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的眼里藏着太阳,笑里全是坦荡,
就像言情小说里的男主,干净清秀,带有鲜衣怒马的少年气。
少年郎,尽风流,一剑光寒十四洲,颇有侠客风度。
我试图用那些漂亮的句子来形容易烊
他内向,但一切场面怡然自得
不知最近有多少朋友看过《朋友请听好》,这是一个宁静、舒适、慢节奏的电台节目。
作为一名伪千纸鹤(默默欣赏易烊千玺但不干事),发现这应该是易烊千玺说话最多的节目了,节目里我有几个感触颇深的镜头。
第一个名场面是千玺和范丞丞、董又霖(Jeffrey)三人在前辈(何炅谢娜)不在场时的【尴尬社交场面】,丞丞和Jeffrey为了避免尴尬开启尬聊三式:没话找话、察言观色、蜜汁问候,也是十分主动和热心了。
反观相对而言内向的千玺,察觉到尴尬的微妙气氛也依旧怡然自得。而回忆起这个尴尬场景时,千玺则表示“这是遇到不熟悉的朋友时出现的正常情况,对自己来说是比较舒服的氛围。”
这应该算是真正做到【自我接纳】的内向者了。
第二个场景是打动全场所有人,使何老师、娜姐双双泪目的【读信环节】。
千玺收到来自几位工作人员的联名信,信中在表达对千玺这个年纪就看过更大世界的羡慕时,更是赞扬了其内向但靠谱的性格,在高考、拍戏、综艺、学习等每一个都可能面临崩溃放弃的难题前依然选择坚持,安静地突破自我。
正如信中所说“好羡慕你的20岁已经懂得那么多人情冷暖,而我们的20岁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既然时间不能重来,就不要让自己陷在“怀疑自我”的轮回中。
由此也可以解释清楚千玺在另一个节目里最令我动容的那一幕:
《这就是街舞》第一季时,千玺最喜欢的选手亮亮以几票之差输给对手面临淘汰,连对方导师罗志祥都认为这是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宣布结果的那一刻千玺的表情可以用“完全无法接受”来形容。
直到主持人问“你有什么话送给亮亮吗”?
我们都以为千玺会说出非常可惜,祝福选手之类的话。
但节目里等了很久很久,
他才摇摇头说出一句“我 没 有”。然后面带笑容。
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了难以言喻的情绪。
没有宣泄不满,没有发泄难过,也没有客套祝福。
这是一个高级内向者的自我修养,也是从感受到这个磁场开始,欣赏起这个年龄很小但超乎成熟的四字弟弟。
内向者的自我怀疑
曾几何时,
我们把内向=不自信、把内向=不善言辞、把内向=孤僻、把内向=害羞,
曾几何时,
我发现爱说话的自己渐渐变得沉默,
曾通宵达旦也兴致盎然如今却推掉一些社交,
参加一个不熟的聚会喜欢默默地来默默离开,
和陌生人交流时需要耗费精力去思考该说什么,
我带着糟糕的情绪,体会不到自己究竟为什么会变化,
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有了自卑情结,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使得这样的现象周而复始。
【内向者的自测】
以上是来自一个内向者的亲身体验,不知道你是否也会有以下情况:
不太喜欢打电话或者发语音而是打字?
在参与社交活动后,就算很开心也会觉得很累
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你更喜欢独自待着或和很好的朋友在一起,而非认识陌生人。
节假日更喜欢呆在家里放松,而非主动约朋友聚会
基本不会主动组局,甚至会推掉一些不愿参加的聚会
我可能没有很多朋友,但有几个交心好友
我会比较细心注意到一些细节
不喜欢换到新环境,会让自己适应好一会儿
朋友更多的评论自己是个安静、冷静的人
发言之前会深思熟虑,话不多,但均会思考
如果符合你的情况低于5个,那么可能是一个本质“内向”行为比较“外向”的人,如果超过一半,那么你内向的程度较高。
没关系,先别以为我们没法和自己和解,我们照样能成为那个最喜欢自己的人。
在这个无时无刻不社交,秉承积极、挑战、团队合作、加强人脉资源的时代,我们以为,外向才是这个世界应该有的,内向的人不那么受欢迎,我们还以为,内向的人不擅长沟通,说话甚至还会脸红,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内向者的自我接纳
对于没有做好自我接纳的内向者来说,心里在意的,不是外在世界的刺激,而是来自他人的评价。在聚会时,我们可能总会觉得身边的人都在盯着自己,甚至审视着自己,因为害怕出错所以想与人接近,又担心不被接纳,因此宁愿独处比较不容易受伤害,或者我们会表现的不在乎,戴上“外向”的面具与他人谈笑风生,结束时深感疲惫。
我们以为,心里的不安来自人群,殊不知,这些不安来自自己的内心。
直到我开始了解自我,学会【自我接纳】,我终于明白内向和外向的区别只是【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不同】,并非不善言辞还是喜欢沟通,也在这个长达一个多月的寒假疫情期间,我发现不出门的生活是多么的有趣又充满能量。
【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分为向内互动抑或向外互动,外向性格的人通过与人相处获得能量,内向性格的人通过独处来获取能量。
在通过自我获取能量的过程中,
内向的我们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所以能更好地为他人着想;
没有对谁都敞开大门,所以进入内心世界的朋友一定是特别的;
不喜欢过多表达自我,所以也是一个好的倾听者。
因此,
独处对内向者来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需要通过独立思考重新建立起力量。
如果你想要独处了,不要强求自己继续社交,放松下来,回到自己的小屋休息吧。
不要忘了,你的安静、独立和思想深度,同样有感染他人、改变生活的力量。
内向者突破之术
工作和生活有时需要我们走出个人的世界,但谁说我们一定做不到呢?
一个人幸福快乐的首要之点,就在于愿意成为他自己。
因此内向者的【自我接纳】,第一步就是【学会理解自己】,充满勇气地说“我是个内向的人”,只有接纳了自己,我们才能迈出第一步,不是吗?
此外,提出内倾人格和外倾人格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过“世上绝没有一个纯粹内向的人,或纯粹外向的人。”我们都会不同时候偏向内向或外向,在不同场景下呈现不同的性格,情景和角色才是决定我们行为的关键,而不是性格。
所以,你会看到,内向者的我们也偶尔能在深深的情感中自信地表达自我,因此如果想要进一步扩大自己思考的优势,可以在不给自己带来较大压力的情况下,设定一些需要完成的小目标,比如,争取每次会议发一次言,每天向同桌/同事叙说一件遇到的事情。
也可以通过找到外向的合作伙伴,弥补不愿意展示自我的那部分,如同我们之前熟知的苹果公司,乔布斯在台前给用户带来产品和理念,但那个苹果背后的男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虽不被人熟知,但其在幕后专注的开发自己热爱的产品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最后引用Susan Cain在TED Talk《内向性格的力量》中的话送给所有怀疑过自己的内向者:
“作为内向者的我们,我希望你们可以打开你们的手提箱(心房),让别人看一看。因为这个世界需要你们,也同样需要你们身上所携带着的特有的事物,所以对于你们即将走上的所有旅程,我都给与你们我最美好的祝愿,还有温柔地说话的勇气”。
既然时间是匆匆闯过的篇章,那么接纳自我,认真过好当下,才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