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芳是任正非的老婆吗,华为女皇孙亚芳简介

她被称为任正非背后的女人,最懂任正非的人。
几次救华为于水深火热之中,是任正非最佳的搭档,也是公司的“活名片”。
《2018中国最杰出商业女性排行榜》上,她略胜一筹,打败董明珠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5 05:56:29

她被称为任正非背后的女人,最懂任正非的人。

几次救华为于水深火热之中,是任正非最佳的搭档,也是公司的“活名片”。

《2018中国最杰出商业女性排行榜》上,她略胜一筹,打败董明珠,成功占据榜首。

她就是孙亚芳,华为的一员猛将,入职26年,为公司创下了5200亿收入。

孙亚芳

1982年,孙亚芳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河南一家国营无线电厂工作,当一名技术员。

3年后,因为表现优秀,孙亚芳又被调往北京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做一名高级工程师。

可以说,仅用3年,孙亚芳就已经牢牢握住铁饭碗,生活顺途,前途一片光明。

而在另一边,这三年里,她的老乡任正非的人生早已经历大起大落。

先是从部队转业,进入深圳南油集团,后被得到重用,成为集团名下一家公司的副经理,谈成了200多万的生意。

结果,让他没料到的是,对方收到货物之后,迟迟不肯付款,这200多万活生生打了水漂。

家庭破裂,妻离子散,没有任何收入,任正非遇到了最绝望的低谷。

1987年,任正非背水一战,揣着2万块,在深圳龙岗租了间旧仓库,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公司一起步,就遭遇资金周转困难。

为了让公司活下去,任正非四处找资源,寻求投资。

在前往北京“拉赞助”时,朋友向任正非介绍了一位金主,在金主的帮助下,任正非成功拿到一笔工资,华为这才顺利熬过难关。

这位金主就是孙亚芳,孙亚芳的干练、爽快,让任正非无法忘怀。

孙亚芳原以为,这次事情过后,两人再也不会有交集,可没想到,任正非三番两次打电话“骚扰”孙亚芳。

内容没有别的,就是游说孙亚芳,拉拢孙亚芳加入华为。

当时的华为,什么都没有,几个人挤在一间破破烂烂的旧仓库工作,指不定哪天就倒闭了。

孙亚芳觉得为了它,放弃现在的稳定生活,实在不值得,迟迟没答应。

电话邀请不管用,任正非就开始了死缠烂打的招数,专门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从深圳飞到北京。

每天,任正非骑着他那拉风的二八大杠,在孙亚芳家楼下蹲守,一逮着她,就疯狂地介绍自己的公司。

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很快就攻下了孙亚芳的防线,任正非成功为华为招进一员猛将。

1992年,孙亚芳37岁,放弃待了7年的研究所,从北京南下,来到深圳。

孙亚芳先斩后奏,进入了华为,才打电话回家告诉父母,父母气得把她臭骂了一顿,“都三十几的人了,真不知道你还瞎折腾什么?”

朋友们也都觉得,孙亚芳疯了,在她这个年纪,稳定才是最重要的,盲目将自己的一生赌在未知的事情上,是年轻时才会干的事。

面对亲人朋友的质疑,孙亚芳只说了一句话,让他们都识趣的闭了嘴。

“我自己做的选择,我自己会负责,你们不用操心。”

孙亚芳没想到,她的选择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也让华为快速发展起来。

一进入华为,孙亚芳就为任正非解决了大问题,在全体员工面前“露了一手”。

当时,华为现金流出现问题,员工连续几个月都没有发工资,提不起精神干活,大家整天只顾着抱怨,发泄情绪。

有一天,公司账户来了一笔50万贷款,任正非立即召开管理层会议,让大家商量如何处理这笔钱。

当下的华为水深火热,哪里都需要资金周转,50万只不过就是塞牙缝罢了,但到底是先补东墙,还是先补西墙,这是个问题。

有人提出,生产线不能停,先投入生产,解燃眉之急;

有人说,还是先把供应商的尾款补上,否则供应商很可能罢工。

正当大家争吵不休时,孙亚芳站了出来,悠悠说一句:“给大家发工资”。

一下子,争吵的矛头直指孙亚芳,大家都嘲讽孙亚芳,区区一个工程师,还没为公司做出贡献,就想着发工资,目光短浅,能成什么大事?

“看来,任总亲自找来的人,也不过如此嘛……”

可是接下来,孙亚芳的一番话,却打脸了在场所有人。

“目前士气最重要,供应商没了,可以再找,生产线停了,可以再想办法,但员工跑了,华为就散了。”

任正非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立即给员工发了工资,员工收到工资后,立马回血复活,干劲十足,出货速度加快。

同时,C&C08研发成功,华为顺利走出了瓶颈期,往前迈了一大步。

1996年,华为研发的交换机市场响应热烈,公司收益大幅度增长。

然而,人都会有惰性,特别是在初创公司,大家拼命干出一点成绩,就会满足于当前,再也不想往前冲。

那时的华为也是如此,员工看着公司蒸蒸日上,自认为终于可以享清福。

每天一到公司,二郎腿一翘,左手零食,右手茶杯,开始过上了养老生活。

温水煮青蛙的生活,煮到最后,青蛙死了,都不知道是温水惹的祸。

孙亚芳觉得,再这样下去,公司迟早完蛋,她立马在市场部来了一场整风运动。

她要求市场部每个人,包括总裁、主任在内的7000多名员工,准备两份报告,一份《述职报告》,列出个人明年工作计划,一份《辞职报告》,实行“主动辞职,重新竞聘上岗”措施。

孙亚芳以身作则,第一个向任正非提出辞职,大家回到同一起跑线上,公司将根据选、育、用、留的考察体系,决定人员的去留。

在孙亚芳的整顿下,市场部30%干部被撤职,6名主任离职,市场部整个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于是,任正非点头同意,在公司内部大范围推行这一措施,使得华为战斗力提升。

从那之后,华为像一只狼一样,疯狂扫荡市场,让同行闻风丧胆。

特别是华为的“销售”,简直就是竞争对手的“噩梦”。

《走出华为》一书作者汤圣平说:“华为的销售人员能做到,我一天见不到你,就等你一天。一个星期见不到,就等一星期。你去小岛上开会,我也会游过去找你。”

当时在行业内流传着一句话:“没有华为销售谈不到的客户,也没有华为要不到的人。”

当时媒体纷纷报道,《福布斯》杂志更是给孙亚芳戴了个霸气的头衔:市场杀手。

1999年之前,华为是没有董事长的,任正非也曾一度认为,设个董事长没必要,有他这个总裁就行了。

可当公司事务越来越多,任正非一个人实在应付不过来,他觉得是时候找个“董事长”,来替自己分担一些压力。

1999年,在深圳麒麟山庄,任正非召开了股东代表大会,会议主题就是选举公司董事长。

虽说是“选举”,但从头到尾,候选人只有一个,就是孙亚芳。

任正非亲自上台介绍了孙亚芳的工作经历,临了还带头支持孙亚芳:

“我年纪大了。没有精力去处理社会上的各种关系。孙亚芳同志年富力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我将集中精力做好公司内部的管理工作。请大家选举孙亚芳为公司董事长”。

但当时公司高层里,还有些人平时就看不惯孙亚芳的工作作风,没有当场作出回应,所以会议顺延到下午。

休会期间,任正非单独找这些高层聊天,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最后无记名投票,孙亚芳意外全票通过,当选董事长。

庆祝晚宴上,从不向别人敬酒的任正非,一改往日,频繁向大家敬酒,心情明显很好。

不得不说,任正非看人的眼光真的不错。

孙亚芳相比于他,更适合应对外交工作,孙亚芳曾在哈佛商学院进修,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气场强大。

当选董事长后,孙亚芳经常活跃在各种对外活动上,代表公司发言,简直就是华为的“活名片”。

一上任董事长,孙亚芳就再次救华为于水深火热之中。

2000年到2003年,可以说是华为的至暗时期,任正非人生中的第二大难关。

当时,公司内部都称李一男、郑宝用是任正非的左膀与右臂。

2000年,李一男生二心,离开华为,创办港湾网络,与华为同台竞争。

李一男

表面上是自立门户,李一男实则是复制华为,复刻华为的管理模式,就连核心技术也抄得事无巨细。

当时行业内都说,港湾网络是第二个“华为”,更让任正非心寒的是,李一男离开华为后,依然在华为内部疯狂挖人,带走了许多核心技术人员。

这事还没来得及应对,2001年,任正非母亲去世,任正非陷入悲痛之中,整天无法处理工作。

2002年,失去左膀后,郑宝用被查出患脑癌,任正非亲自送他上飞机,前往美国治疗,在机场告别时,任正非痛哭到失声,一直叮嘱郑宝用,一定要健康回家。

两年内,任正非就痛失左膀右臂,华为第一次出现负增长,情况危急。

灾难总不会独自来临,2003年,行业大佬思科重拳出击,在遍体鳞伤的华为身上,又狠狠地打了一拳。

思科在美国德州起诉华为侵犯其知识产权,将华为推上风口浪尖。

在四面楚歌下,任正非整天睡不着觉,担心公司未来,时常深夜崩溃,最后患上抑郁症。

这时候,孙亚芳又再次冲锋陷阵,冲在第一线,冷静应对。

面对昔日同事叛变,孙亚芳成立了“打港办”,向任正非申请4亿款项,不惜一切代价打击港湾网络的一切业务。

姜的还是老的辣的,李一男难抵孙亚芳的重击,无奈投降,退出竞争市场。

关于思科纠纷,孙亚芳分四步走:

她先是成立应对项目组,任命郭平为美国前线总指挥,前去应对思科。

第二,她马上聘请全球知名律师团队,对华为进行考察,与律师商讨对策,最后决定先发制人,告思科行业垄断。

思科实在没想过,华为竟然会采取这种反击方式,自然来不及应对。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思科还没反应过来时,孙亚芳找到思科的对手公司,与他们合作,成立联合公司,进入美国市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孙亚芳巧妙向媒体借了一股东风,利用媒体引导舆论风向,发布各种有利证据,反客为主,对思科施压。

这一波操作下来,已经打得对方懵了,最后只能主动找上门,请求与华为和解。

在浴火中涅槃重生的华为,再一次迎来了高光时刻,2004年获得荷兰运营商Telfort价值超过2500万美元的合同,进入欧洲市场。

对华为来说,孙亚芳是不可或缺的一员猛将,对任正非来说,孙亚芳更是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任正非倒下的时候,孙亚芳就站起来了。”

从创业开始,任正非就被各种小病缠身,先是高血压,后是糖尿病。

2004年,在华为好不容易走出困境,慢慢变好的时候,任正非被查出癌症。

害怕自己影响公司发展,任正非秘密进行了两次手术,这两次手术都只有孙亚芳陪在身边。

第二次手术,孙亚芳亲自到机场接机,一下飞机,就把任正非送进手术室。

做完手术后,孙亚芳公司医院两头跑,一边处理公司业务,一边到医院照顾任正非。

事后孙亚芳回忆起那段时光,她说:

“当时为了减少影响,没有让任何人知道,病房冷清清的,不像普通员工生病,还有一两个人去看望,一、二支鲜花。”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人言不过二三,可任正非将那八九事全都告诉了孙亚芳,而孙亚芳只用二三言就解了任正非的心结。

那时,只有孙亚芳才懂任正非的难处,一遍遍开导任正非,缓解他的焦虑。

任正非不止一次公开表扬孙亚芳,称孙亚芳是难得一见的人才:

“那么多年富力强的副总裁群策群力,都不如孙亚芳片刻的思考。”

任正非对公司其他高层,任正非都是直呼大名,但只对孙亚芳例外,叫她“孙总”。

在工作邮件上,公司内只有两个人可以被称为“总”,任总与孙总,其他统一用大名。

从当初进入公司,被同事看轻,到现在,大家心甘情愿喊一句“孙总”,孙亚芳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

“左非右芳”,华为少了任正非,就是空壳,缺了孙亚芳,更是失去灵魂,无法立足,再也很难找到如此合拍的搭档。

在华为,任正非一到气头上,不管对方职位多高,他逮住谁就骂谁,“笨得像猪”之类的话成了他的口头禅。

别人面对这样的训话,往往低着头,不敢顶嘴,唯独孙亚芳。

在任正非面前,孙亚芳也从不唯唯诺诺,有事说事。

一位公司老干部对孙亚芳这样评价:

“在华为,只有孙总对直接下属的训斥和任总有得一比,甚至对于很多人,孙总比任总更加严厉。在我所经历的场合除了副总裁徐直军敢和孙总顶几句外,其他人对她向来都退避三舍,从不正面顶撞。”

有一次,孙亚芳带着市场部高层们开会讨论,结果途中任正非闯了进来,强制打断了他们的讨论,说:“你们市场部应该选那些有狼性的干部,比如说某某这样的干部就不能晋升。”

现场立刻鸦雀无声,谁都不敢说话,被点名的那个人,也为难地低着头。

这时孙亚芳吭声了,严肃地反对任正非:“老板,某某不是你说的这个样子,你对他不了解,不能用这种眼光来看他。”

在场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着孙亚芳,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任正非声音小八度说:“这样啊,那你们接着讨论吧。”

说完,夹着笔记本就关门出去了,后来,那个“某某”被提拔为高级副总裁。

那个人事后常说,孙亚芳是他的贵人,如果没有她,他在公司苦干一辈子,估计也没人看到他的能力。

优秀的人出场,靠的不是主持人完美的解说,而是自带光环,孙亚芳就是如此。

每次她一出场,只要一提“孙亚芳”,全场就会响起热烈掌声,没一个人不认识她。

在国外,他们叫她为“华为女皇”,“华为的王牌”。

《财富》杂志曾这样评价孙亚芳:

她口才和风度俱佳,但行事低调,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奠定了华为高效的执行文化。

更以女性追求细节、完美的天性,推动华为内部管理精益求精。

2010年,孙亚芳入选《福布斯》杂志“最有权势女性”,是唯一一位入选的中国女性。

2011年,孙亚芳登上《财富》中文榜“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是唯一管理世界500强企业的实权人物。

两年后,孙亚芳二次进入福布斯“最有权势女性”年度榜单第77名。

2017年,在福布斯发布的“中国最杰出商界女性排行榜”中,孙亚芳位列第二。

然而,一年后,在事业高峰期的孙亚芳,却已生退位之心。

2018年,63岁的孙亚芳将董事长的职位交给了梁华,自己光荣地退位。

对于女皇的离开,民间众说纷纭。

但无论真相如何,都不可否认,孙亚芳陪着华为奋斗了26年,从无名之辈到剑指天下。

她对华为的贡献,远不是以上的荣誉能够道尽的,华为成就了孙亚芳,孙亚芳也成就了华为。

孙亚芳曾经有过一段婚姻,但最终却潦草收场,如今66岁,依然孑然一身。

可以说,她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留给了华为,华为就是她的孩子。

离开华为后,孙亚芳依然会提供经营上的建议,以另外一种方式服务华为。

剩下的时间,她更多的是留给自己,想多看看书,到处旅游,放松一下自己。

我们生活在24小时不眠不休的社会里,并没有24小时不眠不休的身体,有些东西必须舍弃。

前半生,孙亚芳舍弃了自由,选择了华为,现在,她是是时候去追求诗与远方了,华为就留给年轻一代,继续为之奋斗。

但是,无论孙亚芳在哪里,华为的历史总有一页,是为她而留的。

长相普通的姚凌,为什么能成为华为老总任正非背后的女人?

长相和相貌不是一回事儿。

首先看两张图,第一张是姚凌

第二张是扎克伯格的妻子普里西斯·陈

相比之下,应该是姚更漂亮一些。

一、在最关键的节点出现

任正非与姚凌相识的时间段正是人生至暗时刻,刚刚创业失败背上了200万的债务,为了独自承担责任,任正非毅然决然和第一任妻子孟军离婚。而姚凌大学刚毕业就进入华为公司并担任任正非的秘书。

那个时候任正非拼命工作,姚除了负责任正非的工作安排以外还照顾任正非的生活起居,一来二去两人产生了感情,就顺利走到了一起。

结婚以后姚凌就退出了华为公司,安心做起了任正非的强力后盾。

最恰当的时候遇到了最恰当的人,所以说上天安排的最大。

二、具有传统的旺夫相

1、太阳穴饱满;2、鼻骨隆起,直;3、印堂饱满;4、面部柔和饱满;5、眼神和慧;6、嘴巴上扬;7、下巴方圆翘;8、笑脸长挂;9人中清晰。

可以看出,上面两位都有上述特点。

三、长相的美丽难敌相貌的端庄。

任正非一类的大佬,娶妻是不会将长相放在第一位的,因为长相仅仅只是外形,而相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东西,难以具体描述但却会让人感觉亲切舒适,有时甚至会是尊敬。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在富起来之后追女明星最后破败,也从另一种角度上证明,长相好只是悦目,而相貌好才能悦心。

长相普通的姚凌,为什么能成为华为老总任正非背后的女人?

长相和相貌不是一回事儿。

首先看两张图,第一张是姚凌

第二张是扎克伯格的妻子普里西斯·陈

相比之下,应该是姚更漂亮一些。

一、在最关键的节点出现

任正非与姚凌相识的时间段正是人生至暗时刻,刚刚创业失败背上了200万的债务,为了独自承担责任,任正非毅然决然和第一任妻子孟军离婚。而姚凌大学刚毕业就进入华为公司并担任任正非的秘书。

那个时候任正非拼命工作,姚除了负责任正非的工作安排以外还照顾任正非的生活起居,一来二去两人产生了感情,就顺利走到了一起。

结婚以后姚凌就退出了华为公司,安心做起了任正非的强力后盾。

最恰当的时候遇到了最恰当的人,所以说上天安排的最大。

二、具有传统的旺夫相

1、太阳穴饱满;2、鼻骨隆起,直;3、印堂饱满;4、面部柔和饱满;5、眼神和慧;6、嘴巴上扬;7、下巴方圆翘;8、笑脸长挂;9人中清晰。

可以看出,上面两位都有上述特点。

三、长相的美丽难敌相貌的端庄。

任正非一类的大佬,娶妻是不会将长相放在第一位的,因为长相仅仅只是外形,而相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东西,难以具体描述但却会让人感觉亲切舒适,有时甚至会是尊敬。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在富起来之后追女明星最后破败,也从另一种角度上证明,长相好只是悦目,而相貌好才能悦心。

长相普通的姚凌,为什么能成为华为老总任正非背后的女人?

长相和相貌不是一回事儿。

首先看两张图,第一张是姚凌

第二张是扎克伯格的妻子普里西斯·陈

相比之下,应该是姚更漂亮一些。

一、在最关键的节点出现

任正非与姚凌相识的时间段正是人生至暗时刻,刚刚创业失败背上了200万的债务,为了独自承担责任,任正非毅然决然和第一任妻子孟军离婚。而姚凌大学刚毕业就进入华为公司并担任任正非的秘书。

那个时候任正非拼命工作,姚除了负责任正非的工作安排以外还照顾任正非的生活起居,一来二去两人产生了感情,就顺利走到了一起。

结婚以后姚凌就退出了华为公司,安心做起了任正非的强力后盾。

最恰当的时候遇到了最恰当的人,所以说上天安排的最大。

二、具有传统的旺夫相

1、太阳穴饱满;2、鼻骨隆起,直;3、印堂饱满;4、面部柔和饱满;5、眼神和慧;6、嘴巴上扬;7、下巴方圆翘;8、笑脸长挂;9人中清晰。

可以看出,上面两位都有上述特点。

三、长相的美丽难敌相貌的端庄。

任正非一类的大佬,娶妻是不会将长相放在第一位的,因为长相仅仅只是外形,而相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东西,难以具体描述但却会让人感觉亲切舒适,有时甚至会是尊敬。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在富起来之后追女明星最后破败,也从另一种角度上证明,长相好只是悦目,而相貌好才能悦心。

任正非身后的女强人,曾3次拯救华为的人是谁?

这个人就是孙亚芳。在华为,孙亚芳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先后担任市场部工程师、培训中心主任、采购部主任、市场部总裁和华为大学校长等职位,之后还“挤掉”了任正非成为了华为的董事长。虽然孙亚芳不是华为的创始人,但她对华为的贡献可不输任正非,曾经孙亚芳不仅凭借着自己果断的决定“救了”华为,还曾创造了华为独有的“狼性文化”,为华为后续的高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是在华为,孙亚芳被誉为“华为女皇”,和任正非并称为“左非右芳”!

此女入职华为7年,任正非主动“让位”给她,带领华为狂赚七千多亿,是谁?

冒险胜于谨慎,因为命运是女人。 —— 马基雅弗利

华为前一段时间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很多人都了解华为的创始人是任正非,然而很少有人了解的是任正非在卸任华为董事长之后,华为由谁来掌管?

孙亚芳这个名字对于普通人而言很陌生,但是她在商界却有着一定的名气,她被评为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女性。

孙亚芳进入华为公司之后,带领华为狂赚了7311亿,任正非卸任华为董事长的位置让给了孙亚芳这个极有商业头脑的女性。

她与华为的故事

1982年,孙亚芳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在进入华为公司之前,孙亚芳曾经在新乡国营燎原无线电工厂工作,担任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此后10年里,她除了担任技术员之外,还担任过教师以及工程师。

1992年孙亚芳正式进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担任市场部工程师。当时的华为仅仅成立了5年,有传言称,在进入华为之前,孙亚芳曾动用自己的个人关系帮助过华为。

除此之外还有在华为内部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当时华为因为贷款回收的太慢,导致公司内部现金流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当时华为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资金给员工发工资,员工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收到工资了。很多员工开始想着离开,毕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

就在这个时候,华为突然收到了一笔拖欠了很久的货款。这笔款项的到来也让公司高层犯了难,因为当时公司的运作需要这笔资金,员工的工资发放也是一个问题。

任正非和公司的几个高层都在纠结这笔款项该怎么办才好时,刚进公司不久的孙亚芳就提出要先将员工的工资给结了,其他事情再想办法。

任正非和几位高层商量之后,就听取了孙亚芳的建议,很快等待了几个月的员工们终于领到了全部的工资。工资的发放也极大的鼓舞了员工们的士气,许多员工的干劲一下子就上来了。

魔鬼系统训练

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之前发生的各种内部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研发部加快研发速度,新产品也研制了出来。

华为很快就从困境中走了出来,恢复了正常运作。从这也看出孙正芳有极其敏锐的决断力。也正是因为这份果断和智慧,让任正非开始注意到了她。

1996年,在华为主管市场工作的孙亚芳了解到,华为在通信公寓领域方面的研究技术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差距很小,也很难凭研发技术拉开差距。

孙亚芳就想通过对内部员的训练来提高华为的竞争力,使华为领先于对手,出奇制胜。华为的员工数量很多,大部分都毕业于名校,分布较广但是缺乏一种战斗精神。

孙亚芳就是通过了这一点,将华为的每一个员工进行魔鬼系统训练,使每一位员工都养成奋不顾身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经过一系列的培养之后,华为人力资源体系在同行业来说是极其完善以及优秀的。华为的大部分员工迅速成长为具有全球视野的行业精英。在这些行业精英的努力之下,华为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华为领导大换血

同年,华为内部员工之间发生了一些问题,最初进入华为的员工职位越来越高,但是他们的思想以及能力也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没有了最初的干劲。

很多普通员工的工作能力远远超过了他们,这就引起了华为普通员工的不满,很多人也因此缺少了积极性。

孙亚芳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发起了一次震惊企业界的群体运动。在孙亚芳的要求之下。华为内部开展了主动辞职,重新竞聘上岗的运动。当时华为二十几个办事处的主任向公司提交了辞职报告和述职报告。

这些报告交到了人力资源部,由当时人力需求评估,只有评估过的人才能留下来。这场整训活动整整维持了一个月,最终有30%的干部都被替换了下来,很多高层直接被打回了基层。

孙亚芳的这一举动使华为的人事进行了大洗盘,迎来了革新。在这一次调整之下,华为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公司就像拧成了一股绳,在同行业中他们的竞争力变得更加强大了。

当时任正非对于孙亚芳的这一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正是因为有了市场部这一次的集体大辞职,才促进了华为先进管理体系的发展,这对公司的今天与未来都有着极其深刻和远大的影响。

任正非看到了孙亚芳的才能,并让她掌管华为人事部。孙亚芳对公司各级接班人也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她认为作为各级接班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还要认同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才能胜任。

当选华为董事长

1997年孙亚芳为了能让华为吸引住更多人才开始全面的引进IBM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使华为迅速崛起,成为国内外通讯制造业的领导企业。

原本华为公司的决定权是在任正非手上,并没有什么董事长这一个职位。随着任正非的年纪越来越大,他开始考虑选一个人来接替董事长,这个职位自己则担任总裁。

于是他就在公司内部进行了投票选举,最终孙亚芳以全票通过当选了董事长。任正非对于这个结果十分的满意,他坚信孙正芳能够带领华为走向新的时代。

从她加入华为到当选董事长,孙亚芳仅用了7年的时间。从这就可看出孙亚芳在企业管理方面的才华与能力。华为在她的带领之下,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一直是行业中的佼佼者。

2016年,在孙正芳的带领之下,华为在那一年的业绩就达到了5200亿元,业务扩展到了世界300个国家和地区。

两年后63岁的孙正芳正式卸任董事长的职务,离开华为。也在这一年,华为的营业额高达7311亿元,她被福布斯评选为“中国杰出商界女性100强”的榜首。

虽然孙正芳一直都很低调,但是她带给华为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在她的带领之下,华为所取得的成功是众人有目共睹的,她对华为的创新也将在华为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