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游戏绕过防沉迷,开启防沉迷模式小米

自202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至今,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更好、更全面的保护。对于游戏开发者而言,游戏实名认证和防沉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9 01:39:21

自202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至今,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更好、更全面的保护。对于游戏开发者而言,游戏实名认证和防沉迷功能的开发,成为新时期下的重要一环。

在与开发者的合作过程中,小米游戏意识到许多开发者受限于技术、周期、人力等问题,导致开发者研发的防沉迷能力不规范而导致游戏产品无法正常运营。

为保障开发者能更好地履行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小米游戏“护苗”专项行动,对内将实名认证、防沉迷、人脸识别内置SDK中,对外设置适龄分级体系的“保姆级”服务,帮助开发者轻松接入完整的防沉迷系统和保护体系。

联运SDK内置防沉迷能力,实现“0成本”接入即用

小米游戏目前已将实名认证与防沉迷功能整合到小米游戏SDK中(Software Development Kit即软件开发工具包),这意味着开发者只需接入符合版本要求的小米游戏SDK,即可使自己的游戏产品获得实名认证和防沉迷功能,实现0额外成本接入即用。

接入后,游戏将严格根据政策要求,新用户登录游戏将要求进行实名认证;没有实名认证的用户将无法进行游戏;而实名认证的未成年用户仅可在每周五、六、日和法定节假日的晚20:00-21:00期间进行游戏。

此外,未成年用户在游戏期间的充值也将受到限制:

未满8周岁的用户禁止使用付费功能;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

人脸识别技术支持,实现精准识别与保护

针对高发的“未成年人冒充成年人身份,绕开防沉迷系统”问题,小米游戏通过专项技术开发,已正式推出针对性的人脸识别系统。

在识别验证外,该系统还能在尽可能减少用户影响的前提下,通过系统分析进行用户甄别,查找出潜在的身份冒用行为,更加精准有效的保护未成年人。

适龄分级,共同建立健康、良性的游戏平台

依据《网络游戏适龄提示》的建议,小米游戏将与开发者们共同对平台在架游戏进行适龄分级。截至2022年2月底,小米游戏累计对上万款在架游戏完成适龄合规筛查,并全量完成适龄合规提示展示,目前已经沉淀了完善的流程——以后台设置加前台展示为原则,将适龄的范围划分为8 、12 、16 三个阶段,帮助开发者进行合理的游戏适龄范围展示。

保护未成年人,我们一同携手、责无旁贷

政策实施以来,小米游戏始终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居于首位。本次进行的“护苗”专项行动,旨在与网易、米哈游、三七互娱、乐元素等众多开发者们一起,持续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政策,为更好的行业生态而努力。未来,小米游戏将持续为所有用户、开发者提供更便捷、优质的平台定制服务。

小米防沉迷怎么解除

如果您需要对手机的应用设置使用时长限制的话,您按照以下方法操作。
打开手机设置,找到屏幕时间管理,点击进入后有两种设置方法:
1. 设备使用限制:可以设置整个设备使用时间限制,但是可以设置不受限制应用,设置完成后在手机顶部通知会有剩余使用时间提醒。
到达设置使用时长后,手机会有提示,且手机系统显示其他APP为灰色,之前设置的不受限制应用仍是彩色,可以正常使用。
灰色应用如需使用,可以再次点击应用,此时会有提示“达到设备限制时长,无法继续使用”,下方可选择延长使用。
2. 类别使用情况:在应用类别中找到您需要设置限制时长的APP,点击该APP,选择应用使用限制,调节使用时长即可。
补充说明:退出使用时长限制的方法还是按照原路径设置。

小米手机防沉迷系统如何解除

小米关闭小米游戏健康系统我们需要(3步)进行操作,去掉小米游戏健康系统方法1.点击屏幕时间管理打开手机设置点击屏幕时间管理选项;2.点击设置不受限应用。进入页面后选择设备使用限制点击设置不受限应用;3.点击开关进入页面后点击软件开关即可。首先打开实名注册和防沉迷系统,点击页面上的“点击登录”。然后选择一种登录方式进行登录,登录完成后就会进入到实名认证界面中。按照要求填写信息后点击“确定”即可完成实名认证。完成实名认证就会解除防沉迷。2007年4月11日,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方案"首次向公众发布,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要求各网游运营商于4月15日开始在所有网络游戏中试行防沉迷系统。随该通知一起公布的还有《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及实名认证服务协议》等文件,开发标准及实名认证方案的具体内容首次向公众发布。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