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英特尔芯片和高通芯片,高通芯片与苹果的差距

世界上能够玩转5G的企业不多,华为算是一个,但是现在华为有5G芯片却只能够当作4G使用。不能不说这对于5G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遗憾的。
不要以为5G芯片很简单,一般企业做不了,就是苹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1 07:11:14

世界上能够玩转5G的企业不多,华为算是一个,但是现在华为有5G芯片却只能够当作4G使用。不能不说这对于5G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遗憾的。

不要以为5G芯片很简单,一般企业做不了,就是苹果公司也不例外,早前为了摆脱高通的钳制,苹果转投英特尔,结果捣鼓了几年,英特尔还是没有成功,无奈之下,苹果再次投入高通的怀抱。

心有不甘的苹果还买下了英特尔5G部门,但是过去了那么久,还是没有能够获得突破,现在分析师称苹果在5G基带的研发方面,已经失败了。这也让人不禁疑问,能够搞出A系列芯片的苹果竟然在5G基带上陷入了困难,到底5G基带有何之难?

难度可不是一点点,即便是高通,很多人也发现,采用高通芯片的手机在信号方面,和华为的麒麟芯片相比较起来,信号会差很多,这一点在华为的一系列新机上就可以看出来。

基带芯片是手机与基站之间交换信号的芯片,既需要将手机需要发射的数据信息合成后转换成电磁波信号,还需要对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解码成手机可以理解的数据信息,可以简单理解为通信“翻译”芯片,即数据到信号,以及信心到数据,这是手机 通信的基础。

就像是别人问你一个问题,你的耳朵能否听懂别人的话很关键,这就是“基带芯片”的功能,等你理解了,然后才会思考问题的答案,这时候的思考才是CPU的工作,而你如何用嘴巴告诉别人答案,应该怎么讲解才能让别人听懂,这又是“基带芯片”的功能。

和CPU的处理计算数据不同,基带芯片做的是信号交换,更多的是在通信领域的技术,华为的优势正是通信,而这正是苹果以及英特尔所不具备的,即便是高通,这些年在基带的研制方面也是磕磕绊绊,出了不少问题。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的话,基带芯片应该是手机部件里面,最为难以研制的芯片了,能够制造手机处理器芯片的还有个十来家,但是要说基带芯片,一只手可以数得过来。

基带芯片的难点在于功能多以及兼容难。功能上,基带芯片既有CPU处理器(定时控制、数字系统控制、射频控制、省电控制和人机接口控制、跳频控制、GSM终端软件功能),也有信道编码器(卷积编码、FIRE码、奇偶校验码等)、还有数字信号处理器,除此之外,还有调制解调器以及接口模块(模拟接口、数字接口以及辅助接口)。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手机通信来说,基带里面的这些功能模块,缺一不可,不像通用处理器那样只会算、算、算,基带芯片就是多面手。

在兼容方面,现在手机信号传输制式太多,既需要无线网络,也需要移动网络,还有蓝牙等,移动网络还有2G、3G、4G、5G,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运营商,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协议标准问题,这些都不一样,都需要兼容,对这些信号的处理,就像一个人要掌握多种听说语言一样,不但要理解标准语言,还要理解不同地方的方言,需要自由转换,不能出现差错。

为什么说华为的5G基带芯片那么牛?还是因为华为本身就在无线通信领域有着大量的技术积累,这点可以说是华为的强项。至于高通,早前虽然在3G、4G领域做得还行,但是高通面对的可不是一个手机厂商,这么多的厂商,如何让大家都满意,这是一个难题,不要小看了规模增加所带来的难度增加,到达一定数量级之后,困难都是指数级的增长。

稳定、速度快、低功耗,缺一不可,就像手机信号不好的时候,手机信号发射功率增大,自然手机会发热,耗电也就增快了,所以使用手机的时候既不能经常掉线,也要保证网速,更不能让手机发烫,这些往往是手机厂商竞争的关键,也是胜负的关键,谁的手机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很快就会失去市场。

从2G、3G到4G、5G,这就是闯关,难度越来越高,玩家也是越来越少,闯过了前面的,不一定闯过后面的,关键是你在前面的经验对于后面的闯关,意义不大,通信技术的每一次迭代升级,都会废掉一批前面的竞争者。

如果在功能、兼容等方面,5G基带的研制厂商都闯过了,则还需要审视一下自己的技术是否对其他厂商构成了侵犯,高通为何能够在手机芯片领域通吃?就是因为其拥有大量的无线通信技术必要专利,高达的专利壁垒墙,让其他厂家望而生畏,本来高通和苹果这两家企业就不怎么对付,苹果要是在专利上侵犯了高通,高通分分钟废了苹果,这时候就尤其显得华为在5G基带上的可贵之处了。

英特尔在芯片领域牛吧,但是他的基带芯片研制技术也不是自己搞的,而是通过并购英飞凌而获得的,即便如此,在折腾了十年之久、花费了数百亿之后,英特尔还是没能挺得过来,最终折戟。

苹果没有经历过英特尔的痛苦,加上自己在芯片研制方面堪称一绝,自然对5G基带芯片不放在眼里,在花费了10亿,折腾了这些年之后,才发现自己这次是真的踢到了“钢板”上。

虽然现在难说苹果在5G基带上能否成功,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在之后的研制之路上,苹果肯定还会遇到很多困难。

5nm芯片集体翻车,出现了哪些问题?

5nm是EUV(极紫外线)光刻机能实现的目前最先进芯片制程工艺,也是智能手机厂商争抢的宣传卖点,进入2020年下半年后,苹果A14、麒麟9000、骁龙888等5nm工艺芯片相继粉墨登场。

然而,公开的信息显示,无论A14、麒麟9000,还是骁龙888,均被曝出芯片的实际功耗发热与厂商宣传的美好相差甚远,一时间,“5nm芯片集体翻车”的话题成为网络热点。

一、骁龙888功耗等于低压酷睿?

根据AI财经社的报道,5nm芯片最让人诟病的,是性能虽然有所提升,但功耗却比7nm的明显增加,这其中表现最差的就是骁龙888,被调侃为“火龙888”。

数码评测媒体极客湾对骁龙888、骁龙865、骁龙855测试的功耗数据表明,单核功耗上,骁龙865最低,为2.3瓦,其次是骁龙855的2.4瓦,骁龙888最高,达3.3瓦,相比骁龙865高了1瓦,高出幅度达43.5%。多核功耗方面,最低的依然是骁龙865,为5.9瓦,其次是骁龙855的6.1瓦,骁龙888依然落在最后,功耗高达7.8瓦,是骁龙865的1.32倍。具体见下图。

骁龙888多核功耗高达7.8瓦是个什么概念?英特尔第11代低压酷睿i7处理器的功耗在7——15瓦,可用于超轻轻薄笔记本电脑(在无风扇散热时,功耗锁定为7瓦)。也就是说,骁龙888的多核功耗已经相当于一颗第11代低压酷睿i7处理器,但需要明确的是,低压酷睿i7处理器采用的是10nm工艺制程,落后台积电、三星的5nm不少。

英特尔处理器采用复杂指令集,理论上相比采用精简指令集的骁龙888更为耗电,但骁龙888在占据工艺先进至少一代的优势下,功耗竟然相当于英特尔低压酷睿。不知道英特尔看到这里会是什么心情。

骁龙888功耗猛增,最直观的体验就是,手机如果运行较大型的游戏,发热就比较明显。极客湾的数据表明,在某款游戏的测试中,玩了20分钟后,小米11背面温度达到了48℃,而搭载骁龙865的小米10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下,温控表现更好只有41℃。

爱范儿对搭载A14芯片的iPhone12运行《原神》游戏测试表明,20分钟后,手机背面最高温度达到47℃,接近小米11。

5nm的芯片在制程工艺上更先进,为何功耗表现却落后于7nm的芯片?答案是和芯片内部的晶体管漏电有直接关系。

二、为何晶体管漏电是元凶?

A14、骁龙和麒麟等手机SoC芯片属于数字集成电路,而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的功耗越来越复杂,但总体可分为电路逻辑状态转换产生的动态功耗,以及CMOS晶体管各种泄露电流产生的静态功耗(又称漏电流功耗)。

在芯片进入深亚微米工艺时代之前,动态功耗一直是芯片设计关注的焦点,但在进入深亚微米工艺时代之后,动态功耗在总功耗中的比例越来越小,静态功耗的比例则越来越大。

当芯片制造工艺进入纳米时代后,漏电流功耗对整个功耗的影响已经变得非常显著。有研究表明,在90nm工艺的电路中,静态功耗可以占到总功耗的40%以上。

究其原因,是因为集成电路每一代制造工艺的进步,都是以缩短CMOS晶体管的沟道长度为目标,7nm工艺指的就是指沟道长度。沟道长度不断缩短,使得电源电压、阈值电压、栅极氧化层厚度等工艺参数也在不断地按比例缩小,直接导致短沟道效应(SCE)、栅极隧穿电流、结反偏隧穿电流等漏电流机制越来越显著,表现为芯片漏电流功耗不断上升。

有研究表明,当晶体管的沟道长度从130nm缩短到90nm时,即缩小30.77%,漏电流功耗上升大约39.25%,但缩短到45nm,即缩小65.4%时,漏电流功耗上升大约273.28%(具体见下图)。

也就是说,漏电流功耗和缩小的沟道长度之间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即使沟道长度缩短一点,漏电流功耗也会有一个数量级的增长,而且随着沟道长度越来越短,漏电流功耗增长越来越快。

如果复盘芯片制造历史,会发现漏电流功耗曾长期困扰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等制造大厂。

三、台积电为何被称台漏电?

长期以来,芯片制造大厂一直在和漏电流功耗作斗争,每有进展,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新闻,比如英特尔。

相反,台积电2010年刚推出28nm工艺制程时,由于技术不成熟,漏电流功耗高,导致芯片的功耗大到难以接受,被市场调侃为“台漏电。”有长达6年时间,都摘不掉这顶帽子。

在当时,如何压制漏电流功耗几乎可以决定芯片工艺制程赛道上选手的身位。彼时,英特尔还是制造技术大拿,率先通过Gate-last技术压制了漏电流功耗,台积电则走了一些弯路,沿用IBM的Gate-first 技术,但效果不佳,在28nm上栽了跟斗,后在蒋尚义的主导下,改走英特尔Gate-last技术路线,才算解决漏电流功耗过高难题。

2011年第4季度,历经波折后,台积电终于量产成熟可靠的28nm制程。三星本来在32纳米制程也采用Gate-first 技术,但后来在28 纳米制程时,快速切换到Gate-Last 路线,之后的14纳米也基于Gate-Last。

梁孟松

据说,三星是通过台积电“叛将”梁孟松解决漏电流功耗问题,成功缩短与台积电的工艺差距。结果引发台积电起诉梁孟松,迫使后者离开三星半导体,辗转到中芯国际。

由此可见,压制晶体管漏电流功耗有多重要。

四、为何老迈的技术不退休?

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之所以能压制漏电流功耗问题,主要原因是采用了创新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简称FinFET,见附图),以替代传统的平面式晶体管。但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胡正明教授发明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通过局部技术改良,从28nm工艺制程一直沿用至今,可谓发挥到了极限。随着制程工艺进入EUV时代,漏电流功耗重新成为挑战。

在7nm时,老迈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技术就应该谢幕了,由环绕栅极晶体管(GAAFET)接替。但由于技术风险和成本压力,大厂们在5nm时代仍不得不使用老迈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技术,结果就是如前文所述,5nm的芯片漏电流功耗飙涨,在功耗上集体翻车,几乎消耗掉制程工艺进步的红利。也可以看出,芯片制造技术每往前跨一步,其实都极为不易。

为何华为、高通、三星都没问题,苹果却被5G芯片难住了?

这事还得从这个消息说起:郭明錤发文表示苹果自研的iPhone 5G调制解调器芯片开发已经宣告失败,因此高通将继续成为2023年iPhone的5G芯片独家供应商,供应份额100%,首次影响,高通的股价大涨。



要知道在去年的时候就有小道消息说,苹果将在2023年使用自家自研的5G Modem芯片,从时间线来看,也就是iPhone15,但郭明錤这一消息无疑打破了这一幻想。现在就看2024年的iPhone16有没有可能用上了。

可能有小伙伴会疑问,这郭明錤到底是何方神圣,爆料准么?熟悉苹果的都知道,这郭明錤可是苹果的研究专家,很多劲爆消息都来自这位分析师,并且爆料非常准。每年的新机配置、颜色这些一手消息几乎都来自他。所以这基本实锤苹果自研5G芯片失败了。



苹果的5G芯片之路也是坎坷而漫长

大家都知道苹果自研芯片很牛掰,iPhone13上搭载的A15处理器目前就是移动端最强芯片,论单核性能,可能高通还得再追赶两年(现在的A13都能吊打8Gen1的单核)。这还不算,苹果还自研的M1芯片、M2芯片,把英特尔都按在地上摩擦,更恐怖的是苹果还是“缝合怪”,把两片M1 Max组合在一起就是M1 Ultra,性能超级牛。

可尴尬的是,苹果芯片牛,但在通信领域几乎是0。在很长一段时间内,iPhone都是用的高通基带。但是呢,苹果嫌高通的基带太贵了,为此两家直接打官司,关系一度降到了冰点。为了平衡“高通一家独大”的局面,iPhone11就同时采用了英特尔和高通两家的基带,但是消费者反响很差,英特尔基带的信号明显比高通差多了,所以苹果也无奈,只能转回高通,继续使用5G基带。



iPhone12是苹果的首款5G手机,在iPhone11用英特尔基带后,当时华为的任老爷公开表示愿意出售5G芯片给苹果(2019年的时候,最早商用5G芯片就高通和华为两家),但是苹果压根儿看不上(不知是政治因素,还是觉得HW的芯片不安全,毕竟不是老美的产品不放心),所以转投跟高通和解了,继续使用高通的5G芯片(iPhone12、13全系都是用的高通基带)。

但是苹果也没有闲着,虽然新产品还是用高通的5G基带,但苹果肯定不愿意自己被人卡脖子,于是大手一挥,花10亿美刀把英特尔的通信部门收购了(也就是为iPhone11提供通信基带的部门),想以此为基础,打造属于自己的5G基带,摆脱高通的束缚。



在5G方面,高通依然有话语权

华为、高通、三星都能生产5G芯片不假,但真正能够独立自主,且拥有话语权的还是只有高通一家。这一点从华为被制裁后,不仅不能用麒麟9000,连巴龙5000这样的5G芯片也没有。并且集成了巴龙5000 5G通信基带的麒麟9000芯片,因为射频芯片原因,也只能当做4G芯片。

话说回来,在5G通信协议上,华为只拿到一个标准,高通拿到了三个,其中还有一个话语权最重,商业价值最高的短码。这也是为什么高通的5G专利不是最多,但收费确实最高的原因。华为交叉授权后,上次新闻说还补给高通18亿美元专利费(当然,这也跟两家的经营有关,华为要生产通信设备,还有芯片、手机等业务;而高通主要是芯片业务,手机和通信设备都没有,自然不用交,量较小)。



连华为的核心专利上都比不过高通,就更不要说三星了。这也是为何苹果收购英特尔研发5G芯片失败的原因了,英特尔在通信上的专利、技术都不是很强。而苹果在这一方面也几乎是空白,不能提供帮助,再加上高通也不是省油的灯,有专利壁垒。并且苹果收购英特尔是2019年底收购的英特尔基带业务,到现在也就两年半时间,不算长不算短,那有那么快就研发出强劲的5G芯片。

但不管怎么说,通信是一个系统工程,高通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别忘了高通的踩着德州仪器上位的),苹果作为一个入局者,那有那么容易成功。不过以苹果在芯片领域的实力,只要解决好专利问题,研发出自己的5G芯片并不难,只是需要时间。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