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给存款人送礼品,是十分常见的事。但是银行为什么会愿意做这种赔本买卖,既给利息又给礼品?这里面的原有,我来给大家说说: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生存的需要;一个是发展的需要。
普天之下,没有企业会做“赔本”的生意,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也是企业,同样如此。众所周知,银行存款送出的礼品基本都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面、油,据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说,因为大多储户都是中老年朋友,送这些比较受他们欢迎。
如果说支付宝为了客户,可以明目张胆地派发红包来吸引眼球。而银行为了揽储需要,即便是送礼也只能是“偷偷摸摸”进行。
因为,根据《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超过央行利率上浮规定的利率标准为违规行为,任何利率之外的金钱、礼品赠送行为为隐形利率行为。
很明显,银行是不得以违规手段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但是很多中小银行又面临着揽储压力,尤其是在每年年底至次年年初的时候,揽储压力剧增,同时还会有各种任务。于是在明知存款送礼不合规的情况,也要送只不过是不会明着送,都是低调地口头告知储户。甚至在监管机构严查的时候,都不能直接说存款送礼,只能是用积分兑换的形式出现。一句话都是为了揽储需要。
通常银行有三大主营业务: 即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转账结算。而这其中尤以吸收存款难度最大,当然这主要还是指那些中小银行,对于国有四大行来说,几乎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因为品牌价值和知名度明摆着呢!像部分城商行或者信用社、民营银行等,一般客户都不会主动来存款,只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送礼送积分活动吸引过来,比如说民营银行正在发行的智能存款产品,就是以“定活两便”的高收益来吸引储户。