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流程,全要素的开发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回到产品开发的的目的上,大家觉得我们产品开发的目的是什么?“
“产品开发要满足目标规格,要实现特定的功能、性能”有人
什么是全流程,全要素的开发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回到产品开发的的目的上,大家觉得我们产品开发的目的是什么?“
“产品开发要满足目标规格,要实现特定的功能、性能”有人回答。
产品开发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将产品开发出来,而且要卖出去,取得丰厚的现金和利润回报,获得市场成功和财务成功。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做些什么呢?
要达成市场成功和财务成功这个目标就必须做到:在产品开发前要洞察市场,要根据客户的痛点生成产品构思;
产品开发中要将产品构思进行的实现,而且不仅仅是在实验室里实现出来,而且要保证可制造性,能够批量生产,要保证能够符合法规,进行临床试验/工业试验;
产品开发后期要进入产品发布流程和上市流程,进行有序的发布及系统的营销推广。
要做到这些,仅仅靠研发部门能做到吗?”
“当然不能。”
所以啊“全流程,全要素”的产品开发,实际上包含六个方面的开发:
1.细分市场和产品构思的开发:进攻哪个细分市场,客户的痛点是什么?产品构思是什么?
2.功能和性能的开发:如何将满足产品构思的功能和性能实现?
3.可制造性和可维护性的开发: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构建可制造性和可维护性,而不是不能批量制造,好容易上市了问题一大堆,只有研发人员能够维护;
4.成本优势和质量优势的开发: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构建成本优势,产品一开发出来就有价格上的竞争力,而不是产品还没上市就发现成本比竞品的售价还要高,紧急成立一个“cost down”项目组再去降成本。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构建质量优势,而非产品一上市伤害首批客户;产品上市后质量问题频发,上市很快,半年把产品推上市,两年半把产品给做稳定。因为没有文档,老人忙于解决老产品问题没法开发新产品,新人开发新产品把老人犯的错误都犯一遍。而真IPD是通过:系统工程、流程模板、CBB,技术评审,测试和验证及归零管理(“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人岗匹配等6种手段,确保一次性把事情做对。
5.合规性优势和资料的开发,要在产品开发中构建合规性的优势,要在开发过程中输出相应的交付件,完成资料的开发,不然这个开发人员一走,就没有办法进行升级迭代。
现在很多公司流程和实际两层皮,产品开发时裸奔,外审的时候,紧急成立“应付外审项目组”,紧急补文档,应付检查,游走在法规和体系的红线,只要被飞行检查到,企业就很危险,前些年发生的长生生物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案例啊。尤其是在国内轻注册,重监管的大背景下,这个风险也就变得越来越大。
第六个开发是:销售武器库的开发(用于推广和宣传),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将样板点以及市场销售人员用的产品资料、推广资料 如产品介绍、PPT、视频、宣传册、卖点、话术、销售指导作业书,各种宣传方式和宣传手段一并开发出来。
产品发布上市后,首先针对目标客户群体先进行立体市场营销活动,如发布会、广告、自媒体、样板点参观、经销商大会、各种展会以及各种学术推广会议,先海陆空进行一轮轰炸,然后销售针对意向客户进行精准推销。这样保证产品一上市就上量……这就是全流程、全要素的开发……”
营销,营销,很多公司只有销的动作,没有营的动作,没有营销资料,销售不知道怎么卖,有时甚至不知道该向谁推销,每个人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时候都不一样。那真叫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这种情况下,拼的都是客户关系。
所以很多创新产品是你先开发出来的,但是自己去卖不好,人家却卖的很好,成为给大厂点灯的产品,每次想起这些都让人心痛。然后指责这些大厂不厚道,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我们总不能要求这些大厂将市场拱手让人,前面细分市场瞄不准,好容易瞄准了,自己各个部门行动没有配称,因此总是打不准,打不好,打不快,问题是出在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方法论上啊。
更多内容看下回
内容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