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这些年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取得了骄人成绩,同时也令许多同行谈之色变,甚至被国外企业称为来自中国的“野蛮人、搅局者、东方幽灵”。人们不禁要问:华为到底有多可怕?
华为这些年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取得了骄人成绩,同时也令许多同行谈之色变,甚至被国外企业称为来自中国的“野蛮人、搅局者、东方幽灵”。人们不禁要问:华为到底有多可怕?
华为的成长道路可谓一波三折,步步惊心。1987年,任正非创立6人“小作坊”华为,以大无畏的冒险精神,从贸易起步,误打误撞进入交换机领域,度过了国内程控交换机市场群雄并立的“战国时代”,以技术和攻关双线并举打通了政府和市场的任督二脉,而后又一步步闯入国际市场。一路跋山涉水,越过层层阻碍,采取由边缘到中心逐步包抄的圈地式战略,几度令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朗讯、思科等国际大鳄错愕不止。
2012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2202亿元,成为与爱立信并驾齐驱的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2013年,华为在全球部署的LTE商用网络和EPC商用网络名列世界第一。目前,华为智能手机大规模突破欧洲、美国、日本等高端市场防线,热销全球。
长期以来,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国际跨洋海缆领域。2015年10月14日,由喀麦隆电信和中国联通投资、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承建的喀麦隆—巴西跨大西洋海缆系统项目正式签约。华为海洋承建的这一海缆项目是发展中国家首次打破发达国家的垄断。
另据路透社2015年12月9日报道,华为公司计划在2018年前成为世界第三大数据存储供应商,从而与EMC公司和IBM公司分庭抗礼。
近三十年来,快速成长为业界巨擘,离不开“三大法宝”。
首先要给员工最大胆的回报。任正非认为:企业发展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要养好这样一群狼,肉自然不能吝惜。这一点,华为做得真是太到位了:任正非用了中国企业中史无前例的奖酬分红制度,98.6%的股票,都归员工所有,任正非本人所持有的股票只占1.4%,造就了华为式管理的向心力。2010年,华为净利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的人民币238亿元,配出了一股人民币2.98元的股息。一名在华为工作10年绩效优良的资深主管,配股可达40万股,该年光是股利就将近人民币120万元。这个数字,甚至比许多外资公司的高级经理人还要高。
这等于是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紧绑在一起,这样一来,何愁员工不拼命?
其次要最拼命的服务。华为的企业文化中,第一条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华为作为一家百分之百的民营企业,二十多年来生存不是靠政府,不是靠银行,客户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华为现任轮值执行长之一的郭平接受采访时说。把客户服务做到极致,就是华为胜出的关键。
“你们脑袋要对着客户,屁股要对着领导”,这是任正非反复不断对底下人说的话。他认为,大部分公司会腐败,就是因为员工把力气花在讨好主管,而非思考客户需求上。因此,他明文禁止上司不得接受下属招待,就连开车到机场接机都会被他痛骂一顿:“客户才是你的衣食父母,你应该把时间力气放在客户身上!”
此外还要有最务实的想法。华为的发展战略不可谓不长远,因为目前各种信息都指向一个事实:华为已成为全球电信设备领域的领头羊。对此,任正非在内部讲话里马上发出警告:华为还做不了世界领袖,不要自我膨胀。任正非说,华为在技术战略路线上多年聚焦,才有今天的效益显著增长。他说:“要明白我们不是万能的,大象踩死一只蚂蚁,是必然可能的,没有什么稀奇的,在主航道外,争做鸡头的方法是不好的。”
由此可见,任正非的头脑一直是十分清醒的。作为一个精神领袖,任正非解决的是企业的战略与目标,这个目标必须志存高远,有远大理想,才可以在这面大旗下面召集更多的能人志士。任正非同时又是一个非常有危机感的企业家,总是在想着明天华为会走向何方。他的管理有一点至关重要:虽然推崇灵活应变的理念,但是从来不会偏离公司的目标和价值观。
以上三点,确保了华为能够走得最远!最近一段时间,华为再次引起中国业界的关注,诸多企业把华为作为学习的标杆,有的提出要成为某某领域的华为。我想,这不能说明有的企业学聪明了,而是说明它们害怕了!害怕再不努力,说不定下一个倒下的就是它们!
书名:《华为三十年》
作者:程东升 刘丽丽著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定价:48.00元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ISBN 978-7-221-13547-6
一位低调的商业思想家,数十位40岁出头的企业战略家和几千位30多岁的中高层管理者,率领着十多万20到30岁的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型大军,纵横全球五大洲。他们过去三十年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还能继续持续吗?年收入三千多亿元,华为的赚钱密码是什么?下一步华为会走向哪里?会崩溃或消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