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不合理这种事咱们说话是不算的,这是由市场的法则、供求关系来决定的。稀缺,是永恒不变的刚需。
我现在在一家烟草物流公司工作,有个现象就非常有意思,公司除了招聘保安之外,还
目前在小区的保安每天工作十二小时,而工资却低得可怜,这种现象合理吗?
这个没有什么不合理的。既然只给那么多的工资,说明也只有那么多的价值。
小区保安的三大问题,太过现实了!
我有一位亲戚,今年已经60多岁了,按照有关规定,他是不能再当保安了,而且对于物业公司来说,还是存在不少风险。
他子女都在城里,自己已经二十多年未在农村呆了,也呆不习惯了,只好跟着子女在城里。由于没有多少技能,早年就找了个小区保安的活儿,虽然工资不高,也还乐得自在,一干就是十多年。尽管60多岁之后不能再当,可他的意愿很强烈,而物业公司觉得工资又不高,人也熟悉了,也就继续聘用他,毕竟请个青壮年的保安,哪有那么容易。
从现实情形来看,居民小区保安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保安年龄普遍偏大,真正的青壮年保安少之又少,一旦遇到什么事情,恐怕保安也难以发挥真正作用。
二是保安工资普遍偏低,有的几乎接近于最低工资标准,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有家小区保安在工作时突然遭遇意外事故,但由于年龄偏大导致社会保险难以到位,物业公司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三是保安没有专职化,很多就是一个看门的门卫,并不具备保护小区业主安全的能力;有不少保安素质并不是很高,缺乏一定的服务意识,更多的是管理思维,往往与业主之间发生矛盾。当然,这其中主要与物业公司有关,毕竟保安是听物业公司,并不在乎业主的看法。
人工成本太高,智能化方向袭来!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也有一定的原因:一是保安工种相对简单,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也没有过重的体力劳动。
二是当下人工的成本仍然很高,虽然一个保安的工资并不高,但是如果人数多了,这个人工成本也不能忽视,加上社会保障费用,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都让不少物业公司掂量掂量。
三是现在一些小区的监控探头、智慧停车等智能化设施正在加强,具备了一定的技术防范水平,这也使得原来一些人工活儿大大减少。
比如有一些小区范围很大,但是由于智能化设施很完备,不一定需要更多的保安,也使得保安的价值在下降。
显然,小区安全仍然是业主最为关心的问题。
如果没有合格的保安,小区业主是缺乏安全感的。那么如何建好小区保安队伍,不妨学习一家物业公司的做法。
有这么一家物业公司,实行的是全能保安制度,就是招聘的保安都比较年轻,但是职责不只是保安,而是对每名保安明确一个或多个单元楼栋,将这个楼栋业主的相关服务、管理以及收费,均与保安挂起钩来,使保安真正走进业主的心里。这样的做法,让这家物业公司大为成功,不仅人员得到了整合,收费也轻松多了,业主更是满意。因为服务已经做到了每位业主身上。
未来公司的发展方向本来就是扁平化的,而一个小小的物业公司,还不能最大限度的平台化吗?从而让业主既感到安全,又感到服务。或许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