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经新闻在专业人士的协助下,拆解了一部今年3月份上市的华为5G智能手机Mate40E,日本媒体这么干,是想看看在美国的全力封杀下,华为手机用的零部件都来自哪里,还能不能坚持下去
近日,日经新闻在专业人士的协助下,拆解了一部今年3月份上市的华为5G智能手机Mate40E,日本媒体这么干,是想看看在美国的全力封杀下,华为手机用的零部件都来自哪里,还能不能坚持下去。拆开之后,日本人发现,这部华为手机使用的零部件当中,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已经达到了60%,这个比例比之前的mate30要翻了一番。日本人是怎么计算这个比例的呢,他们是先把整部手机的成本做一个推算,这部mate40E的总成本据推算是367美元,然后按照每种零部件的成本,去计算在整部手机中所占的比例。这次国产零部件的比例翻番,一个重要原因是单价95美元的,占到整机成本30%的显示屏的制造商从韩国三星电子,换成了中国的京东方。京东方的显示屏虽然在技术上相比韩国三星仍存在两三年的差距,但是已经不会影响手机用户的体验和手机的性能。华为选择使用京东方的产品替代三星,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封杀和随时可能扩大的制裁。
众所周知,美国现在已经对华为展开了全面的技术和零部件绞杀,目的就是置华为于死地。根据美国的制裁,任何使用美国技术超过10%的零部件都不允许卖给华为,任何使用美国技术超过10%的设备生产出来的零部件也不允许卖给华为。这样一来,全球绝大多数供应商都迫于美国的长臂管辖,对华为关闭了大门。这次日本人测试的这部华为mate40手机,是一款5G手机,这款手机之所以目前还可以上市,是因为华为还有一定的库存零部件,其中的核心半导体芯片,包括由台积电代工的海思麒麟处理器芯片,仍然依赖于仅有的库存。台积电已经关闭了给华为自行设计的海思麒麟芯片的代工大门,因为台积电使用的高精度光刻机必须依赖于美国技术,台积电不敢违反美国的国内法律禁令。不过,从华为mate40手机的国产芯片比例翻了一番来看,华为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在坐以待毙,放弃手机业务。相反,华为在积极地为今后摆脱美国技术和产品做准备。否则,华为没有必要再去更换显示屏,去寻找国产零部件替代进口零部件,把仓库里的零部件用完就算了,关门了事不就得了。
其实,对于美国人早晚有一天要对自己下手,华为早就有比较清晰的判断。华为独立开发设计海思麒麟芯片,就是知道早晚有一天美国会禁止高通卖给自己芯片。事实证明了华为的远见,特朗普最初的芯片禁令并没有难住华为,因为海思麒麟芯片完全可以替代高通芯片,日本人也承认,这部手机里的麒麟990芯片性能不逊色于同类型的高通芯片。然而,可能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当然也是所有人的无奈,美国会动用举国的影响力,动用自己庞大的冷战中用来对付苏联的手段,还对付华为这样一家中国的民营企业。华为再强大的,它可以自己设计芯片,但它还没有能做到自己代工生产自己的芯片,因为在一个高度全球化的生产体系中,这样做不符合商业逻辑,也超出了某个企业的自身能力。任何一个企业,总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可以自己去生产制造,任何一个企业,也不可能强大到可以和今天的世界头号超级大国搞科技对抗。
在美国发布禁令后,华为已经无法获得5G芯片,自己设计的没人给代工,从别人那里购买没人卖给你,所以很多人说这款手机是华为5G手机最后的绝唱,库存零件用完了就完了。但从华为的表现上来看,华为人没有放弃,日本媒体拆开手机后发现,包括通信芯片、电源控制芯片,到指纹传感器和电池,华为都在广泛增加国产零部件的使用。日本人也承认,在美国制裁前就开始了的国产化替代战略在进一步取得进展。也就是说,华为始终没放弃,一直在努力提高国产化零部件的比例,即便自己的手机业务已经走入绝境,也没有放弃。
如果说特朗普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是处于一种癫狂般的歇斯底里,人们还对拜登上台后,对华为的禁令能够出现变数抱有希望的话,那么拜登上台后,对特朗普对华政策的照单全收,就让人们明白了,美国要收拾的是整个中国,绝不仅仅是一个华为,华为第一个被下手,是因为华为做得成功,代表中国碰了美国绝不肯放弃的5G霸权。有了这样一种底气,华为很清楚自己的事儿已经不再是一个企业的命运,而是跟中国大国复兴的历史命运紧紧绑在了一起。所以,华为肯定不会放弃自己的手机业务,现在要做的就是忍耐和积蓄力量。采购越来越多的国产零部件,用国产件替代进口件,不管这些零部件现在是否还能从国外买得到,先做好准备,同时也用采购的方式培育支持国产零部件供应商。与此同时,华为也绝对不去意气用事,能赚的钱当然要赚,比如华为在8月发布的最新款智能手机P50系列,这款手机并没有5G系列,只支持4G,因为华为无法采购到5G芯片,而自己设计的5G芯片又无法生产,所以智能放弃5G。不过,4G时代并没有结束,4G手机仍然是市场的主流产品,所以华为不会放弃市场,你不让我生产5G,那我就卖4G,活下去才有一切,绝不意气用事,更不会自暴自弃。
很多人觉得华为这样坚持下去没有个头,美国人不太可能放弃对华为的扼杀,因为这已经是遏制中国战略的一部分,拜登都没有改变,又怎么可能期望四年之后可能卷土重来的特朗普呢?这样看问题,还是把希望都寄托在美国人的施舍和怜悯上,不现实也不理智。华为的希望只能在美国之外。日本媒体在调查华为零部件的产地比例的时候,注意到华为手机在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等零部件上,仍然占有优势,很多领域的零部件日本企业在全球仍然是独一份儿。从这部拆解的mate40E手机来看,摄像头的图像传感器采用的是索尼的产品,通信相关零部件也采用了村田制作所、TDK、太阳诱电和旭化成等多种日本产品。当然,日本人绝对靠不住,做为美国的小跟班儿,日本企业最终还是要跟着美国人的指挥棒走的。但是,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日本企业对于美国这种政治制裁非常不满,心里充满了抵触。
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候,就有日本的华为供应商表示,“即使在美国制裁下,如果对方说‘卖给我们零部件’,也不能不卖。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供货”。类似于这样的日本供应商,还有很多,人家的生意跟华为做得好好的,各赚各的钱,都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才是效率最优的资源配置。现在美国人偏偏要政治挂帅,凡事儿都要往政治上扯,维护的是美国人的霸权,牺牲的是日本企业的利益。日本人表面上会听话,内心里肯定要打小算盘,怎么做,当然是尽一切可能去美国化了,降低对美国设备的使用,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使用,想方设法钻美国制裁禁令的空子。别说钻法律的空子,当年日本东芝不是还偷偷把九轴五联动机床卖给苏联人造核潜艇了吗?让苏联人的核潜艇噪音一下子降低了个数量级,这件事被称为“东芝事件”。为了经济利益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冷战期间尚且如此,在全球化的和平年代,日本企业钻美国人空子那不是更富有正义色彩吗?
当然,这些都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归根结底,华为的未来还是中国供应商的崛起,当中国零部件供应商都崛起了,跟同类外国厂商有了竞争的时候,外国厂商,包括美国政府一定会取消对华为的制裁,因为那个时候再封锁只能说明自己傻,是在帮中国供应商赚钱。那一天还远吗?我看并不遥远,现在处境最困难的华为人家自己都没有自暴自弃,在库存芯片用一片少一片的今天,还在努力提高国产化率,说明人家对未来有信心。当今中美的竞争是两个体系的竞争,美国在经济上技术上可以捏死伊朗,可以捏死古巴,但是它捏不死中国,否则它就用不着把中国视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了,这是个基本的辩证逻辑。今年上半年,在美国竭尽全力的打击下,华为的智能手机已经从第二名跌到了前五名之外,未来两年也许还会继续下跌,但只要保留着火种,就终有重新燃起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