。

首先在使用次数上,这个其实勿需担心,一般大厂给出的使用次数都在几十万次,可以满足数年的使用时间,与此同时,在安全性上也是非常达标,甚至可以用来起瓶盖儿。至于机会问题,我们说目前手机的防水防尘其实已经做得相对不错,但仍然很难避免一小部分的灰尘浸入进去,所以综合来看的话,其实不会影响用户太大的一个操作体验。

同时我们说在这种设计规格之下,今年最亮眼的其实还要属于vivo的x27,vivo x27系列采用弹出式的设计之后,同时将下巴宽度进一步缩减,也就是说相比于vivo nex的全面屏观感来说更加极致。

同时在绝对性能上来说,采用高速销路710处理器,配上ufs2.1的闪存规格加上vivo在系统层面的优化能力整机的运行流畅度,包括综合体验来说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拍照层面采用了索尼Imx586传感器同时配上超广角镜头和景深镜头,综合拍照能力相当不错,而vivo这两年在相机上的调教也已经达到了顶级旗舰的水准,无论是复杂环境光线下,还是夜景模式表现都是可圈可点。

与此同时vivo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前置拍照层面,我们知道这款手机搭载了3200万像素的前置镜头,配合柔光灯以及光带的补光,能够以最自然的光感为用户呈现自拍的良好效果!

续航层面,这款手机搭载了4000毫安时的电池容量,同时配合vivo的flash charge,能够快速为手机补充电量,甚至也可以做到亮屏快充。

在 游戏 层面,支持Multi-Turbo技术 分别为Center-Turbo AI-Turbo Net-Turbo Cooling-Turbo Game-Turbo。同时还通过了K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极端环境测试,就意味着这款手机在 游戏 层面也表现非常强势。

综合来看,这款手机有着全面屏的极致感,同时在拍照层面又有顶尖的水平, 游戏 方面也可以媲美电竞式的手机。可以看作是升降式摄像头全面屏解决方案的最佳典范。

手上一个升级式前摄的手机,用了半年多了,没发现进灰现象。

缺点吗,就是太沉,拿着费劲。

优点是,屏幕除了r角之外是完整的,看着比较习惯,不用去习惯水滴挖孔这类的异形屏。

手机升降式摄像头有什么优缺点?是不是容易进灰?

手机升降摄像头的优点: 手机升降摄像头主要有两大优点, 一就是它让手机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屏。


二就是给人带来的观看使用视觉体验相比于刘海屏、水滴屏、打孔屏更加的强。

手机升降摄像头缺点:

1、增加了手机的厚度和重量

升降摄像头手机以荣耀9X为例,它的厚度达到了8.8毫米,重量达到了206克。 相较于其它刘海屏、水滴屏手机厚度和重量,它显得略显笨拙。 这是因为手机升降摄像头的机械结构占据了手机很大一部分空间,也导致了厚度和重量增加。

2、拍照体验一般

不同于水滴屏、打孔屏摄像头不需要机械结构弹出,升降摄像头使用需要内部的步进电机带动机械结构弹出色相头, 会比普通手机打开前置摄像头慢1秒左右。

虽然说这一秒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使用体验。 例如突然想自拍抓住一个瞬间,升降摄像头可能就会导致错过这个瞬间。

并且由于模组的空间原因,前置摄像头的硬件配置都很一般。并且根据大多数消费者的使用评论来说, 开启摄像头有声音,这个声音也会随着使用频率增加而变大。

3、寿命担忧

步进电机和机械结构都有一定的寿命,目前谁也说不了能够真正升降多少次。 至于厂家提供的可以升降多少次,只是在实验室的理想条件下实验,并不适用于现实中。 因此现在很多厂商都已经放弃了升降摄像头设计,转而倾向于打孔屏。

4、灰尘问题

正像提问者所述,进灰是避免不了的。因为升降摄像头在使用过程中来回的升降,而空气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灰尘,这就导致灰尘很容易就进入到升降摄像头内部。(一个朋友的红米K20,日常使用前置不多,仍旧进入了不少的灰尘)

虽然说厂商想到了这个问题,也做了一定的防护。但是这个小小的防护在灰尘面前就显得很渺小, 一些灰尘在摄像头弹出过程中随着摄像头被弹出来,但是也有一部分进入了内部。 虽然说目前没有因为进入灰尘而导致升降摄像头损坏的案例,但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出现。

总结:

对于全面屏解决方案来说,升降摄像头是一个错误的方向。而真正的全面屏解决方案还是需要由现在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进化到更为先进的屏下摄像头技术,屏下摄像头技术才是最完美的手机全面屏解决方案。

升降式手机摄像头的优点首先是屏幕的完整性,给人一种特别完美的感觉。不管是看电影也好,玩儿 游戏 也好,都能给人良好的体验,从缺点来讲呢就是因为机械模组的原因手机的厚度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支持人脸识别,因为必须摄像头弹出后才能够起到人脸识别功能,所以优缺点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衡量和购买,仅供参考。

升降式摄像头,优点缺点的都是非常明显的。

为了追求更高的屏幕占比,摄像头只能放在屏幕以外的地方,因技术所限制,升降摄像头是最好的办法,可是就目前看来,显然并不是那么的好。

不少 用户使用两三个月以后摄像头位置都有很明显的灰尘和划伤, 密封性都有待提高。

目前小升降摄像头可靠性还是可以的,大升降摄像头(如FDX)问题多一点。

手机内部空间寸土寸金,复杂的机械结构占用了太多空间, 显然这项技术弊大于利,市场认可度一般。



是不是容易进灰,这个前期使用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频率的增加,这样的概率还是会越来越大的,那升降式摄像头有什么样的优缺点呢?

优点,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屏,完美解决前置摄像头在屏幕上的难题,而且比较粗俗点说,不觉得这样的设计使用起来还是很酷的

缺点,虽然都在说经过多少多少次的升降实验,说明了它的寿命,可是这又有谁说的准呢?还是需要时间证明,而且频道的升降,故障率肯定比固定模式的更高,随着使用不断增加,再好的密封性也会随之降低,那么进灰也是在所难免的,防水性能也是值得时间考验的,还有消费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如果损坏,维修费用高不高?我想应该也不会太低

其实 科技 发展的今天,厂家也是绞尽脑汁的去克服全面屏,但是有利必有弊,这样的进步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更加方便,是否更加实用,还是有待考量的

手机升降式摄像头有什么优缺点?是不是容易进灰?一块刘海、一水滴、缺口挖空等都破坏了一整块屏幕的颜值。于是各大厂商都在想办法把这一小块缺口给弥补起来,所以出现了手机升降式摄像头。

OPPO、VIVO、小米、荣耀等厂商都出产过升降式摄像头,本以为这个是潮流,但现在看来升降式摄像头并没有获得市场上大多数人的认可。要实现真正受大众喜欢的全面屏,可能还是屏下摄像头和屏幕发声技术让屏幕没有开孔而且没有镜头弹出,会是今后的方向。

目前大部分手机还是使用了刘海、或挖孔技术,而甚少采用手机升降式摄像头。虽然说升降式摄像头具有优点,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了整块屏幕的完整性,带来了颜值的视觉美观感受。但升降式摄像头也有不少缺点:



当然升降式镜头是为了 探索 真正全面屏而进行的创新,就如苹果的副总裁也对OPPO Find X的升降式摄像头的创意表示敬佩,但正是因为其有诸多缺点,所以他也表示“ 苹果永远也不会采用这种方案 ”。


在购买了升降镜头手机的用户中,确实也反应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手机屏幕好看了,但牺牲比较多;升降结构不进灰是骗人的;升降镜头还有点儿歪;机身重;用一个礼拜前置镜头无法升降;不规则抖动而且拍照红屏等等。


升降式镜头是一个有益的创新尝试,也正是因为有诸多缺点所以不能大规模被采用。


更多分享,请关注《东风高扬》。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手机升降式摄像头的优点"它保持了屏幕的完整性,带来了颜值的视觉美观感受,进一步提高了屏幕的屏占比。

同样升降式摄像头也有缺点:本来手机就比较窄小,还要在如此窄小的空间里空出摄像头升降的空间,其它部分就需要更紧凑和更合理的设计,因为升降摄像头用的机械设备,还要在如此窄小的空间里空出摄像头升降的空间,其它部分就需要更紧凑和更合理的设计,还有进灰防水也是问题。当然这还是看个人的需求,仁者见仁。

机械结构是容易进灰的,这个不可避免,不过大部分的灰尘都会停留在摄像头顶部位置,伸出来时候擦掉即可,少量的会进入机身内部,当然手机厂商也早有准备,在里边防尘设计,目前手机升降摄像头技术已经很成熟,手机是不会因为进灰而发生故障的。

毕竟在你的手机底部还有扬声器这种大孔,里边有防尘网,但能100%防尘吗?有些设计是为了延长使用寿命,而不是100%解决问题。

先说说升降摄像头的缺点,占用机身空间大,所以导致手机会比其他类型的手机厚一些,再就是自拍时需要等待最多一秒钟,其实这个不算缺点,毕竟升起来也很有趣;升降的时候会有声音,目前还没有见到完全静音的升降设计的手机;升降模组空间问题导致前摄硬件一般,这个其实影响不大,如果达到完美的话倒不如选择美图那种大额头的更好一些。

优点:真全面屏效果,没有刘海没有水滴,视觉效果上更好;更具科幻感。关键还是前者。毕竟这个设计是个过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真全面屏而设计的。

升降摄像头容易坏吗?还真没听说过这种设计坏了的情况,维修上坏了肯定难修。vivo曾经拍过一个视频,几部nex伸出前摄支撑玻璃,上边一美女跳舞都行,质量是没问题的,因为它平时藏在里边,怎么会磕碰呢?除非你伸出来故意为之,那什么样的设计都会坏。

有人说摔到地上,升降摄像头的手机都有下落检测的,下落过程中会自己伸回去,放心。

个人感觉优势就是手机整体设计感不会受到破坏,无论是屏幕还是整个手机看上去都更美观,可以一定程度提升手机的颜值。

但升降式摄像头缺点也很明显,就拿Nex来看,虽然Nex的好评率很高,但很明显,差评中问题大多都是集中在升降摄像头上。主要就是“特别容易粘灰”、“摄像头不能弹出 ”、“摄像头升起后还出现了不规则的抖动”。

首先,手机的内部空间都极其有限,升降模组占用了较多的内部空间,导致很多功能都被阉割了,比如NFC,对很多人来说NFC还是非常有用的,到少对我来说非常有用,比如回家、上班、坐公交地铁,以前每天都有至少三张卡带身上,如果出远门可能还会随身带上信用卡银行卡以备不时之需,而现在有手机就行了。

其次,有机械式的滑动一定会存在缝隙,那怕缝隙很小,进灰的可能性那肯定比传统摄像头高的,这也不可避免。升降摄像头的故障率也明显比传统摄像头高,使用久了可能出现机械方面的故障,导致摄像头不能正常的弹出收回。再者,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手机跌落的情况,如果手机的摄像头是弹出的,摔坏的可能性也较大。当然这些都是概率问题,如果自己对升降摄像头的青睐远远高于故障率带来的风险,入手也不要太过犹豫。

此外,部分用户在使用某些app的过程中,摄像头会不时弹出,这是因为这些app在使用过程中会“偷偷”调用摄像头,虽然大家调侃说升降式摄像头是检测“流氓软件”的神器,但这“非用户预期的操作”久而久之会让人觉得烦燥,如果是支付宝、微信之类的常用软件,即使偷偷调用了摄像头,你也不会把它们卸载,如果你真的愿意在手机上装真正的流氓软件,还会在乎它用摄像头吗。

除了这些硬性的缺点外,软性的缺点也很明显,只是前置是弹出式还好,毕竟大多数人用前置摄像头较少,如果前后摄像头都是弹出式的,长期使用会觉得很繁琐,虽然摄像头的弹出很快,花不了多少时间,但终究是多了一个过程,现在的人都喜欢极简、快,巴不得不用手指,用眼神就能操作手机,如果频繁使用升降摄像头,难免会出现烦燥的情绪。

现在手机的创新开始变的匮乏了,智能手机可以得到提升的也就是性能和拍照这几个方面了,系统的提升变的创新不足,而功能的创也开始变的不足了,但是在设计方面的创新还是在不断的进步之中。特别是全面屏的解决方案,各家不同又很相似,目前主流的应该是升降式的解决方案。

现在升降式解决方案使用比较多的就是VIVO手机和OPPO手机了。 最早使用这种设计方案的当然就是VIVO手机了,它的NEX手机是最早的全面屏设计方式,后来OPPO也有类同的设计方案,目前使用的都是升降式,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太一样而已,比如OPPO最新的Reno使用了转动升降,而小米的K20Pro手机使用了弹出升降。 小米的升降式,还有一些小机关在里面,比如里面加了一个呼引灯,更显 科技 感吧。 这样的设计它有优点就是让手机真正实现正面全面屏了,比较漂亮,颜值很好的,当然了它的缺点也是有的,首先就是手机的一体化被破坏了,也就是这样的手机稳定性还是会变差的,同时也有小伙伴会考虑这样会不会手机的密封不好,会不会进灰,这个担心倒是有一点儿多余了,因为对于有机械部分的手机,早在功能机时代就比较常见了,比如一些折叠手机就是这个样子的。

以上就是我的简单回答了,希望可以为这位朋友提供一些小小参考吧。

关注黑米桃,和我一起交流互动。

首先我们必须先了解了解封装工艺这方面,封装工艺用于手机正面的底部那一块,目前智能手机屏幕的封装技术主要分COG(Chip on Glass)、COF(Chip on Film)和COP(Chip on Plastic)三种。三种工艺难度逐级提高,COP可以做到最好,成本最高,COG为非全面屏手机的封装工艺,在无前置遮挡的情况下,使用COF封装工艺的手机屏占比在93%以下,普遍在91%左右,使用COG封装工艺的手机,封装工艺普遍在93%以上,注意,我所列举的全都是在无前置遮挡的情况下。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升降摄像头的起源

2018年3月小米发布的MIX2S由于超窄边框和额头,以及采用的COF封装工艺,引发了手机厂商们对高屏占比的要求,手机正式进入全面屏时代。

紧接着2018年6月12日vivo发布首个利用升降式模组实现高屏占比的vivo NEX,利用屏幕发声技术替代传统听筒,使得屏占比达到了91.24%。

7天之后,也就是6月19日,oppo发布oppo Find X—采用双轨升降结构实现拍照的一款手机,通过一个曲面屏弯折边框,采用COP封装工艺实现了93.8%的屏占比。

之后的厂商又根据这个特点发布了滑盖全面屏手机,首先冲锋上阵的是荣耀magic2,8月30日发布,91.5%的屏占比,重206g;随后是小米MIX3,10月25日发布,93.4%的屏占比,重215g,最后联想也来凑热闹了,发布了联想Z5pro,联想Z5pro因为使用了第三代Rollcage机身设计和悬浮式立体镶嵌工艺,使得边框比magic2和MIX3的边框还要窄,再采用COF封装工艺使屏占比达到了惊人的95.06%,重量也是达到了210g。

滑盖全面屏内部结构

联想Z5pro

荣耀magic2

小米MIX3

对于这三款滑盖全面屏手机,经历了市场的考验之后果然都败下阵来,事实证明,虽然你的手机做到了更高的屏占比,在没解决机身厚重和容易进灰,消费者是不会买你高屏占比的账的。

紧接着又来到2019年,3月份OPPO率先带来了OPPOreno系列,采用侧旋升降结构,将前置一侧旋起,使用了cop封装工艺,屏占比达到了93.1%,重量为215g,厚度为9.0mm。

之后5月份,红米带着新机来了,红米K20系列,相同的也是采用升降模组,屏占比也有91.9%,厚度为8.8mm,重191g。在五月realme也发布了自己在国内的首款新机-realme X,屏占比达到了91.9%,机身重量为191g。还有一款五月份发布的vivoS1系列,这是一款线下机型,也是升降式前置,屏占比为91.64%,厚度为8.21mm,重量为185g。2019年5月份连发三款升降全面屏,可以说是升降全面屏的吉祥月了。

七月份发布的荣耀9X应该算所有升降屏里最火爆的一款产品了,因为9X用的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麒麟810处理器,实现了92%的屏占比,重量也达到了206g,厚度为8.8mm。

2020年九月份,OPPO又拿出了第二款侧旋升降全面屏手机OPPOreno2系列,包含oppo reno2和oppo reno2z两款,OPPOreno2屏占比为93.1%,也是COP封装工艺,重189g,厚度为9.5mm。

还有一款就是oppo Reno2z,屏占比为91.9%,厚度为8.7mm重量为195g。

在九月份发布的还有vivo nex3/5G使用瀑布屏隐藏边框,还有COP封装工艺的加持,使屏占比达到了目前无人超越的99.6%,厚度为9.4mm,重217.3g,这是目前唯一的升降屏+5G+99.6%。

最后,还有一款红米K30pro未发布,听说也是升降摄像的,我们拭目以待吧。

纵观这两年的升降摄像头的发展史,唯有vivo nex在苦苦坚持,就连opporeno3系列也用上了挖孔屏,其他品牌的新机除了红米K30pro之外也没有消息说再用升降全面屏。 结合升降摄像头占用手机空间容易进灰,手机笨重且使用寿命有限,防水等级有限等等缺点,来对比唯一的实现高屏占比和开啤酒的优点,我认为现在的趋势是大部分手机都会使用极点或水滴屏,等到屏下摄像头成熟之后,就是升降摄像头被完全取代之时。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